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卫东
(江苏省西亭高级中学)
自统编版历史教材使用以来,历史学科非选择题的题型越来越丰富,开放性程度越来越高,这对学生的解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在此对近年出现的一些常见的开放性试题的题型及解题策略稍做总结,以期帮助师生及早做好应对准备,形成清晰的解题思路并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此类试题可以是中外横向对比,也可以中外各自纵向对比。多数是确定一个或几个时间段,罗列出该时段内发生的一系列历史事件,让我们从中找出可以建立相互影响关系的几个点,自定论题并加以阐述。
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从整体上去解读材料,感受材料所要表述的含义。材料表达的是哪个历史时段的历史?在这个时段内,是一方影响了另一方还是相互之间的各有影响?接着要确定论题,结合所给材料和自己的知识储备,从自己相对来说比较擅长的角度或者易于表达观点的角度来选题,尽量言简意赅,符合历史学科特点。在写作的过程中尽量运用所给材料作为论据。
【例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1—18 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解析】本题呈现了两个时间段的中外历史知识。第一个时段主要在论述中国对外国的影响,尤其是三大发明助推西方向近代社会转型;第二个时段内,西方在新航路开辟后,对外殖民扩张,既有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侵犯,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也有西方科学知识的东来和农作物品种的传播,以及逐渐形成以白银流入中国为特征的贸易体系等。
结合材料,最直接的选题角度有两个,一个是公元11—15世纪中国科技外传对西方社会在经济、文化领域向资本主义方向发展发挥了推动作用,一个是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东来,既促进了物种和科技的传播,加速了贸易网络的形成,使中国社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又给中国带来了殖民侵略,损害中国的主权,迫使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策略】立足于所给材料,勾勒出不同历史阶段的中外历史的大致发展状况及双方往来的特点,即或是中国对西方的影响,或是西方对中国的侵略,或是东西方间经济、文化交流往来。阅读材料时,一定要学会抓关键词或核心句,以期把准答题方向,比如第一阶段中学西传与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第二阶段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等。
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有时可以浓缩到一个历史阶段去完成,即看学生对某一历史阶段历史掌握的广度与深度。而这,也是历史专题复习的基本要求,即同学们要阶段性、概括性、整体性地掌握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特点,有时还要能做到同阶段的中外横向对比以突出全球性、整体观。
解答此类试题,要求我们夯实历史基础,同时又能对相应历史知识进行分类概括总结,以期得到更深入的认识,从而吃透阶段历史。
【例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有位学者在总结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的中国历史时,使用了如下标题:
“一个沉沦的中国/一个新生的中国”
根据材料,结合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的中国历史,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解析】此类试题从理论上来说,难度并不大,前提条件是我们要熟练掌握不同历史阶段的历史知识。面对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的复杂历史,我们要学会归类总结,即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角度锁定具体史实。政治上有沉沦也有新生,如甲午战败与《马关条约》、瓜分狂潮、维新变法运动、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北洋军阀黑暗统治等;经济上有列强资本输出、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等;文化上有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传播以及社会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变革。
开放性试题,可以自主选择观点。或从沉沦的角度,或从新生的角度,也可以从沉沦与新生并存的角度进行阐述。阐述的过程中不能仅仅是罗列史实,一定要写出不同史实所产生的影响,即“论证”。因为“沉沦”使中国的民族危机不断加剧,“新生”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为民主革命的转变不断积聚阶级和思想基础。
【策略】遇到相对来说题目比较宏大的历史试题,尽量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进行分割式思考,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否则既容易丢三落四又找不准方向。同时,要带出具体历史事件的影响,做到史论结合。
此类题型出现的比较早,所谓评析是指评价分析,即先对某个历史事件进行充分的分析解说,比如发生的背景、目的、具体内容及历史影响等,然后对其进行评价,指明其时代进步性或历史局限性等。
解答时一定要立足于所给材料,充分提取材料中的信息,并能进行适当归类,感受材料内容的多面性或不足之处,从而能结合所学知识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切忌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在没有充分用足材料信息的前提下就草草停笔,不能全面分析历史事件并作出合理的评价。
【例3】1891 年户部浙江司主事陈炽撰写《户部主事陈炽呈递出洋游历人员应行采访事宜节略》(节选),后文简称《节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摘编自张登德《陈炽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陈炽所撰的《节略》进行评析。
【解析】此题只给出时间和事项,未明确点明哪个历史事件,需要同学们结合材料内容作出判断并进行简要评价。结合1891 年的时间及考察内容以军事为主可以推断与洋务运动相关,是当时向西方学习潮流的重要体现。
在把握住了试题的主要方向后,需要先总体介绍材料的内容或特点,即《节略》对出洋采访的建议非常详尽,涉及西方自然地理、人文、军事、历史、赋税等多个方面,尤以军事为主;再结合时代背景告知人们这是19 世纪后期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情况下,清政府实行自救的洋务运动的具体举措,是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重要步骤;最后结合采访的内容对该事件进行评价,既要看到其积极的一面,即出洋考察有利于开拓国人的视野,能够促进洋务运动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也要看到其局限的一面,即它主要涉及西方的技术、军事等器物层面,未触及西方制度、文化等更深层次的优势,从而决定了清政府的出洋考察,乃至整个洋务运动很难取得应有的效果。
【策略】从分析与评价两方面入手。先结合材料信息描述历史事件,突出整体性、立体性,不能干巴巴地只提及历史名词,而且要尽量把信息用全用透,如果需要还要学会归类总结;再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对该历史事件或现象进行评价,尽量做到一分为二,全面评价。
这类试题的题型较多,比如史料价值类、图画赏析类、历史地图类、史料辨析类等。除了运用一般的史学研究方法进行史料辨析、辨伪外,立足于史料本身,结合史料的分解内容进行探究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基本切入点。
无需对所给史料过多畏惧,不管它是一手史料还是二手史料,按照人们拿到陌生材料时的基本对待方式进行解答即可。先总体感知史料,确定其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并确认它的真实性与可信度,判断其为一手还是二手史料;再细读史料并进行适当分解或归类,阐明其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影响,点明其对研究某历史事件的意义或价值;最后进行总结提升,整体阐述该史料反映的内容及研究意义,突出时代性和历史性影响。
【例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公元前2 世纪里19 个侯国的人口增长(部分)
资料来源:《汉书》,卷16。李剑农:《先秦两汉经济史稿》,页236~237。李氏的表中日期多有错误,这里已予以改正。人口密度的数字采自劳干:“两汉郡国面积之估计及口数增减之推测”,《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5,第2 期,页215 以次。劳氏制表的材料是公元2 年的,取自《汉书》卷28。年增长率是根据内推法得出来的,参见史密斯(T.L.Smith)、劳普夫(P.E.Zopf)《人口统计:原理与方法》,页552~553。
——许倬云《汉代农业:早期中国农业经济的形成》
(1)提取表中相关信息,说明其对研究西汉历史史料价值。
(2)据表格资料来源,归纳形成表中研究成果的方法。
【解析】此题考查史学研究方法并判断史料价值类试题。第一小题,根据设问要求,先通读材料,整体了解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由表格标题及表格内容可知此材料描述的是西汉时期实行郡国并行制的历史,由初封时户数到国除时的户数及年增长率等信息可知,此题材料整体反映了西汉实行郡国并行制后诸侯国经济恢复与发展情况,对研究西汉初期的地方行政制度变革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再结合设问,需要分别提取材料中的信息进行阐述。“侯国”“今地”等信息可用来研究汉初封国的地域分布问题;“侯国”“初封时户数”“国除时户数”“年增长率”等信息可用来研究西汉前期的削藩问题以及西汉前期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情况;“侯国”“今地”人口密度”等信息可用来研究西汉前期人口分布和增长的情况。最后尽量对材料认知进行总结提升,即上述材料通过部分诸侯国户数、人口增长情况反映出西汉时期的经济恢复与地方行政制度的变革,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政治变革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即诸侯国的壮大证明了削藩的必要性。
第二小题,由表格中的数据来自《汉书》《先秦两汉经济史稿》《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人口统计:原理与方法》等多种史料可知,在历史研究中首先应该搜集史料;由“李氏的表中日期多有错误,这里已予以改正”可知,在搜集完相关史料后对史料进行整理和区别,并辨析史料的真伪;由“年增长率是根据内推法得出来的”可知,可运用内推法、分析法、综合法、计量史学方法等进行研究;并注意参考前人对于相关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研究等。
【策略】史学研究方法在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中都有体现。史料价值类试题作为大题始于2020 年山东高考卷18 题“一个村支书的工作笔记”,作答方式相对比较固定,基本是按“总说—分说—总说”的套路来安排答题结构。难点在于提取材料中的信息分别阐明其史料价值,尽量做到提取全面不遗漏。最后的提升部分,要学会使用唯物史观的方法,结合材料选择一个角度进行总结。
设定特定的历史场景让学生沉浸式体验的典型试题是2020 年山东高考卷19 题的“咖啡馆的历史”题,要求“编写一幕发生在17 世纪伦敦咖啡馆内的人物对话场景”。因为该题的开放程度大,阅卷时的主观性较强,后续的仿题相对较少。但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沉浸式体验来分析历史由来,得出历史认知的题型却不断涌现,从而使历史试题更具历史性、创新性和挑战性,使历史事件或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如2021 年山东高考卷的第16 题要求结合文字材料、古代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黄泛区示意图“分析说明北宋继续以开封为都城的利弊”;以及2021 年山东高考卷的第17 题,阐释“小英雄”形象题、第18 题“足迹”历史短文题、2022 年山东高考卷第17 题“李超的‘新生’”题等。
此类试题的带入感极强,解答时需要用好材料信息,融入时代场景,站在历史的风口浪尖体会当时的人、物、事,把握历史的脉动和时代的变迁。同时,又能走出历史,理性总结语言文字,展现历史情怀。
【例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刘和珍与“三一八惨案”
刘和珍,江西南昌人,北京女师学生自治会主席,深受李大钊、鲁迅等人的熏陶,1925 年成功发动“驱杨运动”。1926 年2 月,英国宣称要进攻中国;3 月12 日,日舰炮攻大沽口,并纠集《辛丑条约》当事各国公使向中国抗议通牒;3 月17 日,各国军舰二十余艘云集大沽口;当日下午,北京各爱国团体与各学校学生去国务院请愿时多人受伤;18 日上午,北京各爱国团体与各学校学生数千人集会于天安门,高呼“打倒帝国主义”“打倒段祺瑞”,刘和珍积极参与上述所有学生活动。18 日中午1 时许,请愿学生进入国务院,守卫开枪射击学生,刘和珍等47 人牺牲。随后,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地召开驱段、反段大会,鲁迅、朱自清、闻一多、梁启超等撰文谴责段。同年4 月9 日,段祺瑞下台;7 月,北伐战争兴起。
“段祺瑞早已不是中国人民的执政者,现在又变成彰明较著的卖国凶犯。因此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敬告全国商人,学生、工人、农民、兵士应急起联合起来,不分党派,一致奋斗,发动一个比五卅运动更伟大的运动,以打倒残杀爱国同胞的段祺瑞!肃清一切卖国军阀!取消《辛丑条约》,以雪最后通牒之耻!建立人民政府,谋全国真正和平!”
——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国共产党为段祺瑞屠杀人民告全国民众书》
“本政府以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为职志,誓当领导民众,以为国民除此残贼,完成国民革命之使命。尤望全国人民及与人民合作之军队,主张正谊,一致奋起,以驱逐段祺瑞及一切卖国军阀,召集国民会议,解决国是。”
——广州国民政府《广州国民政府对时局的宣言民国日报》1926 年3 月29 日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在四十余被害的青年之中,刘和珍君是我的学生。……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青年。……苟活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1926 年4 月1 日
作为历史的观察者,概括说明“三一八惨案”为何会引发广泛的社会关注,并谈谈刘和珍的牺牲有何价值。
【解析】本题考查北洋政府时期的历史。从历史观察者的角度来说明“三一八惨案”引发广泛社会关注的原因,就必须回到1926 年那个时代,即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北洋军阀统治黑暗,内部军阀混战、残酷镇压人民的斗争(三一八惨案),外部不断出卖国家利权(二十一条、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等),导致社会矛盾尖锐;由材料“英国宣称要进攻中国”“日舰炮攻大沽口,并纠集《辛丑条约》当事各国公使向中国抗议通牒”“各国军舰二十余艘云集大沽口”可知,当时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由中国共产党和广州国民政府分别发表的“告全国民众书”及“对时局的宣言”可知,随着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广大民众投身到革命洪流中来,人民觉悟不断提高;而鲁迅等文人的口诛笔伐进一步唤醒了人民群众。这一系列因素都使得因学生的爱国行为而引发的“三一八惨案”引发广泛的社会关注。
而刘和珍牺牲的价值就在于有助于唤醒民众,孤立反动政府,同时增强了全国革命人民的凝聚力。
【策略】沉浸式体验类试题大概率会越来越多。面对这类试题,要紧扣时代背景和事件主体,深入体会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物情感;要抓住历史发展主题的进行全面剖析,既要看到统治集团又要照顾民众反应,既要抓住正面信息,又不能忽略反面影响;复习时既要强调整体性,又要能描述阶段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