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雪梅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也提出,让学生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科学教学就在于适应这种需要,让学生成为科学现象的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
一、利用科学实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实验是验证科学教学的重要方法。小学科学课中的实验教学, 虽然没有科学家所做的科学实验那样复杂和规范,但其目的还是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用科学的实验方法, 去探索、认识自然界的事物的性质和規律,从而培养他们独立、主动的探索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达到科学启蒙教育的目的。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实验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自我意识,发挥学生在实验中的主体作用,不仅能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而且使科学探究在课堂上真正生根开花。如教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物体振动的情况不同,发出声音的高低也不同”我就让学生做这样一个探究性实验: 三个相同的玻璃杯装着多少不一的水,用筷子敲击杯子的边缘,发出声音最高的是哪个杯子? 在这个实验中你发现哪些关于发声现象的科学规律?课后,学生研究兴趣高昂,认真地参与实验,探索出物体发声高低的规律。学生们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就会兴趣盎然,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并在活动过程中愿意与他人合作、交流想法。使他们在学习中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中的合作能力
在传统的实验课教学中,比较普遍采用的是教师讲实验内容学生听,教师演实验方法学生看,教师提问实验结论学生答的“满堂灌”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 不利于主体精神的培养。针对这一现象,我在小学科学实验课教学中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让学生通过阅读、研讨自己设计实验。具体做法是:把实验的目的、名称、器材、步骤、现象、结论等要素设计成空白实验报告提供给学生。学生在自己的小组中阅读、思考、研讨,共同填写实验报告,等于是自己设计实验,自己进行操作、观察、分析。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认真阅读了教材,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他们互相补充,互相帮助共同填写有关内容。教师巡堂只做启发和点拨。在确定了实验步骤后,各小组按照自己确定的方法独立地操作、记录和分析。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与计算机的普及既为共享资源和合作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但也容易使人进入一个自我封闭的学习环境,这就需要以合作学习进行引导。
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俗话说:处处留心皆学问。人的智力活动是从观察开始的,观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和开端,是一种有目的地通过各种感觉器官主动摄取感知材料的活力,伟大的科学家巴浦洛夫把“观察、观察、再观察”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观察不仅能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帮助学生理解本来不易掌握的知识,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月相的变化》一课时,在学生掌握月相变化的规律以后, 再要求学生在每天傍晚8:00,早晨7:00 进行观察,将天空的月相按旧历的时间, 月相所在的位置, 太阳所在的位置都记录下来。这样,学生自己就得出了月相在天空中的位置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偏东的规律, 也就是说月球在绕地球自西向东运转, 在此基础上我还让他们在同一天的不同时刻观察月相,即傍晚7、8、9 点分别观察一次,学生会发现月相逐渐西移,观察白天的月相,既是一个课外观察活动,又是一个课堂延伸的实证活动,有利于帮助学生完成科学概念的建构, 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态度。
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搞好调查活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我们知道,我们的经济发展是以环境污染为代价的,尤其是水污染,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因此,在教《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一课时,我组织学生先制订考察计划,实地考察取样,观察讨论,填写考察报告,再与自然水、生活污水相比较,判断家乡的自然水域是否已被污染,如果已污染,分析原因,并就如何保护家乡的水环境,提出合理化的建议。这些考察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很好方式,可谓是一举三得。
总之, 科学课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从小树立科学的探究的潜能和创造精神,让孩子从小敢于创新、勇于创新、学会创新、善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