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核心素养应处理好“五对关系”

2023-08-11 03:55余建娟
科学咨询 2023年12期
关键词:思政核心情境

余建娟

(宁夏中卫中学,宁夏中卫 755000)

一、听与说的关系

听,简言之倾听;说,简言之说话。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作为一名高中思政课教师,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有成长烦恼、青春烦恼的学生。他们虽然有个性、有勇气、有朝气、有骨气,但是在校园中,他们成长的困惑、青春的烦恼是否有倾诉衷肠的地方呢?马克思曾阐述过:“人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是现实的、“感性的活动”的人[1];人具有区别于别的生命体的类本质特征,即“有意识的生命活动,直接把人跟动物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他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现实的、“感性的活动”的、有意识的人,作为学生,他们希望每一位教师是一个富有感情的人而不是一部简单的播音机,希望教师尊重学生的情感,希望释放学生的潜能,希望教师尊重学生的弱势智慧,希望教师发现分数不高但其他方面具有强势智慧的学生,并且为之创造一个让强势智慧充分燃烧的环境,其原因在于人都是有潜能的。作为教育者,笔者不认为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把学生管住,而是让学生感动的教育,让学生感动的教育便能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从而便成为一种让学生享受的教育。学生享受的教育一定是教育者、管理者会倾听学生的想法,会让学生对教师没有一丝防备,敢于说话,主动学习,勇于实践。一位优秀的教师或像良师或像益友,或像或不像教师,学生和教师既建立了正式的人际关系,又建立了非正式的人际关系,学生愿意对我们倾诉衷肠,我们也愿意和学生倾诉衷肠,此时此刻,听与说的关系很容易确立,教与导的关系也渐渐成立。

二、教与导的关系

教与导的关系是践行核心素养最核心的一对关系。教与导,简言之,就是教师要做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大家都比较熟知,“自知其无知”“使自以为不知者知其所知”。在与人谈话的过程中,通过提出问题—揭露矛盾—放弃原来的主张—达到“一般定义”。这种谈话方法或许可以应用到教学中,把最一般的知识点助产出来。在“教”与“导”的关系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生都是富有情感、富有血肉、富有思想的个体,挖掘学生潜力、引导学生自我成长、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妨适时点拨,“进退结合”。大胆放心地退出去,适时地站进来,学生实现充分的自我体验,引导和帮助他们实现发展自我。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与其他学科最大的不同是: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但要落实核心素养,不能靠单向的“教给”“告知”,关键是帮助学生答疑解惑,从而在他们的内心深处种下正能量的种子,以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当学生的认知和价值导向出现偏颇时,教师要恰到好处地予以纠偏;学生的认知和价值导向出现错误时,教师要恰到好处地将其纠正;学生的认知和价值导向正确时,教师要表扬点赞。教师的“导”在时空场域中最主要的就是思想心理方面的疏导、学业方面的辅导、生活方面的指导。

思想心理方面的疏导,要“理”而“管”,“理”要有足够的理由说服学生,而且这种理由是一种正确的意识,正确的意识一经学生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正确的意识要说服人,就能引导学生;而正确的意识只要彻底,就能说服学生。“理”的必由之路便是要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自身的知行合一便是学生“成人”“成己”的重要因素,反之,学生可能会出现“异化”“物化”“同化”等现象。“管”是在学生先体悟后引导的一个过程,再多的话语不如让学生亲自体悟,体悟之后的情感便是教师“管”而有用的切口。要“理”而“管”,不松不紧,不快不慢。

学业方面的辅导,“渔”与“鱼”的辩证统一是教师应教给学生认识世界最重要的一对关系。作为高中思政课教师,教学内容“多”而“细”,“难”而“精”,“高”而“深”,教师想要“导”好,如何实现内容活动化和活动内容化的辩证统一,如何实现形式和内容的辩证统一,如何实现复杂简单化和简单复杂化的辩证统一,只站在自身的知识“舒适圈”里完全不够,以“君子不器”为指引,在学生小结某一个知识点的时候,分析学生认知水平和知识蓄积样态,敢于勇于探索高中思政课和其他学科以及现存生活的共生点和联结点,能够合乎逻辑地实现知识迁移和类比。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教师和学生需要协同推进。在上课时,构建整节课知识框架的基础在于每一本书、每一个单元、每一框、每一目的核心概念或者是主线统摄学科知识,厘清核心概念或者主线的层次性、逻辑性、关系性,思维导图清晰展示。高中思政课是践行核心素养的关键课程,总体特征是以学为本体,以教为条件,让学生在“做中学”,让学生在“用中学”,让学生在“创中学”,培养学生成为一个有知识、会思考、会说话、会生活、会行动、会做事、会实践的人。在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过程中,也是主体身心素养发展的过程,培养的学生便是非纯粹化的“个体性活动过程的人”,而是具有科学文化知识的“社会历史性的活动过程的人”。个体性活动过程和社会历史性的活动过程在个体积极能动参与中同时发生,在这个复杂情境中,学生学会的是与异质他人(具有不同文化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的人)处事,学会的是与异质他人在交流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思维碰撞,持续的内生动力让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逐渐内化与生成。由此可以看出,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辩证统一是教学相长的过程,是双向知识传递、输送以及构建的过程,是自我解决问题的经历和能力与他人解决问题的经历和能力互补的一个过程,或许在这样的“生态圈”中,在教师和学生互相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早已走出“区隔的生活”观的窠臼,践行“整全的生活观”的图景,早已走出“个体”的孤独,形成“共同体”的发展观,早已走出“被支配”的角色,形成“激活自我”的真实图景。这便如图1所示,高中思政课素养学习三个关键词,联结—生成—迁移。联结需要学生形成已有知识的结构化,即学生将已学的知识在遵循本学科科学的逻辑关系基础上按照自身的思维逻辑,学生以“问题域”的追问开始,以探索事物的根本属性为主线,以时空链接的实践方式解决问题,将所学知识进行认知结构的补充、重组和完善,慢慢地内化为自身的认知体系。当然,自身的认知体系形成的过程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是正确意识的结果,是正确的集体智慧结晶,是形式与内容的辩证统一,是把握“变”与“不变”辩证统一的必然结果。随着现实世界整体性、人际关系复杂性、复杂情境特殊性、信息化迭代加速、不确定性日益突出,作为学生,构建自身的认知体系是必然之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进行联结、阐释、编码、重塑、解构、重组,点串联成线,线串联成面,点线面编织成网。迁移是学生将生成的知识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此时此刻,学生深知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怎样成长为自己喜欢的模样,为谁而成长等问题,换一句话说,学生是思政课的学习者、感受者、获益者、实践者。

图1 高中思政课素养学习三个关键词

生活方面的指导,教师先融入学生的生活,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观察学生的举动,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弄清楚学生的“全部数据”之后,再结合自身的经历循循善诱,提醒、指引。

“打铁还需自身硬”,高中思政课实现学理性、政治性、趣味性三者的有效结合,教与导的关系或许顺理成章地便成为学生和教师描绘的“知识图景”。

三、放与收的关系

践行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把握好放与收的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在现存世界中,我们往往遇到的是复杂情境,复杂情境由于问题情境不明确、各种影响因素不确定所带来的目标都比较含糊的问题,被称为“无结构问题”。反之,有结构问题是已知条件和要达到的目标都非常明确,个体按照一定的思维方式即可获得答案。依照这样的逻辑,教师就要注重抛出启发性、多样性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做出选择、判断、甄别,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言语交流中,在思想交锋、观点碰撞中,师生深化认知、升华情感。核心素养的培育是师生在任何一个场域中都可以观察、感知、践行的。

具体到课堂问题设计上,教师要“先放后收”。所谓的“放”就是教师通过具体的情境设计,让学生处于真实的生活情境,进行全方位多层次思考分析,从而使学生打开思维、积极参与、思辨质疑。所谓的“收”就是教师严格遵循课程标准要求,对学生的观点加以引导并总结提炼,使学生内化并在实践中践行学科核心素养。放与收的关系如何落实好,笔者认为关键在于学生认知结构的重组、补充和完善。学生将知识按照自身理解的逻辑关系、秩序和方式排列、联结、系统优化,使自身的认知体系逐渐形成,即使面对现实世界的复杂性、整体性、关系性、不确定性,学生所获得知识的联结和张力,知识的迁移和运用,也能使学生认知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也能使学生构建自身的“意义世界”。学生是个体的存在,他们不是学习的“奴婢”、知识的“服务员”、知识的“搬运工”,不是依托于“离身的生活”,而是应该走向“具身的生活”。“具身的生活”让学生身体和认知两者相互嵌入、传输、运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高中思政课堂,边缘性应对由师生主动应对所替代,机械化固定的记忆模式由共商、共建、共享模式所替代,学习动机功利性聚合不断向意义世界聚合,学生和教师在共同的活动中激发出“学习共同体”的乐趣。学生身体各个部位与外界反复联系,直面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情境,真实情境的倾诉、发泄、缓和、感悟,动态学习样貌的生成。

四、记与悟的关系

无论是哪一门学科,记与悟的关系都贯穿教学乃至整个人生的全过程,可见,它多么重要。仔细回忆一下:从幼儿园到现在,我们受到了很多教育,但这些教育我们记住了多少。留在我们脑海中的唯有受过教育后认同的观点,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内化成我们行动的指南。核心素养是学生知、情、意、信、行的有机统一。从课程视角来看,我们要追根溯源,回到原点宏观思考:受过思想政治课程教育的学生与没有受过该课程教育的学生有何不同?思想政治课程能给学生带来哪些变化?这门课程最终给予学生哪些终身受益的东西?这些给学生留下来的东西和带来的变化就是一个学科的学科素养。具体到课堂上,核心素养的培养基于学生这个群体原有的生活情境,也就是说教师的授课内容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进行设计,从而注重学生的自主思考、自主探究、自主体验、自主感悟,实现以理服人、以境育人、以情感人。“记”与“悟”是个体内生动力的体现。

五、知与行的关系

践行核心素养的最终目的是把握好知与行的关系,也就是个体在一定时期一定阶段逐步经历的闻知、说知、亲知的基本活动。正如马克思所讲,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相比较认识世界而言,不论是哲学家还是普通的老百姓,改造世界都更为重要。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知是基础,情是“催化剂”,意是“加油站”,行是“目的地”。然而,在现实境遇中存在很多知易行难,只知不行,知行不一的人与事。例如,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可以流利地表述出它的内容,但在生活中却未必真正去做。这就要求我们俯下身来,考虑学生真正的需求,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道德思维能力与道德判断水平等因素。通过积极的体验活动学生能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获得知识后感受到知识的温度、厚度、热度、力度,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内化为一种信念,这便形成了“养”。“养”成好的习惯,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都会起到积极作用。由此可见,思想政治课需要教师和学生都要做到重活动、重亲历、重体悟、重过程、重反思。当然,学生知行是否统一关键在家庭、学校、社会这条“思政链”。然而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内定”“拉帮结派”“无组织结构”“搞形式轻内容”“表达不一致”“拍马屁”“墙头草”等现象都会让这条“思政链”丧失。当上述现象成为一种普遍性的时候,异化、物化、形式化成为一种常态,并将其定义为一种“正确的理论”,社会“生态圈”又岂能维系好?思政课教师的知行统一又是何等重要!社会的主旋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需要他们做好示范。塑造学生的人格在一定意义上来说要比教出成绩优异的学生更重要。新时代,每个人都是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而核心素养是满足个体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回应教育本真的要求与呼唤、达成思政课现实境况优化与完善的必由之路。我愿:笃定初心、行稳致远!

猜你喜欢
思政核心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护患情境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