金燕 胡香 杨瑞仙 毕崇武
摘 要: [目的/ 意义] 从政府、平台和用户3 个主体视角展开调研, 分析在线健康平台健康信息质量治理现状, 探讨在线健康信息质量治理效果的提升策略。[方法/ 过程] 首先收集健康信息质量治理政策, 了解政策内容和治理要点; 其次选取若干在线健康平台, 调查在线健康平台信息质量治理的措施; 第三对在线健康平台用户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 从用户角度了解在线健康平台信息质量治理的效果; 最后在多方调研的基础上, 分析当前在线健康平台信息质量治理模式, 识别当前治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结果/ 结论]当前健康信息质量的治理效果与政策要求、用户需求仍有一定差距; 当前以政府主导、在线健康平台实施为主、用户参与为辅的健康信息质量治理模式存在政府与平台关系松散、用户参与作用弱和社会力量参与少等问题, 需要优化现有健康信息质量治理模式, 提升用户参与在线健康信息质量治理的能动性, 从本源上提升在线健康平台健康信息质量治理效果。
关键词: 在线健康平台; 健康信息; 信息质量; 治理策略; 治理模式
DOI:10.3969 / j.issn.1008-0821.2023.08.008
〔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 (2023) 08-0079-12
2018 年,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 发展的意见》, 指出要推动和规范“互联网+医疗健康” 发展, 创新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模式[1] 。在此背景下, 在线健康平台迎来新的发展机会, 并以其服务的方便性、快捷性吸引了大量用户。在线健康平台是指以健康为主题开展信息交流、知识分享、在线咨询等信息活动的网络平台[2] 。根据交流模式的不同, 在线健康平台可以分为医生—医生型、医生—患者型和患者—患者型[3] ;根据管理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企业型健康平台和医院型健康平台。目前, 医生—患者型健康平台更能满足用户对专业健康信息的需要, 企业主管的健康平台功能更加丰富, 服务更加多元化、个性化, 用户群体更为庞大。本文研究企业主管的医生—患者型健康平台, 如好大夫在线、平安健康、春雨医生等。
截至2022 年6 月, 在线健康平台使用人数高达3 亿, 占网民整体的28 5%[4] 。但由于在线健康平台的管理主体不同, 一些健康平台出于商业性和逐利性原因, 创建和传播虚假不实、真假难辨的健康信息博取用户眼球, 给在线健康平台的信息质量治理增加了困难。虽然近几年我国也不断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如《关于建立健全全媒体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的指导意见》, 对在线健康平台各类主体的信息发布、传播等行为进行约束和监管[5] , 收到显著的效果, 但在线健康平台的信息质量问题依然十分严峻。本文从“政府—平台—用户” 多元主体视角出发, 调研在线健康平台的健康信息质量治理现状, 析出当前健康信息质量治理的模式, 识别健康信息质量治理存在的问题, 试图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以提升健康平台信息质量治理的效果。
1 文献回顾
1 1 在线健康平台相关研究
随着“互联网+医疗” 的不断兴起, 在线健康平台相关研究快速发展, 学科领域和研究问题不断扩展[2] 。现有研究集中在在线健康平台的概念、类型界定以及在线健康平台的用户画像、用户参与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信息服务质量上。在线健康平台是用户利用互联网就健康或治疗等相关问题进行知识共享、专家咨询和成员交流等活动的在线平台[6] 。
根据在线健康平台的专业性程度, 可以分为专业性的医疗保健网站、综合性社区网站内的健康板块和即时聊天群组(各类病症交流为主的QQ 群等)3类[7] ; 根据网站建设主体的不同, 可以把在线健康平台分为官方健康网站、专业医疗网站、商业性网站、传统媒体的健康网站、个人健康网站、企业健康网站6 类[8] ; 根据交流模式可以把在线健康平台分为医生—医生型、医生—患者型和患者—患者型3 类[3] 。研究者基于K-MEANS[9] 、深度学习、概念格[11] 等构建在线健康平台的用户画像, 揭示不同群体用户的特征和信息需求。在线健康平台的用户参与行为主要包括提问类、求助类、描述类, 情感表达类、经历记述类、知识分享类、社交类、广告类等10 种类型[12] 。不少学者借助SOR 模型[13] 、社会资本理论[14] 、认知—情感递归模型[15] 研究用户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 发现信息支持、情感支持和社会支持对用户参与在线健康平台的行为有积极影响[13] , 发帖成本、隐私成本及读贴收益系数为阻碍因素[16] 。在用户参与、用户画像等研究的基础上, 钱明辉[21] 等根据在线健康平台的特点, 从信息服务效率、信息服务易用性、隐私信息保护性、信息服务全面性、平台可接触性和平台响应性6 个维度, 构建在线健康平台的信息服务质量评价体系,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2 健康信息质量治理相关研究
健康信息质量治理来源于健康信息治理。健康信息治理是指以建立健全健康信息综合治理体系、营造良好的健康信息生态为目标, 使用一定的手段和方式对健康信息进行体系化管理和调节的过程。健康信息质量治理是健康信息治理的核心内容, 与宏观意义上健康信息治理不同的是, 健康信息质量治理更为微观, 更聚焦于信息质量的提升及质量治理方式的多样性上。
自20 世纪70 年代起, 国外开始重视健康信息治理, 采用的治理模式受各国(地区)国情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特色。例如, 芬兰以政府立法干预为主, 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制定健康政策促进健康治理[22] ; 南澳大利亚采用跨部门协作治理模式,建立一套自上而下的包括主要执行机构、監管机构、跨部门合作小组等的治理体系[23] ; 日本和英国实施的是多元合作共治模式, 由政府、社会、市场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健康治理[24] 。我国出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后, 部分学者研究国外的治理模式并吸取经验[25] , 也有学者提出参与式治理[28] 、协同治理[29] 理念, 如周晓英[30] 提出对网络健康信息进行综合、协同治理的思想, 认为应当“强化政府决策管理部门的管理, 规范健康信息发布者的行为, 引入公民、社会或第三方机构共同监督、共谋发展的机制, 形成多主体共同参与实施网络健康信息综合性治理体系”。
近年来, 随着网络健康信息质量问题日益突出,如何提升健康信息质量成为健康信息治理的核心。各国(地区)政府开始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约束和规范相关主体的行为来开展健康信息质量治理, 如我国制定的《健康科普信息生成与传播指南(试行)》[31]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32] , 德国的《网络执行法》[33] 《社交媒体管理法》[34] 以及欧盟的《反虚假信息行为准则》[35] 等。此外, 制定健康信息质量评估标准, 通过对健康信息网站和健康信息内容的评估从而提升健康信息质量也是一种常见的做法。如瑞士健康在线基金会制定HON⁃code 准则[36] , 美国医学会制定的AMA 网站指南规范[37] 。也有学者提出, 可以采取一些技术措施识别和过滤虚假、错误的健康信息[38] , 如过滤/ 屏蔽技术、标识和分级系统、监控技术等[41] , 以此提高网民接触的健康信息质量。
可以看出, 现有的研究更多地关注在线健康平台的基本问题和健康信息质量治理的各种方式, 包括法律法规、质量评估和技术措施等, 对在线健康平台的健康信息质量治理现状缺乏全面梳理, 也较少从用户角度对在线健康平台信息质量治理的效果进行评价。本文选取医生—患者型健康平台, 在多方调研的基础上, 对其健康信息质量治理状况进行全面梳理, 并分析当前在线健康平台信息质量治理模式, 识别当前治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2 研究设计与数据分析
在线健康平台的信息质量治理是指参与治理的主体采取行动, 共同提升在线健康平台的信息质量的过程, 当前主要涉及政府、平台和用户等参与主体, 具体内容包括宏观健康信息质量治理政策指导、微观健康信息质量治理措施实施以及健康信息质量治理效果评估等方面。因此, 本研究分別从3 个主体的视角展开调研, 研究框架如图1 所示。
1) 政府调研。收集政府出台的健康信息质量治理政策, 分析政策内容, 提取政府对健康信息质量治理的要求。
2) 平台调研。选取若干在线健康平台, 调研平台采取的健康信息质量治理措施等。
3) 用户调研。以前两步调研为基础, 对用户展开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 获取用户对健康信息质量治理效果的感知状况。
4) 结果分析。结合调研结果, 分析当前在线健康平台的信息质量治理模式, 识别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优化策略。
2 1 政府调研及其结果
在中国政府网和北大法宝上人工检索健康信息质量治理相关政策, 检索词包括“健康信息质量”“健康信息” “互联网医疗” “网络信息” “健康平台” 等, 排除无关、失效、重复文件, 筛选出6份主要政策文件, 如表1 所示。
通过文本分析发现, 相关政策内容集中在两个方面: ①健康信息的管理, 规范健康信息的内容,并对生成和传播的健康科普信息提出要求, 涉及政策有1、2、5、6 号文件; ②在线健康平台的管理,涉及健康平台的监管、执业规则和健康服务行为规范, 对健康平台的责任和义务进行说明, 涉及政策有1、2、3、4 号文件。将政策内容抽取成健康信息质量和在线健康平台治理措施两个主要维度, 如表2 所示。
调研过程中发现, 目前健康信息质量治理政策多是指导型政策, 规范类政策较少, 同时针对健康信息质量治理的专门性政策和内容较少, 多是对健康科普信息的规定和健康服务的监管。其中《健康科普信息生成与传播指南(试行)》(2017) 和《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2019)等制定健康科普信息的生成原则和流程、传播原则及效果评价方式, 同时, 对信息生产者、信息服务平台提出创建、管理信息的相关要求, 为营造良好的在线健康信息网络生态提供了可操作性的管理依据。
2 2 平台调研及其结果
根据硅谷动力出台的《2019 医疗APP 排行榜》[42] 选取前5 个发展成熟的医生—患者型健康平台进行调研, 即平安健康、好大夫在线、微医、春雨医生和丁香医生。这些平台均由第三方企业创办, 服务功能齐全, 包括健康科普、疾病百科、在线问诊等信息服务。其中, 平安健康商业性强, 健康服务结合保险业务; 好大夫在线专业性强, 在线问诊和直播义诊服务突出; 微医的挂号服务受用户青睐, 方便快捷; 丁香医生社区性强, 用户交流积极; 春雨医生有各种特色健康服务, 如健康计划、春雨育儿等。
从在线健康平台的健康科普和在线问诊两个主要服务功能出发, 调研平台的健康信息质量治理措施及政策执行情况, 结果如表3 所示。目前, 健康平台采取的治理措施主要有3 类: ①专业人员资质审核, 平台对专业人士例如医生、营养师等的有效证件、技术能力进行审核, 还会采取人脸识别等技术确保本人服务, 从健康信息生成者上确保信息质量; ②专家审核信息, 包括专家团队审核和同行专家评议, 审核后的健康信息会获得审核标识, 或在文章末尾标注审核专家; ③用户反馈, 用户通过平台功能反馈健康信息质量问题, 如点评价、举报、投诉和在线客服等。但从现行政策要求角度来看,在信息审核方面, 3 个平台(好大夫在线、丁香医生、春雨医生)未达标, 2 个平台(平安健康、丁香医生)虽采取信息审核措施, 但执行力度不够。
2 3 用户调研及其结果
2 3 1 问卷调查
1) 问卷调查过程。用户作为在线健康平台的使用者, 对平台中健康信息质量治理效果的感受最为直观, 用户对信息质量的满意度及对信息质量治理措施有效度的感知, 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健康平台信息质量治理的效果。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用户进行调研, 过程如下: ①设计问卷, 根据各类健康信息质量治理政策中对健康信息质量的约束以及平台治理措施调研的结果, 设计出初始问卷, 征询专家意见并进行预调查后, 增加用户使用过的健康平台的种类, 不局限于上述调研的5 个在线健康平台, 同时对治理措施相关内容进行调整。最后得到正式问卷, 共22 题。正式问卷包含3 个部分: 第一部分对用户的基本特征和使用情况进行调查; 第二部分调查健康信息质量治理效果, 包含健康信息质量满意度和平台治理措施有效度两个维度, 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 1 表示非常不满意或完全无效, 5 表示非常满意或完全有效, 共13 道题目, 如表4 所示; 第三部分调查用户参与健康信息质量治理的意愿; ②发放问卷, 调查问卷主要利用问卷星发放,从2022 年8 月11 日—23 日, 通过微信朋友圈、各个在线健康平台、百度贴吧、豆瓣小组等寻找使用过健康平台的用户填写问卷, 并设置题项排除未使用过的用户; ③回收问卷, 问卷共回收221 份, 剔除无效问卷43 份, 包括未使用过健康平台、回答时间低于1 分钟、测试题错误以及各项答案高度一致的问卷, 得到有效问卷178 份, 有效率80 54%。
2) 用户基本特征。图2 呈现了调查对象的基本特征。
3) 信度与效度分析。利用SPSS24 0 软件计算出问卷中各变量的Cronbachα 为0 880, 说明问卷的信度良好; 本次问卷中的各变量基本来源于政策内容和HONcode, 经向专家请教修改后确定,说明本问卷的内容效度良好; 同时, 量表的KMO为0 900 大于0 8, Bartlett 球形度检验显著性小于0 05, 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各变量的因子载荷系数最小值为0 478, 其余大于0 5; 因子旋转后方差解释率均高于10%, 累计方差解释率58 758%,说明问卷的结构效度符合要求。
2 3 2 深度访谈
由于问卷调查的局限性, 如调查结果不能反映结果背后的深层次原因等, 本文采用半结构访谈法对问卷调研结果进行补充。从参与问卷调查的人群中招募20 名作为深度访谈对象, 其中男性8 名,女性12 名, 近七成用户使用在线健康平台超过1年, 对健康平台较为熟悉。85%的用户使用的健康平台是平台调研中选取平台, 其他用户使用的健康平台包含京东健康、阿里健康、腾讯医典和快速问医生, 在访谈前对其进行调研以便访谈开展。访谈提纲如表5 所示。
2 3 3 健康信息质量治理效果
结合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结果, 从用户对健康信息质量的满意度和对平台治理措施有效度的感知来反映健康信息质量治理效果。当前健康信息能够满足用戶的基本需求, 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用户对健康信息质量的满意度平均分为3 83(满分5 分),说明用户对健康信息质量比较满意, 但健康信息质量有6 个维度低于平均满意度, 尤其是归因性、准确性、可证性、公开性, 满意度情况如图3 所示。而在用户访谈中, 有访谈对象表示, 当前健康平台上健康信息的准确性不够, 存在说服力不足、信息内容冲突、“标题党” 等问题。此外, 平台中还存在广告等商业化信息较多、健康信息更新慢等问题需要改善。
对于平台治理措施的有效度, 约八成的用户认为专业人员资质审核和专家审核健康信息能有效提高健康信息质量, 但只有63 49%的用户认为用户反馈渠道有同样作用。访谈结果与问卷结果类似, 但有访谈对象表示, 资质审核和信息审核都由平台进行, 审核标准、审核过程未向外界公开, 其有效度无法判断; 使用过用户反馈的访谈对象表明平台不作为, 无后续处理结果回馈。从调查结果看, 当前在线健康平台的信息质量和治理措施都与用户要求有一定差距, 健康信息质量的治理效果有待提升。
3 当前在线健康平台的信息质量治理模式分析
调研发现, 当前在线健康平台采用的是政府主导、平台实施为主、用户参与为辅的治理模式, 如图4 所示。政府通过制定宏观政策发挥指导、规范、监管作用, 平台根据政府的政策法规要求, 实施审核等具体治理措施, 发挥把关人作用; 用户通过投诉、反馈的方式, 辅助参与健康信息质量治理。
3 1 参与主体
在政府主导、平台实施为主、用户参与为辅的治理模式下, 健康信息质量治理的参与主体主要包括政府部门、在线健康平台和平台用户, 其中, 政府部门是在线健康平台的信息质量治理模式的主导者, 宏观调控信息质量治理进程和走向, 对在线健康平台和用户行为进行外部监管, 主要起指导、监督、规范作用; 在线健康平台是政府各项信息质量治理法规、政策的执行者和健康信息质量治理活动的主要实施者, 承担着健康信息把关人的职责; 平台用户在当前的信息质量治理模式中处于辅助地位, 通过用户反馈等方式参与健康信息质量治理。
3 2 治理路径
当前的在线健康平台的信息质量治理模式由政府部门、在线健康平台和健康平台用户共同参与,从宏观层面到中观层面再到微观层面, 从政策层面到操作层面, 形成政策法规—措施约束—自我把关的治理路径。即政府发布政策法规指导平台和用户治理健康信息质量, 平台和用户根据自身情况采取行动参与健康信息质量治理:
1) 政策法规: 调控健康信息质量治理进程政府部门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来约束和规范各主体的行为, 形成外部监管环境, 宏观调控信息质量治理进程。例如,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已撤销)发布《健康科普信息生成与传播指南(试行)》, 对健康信息的内容和形式提出要求, 指导在线健康平台、媒体创建和传播满足要求的健康科普信息;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和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指明在线健康平台、健康信息创建者的治理责任和义务, 以及相关行为规范;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 发展的意见》, 指导在线健康平台的服务发展, 并加强监督管理。
2) 措施约束: 推动健康信息质量治理进程在线健康平台一方面接受政府相关政策的指导和法律法规体系的监管; 另一方面根据政策要求和在线健康平台现状, 通过制定相应规则、实施具体措施对平台中的相关人员和健康信息进行规范和约束。如通过各种审核方式, 审核健康信息创建者的水平和资质, 审核创建的健康信息质量等,从操作层面积极推动健康信息质量治理。
3) 自我把关: 辅助参与健康信息质量治理用户作为健康信息的创建者、传播者和利用者,是微观层面的把关人。在线健康平台的用户分为专业用户和普通用户, 其中普通用户占大多数, 且与健康信息质量治理的关系较为紧密。在遵守政府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以及平台的约束和规范下, 平台用户通过自治, 实现自我“把关”。当前的自治形式主要是通过平台提供的反馈渠道进行低质量信息的举报、投诉等, 发挥辅助监督作用。
3 3 政府主导—平台实施为主—用户参与为辅的治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3 3 1 政府与平台关系松弛
当前在线健康平台的信息质量治理模式主要依靠政府外部监管和平台的把关作用, 但政府与平台之间关系松弛, 政府对平台信息质量治理的约束和监管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1) 政策对平台的约束力不足。政策的约束力不足体现在政策内容和政策性质两方面: ①政策内容。目前政策内容多是对信息发布主体而言, 对在线健康平台的针对性政策较少, 因此, 在线健康平台的信息质量治理职责划分不够细致, 使得平台对健康信息质量的治理自由度较高; ②政策性质。目前的相关政策中指导类型居多, 说明政府对在线健康平台的信息质量治理较为关注, 但强制性、规范性政策较少, 导致对平台的约束力不足, 政策执行较为困难。
2) 政府对平台的监管力度弱。政府部门根据政策要求, 建立互联网医疗监管平台, 与健康行政部门合作监管在线健康平台。但当前政府部门对健康平台的信息质量治理的监管力度较弱, 可以从监管范围和监管实施情况两个方面体现: ①监管范围。目前政府部门较为注重线上诊疗、患者隐私和信息安全等的监管, 对在线健康平台的信息质量治理少有提及, 导致平台的健康信息质量治理监管较弱; ②监管实施情况。对企业主管的健康平台没有针对性, 企业主管的健康平台服务众多, 与医院主管的健康平台不同, 需要重点监管; 当前对在线健康平台的监管过程透明度不够, 用户无法得知健康平台的监管结果, 对在线健康平台的威慑力不足。
3 3 2 用户参与作用弱
在当前的健康信息质量治理模式中, 用户主要通过反馈渠道辅助参与其中, 难以从本源上确保健康信息质量。
1) 用户参与渠道少。发现低质量健康信息并向平台及其他监管部门反映是用户参与信息治理的主要方式之一。但调查发现, 当前在线健康平台普遍存在用户参与渠道少、用户参与渠道不凸显等问题。例如, 调研的健康平台中仅有举报/ 投诉一个健康信息质量专用用户参与渠道, 且多与其他功能一起隐藏在健康信息页面中, 使得用户参与治理的客观条件缺失, 导致用户参与作用弱。
2) 用户自治能力有限。用户作为健康信息的创建者、传播者和利用者, 能够作为第一道把关人,约束和规范自身行为, 保证自己创建、传播和利用的健康信息质量, 从源头上减少低质健康信息。但由于用户在健康素养、信息素养和法律意识上的缺欠, 使得用户自治能力受限。截至2021 年, 我国只有25 4%的人具备基本的健康知识和技能[43] ,说明大部分用户难以甄别健康信息质量, 无法实现自我“把关”, 不能完全发挥用户治理健康信息质量的作用。
3 3 3 社会力量参与少
社会力量的重要组成成分为非营利组织, 在政策上统称社会组织。健康类社会组织包括政府附属的社会组织、社会精英创办的社会组织、民间草根组织和中外合作的社会组织等多种类型[44] 。但当前信息质量治理模式中社会力量参与较少。
1) 社会组织发展缓慢。虽然国内存在多种健康类社会组织, 但由于政策环境和组织内部构成,导致社会组织发展缓慢: ①政策环境支持不足, 当前鼓励组建健康类社会组织的政策较少, 加之社会组织的非营利性, 导致组织可利用的资源较少, 限制社会组织发展; ②组织内部缺少人才, 社会组织的成员鱼龙混杂, 缺少专业人士指导、规范社会组织活动的开展, 导致社会组织发展道路不清晰。
2) 健康信息质量治理方向社会组织数量少。当前的健康信息质量治理模式没有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治理, 政府方面对健康类社会组织的发展方向缺少引导。我国健康类社会组织多是疾病救助、医疗服务类的社会组织, 没有類似健康在线基金会通过评估健康网站信息质量参与健康信息质量治理的社会组织, 向健康信息质量治理发展的组织较少。
4 在线健康平台的信息质量治理的提升策略
当前政府主导—平台实施为主—用户参与为辅的治理模式过分依赖政府的外部监管和平台的把关作用, 没有充分发挥用户作为健康信息创建者、传播者的作用。本研究认为, 要想从源头上减少低质健康信息, 实现更优的治理效果, 应当构建一种用户主导的多元主体协同的治理模式, 充分发挥用户自治的主观能动性, 使其当好健康信息创建、传播与利用的把关人, 共同推动健康信息质量治理, 如图5 所示。
4 1 提高用户的主导作用
当前在线健康平台的信息质量治理模式中, 用户主要通过平台、政府提供的反馈渠道参与健康信息质量治理。但由于当前用户参与渠道较少, 用户自身的健康素养、信息素养等水平有限, 降低了用户参与的主动性和有效性, 用户只能起辅助作用,治理地位较弱, 无法完全发挥用户的主导作用。具体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提升。
1) 提高用户参与的主动性和有效性。一方面,增加用户有效的反馈渠道, 其他参与主体要扩大和凸显接收用户反馈的渠道, 打破用户参与渠道受限的现状, 增加用户参与治理的途径。同时要及时处理用户反馈, 确保用户参与的有效性, 促进用户主动参与; 另一方面, 提升用户的健康信息素养, 要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提高群众健康信息素养的活动, 为用户学习健康知识、提高健康素养创造良好环境, 为用户完全发挥自治作用、成为治理模式的主导者打好基础。
2) 提高用户在治理模式中的地位。首先, 政府要引导当前治理模式向用户主导的多主体协同的方向转变, 从宏观层面上强调用户参与治理的重要性; 其次, 在线健康平台要鼓励用户发挥自治作用, 尊重并及时处理用户的问题、意见等, 推动用户成为健康信息质量治理的核心力量; 最后, 社会力量帮助用户解决影响、阻碍用户发挥自治作用的因素, 例如部分不合格的健康平台, 协助用户参与健康信息质量治理。
4 2 加强政府与平台的连接
针对政府与平台之间关系松散问题, 可通过加强政府与平台的连接着手, 具体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提升。
1) 完善相关政策法律。一方面, 根据当前在线健康平台发展和健康信息质量情况, 完善政策法律内容, 如制定一套科学的、普适的、规范的健康信息质量评估标准, 予以群众和在线健康平台参考; 细化和完善在线健康平台信息质量治理的责任和义务及相关行为规范, 利用法律法规对在线健康平台的信息治理活动进行约束和规范; 另一方面,增加规范性、强制性政策法律, 提高平台创建和传播虚假健康信息的成本。
2) 设立平台监管机构。政府需要设立一个针对企业主管的健康平台的监管机构, 作为具体的连接桥梁, 监管健康平台的治理活动: ①监管健康平台中的健康信息质量。监管机构可以定期评估在线健康平台, 对平台的健康信息质量、健康信息服务质量等进行达标性评估, 要求不达标的平台尽快整改, 同时向公众公开每次的评估情况; ②监管健康平台治理过程, 监督和促进平台的人员审核、信息审核等各种治理行为, 评估平台健康信息质量治理相关政策执行情况。
4 3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
当前健康信息质量治理模式中社会力量的参与度较低, 国内虽有一些健康类的社会组织, 但由于资源缺乏、组织成员水平参差不齐、缺乏方向引导等问题, 导致健康类社会组织发展缓慢, 参与健康信息质量治理的意愿和能力弱。
一方面, 政府部门要发布相关政策鼓励健康类社会组织发展, 为健康类社会组织的长久健康发展提供良好政策环境; 另一方面, 政府也要积极引导健康类社会组织参与健康信息质量治理。首先, 政府要鼓励健康类社会组织参与健康信息质量治理,指导社会组织向健康信息质量治理方向延伸发展;其次, 政府要适当下放权力, 赋予社会组织监督健康信息质量治理的权力, 促进健康信息多主体治理模式的形成; 最后, 政府也要规范社会组织的行为,防止部分社会组织扰乱健康信息质量治理。
5 结 语
本文以在线健康平台的信息质量治理现状为研究对象, 采用文本分析法分析相关政策主题和要点;选取5 个发展成熟的在线健康平台, 调研在线健康平台的治理状况; 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 从用户的角度探析健康信息质量治理效果; 基于多方调研的结果, 分析在线健康平台的信息质量治理模式。研究发现, 在线健康平台的信息质量治理效果不佳, 当前健康信息质量治理是政府主导、平台实施为主、用户参与为辅的治理模式, 存在政府与平台关系松散、用户参与作用弱、社会力量参与较少等问题, 影响健康信息质量治理效果。针对上述问题, 认为应当优化在线健康平台的信息质量治理模式, 构建以用户为主导的多主体协同治理模式, 提升在线健康平台信息质量治理的效果。
本文也存在不足之处, 如在线健康平臺侧重于企业主管的医生—患者型健康平台, 对其他种类的健康平台未做调研和分析, 使得调研内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由于时间关系, 本研究的样本数量较少, 且样本多为年轻人, 可能会使得研究存在一定的误差。因此, 未来研究可扩大调研范围, 增大样本数量, 增强研究结论的可用性。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 互联网+医疗健康” 发展的意见[ EB/ OL]. http: / / www.gov.cn/zhengce/ content/2018-04/28/ content_5286645.htm, 2022-05-13.
[2] 赵栋祥. 国内在线健康社区研究现状综述[ J]. 图书情报工作, 2018, 62 (9): 134-142.
[3] 宋晓龙. 在线健康社区的病患用户社交关系及竞争行为研究[D]. 哈尔滨: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5.
[4]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EB/ OL]. http: / / www. cnnic. net. cn/ NMediaFile/2022/1020/MAIN16662586615125EJOL1VKDF.pdf, 2022-09-13.
[5] 国家卫生委员会,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等. 关于建立健全全媒体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的指导意见[EB/ OL]. http:/ / www.nhc.gov.cn/ xcs/ s3581/202205/1c67c12c86b44fd2afb8e424a2477091.shtml, 2022-09-13.
[6] Demiris G. The Diffusion of Virtual Communities in Health Care:Concepts and Challenges [J]. Patient Education and Counselling,2006, 62 (2): 178-188.
[7] 周军杰. 用户在线参与的行为类型———基于在线健康社区的质性分析[J].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 2016, 9 (2): 173-184.
[8] 张群. 网络环境下我国健康传播体系研究[ D].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
[9] 袁绮蕊. 基于K-MEANS 的在线健康社区用户画像模型构建[J]. 科技情报研究, 2021, 3 (4): 95-106.
[10] 刘海鸥, 姚苏梅, 何旭涛, 等. 基于深度学习的在线健康社区抑郁症用户画像研究[J].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2021, 42(3): 572-577.
[11] 张海涛, 崔阳, 王丹, 等. 基于概念格的在线健康社区用户画像研究[J]. 情报学报, 2018, 37 (9): 912-922.
[12] 张鑫. 在线健康社区用户参与行为的类型及偏好研究[ J].情报资料工作, 2019, 40 (5): 84-91.
[13] 潘涛涛, 吕英杰. 在线健康社区中基于SOR 模型的用户参与行为影响因素研究[J]. 情报资料工作, 2022, 43 (2): 76-83.
[14] 周涛, 王盈颖, 邓胜利. 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在线健康社区用户参与行为研究[J].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 2020, 10 (2):59-67, 129.
[15] 朱益平, 朱怡, 张诚. 情感体验维度下在线健康社区用户参与行为影响因素研究[J].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2022, 34 (10):15-32.
[16] 姚志臻, 张斌. 激励机制下在线健康社区用户参与行为演化博弈分析[J]. 情报科学, 2021, 39 (8): 149-155, 163.
[17] 孙成江, 洪艳. 虚拟健康社区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社会认知和感知互动视角[ J]. 情报探索, 2019, ( 10):34-39.
[18] 张克永, 李贺. 网络健康社区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研究[ J].图书情报工作, 2017, 61 (5): 109-116.
[19] 彭昱欣, 邓朝华, 吴江. 基于社会资本与动机理论的在线健康社区医学专业用户知识共享行为分析[ J]. 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 2019, 3 (4): 63-70.
[20] 张星, 吴忧, 夏火松, 等. 基于S-O-R 模型的在线健康社区知识共享行为影响因素研究[J]. 现代情报, 2018, 38 (8):18-26.
[21] 钱明辉, 徐志轩, 王珊. 基于用户参与的在线健康平台信息服务质量研究[J]. 情报学报, 2019, 38 (2): 132-142.
[22] 任洁, 王德文. 健康治理: 顶层设计、政策工具与经验借鉴[J].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19, 21 (3): 86-95.
[23] Government of South Australia and WHO. Progress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Through Health in All Policies [_______EB/ OL].https: / / www.who. int/ publications/ m/ item/ progressing - the - sus⁃tainable-development-goals-through-health-in-all-policies.
[24] 李志, 唐波. 数字健康治理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J]. 改革,2020, (12): 145-154.
[25] 李昶达, 韩跃红. 国外健康治理研究综述[ 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7 (6): 54-60.
[26] 刘丽杭. 国际社会健康治理的理念与实践[ J].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15, 8 (8): 69-75.
[27] 汤真清, 刘军军, 晏嫦君, 等. 全球健康治理发展历程及启示[J]. 卫生软科学, 2022, 36 (12): 21-24.
[28] 李昶达, 韩跃红. 参与式健康治理对健康中国建设的启示[J]. 中国医院管理, 2019, 39 (11): 1-4.
[29] 崔兆涵, 郭冰清, 王虎峰. 健康協同治理: 服务提供、健康政策和社会参与[J]. 中国医院管理, 2021, 41 (11): 1-6.
[30] 周晓英. 网络健康信息综合治理的方向和重点[ J]. 国家治理, 2018, (47): 45-49.
[31]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健康科普信息生成与传播指南(试行) [EB/ OL]. http: / / www.nhc.gov.cn/ xcs/ s3581/201508/5fe32b5a1a8243e2bd819f9eeebfd8b1.shtml, 2022-09-13.
[3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EB/ OL]. http: / / www. gov. cn/ zhengce/ zhengceku/2020-11/25/ content_5564110.htm, 2022-09-13.
[33] 孙禹. 论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合规规则———以德国《网络执行法》为借鉴[J]. 政治与法律, 2018, (11): 45-60.
[34] 邓小俊. 社交媒体虚假新闻的域外治理及启示[ J]. 青年记者, 2019, (29): 82-83.
[35] European Commission. EU Code of Practice on Disinformation[EB/ OL]. https:/ / digital-strategy.ec.europa.eu/ en/ library/2018-code-practice-disinformation, 2022-09-13.
[36] HONFoundation. HONcode [ EB/ OL]. https: / / www. hon. ch/HONcode/ Patients/ Visitor/ Visitor.html, 2022-05-13.
[37] Winker M A, Flanagin A, Chi -Lum B, et al. Guidelines forMedical and Health Information Sites on the Internet: PrinciplesGoverning AMA Web Sites.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J]. JA⁃MA, 2000, 283 (12): 1600-1606.
[38] 詹骞, 赵冰洁. 健康类虚假信息的人工神经网络识别与治理[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22, 44 (8): 155-161.
[39] 於张闲, 冒宇清, 胡孔法. 基于深度学习的虚假健康信息识别[J]. 软件导刊, 2020, 19 (3): 16-20.
[40] 张帅. 社交媒体虚假健康信息特征识别[J]. 图书情报工作,2021, 65 (9): 70-78.
[41] 刘恩东. 美国网络内容监管与治理的政策体系[ J]. 治理研究, 2019, 35 (3): 102-111.
[42] 硅谷动力. 2019 医疗App 排行榜[EB/ OL]. http:/ / enet.com.cn/ article/2019/1208/ A201912081057378.html, 2022-05-23.
[4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1 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5 40% [EB/ OL]. http:/ / www.nhc.gov.cn/ cmssearch/xxgk/ getManuscriptXxgk.htm?id = 5dc1de46b9a04e52951b21690d74cdb9, 2023-02-24.
[44] 张明吉, 侯志远, 钱熠, 等. 中国全球健康相关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策略浅析[J].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16, 9 (11): 31-39.
(责任编辑: 陈 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