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中国史教学思考

2023-08-12 01:20王彦成
教学考试(高考历史) 2023年4期
关键词:交融家国共同体

王彦成

(浙江省定海第一中学)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民国家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学校教育中,利用学科优势在学生群体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是学校教育的要求,又是学科育人功能的体现。本文通过教学立意、情境创设、问题驱动、素养落地等教学环节设计,探寻在课堂教学中构建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途径,落地家国情怀素养。

1.确定教学立意、引领课堂教学

教学立意要体现出全局性和系统性,尤其是历史学科的教学立意,更要高屋建瓴,在正确的价值导向下,讲好大历史下的局部立意。因此,教学立意的确立应该体现宏观、中观、微观结合的梯度性,完善以单元、章节立意代替教材本身立意的取向。所以,教学立意的确立要从教材的全局着眼,明确教材的价值导向。

详读统编教材,不难发现其通史性的编写体例,突出性的边疆史叙事,强化了对民族国家形成、发展的历史讲解。课标也明确指出教材意在引导学生深化对民族国家历史的理解。在中国史的学习上,要强化学生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发展趋势的认识,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在教材的运用上,教师要在宏观立意的指导下创设单元、章节的教学立意,推动课堂教学实现从知识性向思想性的转变。

从《中外历史纲要(上)》的教材结构看,可以将教材立意分解为:古代社会,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实体雏形出现;近代社会,列强侵略加速了中华民族由自在民族向自觉民族的转变;现代社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作为国族的地位基本构建完成。由此,综合中国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的教材立意,可以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宏观教学立意指导下安排单元教学,并在此基础上按照教材章节具体内容进行微观分解。

以《中外历史纲要(上)》的古代史教学为例,教材以四个单元,15 课的内容阐述了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实体雏形出现的教学主题。具体授课时,教师可以进一步分解出:区域政权与中华一统;民族交融与边疆重塑;制度奠定与家国天下等教学立意。实践操作中,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构。提炼主题为:从帝国边疆政策演进看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疆域塑造;从民族交融看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认同。也可以遵循教材结构,结合章节教学内容确立章节教学立意。比如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一课可以将授课主题确立为“分久必合,民族蝶变的魏晋南北朝”,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一课可以将授课主题确立为“民族交融与边疆开发”,以凸显教学立意。教师作为教材资源开发的主体,应该通过对教材的灵活整合,赋予课堂教学“活”的灵魂,引导学生的价值走向,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2.借助问题驱动、深化思维认知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种高阶思维认知,若要发挥功能性作用,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需要搭建认知通道。即通过问题驱动主线,主线牵引思维,在层级性的引领和跨越中,实现认知的落地。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巧设问题,循序渐进。以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一课为例,可以以大一统王朝的奠基期为主题,进行如下问题设计:“①秦居戎狄之处,何以袭并六国?②秦并天下,面临怎样的治理难题?③秦始皇如何形塑华夏,实现海内一统?④始皇暴虐,何以又被称颂为千古一帝?”四个子问题,在阐述时,又可针对性分解,如问题③可以引导学生分析郡县制相较于分封制之功;思考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车轨,修驰道、直道对国家统一之功;甚至可以在补充史料的前提下,对学生提出考辨性问题:如教师提供三重辨伪的“焚书坑儒”,引导学生思考,汉儒为何讹化秦始皇的焚书坑儒?秦始皇的焚书坑儒能否暗含政治目的,又可能是什么?通过对秦始皇一系列治国之术的层层追问,使学生认识到秦始皇结束分裂,极力形塑华夏一统,奠定大一统的政治基础,足以称千古一帝。而秦的“二世而亡”,又说明在民族国家的演进过程中,秦朝作为开篇,只是奠定了中国历史走向的基调,历史的接力棒通过后人的传递、创造,才能生生不息。这样的问题驱动势必会使学生站在历史的高处,形成对“秦王朝”的理性认识,深化对中华民族千百年塑造、千百年传承,源远流长的认同感。

也可以借助时间轴线,从民族关系演化入手来看中华边疆。通过引导学生填充表格,突破问题。如下表:

古代中国的民族关系

设置问题:①从治边机构设置看封建政府的驭边能力变化。②从治边手段变化看封建政府的边疆控制能力变化。③关注历朝边疆版图,你有什么发现?说明什么?

时序导引梳理历史脉络,加深了学生对历史发展进程的理解;空间观察明了边疆开拓,强化了学生对各民族共同塑造中华版图的认知;民族融合的动态演示和制度管控的对比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统一中华民族形成的心理归一和制度保障。这样的问题驱动,实现了引导学生建构中华民族的过程,落地了家国情怀素养。

还可以借用世界史的内容,通过横向比较,冲击学生思维,强化学生的家国情怀。如在学完欧洲古史之后,对比秦汉与罗马之后的东西方世界,可以设置如下问题:同样面临“蛮族”入侵,为何“罗马抛弃了罗马,而中华选择了中华?”这样的强烈对比,即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了思维空间,又强化了学生的价值引领。学生自然会从历史塑造的角度加深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理解,坚定对统一祖国的精神归一和民族认同。

3.精准研用史料、夯实情感基础

立意筑起课堂教学的魂魄,问题驱动架构课堂教学的骨骼,而史料则是丰其血肉、塑其形体的重要依托。统编版教材在正文叙述之外,又通过学思之窗、历史纵横、探究与拓展等栏目给我们提供了大量丰富的精选史料。比如,《中外历史纲要(上)》在讲解“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融合”一课时,问题探究中引入了以下一则史料:宋末元初人胡三省在注释《资治通鉴》时感慨说:“呜呼!自隋以后,名称扬于时者,代北之子孙十居六七矣。氏族之辨,果何益哉!”这直接证明了历史上的胡人汉化与民族交融。再比如《中外历史纲要(上)》在讲解“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一课的“民族交融”一栏时,历史纵横一栏对回纥词条的解读中指出:隋唐时期的回纥人是维吾尔族先民的祖先。这直接诠释了历史上的少数民族开发了祖国的边疆。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掘这些元素,精准取舍、服务于教学问题的解决和立意的走向。当然,在关键问题的突破中,教师也可以从学术著作中引入新的史料,辅助教学理解、塑造历史思维、推进问题的解决和教学立意的达成。比如,在了解民族共同体这一关键概念时,我们可以引入美国学者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在《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一书中的观点:作为特殊类型的人造物,任何一个民族从来都不是独立形成和发展的,而是受到外来力量的冲击、影响和形塑的。引导学生思考,这一概念是否具有合理性;这样的概念解读会对民众的民族国家认知产生什么影响;这一概念阐释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是否实用;最后请学生阐释影响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只是史料的选择要精准适当,以问题的解决为依托。

4.巧设教学情景、落地家国情怀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养本质上是一种情感认同教育,通过历史细节的渗透,引发学生的共情,催生对家国情怀的认同感和使命感。统编版教材提供了大量塑造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资源,教师要善于挖掘、合理利用。比如在讲解孝文帝改革时,可以引导学生神入历史,以一个汉人的身份走进孝文帝的朝堂,感受其迁都之举的苦心孤诣,领会孝文帝促成的汉化改革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的塑造之功;在讲解大唐王朝的民族政策时,引导学生进行角色体验,站在部落领袖的角度感受大唐王朝威服德怀的盛世气魄;在讲解清初的民族政策时,引入“从叶卡捷琳娜大帝鼻尖下出走,率部万里归来的渥巴锡”,让学生体验血乳交融的民族情结;在讲解近代民族斗争时,向学生展示“我君可欺,我民不可欺”的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让学生看到虽落后却诚挚的家国情怀;讲授抗日战争时,分析张学良西安事变前的内心纠葛,让学生领悟血筑中华的英雄气魄……通过鲜活的历史事件浸染学生的心灵,引发其对古老家国的认同,形成厚重的民族情感。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即是历史上各民族自然交流交往交融的结果,也是历朝历代国家治理的结果,更有华夏儿女鞠躬尽瘁的成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是一种凝聚血缘又超脱其外的文化归一。如此的课堂情景营造,既烘托了气氛,又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巍巍中华、成其浩大。

傅斯年说:本国史之价值,在启发民族意识。统编版教材的内容编写凸显了五个认同,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出了明确的价值要求。学校教育作为为国育才的重要场所,理应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深挖学科功能,体现学科价值。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不断地更新教育理念、锤炼教学艺术,实现教育功能的最大化。本文通过对历史学科的学科功能定位、统编版教材编写理念的思考和内容的变化,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宏观主题出发,提出了中国史课堂教学中的一点思考。

猜你喜欢
交融家国共同体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真美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家国两相依
家国情怀
根雕与古钱币的完美交融
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
中外艺术精品展览文化的碰撞与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