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心怡
作为纪录片的一种重要形式,人文地理纪录片具有记录、保存地理范围内的自然风光、历史景观、城乡风貌的多重功能。如今隨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人文地理纪录片逐渐被应用到文化记载和国际文化交流中,发挥了极大的现实作用。通过分析人文地理纪录片的艺术特征及其对文化传承的助推意义,了解人文地理纪录片与文化传承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从中提炼出如今人文地理纪录片在助推文化传承过程中出现的诸如艺术性缺乏、娱乐性过重、商业性较强等问题,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探究这些问题的解决思路,为人文地理纪录片助推文化传承提供参考。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纪录片产业迎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大众文化的迅速崛起、新媒体技术的普及、传媒市场化的变革都给纪录片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就我国纪录片的创作理念、表达方式以及市场化传播策略等现实问题来说,学术界和社会领域都给出了不同的观点和建议。而其中讨论最多的就是人文地理纪录片这一元素。作为一种重要的纪录片类型,人文地理纪录片关注的是特定区域内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通过捕捉自然变化的规律和自然人文美学元素,为大众呈现具有区域特色的自然地理环境,从而达到文化传播的效果。当前,人文地理纪录片在艺术表达、文化传承上的价值愈加突出,备受大众关注。
人文地理纪录片对文化传承的助推意义
人文地理纪录片从人文视角解读了自然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的特点,真实呈现了不同地域的人文个性和文化现象,是促进地域文明传播的重要载体。当前,利用其文化记录和呈现功能助推文化传承事业的发展,已成为文化部门需要思考的新问题和新方向。从传承意义上来看,人文地理纪录片和文化传承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纪录片的多元化创作和传播,能挖掘文化资源、重载文化历史、延续地域文明,具有较强的助推文化传承的价值。
有利于挖掘更多文化资源
人文地理纪录片中涉及的文化资源内容十分广泛,从地理文化格局上来看,有两淮文化、岭南文化、徽州文化、中原文化、齐鲁文化、草原文化、西域文化等,这些多元区域文化元素共同构成了我国文化多样性和差异性的特征。以往的文化传播只能依靠传统的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介形式来呈现这些地域文化,传承渠道十分有限,而在如今的新媒体环境下,用声画语言来表现这些差异性,能放大其中一些被大众忽略了的民间地域文化、乡土文化等元素,有利于挖掘、传承更多文化资源。
有利于重现更多文化历史
从特点上来看,人文地理纪录片具有很强的纪实性,在记录历史发展变革、社会变迁、文化延承与彰显自然风光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诸多媒体平台纷纷创办了纪录片频道、纪录片栏目等,重点投资人文地理纪录片的拍摄。以《茶马古道》为例,该纪录片记录的是中国西南地区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该通道是中国西南民族区域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同时也是自然风光壮美、文化神秘的旅游线路,蕴藏着开发不尽的文化遗产和文化故事。通过纪录片的拍摄,能重现当时的文化历史盛况。
有利于延续地域文明根脉
地理文化景观是在漫长的岁月中不断积累衍生而成的,尤其是对于我国这种文明古国来说,许多充满历史韵味的文化景观背后都蕴藏着深厚的文明足迹和历史记忆,影像拍摄和记录对延续地域文明的根脉有所助益。大型纪录片《故宫》以精美的画面、庄严的气势以及丰富具体的历史故事向大众呈现了500多年前的故宫面貌。在每一集的主题阐述中,分别梳理了北京故宫的地域文明发展脉络,借助人文地理纪录片记录、保存这些文明,有利于延续地域文明的根脉。
人文地理纪录片的艺术特征
人文地理纪录片是从纪录片大类中分出来的一种类型,其并非只是对人文题材和地理题材的记录,而是着重呈现了人文与地理之间的联系与作用。在错综复杂的文化地理结构中,不同地域的人类在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上具有较大差异,而且具有丰富多样的特征。拍摄者在借助人文地理纪录片这一形式对这些不同地域的生活现象、文化现象、地理现象进行跟踪记录并保存时,会使用特殊的叙事技巧捕捉个性化的叙事内容,为大众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生活空间和生活方式,让抽象的地理空间变得具体、生动。
叙事题材较为丰富
从题材上来看,与新闻纪录片、写实纪录片相比,人文地理纪录片的关注面较为广泛,可选择的叙事素材较为丰富。可以说,地球上凡是有生命迹象的痕迹或活动,都可以作为人文地理纪录片的素材。比如高原、大漠、平原、峡谷,山川、大海、冰雪极地等,都是纪录片捕捉人文元素的优秀素材。当前较为火热的地理纪录片有《舌尖上的美食》《庐山:人文圣山》《茶马古道》《丝绸之路上的美食》《动物世界》等,这些纪录片一经播出便吸引了大众的目光。由此可见,丰富的叙事题材是人文地理纪录片的一大特色。
叙事技巧较为多样
人文地理纪录片的丰富性决定了其叙事技巧的灵活多样性。人文地理纪录片多以写实为主,娱乐性内容涉及较少,因此在拍摄中对细节的把控和故事情节的设计要求十分严格。拍摄者会根据不同区域内自然与历史景观的分布特点进行协调取景,也会重点聚焦区域内的某一类事物,并对其进行放大,从而以小见大,呈现出不同的自然人文景观。除此之外,拍摄者还可以将不同区域内的同一类事物进行画面对比、阐述对比,突出不同地域的事物特色。这些叙事技巧都能恰如其分地展现叙事素材的丰富性,因此拍摄制作的难度也主要集中在后续素材的整理布局方面。
叙事造型较为个性
真实性是纪录片的本质特征,但对于人文地理纪录片而言,其在真实性的基础上还需增加一些趣味性和艺术性,比如在纪录片《动物世界》中,不同的动物为谋求生存,或单打独斗,或成群结队,或结伴迁徙,这些画面在单独呈现时会显得较为单调,因此拍摄完成后,后期制作人员会增加配音、音效、独白等,增强纪录片的趣味性,以此吸引观众。《动物世界》利用数字影像生成技术和特效处理技术,对一些不清晰的部分进行了处理,在画面处理中,进行远景近景切换,体现出了纪录片叙事中的艺术风格。
人文地理纪录片助推文化传承的问题
人文地理纪录片中真实刻画了区域的时代风貌、自然风貌和人文風貌,鲜活地保存了自然条件下的群体记忆,在影视艺术产业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当前,尽管人文地理纪录片在艺术表达、创作技巧、主题呈现上已经有了较大变化,但由于其发展经验不足,在高投入、低收益的挑战下,人文地理纪录片急需发挥自身功能,从多重角度分析其在助推文化传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找寻生存发展的路径。
真实性与艺术性相矛盾
人文地理纪录片作为一种纪实类纪录片形式,真实性是其基础属性。自从格里尔逊明确区分了纪录片与故事片之后,纪录片的真实性便成为其首要前提。用客观的镜头反映生活、重现历史,是纪录片的选择和使命,更是一种境界的证明。随着人文地理纪录片的发展,大众对于纪录片真实性特点的认识已经达到了高度认同,但对于人文地理纪录片的艺术性却仍然存在认识程度不深的问题。观众在欣赏人文故事的过程中体会到了真实感,希望将这一真实感延续下去,如果加入艺术性则有可能会虚化真实世界,引起观众的误解。
思想性与娱乐性相脱节
人文地理纪录片的思想性主要体现在其所叙述的内容上,创作者在叙事主体、叙事内容、叙事态度的选择和呈现上能反映出内容的本质,也能反映出主体记录叙事内容的理性认知。有些创作者在纪录片中客观呈现出了事物的特点,思想性较强,而有的创作者在纪录片中过于注重受众的心理需求,将娱乐性摆在创作首位,于是出现了思想性与娱乐性脱节的矛盾现象。社会中对于这一现象的反思声讨十分激烈,这时,深入探究人文地理纪录片思想性与娱乐性的结合就显得尤为重要。
社会性与商业性不均衡
在纪录片诞生最初,其主要作用是保存资料,社会价值较强。时至今日,市场化的发展使得人文地理纪录片创作者开始探索浅显易懂、效益性强的艺术表达方式,营造氛围、渲染环境、设计悬念已成为其在创作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方式,人文地理纪录片的商业性倾向愈加明显。如此便弱化了人文地理纪录片的社会性特色,具体表现在其人文素养与人文关怀体现得不够明显、教育价值有所淡化、纪录片中的历史价值挖掘不深等问题。这些问题充分说明了人文地理纪录片在兼顾社会性与商业性上存在困境。
技术性与人文性不紧密
以往拍摄人文地理纪录片时,只能依靠传统的信息化手段进行处理,方法较为单一,如今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影像记录、镜头切换、虚拟化处理等技术愈发成熟,纪录片的技术性特色愈加凸显,但在体现人文性特色时却出现了与技术性联系不紧密的问题。一些媒体平台创办纪录片频道和栏目只是为了获奖,而不考虑受众的需求和市场接受度等问题,导致收视率下降,拍摄投入与收入不成正比,而且有的平台拍摄的纪录片风格不符合电视台的定位和要求,找不到电视台播放,导致纪录片得不到很好的传播。这一问题的出现说明我国人文地理纪录片还有很大的完善空间。
人文地理纪录片助推文化传承的对策
随着当前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人文地理纪录片作为国家文化产业中的组成部分,需要继续开发和设计,创作出更多优秀、有质感的纪录片,描绘自然风光、体悟人文内涵。基于此,人文地理纪录片制作部门可在今后的发展中立足文化传承,深挖叙事题材、创新叙事技巧、引进记录方式、加强人文联系,多角度呈现自然文化。
深入挖掘现实叙事题材
人文地理纪录片在拍摄和剪辑之前,需要做好选材工作。创作者需要对特定区域范围内的内容进行选材取景,然后根据纪录片的艺术特征和受众的审美需求,深入挖掘叙事题材元素。具体创作者需要将放低关注焦点,对社会方方面面的内容进行仔细观察研究,通过实时记录来呈现题材元素的变化。同时,创作者还需重视题材的真实性与艺术性,在选择素材时,着重从微观视角考察社会中的人情百态、文化矛盾点,在艺术化呈现的同时确保内容的真实性,吸引大众眼球。
灵活创新题材叙事技巧
人文地理纪录片在创作中,还需创新叙事技巧。以往的创作者仅仅依靠传统媒介进行栏目创新,叙事技巧较为单一。在当今新媒体时代下,各类数据库、视频软件以及学习平台的出现和使用,都给此类纪录片的技巧创新提供了条件。创作者需结合多种方式,多角度呈现人文地理题材。比如在文化习俗类纪录片介绍中,创作者可从大众的态度、今昔文化习俗的对比、政策指示以及节庆文化活动的举办效果等多重角度出发设计题材内容,从第一视角、第二视角和第三视角灵活呈现题材特色,提升纪录片的趣味性和思想性。
引进制播分离记录方式
制播分离这一方式指的是电视播出机构将部分节目委托给独立制片人或者公司来制作的方式。但这一方式在现代纪录片制作中的应用不够深入,导致人文地理纪录片出现功利化、商业化倾向。基于此,电视播出机构可将节目的制作权力下放,分配到专门经营节目的制作机构中,或者将节目的后期运营交给专业机构独家运营,保证所产出的内容在生产、传播、营销上呈体系化和完整性。比如地理空间纪录片制作团队,可与专业制作机构合作,安排专业团队进行实地走访、资料搜集、视频剪辑处理,最后将制作好的节目交予电视播出机构审核,以此来兼顾节目内容的社会性与商业性。
加强技术与人文的联系
人文地理纪录片在拍摄时所使用的叙事手法具有一定的人文性和技巧性,不仅能灵活呈现地理空间特色,同时还能展现地域文化精髓。在此类纪录片创作中,技术性与人文性都是纪录片创作的要素,二者缺一不可。创作者在突出人文性特色的同时需要强化技术性应用。比如纪录片《动物世界》的创作,可从地域自然环境、气候变化因素等条件解说动物活动的变化规律,以凸显其人文性,同时还需借助虚拟现实技术、情景再现、实时互动等技术手段强化其技术性,引起受众对该内容的关注。
文化是地域文明的产物之一,不同的地域在历史文明的延续进程中会形成不同类型的文化元素,这些文化元素通过人文地理纪录片制作并传播出来,能对地域文明再次进行建构。可以说人文地理纪录片对文化元素的传承具有实际助推作用。今后还应继续挖掘此类纪录片的功能和作用,传播更有文化气韵的视频素材。
(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地理测绘与城乡规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