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翠莲 陈纪艳
(山东省临沂第五实验小学,山东临沂 276016)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身体健康发育的同时心智也日益成熟,慢慢改变着自身的行为习惯。学生渴望独立,在这种思绪的催化下,反叛及辩驳的思维意识萌发,这无形中给老师增加了不小的难度。学生可能会怀疑教师言论的真实性,置课堂上教师的权威于不顾,与此同时还会因为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而产生厌学或失落情绪。原先的教学模式不但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还会诱发教师出现消极的思想。为了展示自己个性的与众不同,部分学生往往会脱离大部队,他们觉得团体开展活动幼稚而不愿意加入其中。这是小学高年级班主任开展德育的一大难点。
小学时期最关键的便是德育,这一阶段孩子会慢慢具有思维意识,老师应着重开展道德素质教育。首先可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然后以孝道为中心开展感恩教育,最后再落实道德品质教育,这三种教育缺一不可。一个人只有遵守礼节,严格约束自己,才能立足于人世间。新课标的提出,让教学工作的重心从知识教育转移到德育上,要培养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学生,让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敢于提出问题,认真思考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在小学班主任的带领下,各科老师有序展开道德素质教育,教会学生正确表现自我。德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主要原因在于课堂教育是学生生活中除了父母之外获取教育的主要方式,这为老师提供了充裕的时间便于师生互动交流。小学班主任应强化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让学生在健康的环境中茁壮成长,老师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也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质的青年。
新时期的青少年拥有更加开阔的眼界以及愈加活跃的思维意识,他们是这一时代的新兴产物,身上有这一时代的专属烙印。时间的推移让小学生的心态潜移默化发生变化,但是现阶段大多数班主任依然采用原先的德育模式,导致教学成效甚微。班主任是一个班级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具有一定的权力,若采取权成型管理模式随意苛责、谩骂甚至殴打学生,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独立自主性和开拓创新精神,学生会对老师粗暴蛮横的行为产生厌恶之感,拉远了老师和学生的距离,导致两者的关系不融洽、课堂氛围不和谐。
自由放养的管理模式和权成型管理模式截然不同。一些小学班主任尤其是刚任职不久的年轻教师,通常会采用自由放养的管理模式,疏于管理学生或者是任由学生自由生长,忽略小学生未形成独立的人格、缺乏自制力的特性,导致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不佳,过于涣散,这一种存在较多问题的管理模式。班主任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并不意味着和学生打成一片,不分彼此,这本质上偏离了原本的关系,模糊了老师和学生的界限,让班主任失去了课堂威信,难以维持班级秩序,教学成效不尽如人意,开展德育的难度更大。
课堂是学习接受知识教育的主要场所,班主任如果往往只注重学生课堂中的行为表现,忽视学生课后的行为表现及道德品质,认为学生课堂上只要严格遵守课堂秩序,不捣乱就行,但对课后学生推嚷打闹的问题却放任不管。或除此之外,现阶段大多数小学班主任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会常态化用分数评判学生,老师只和学生进行课堂学习内容的沟通交流,对学生的生活状况、心理活动和思想品质方面置之不顾,学生产生消极情绪后老师无法第一时间开导学生,倾听学生的真实想法,由此就会引发很多的问题。
爱具有强大的力量,它能唤起学生内心深处的爱意,激发学生的潜能。爱难能可贵,有了它老师可以教育好所有的学生。只有班主任给予了学生充分的关爱,教学工作才能有序开展。关心留意每一个学生一方面是老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准则,另一方面也是老师必须学习的一项内容。足够的关爱有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所以,小学高年级班主任应从学生的身心健康层面出发,围绕不同方面的内容,把每一件小事做到最好,用真心关爱所有的学生,公平公正对待他们,让他们在良好的环境下健康成长。关心留意学生是对小学老师提出的基本要求,老师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拉近和学生的距离,同时也要控制好和学生的关系。现在很多老师已然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朋友。照顾关爱学生的老师往往会取得理想的教学成效,特别是部分某一方面不够优秀的学生,经历过失败后他们往往会不自信,假如他们能时刻感受到老师的关爱,他们一定会乐意学习更多的知识。
现如今的社会上原先的师生关系显然难以继续套用。学生通常有各种各样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看待问题的方式各不相同。在这一时期,老师需要重视构建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课堂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产生新的想法可以及时表达自己的见解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如果学生的态度良好,老师应仔细倾听并提出指导性的建议。学生如果没有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不代表着没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老师应开导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勇敢表达见解,通过这样的方式推动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一旦发现错误立即加以改正。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和低年级的学生有所不同,他们的心智更加成熟,这一阶段的学生通常和他人的交流不够。初期沟通时,学生会当一个倾听者,闭紧嘴巴,这种情况下老师可以在课堂上放置一个匿名意见箱,借助意见箱让学生表达真实的想法。经过一段时间再打开意见箱逐一查看每一条意见,然后予以采纳,并加强课堂上和学生的互动交流,提高教学质量及效率。
在不同的家庭背景和教育环境下成长的学生在所难免存在一定的差距,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和不足之处,学习能力和思想境界参差不齐。小学高年级的班主任应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原先的教学模式班主任占据主导地位,学生不管什么事都必须服从班主任的指挥,一旦出现困难或者犯错后不愿意把情况说明给班主任,这对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有一定的阻碍。实际教学的过程中,班主任应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个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思考交流问题,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班主任也要为人师表,发挥自己的示范作用,借助榜样的力量激励学生,这样才能推动德育教育的开展。假如老师想给学生留下好的印象,那么应让所有的学生享受同等的待遇,有些老师可能会在教学过程中自发产生偏见,譬如偏袒学习成绩较好的优等生,忽略甚至轻视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加自主学习课堂上对优等生出现讲话、看小差等影响班上其他同学学习的行为视而不见,却大声呵斥差生,即便恢复了课堂秩序,也会让学生产生想法,认为老师不够公平公正。这样的做法显然是不可取的,不管是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还是学习能力薄弱的学生都享有被公平对待的权力,班主任应明确这一点,不分优劣及时指正学生错误的行为,尽力维持客观公正的天平不偏向任何一方。
学生在校园中的教育离不开教材辅导书,它是老师教育的基本材料,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教材辅导书凸显了社会各个时期的主要思想,受该思想的启迪为不同时期的教师提供新的教育思路,促进教育工作的推进。所以,老师可以结合教材辅导书的变革创新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运用不同的方式向学生传递教材辅导书的内容,完成校园教育。老师及班主任应正视教材内容传递的思想,在德育中加入学生的思维方式,从学生的角度审视教材的实际价值,按照老师各自的教学能力采取相应的措施开展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及表达的思想。学生要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不但需要老师在课堂中耐心讲解,还需要家长时刻留意生活中学生的行为表现。新时期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出现,良莠不齐的信息在小学生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小学生缺乏足够的经验,难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难题,这就需要老师耐心辅导,指正学生改进自己的不足之处。指导学生并不代表着直接表述正确的思想意识观念,而是在充分尊重学生课堂主导地位的同时把高尚的道德准则灌输给学生。实际开展教学时,可以选取极具代表性的案例在课堂和学生互动交流,构建不同场景的模型,让学生沉浸其中借助这一方式思考问题,发散自己的思维想象力。分析的过程中,老师可以继续了解学生思想方面的问题及潜在的隐患,针对性地开展后续的德育教育工作。
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有助于班主任管理班级,不管是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均有各自的文化,它们各有各的特色,班级也应在班主任的引领下打造各自的班级文化,让每个班级的班风良好,监督学生的言行举止,慢慢纠正其不良的行为习惯,而后提高德育教育的质量及效率,降低工作难度,为学生的自我管理提供更多的便利,让其自发主动接受道德素质教育。
小学高年级的德育工作中,爱国主义教育和感恩教育必不可少。先人曾强调过道德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作为新时期的新青年应对国家和党保持忠诚之心,了解国家和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因此,老师应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感恩教育,让学生明事理、尊敬老师、孝顺父母;定期组织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活动和班会,譬如可以安排一场围绕忠孝进行的辩论比赛,让学生辩论忠诚和孝道哪个更重要,小组辩论后挑选出最佳的辩手代表队伍辩论,活动结束后播放一些和主题相关的电视剧和电影,譬如《花木兰》《长津湖》等,也可以大致讲解一下《出师表》等极具代表性的文章,让学生了解古人以身许国的忠贞之心。除此之外,老师还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研究学习的教学方式开展德育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能培养他们形成团队合作意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传递出一种思想观念即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既要负责他人的学习,也要负责自己的学习。组织趣味性的主题班会活动,在活动中教育学生,转变学生的思维认知,学生可以在活动中感受德育,潜移默化约束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这是课堂教学难以实现的地方。班主任及小学老师应按照学生各自的特性和学习理解的水平,在现实生活中反思总结经验,帮助学生形成一种既定的道德标准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譬如到敬老院当志愿者、听英雄人物报告会等,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达成共识,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道德素质教育。
班级是一个整体,班主任拥有领导规划班级的权力。组织的班级活动应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需要每个人出谋划策。譬如运动会召开之际,老师应鼓励学生,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项目的积极性,按照学生的特长报名参与各个项目,剩余未参加的同学则为同班同学加油呐喊,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所有学生形成集体荣誉感,在融洽的班级氛围中接受道德素质教育,感受中华传统美德,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小学高年级班主任应明确德育的重要性,为了充分发挥道德素质教育的作用力,班主任需了解各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此基础上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确保学生接受良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