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
在2022 年《致首届全民阅读大会举办的贺信》中,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希望孩子们养成阅读习惯,快乐阅读,健康成长;希望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倡导全民阅读,多读书多涨知识,丰富精神生活,其重要性毋庸置疑。
对于学生来说,学校课堂就是大量阅读的主要场所,是养成阅读习惯的最好阶段。在《为深度学习而教》这本书中,第5 章专门阐述了“阅读理解”。书中写到“我们都会非常重视阅读理解,因为阅读理解对于学习和意义的建构是如此关键, 其重要性再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并且给我们一线教师从教会学生如何利用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这三个阶段,提出了五种策略,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高水平的阅读理解能力。
下面就其中两种策略谈谈我的体会。
1.寻宝游戏,主动搜索。
这种策略的意思是“寻宝游戏采用著名的寻宝模式,让学生主动搜索阅读文本中的关键信息”。我认为也就是带着问题去阅读的意思,让学生有疑而读,以读解疑,既可以提高阅读效率,又融趣味性于阅读中,提高学生主动阅读的积极性。
在郑振铎的《猫》中,第三只猫的遭遇让学生们非常同情它,读完全文后可以清晰地知道这第三只猫并不是杀害芙蓉鸟的凶手,那么可以从文中哪些地方读出来呢,当把破案侦探的身份赋予学生时,他们的积极性是空前的高涨。学生在各自的学习小组中,快速组织分配任务,从文本中寻找相关线索,做标记写分析,课堂效率大大提高。
很快,他们从文本中发现了以下线索。“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这是只黑猫, 所以根本不是第三只猫干的;“李妈在楼下叫道:‘猫,猫! 又来吃鸟了! ”,李妈看到过黑猫吃鸟,案发后提供情况的都是张妈,李妈当时很可能不在场,所以没能提供有利于第三只猫的证据,但是现在一句“又来吃鸟”已经说明了第三只猫不是凶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从“悲楚”可以看出这只猫是没有干吃鸟这件事的, 它不会说话, 但用这种叫声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从“安详”这个词可以看出,第三只猫的状态不像是刚刚吃过鸟……
主动参与阅读,让学生更接近文本,更愿意研读文本,达到了出色的学习效果。
2.阅读立场,深层理解。
这种策略的意思是“阅读立场教会学生如何从多角度或多层面来检查和回应文本,从而帮助他们形成对文本的深层理解和生动解释”。初中语文与小学语文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对词语、对文意的深层次理解。
曾经在魏巍《我的老师》一课中,作者为了表现蔡芸芝老师爱学生,写到“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來”,学生在阅读时没有发现这句中“落”字使用的妙处,对词语的深层理解不到位,原因就是缺少阅读立场———现实生活的有益辅助,老师此时就应作出及时的引导。
可以列举生活中的例子:当秋天到来的时候,我们会说树叶从树上飘落下来,我们为什么不说树叶从树上砸下来呢? 学生从中就可以知道这个句子中用词不当,石头才用“砸”字,树叶不适合用“砸下来”。因为树叶的分量很轻,所以要用“落”字。再结合课文,学生就能明白此处用“落”是为了表现蔡芸芝老师用教鞭时的力道并不大,教鞭下落的速度慢,蔡老师不是真要打学生,只是吓唬一下而已,学生从中体会到老师爱学生的情感。
这个过程说明生活经验对阅读是有积极意义的,文本中的内容其根源都来自于现实生活,我们在教学中只有将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经验有机结合起来,才是最佳的教学方式,也只有这种方式才是学生最容易接受的,最容易理解的。用生活中熟悉的知识去辅助学习新的知识,这样不仅教师的教学效果明显,而且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对于面临深层理解能力考查的学生本身来说也是他们自学能力的一种培养,掌握了这种技巧可以解决许多类似的问题,可以树立他们在语文学习中的信心。
有效的阅读策略带来精彩的课堂,《为深度学习而教》这本书,是促进学生参与意义建构的思维工具,五种阅读策略让老师们更好的引领学生积极参与阅读,让阅读达到应有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