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高婷
神话也好,传说也罢,其实都不是凭空出现的,深入探究的话,往往会发现它们背后有一些现实的依据。据此,孩子也能根据自己的生活尝试编织神话故事。
在立秋与处暑这两个节气之间,有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节日—七夕,也就是在农历的七月七日。不过孩子们可能会问:七夕不是在夏天过的吗?怎么在立秋节气之后呢?那么,这里就要跟孩子们解释了:节气主要是根据中原地区的气候变化和农业耕作的需求划定的。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说:“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意思是过了立秋,地里的庄稼就要开始成熟了。这才是立秋作为节气的真正意义所在。但从气候的角度来说,民间所说的“三伏天”,也就是夏季最热的时段,其中的第三伏,起点是在立秋之后的第一个庚日(一个庚日有10天)。也就是说,立秋之后、处暑之前的这段时间,天气仍然是炎热的。谚语“秋后一伏热死人”讲的就是这个现象。
宋朝诗人杨万里就在《立秋日闻蝉》诗中写道:“老火薰人欲破头,唤秋不到得人愁。”他还写过《秋夜极热三首》,其中一首抱怨道:“白帝羽衣浑不带,炎官火伞却将来。”白帝就是主管秋季的少昊,炎官则是指主管夏季的神灵。你看,古代诗人们的牢骚都发得如此有诗意!
理解了节气与季节的关系之后,我们再来看七夕。
如今大家对七夕的印象,主要就是牛郎织女的故事,故事里有通灵的、一心关照着牛郎的老黄牛,有划出一道银河、分开牛郎织女的西王母,还有连接银河两端的鹊桥。可是大家知道吗?在历史上,牛郎织女的故事却并非一开始就是如此。
大家应该知道牛郎、织女源自天上的两个星座,这两个星座早在周朝就已经被观测、记录,并被写在文学作品里了。
最早写到它们的是《诗经·小雅·大东》,诗中说道:“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前两句说的是织女星每个时辰移动一次位置,它就像织机的梭子引线往复,移动了七次,却仍然没有织成布匹;后两句说的是银河对岸的牵牛星,虽然明亮,却不能像人间的牛拉车运送东西。
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对这两个星座已经有了拟人化的想象,还讲到了它们名称的由来,比如织女星之所以被称作织女,是因为它的位置不断移动,就像织机的梭子那样。但这时,织女星和牵牛星只有位置上的相对关系,并没有彼此之间的关联,更没有什么故事。
而二者的故事出现在西汉时的《古诗十九首》中,其中有一首《迢迢牵牛星》,就讲到“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相隔于银河两岸,“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这就具备了如今我们所听到的传说的雏形。不过在这个故事里,还没有老黄牛、西王母和鹊桥等情节元素。
鹊桥是在东汉应劭编纂的《风俗通义》中才出现的:“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书中还说到,相传喜鹊头上的毛在那时都秃了,就是搭建鹊桥、让织女走过的缘故。为什么是喜鹊呢?不知道听到这里有没有孩子提出过这样的疑问,如果有的话,要给他一个大大的夸赞。这背后其实也是有原因的。
喜鹊在我国分布广泛,常出现在人们的周围。而七夕前后,它们正好脱下春天长出的比较硬的毛,换上柔软细密的羽毛—看起来就像秃了一样。此外,换毛期间的喜鹊抵抗力比较差,常躲在窝里,尽量不出来活动。人们忽然看不到喜鹊了,便开始想象:它们是不是去天上搭鹊桥了?
所以神话也好,传说也罢,其实都不是凭空出现的,深入探究的话,往往会发现它们背后有一些现实的依据:有可能是天上的星空,有可能是空中的鸟儿。
而在牛郎织女的故事里,还有一个反派角色—拔下发簪、划出银河,分开这对夫妻的西王母,她也是后来才出现的,时间大体上也是汉朝。
西王母这个神话人物,本身就经历了很多的变化。在先秦时期,这个神话人物的形象非常可怕,比如《山海经》中描述她的外形像人,但长着一条像豹子那样的尾巴和一口像老虎那样的牙齿,满头乱发,住在昆仑山上的洞穴中,是个半人半兽的凶恶神灵。她的原型应该是生活在西部地区,以虎为图腾的少数民族。
后来,西王母的形象褪去了可怕的元素。在关于周穆王西游的传说中,就写到他一路往西,曾经会见西王母,西王母作为西方部族的首领设宴招待了周穆王。
到汉朝时,西王母演变成一位雍容华美的女神。在一则关于汉武帝的故事里,就写到她降临人间,与汉武帝相会。到东汉末年,她被吸收进道教的神话体系,成为元始天尊的女儿、女性神灵之首,也是神权最大的天神之一。
她之所以能有这样的地位,可能跟《山海经》所记载的她的居住地—昆仑有关。因为中国地貌西高东低,古人认为位于西部的昆仑山是“天柱”,与决定天地运行的枢纽相通。西王母头上佩戴的“玉胜”,就象征着宇宙运转的枢纽“璇玑”。
与此同时,“胜”又是一种织布工具。这或许就是为什么西王母后来被人们跟织女关联在了一起。从神话宇宙的角度来说,西王母带着一群织女在天上劳作,是在象征意义上维护着宇宙的运行秩序。织布时的经纬线的排布,就常常被用来比喻条理和秩序。
那么,从这个角度解读牛郎织女的故事,想一想:织女擅自离开了重要的岗位,被牛郎留在凡间,而负责维护世界秩序的西王母因此非常生气……是不是又会对西王母有不同的看法呢?
流传到后世,关于七夕的神话故事编织得越来越完整,细节越来越多,而七夕作为一个节日,也越来越受重视和欢迎。古时候,七夕又被称作“乞巧节”,也叫“女儿节”,是女孩们向织女祝祷,祈求织女把灵巧的技艺传给自己的日子,并由此衍生出种种“乞巧”活动。
宋朝陈元靓的《岁时广记》引用周处《风土记》里的内容,介绍七夕节祭拜织女的风俗,大体上包括:夜晚洒扫庭院,露天摆放供桌,摆上酒、果脯、新鲜水果等,还要撒上香粉。敬拜过后,女孩们会举行一些与针线活儿有关的活动。这样的活动甚至在宫廷之中也非常兴盛。
清朝的雍正帝胤禛写过一首《七夕处暑》,从标题中可见,那一年的七夕正好与立秋后的下一个节气处暑在同一天,诗中先写到时间:“天上双星合,人间处暑秋。”“双星合”就是指牛郎织女相会,接着写到节日活动:“将陈瓜叶宴,指影拜牵牛。”此外还写到季节的转换:“梧叶风吹落,璇霄火正流。”璇霄的“璇”就是象征宇宙运转枢纽的“璇玑”;“璇霄”则既指西王母与织女所在的地方,也指宫廷。
这首诗把时令与季节转换时的景象、七夕的传说与习俗都编织在了一起。这样的写法,孩子们在写传统节日类的文章时也可以参考、借鉴。
最后,给大家提供一些可以在七夕与孩子共读的古诗词,看看古代诗人们是如何度过这个节日的。
迢迢牵牛星
[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乞巧
[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七夕处暑
[清]胤禛
天上双星合,人间处暑秋。
稿成今夕会,泪洒隅年愁。
梧叶风吹落,璇霄火正流。
将陈瓜叶宴,指影拜牵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