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彦
孩子能健康成长是每一位父母的心愿。其中,牙齿健康对孩子的影响也不容小觑。世界儿童牙科基金会主席拉曼·贝迪教授说过:“我们相信每个孩子都能够并且应该拥有健康的笑容,因为口腔健康对全身健康和生活的康乐而言至关重要。”如今,因为饮食结构的改变,儿童牙齿健康问题逐渐成为人民群众关注的一个重点。在本文中,笔者对于牙齿健康问题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希望进一步推动健康知识科普,进而有效促进儿童牙齿健康水平的提升与持续优化。
牙齿生长发育不良,往往会对儿童牙齿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宝宝的乳牙胚从母亲怀孕第2个月左右开始发育,到怀孕4~5个月时,恒牙胚处于发育阶段。因此,准妈妈的营养健康状况和宝宝的牙齿形成及质地优劣有直接关系。孕妇合理饮食的基础是热量适宜,不同营养素的搭配合理。对于牙齿发育最为关键的营养物质主要是钙、磷、氟、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胎儿时期第一恒磨牙的牙尖钙化,其他恒牙牙胚的钙化主要在学龄期,在此期间,如果儿童的营养供应不足,全身疾病,或严重的乳牙根尖周感染,则容易导致将来萌出的牙齿出现强度低与畸形的问题,这一点对于儿童牙齿健康有着较大的影响与危害。
1.遗传因素
基因是决定遗传的物质基础。与遗传因素相关的先天代谢缺陷、内分泌功能障碍、染色体畸形等可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比较明确的口腔遗传性疾病有牙本质发育不全、无牙症等。一些遗传性疾病除全身症状外,还会在口腔颌面部出现表征,如外胚叶发育不全综合征,掌跖角化—牙周破坏综合征,低磷酸酯酶症等。
2.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包括出生前环境因素和出生后环境因素。出生前环境主要是指母体情况,胎儿在子宫内的发育受母体生活环境、营养、情绪、疾病等各种因素影响。这些因素会对胎儿日后口腔发育产生影响,如牙釉质发育不全。出生后环境指家庭环境、经济状况和社会因素等可影响儿童体格、智力和心理发育的因素。监护人是否了解口腔护理知识,以及婴幼儿口腔卫生习惯,也与儿童口颌发育密切相关。
儿童的自制力较差,难以自觉地维护口腔卫生,部分家长不够重视,没有起到督促作用,加上儿童日常睡眠长达9~10小时,口腔长期在静止条件下,唾液的分泌量偏低,食物碎屑、软垢易长时间滞留于牙齿表面上,会导致细菌大量繁殖,使儿童罹患龋齿甚至是牙周病。有些家长长期忽视儿童牙齿的卫生安全,共用牙膏、餐具,没有定期给碗筷消毒或进行更换,甚至有的家长直接自己咀嚼食物后喂给幼儿,这些行为都有可能导致家长口腔环境中毒性更强的致病菌传播给孩子,从而导致孩子更容易发生龋齿、牙周疾病等。
身体健康与口腔健康密切相关,口腔健康并非只是牙齿的健康,同样包括颌面部的健康。颌面部发育主要受上下颌骨协调性及牙齿排列等因素影响。影响颌面部发育的因素繁多,包括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绝大多数后天因素可以预防和控制,口腔不良习惯便是其中之一。
儿童口腔不良习惯较多,如吮指、舌习惯、唇习惯等。
1.吮指习惯十分常见,属于婴幼儿期的一種正常的神经反射,1~2岁可将其视作一种正常的生理活动,通常3~6岁习惯消失,如果仍然存在可将其视作口腔不良习惯。
2.舌习惯主要指舌尖舔牙齿,且频率非常高,如果长期将舌尖放在上牙与下牙之间,舌前伸抵触下前牙,可导致下颌发生位移,产生下颌前凸畸形,也被称作“地包天”;如果舌同时抵触上牙和下牙,可导致上下牙发生位移,出现双牙弓或双颌前突等情况。
3.咬物习惯也十分常见,主要指习惯性啃咬一些物品,如长期使用一处牙齿,可导致咬物牙齿小开。另外,睡眠时长期用手枕在脸下,会影响颌面部发育,导致面部不对称。
儿童的口腔不良习惯和其口腔生理习惯、牙齿替换等密切相关,同时也深受一些疾病或精神因素的影响,如烦躁、饥饿、紧张等,或者是对其他一些行为的模仿。这类习惯致畸的过程较长,但是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牙齿畸形前难以及时发现。对家长而言,全面了解这类口腔不良习惯的危害十分有必要,需及时对其进行纠正。
合理的饮食结构和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维持口腔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家长为儿童准备食物时,应注意膳食平衡,避免其挑食。比如,多准备新鲜水果蔬菜等营养含量高的食物,它们糖分含量少,营养丰富,咀嚼过程中食物纤维的摩擦对牙齿有冲刷作用,可激发牙齿的自洁功能,避免发生龋病,同时促进口腔颌面的健康发育,使牙齿排列整齐,增强咀嚼功能。对牙齿有害的食物主要是甜食和碳酸饮料,它们都富含糖类。如果经常摄入过多的甜食或饮用过多的碳酸饮料,口腔中的致病菌将会大量繁殖,并且利用糖分产酸,使牙齿受到侵蚀,引起龋病或产生牙齿敏感。所以,儿童应少吃甜食、少喝碳酸饮料。
导致儿童牙齿不健康的影响因素相对复杂,建议家长密切关注儿童口腔健康,引导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对儿童牙齿健康系统进行优化。相信随着医疗研究工作的不断发展与家长们的积极配合,儿童的牙齿健康水平一定会得到显著提升,并为其茁壮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