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结合”何以是“又一次思想解放”

2023-08-13 07:23龚政文
新湘评论·上半月 2023年14期
关键词:基本原理实事求是中华

龚政文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从多个维度深刻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指出:“‘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这一全新论断,令人感奋不已。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具有思想解放意义的事件有两次:第一次是上世纪四十年代(1941-1945)的延安整风。延安整风运动是一次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运动,也是破除党内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错误倾向的伟大思想解放运动。它为全党树立了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这一思想解放的成果,便是党的七大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而实事求是位列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之首。

中国共产党的第二次思想解放,是1978年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使人们的思想从教条主义的禁锢下解放出来,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思想的束缚,为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继延安整风后的又一场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议上发表的这一讲话,极大地推动了全党全社会的思想解放。

那为什么说“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思想解放呢?这是因为第一第二次思想解放主要是第一个结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带来的。而第一个结合没有完全解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问题。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落后挨打,追根溯源,人们由器物而制度,由制度而文化,最后把账算到中华传统文化上。于是有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打倒孔家店”,有了“不读中国书”的决绝,有了“废除汉字”的倡议。在某种程度上,早期的中国共产党人都是“五四”一代,是封建传统文化的“逆子贰臣”。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伴随着对“革命”的重新阐释、国门打开,很多人在中西对比中对中国制度、中华文化感到强烈的自卑。有人把中华传统文化形容为“酱缸文化”,有人直呼同胞为“丑陋的中国人”,有人声称只有走出“黄色文明”、拥抱“蓝色文明”才有出路……

在中国共产党内,虽然毛泽东同志本人拥有深厚广博的传统文化学养,对中国历史、中华文化烂熟于心,号召承继“从孔夫子到孙中山”的珍贵遗产,提出“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等文化方针,也可以说毛泽东进行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早期实践。但终其一生,他并未提出“第二个结合”的概念。同时也有不少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传统文化是不相容的,一提到中华传统文化,就是封建糟粕,就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就要进行批判否定。

直到习近平总书记,“第二个结合”才真正破题。它提出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明确于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化于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为了进行这种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注意亲临中华传统文化现场,推动优秀传统文化進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给人印象尤为深刻的有两次:一次是2020年9月17日到湖南岳麓书院,提出岳麓书院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策源地,对“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进行时代新解;另一次是2021年3月22日到武夷山朱熹园,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里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探索思考,充分证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完全应该的、大有可为的,充分证明“第二个结合”的提出是历史的召唤、时代的必然。

“第二个结合”具有极为重要的认识论意义和伟大的思想解放意义,让人们被束缚的思想豁然开朗。首先,它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更为夺目的时代光芒。“九州共贯、六合同风”的“单一制”“大一统”制度曾经长期用于中国的国家政体,向内凝聚、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具有独一无二的文化基因,古老的“共和”传统在我国的人大制度和政协制度中释放出新的生命力……其次,它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了更为深厚的文化土壤、更为丰富的文化资源。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儒道互补的中华文脉,都可以成为马克思主义结合的对象,经由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第三,它解答了长期困扰中国知识界的“中西体用”之辩。晚清以来,中国知识分子在“中体西用”“西体中用”等主张中迷茫不已。在“第二个结合”思想的观照下,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度契合、双向奔赴的,它们互为体用、互相成就,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第四,它使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有了更深厚的底蕴和更自由的创造空间。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

当然,结合不是自动的,它需要发挥文化主体的历史主动精神。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既不是教条式的马克思主义者,也不是“离经叛道”的马克思主义者;既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又不是文化复古主义者。我们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站在时代潮头,立于文化高处,眼底万千世界,呼吸四面来风,以“马翁”之规矩,谱“中特”之新篇;以古人之经典,开今人之生面。如此境界,正体现了“两个结合”的魔力、中国共产党人雄健的文化主体性!

(作者系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湖南广播电视台)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台长、总编辑)

猜你喜欢
基本原理实事求是中华
关于后真相时代秉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思考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发展经济学基本原理
人脸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实事求是”定乾坤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UPS电源的基本原理与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