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践教学的本研一体化教学研究

2023-08-11 03:54张良罗常浩焦兴蓉杨玉麒
科学咨询 2023年12期
关键词:研究生课程体系教学内容

张良,罗常浩,焦兴蓉,杨玉麒

(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海 200093)

基于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以及2020年国家提出《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1],研究生教育需要着眼于培养面向行业发展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在强化理论教学的同时需要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通过校企合作培养其实践能力。然而,当前由于本科阶段的教学与培养目标是掌握基础理论、专业基础知识以及具备初步的科研能力。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则要求掌握对专业系统知识的熟练应用,同时对从事专业领域的具体科研工作具有一定的理解。两个阶段培养目标的侧重点不同对本、研阶段优势互补形成一个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和本研贯通的创新人才培养造成了一定的局限性。

现阶段,本研一体化教学体系还存在以下几个关键性问题:首先,教学内容传统僵化,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应加大教学内容与社会发展的适配性;其次,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的的本研一体化课程体系应积极调动老师及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强化适应新的教学模式;最后,加强培养模式多元化建设,不断完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为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奠定基础,为学科发展提供基础服务条件[2]。

一、本研一体化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本研课程体系的一体化融合设计

随着工业技术及新的测试传感技术的应用,原有制冷空调装置测试技术课程体系需与时俱进,进行相应的优化,在对新本科阶段课程内容扩充的基础上,加强课程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点与相关实际应用间的联系,构建相对完整、优化的测试技术课程体系。在现代化工业进程中,互联网技术进一步深入测试系统,传统制冷测控技术涉及的数字信号处理、图像显示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得到了大幅提升,这些技术作为热动测控课程中内容的实际应用,与部分知识点间存在紧密的联系,但也存在各课程内容重叠、知识点覆盖面不广、侧重点不清等问题。

此外,如何在避免与研究生课程内容重复的前提下将模糊控制、人工智能等基于特定领域前沿技术与成果的新课程与原有课程统筹融合是优化本研一体化教育体系的当务之急。总之,在制冷测控技术与日俱进、持续发展的大环境下,测控方向的知识体系不断完善更新,相关课程内容层见迭出,如果仅靠原有知识体系构架,不作改进优化,抑或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简单补充,无突破与创新,均可致使本研一体化教学体系混乱、课程逻辑不清、课程内容重复、重点要点不明确等问题,进而模糊学生基础判断与逻辑思维能力,影响知识结构框架的完整性,限制创新型、复合型制冷测控技术人才的培养。因此,本研课程体系的一体化融合设计至关重要。

(二)课程体系滞后于知识体系

在新的技术、新的制造工艺层出不穷,知识迭代更新越来越快,限于现有教学大纲的约束本科教学形成了课堂上教学的传统知识与现下实际应用技术和行业聚焦的热门先进技术存在一定的差距,造成大批学生学非所用、用非所学的现象[3]。目前,制冷空调装置测试技术的相关教材涵盖教学内容并不全面,部分太侧重于控制理论,部分太侧重于制冷原理,但其内容均已相对滞后。在课程教学期间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不高,也无法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例如,应用于航天、生物技术以及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制冷空调技术能在本科课程体系中进行相关应用介绍,在研究生学习阶段进行深入讲解,对拓展学生知识结构、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地接触和适应快速更新的知识体系,也能更快地融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

二、本研一体化教学措施

高校在探索本研一体化创新人才培养的目的就是弱化各方的劣势,扩大彼此的优势,使教学适应行业发展需要,发挥出更大的促进作用。基于此,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展开本研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即课程体系、培养模式、实践教学等,主要方案路线见图1。

图1 基于实践教学本研一体化建设方案

(一)建设本研一体化课程体系

本研一体化教学本质是要求打通本科教学与研究生教学之间的壁垒,使学生再有更多的精力进行科研创新。课程体系建设需要明确本研一体化教学的目的,重新梳理本科和研究生阶段各门课程的内容大纲,分析知识结构对促进教育纵深发展、培养具有研究性、竞争性、创新性人才的作用,同时课程体系的建设要基于厚基础、重实践、重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修订。当前制冷空调装置测控技术在本科阶段的课程为“制冷装置自动化”,研究生阶段的课程为“制冷空调装置测试技术”,本研课程存在教学模式单一、内容重复单调、理论知识横向覆盖面广但纵向涉及较少、缺乏综合应用、案例陈旧、与实际应用脱节等问题,而研究生阶段教学内容过于宽泛,短期内难以全部掌握。为了深化教育体系改革、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强化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教学水平、增强教学效果,教学团队对于本科课程内容拓展其知识面,对研究生阶段选取经典项目案例进行了多维度、实践性的优化设计,确保实现满足国家战略以及社会产业需要的创新型化学及相关交叉学科人才为根本目标[4][5]。

(二)教学与实践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近年来,对本科教学的重视,上海理工大学的教学内容及形式侧重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内容及模式基于研究型大学开展了提升本科教学质量的教育改革。一方面,参考世界一流大学的核心办学理念,即科教融合,正确认识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间的本质联系,将科研优势转变为学科优势,为本科生提供更多、更高质量的科研资源,丰富其研究性学习经历。另一方面,当前社会需要大量的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宽广的科学知识、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工程科技人才,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工程科技人才应具有的最核心素质和能力。如何建设高效能的校内外本研一体化实践教学基地,已成为当前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鉴于此,基于实践的研究性教学能够将科研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更好地服务企业产品研发战略和社会经济发展,课程团队面向当前社会对工程科技人才的素质需求,针对本研一体教学课程教学所涉及的部件、整体系统等与相关企业签订了实践教学培养协议,避免了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分别建立各自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基地,为提升学院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基础条件。

(三)完善课程考核方式

在整个本研一体化课程教学过程中,处理教学方式改进的考核方式也应相应地进行变革,如何通过考核方式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是促进教学成效的重要途径。课程教学团队在考核设计时充分考虑现有本研阶段考核方式的长处,例如,研究生考核引入本科阶段的多次过程化考核方式,而本科教学引入论文、报告等各种思考性、开放性考核方式,在多种手段下肯定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同时能够更好地掌握教学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以卷面考核为基础,以实验设计、合作汇报、创新训练、仿真实践等手段为辅助,综合评价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与专业能力开发,在提升学习能力与专业素养的同时,激发学习热情,形成动态的良性循环。

三、本研一体教学实践基地建设

针对制冷空调装置测试技术属于专业课程,根据教学内容涉及的设备、技术手段,同时结合教学基地建设需求,选择符合基本条件并有合作意向的相关单位,教学团队与企业技术负责人进行沟通论证,将教学涉及的内容和详细的建设方案报学校教务部备案,与教学基地所在单位签订《本研一体化教学实践基地合作协议》。协议书包括双方合作目的和建设目标、双方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等方面的内容。同时,需要完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管理制度,由校企双方人员共同承担基地的教学任务和管理工作。定期专题研究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工作,制定目标、落实责任、绩效考核、动态调整[6]。学院需加强对基地的管理,建立联系制度,建立学年实践教学计划,使基地实践育人作用得到真正发挥;实践基地所在企事业单位要遵守协议,保障经费落实,保障实践教学开展的人力、物力资源[7]。

四、结束语

随着工业技术计算机互联网、人工智能以及自动化技术的高速发展,其在制冷装置测试相关领域的应用日新月异。通过以学生综合素养导向的本研一体化课程体系设计与基于校外实践教学知识体系增量式迭代更新,能够实现制冷装置测试技术的本研一体化课程体系设计与优化。课程授课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能力显著提升的同时,为不同领域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素质教育与专业技能提升奠定基础,为培养高质量、创新型人才提供有效参考。同时,与企业的紧密联合不仅为提高企业制冷测控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提供更全面的技术支持,推动传统产业的升级转型,促进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教学与生产实践的结合也有助于企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技术攻关。

猜你喜欢
研究生课程体系教学内容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