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农耕文化 助力乡村振兴

2023-08-11 13:53冉春风韦团珍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劳动课农耕劳动

冉春风 韦团珍

[案例摘要]根据国家教育部《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义务教育劳动课程以丰富开放的劳动项目为载体,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以“劳”树德,以“劳”育美,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劳动品质。2022年,学校在校党支部的统筹指导下,重点打造了耕读教育实践基地一—农耕文化实践园,建设了“农耕文化展厅”,这是学校落实耕读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开展农耕文化实践活动,让更多学生在参观学习中知农、爱农、学农并保护和传承农耕文化,引导学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践行“勤耕重读”理念和强农兴农使命,努力成长为知农爱农新型人才。

一、案例背景

农耕文化,是指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风俗习惯,以农业服务和农民自身娱乐为中心,并集合了儒家文化,各类宗教文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内容和文化特征。当今,国家鼓励支持劳动教育,不少学校都提倡将劳动教育与农耕文化结合起来。发挥学生在劳动教育的主导作用下,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了解并且掌握农耕文化的知识。

二、劳动教育和农耕文化结合的方法

为切实提升广大师生学农、爱农、强农、兴农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学习、爱生活、爱劳动的情怀,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传承农耕文化,学校开辟了一块闲置的荒地作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并向各中队征集劳动基地名称,最终选择命名为“农耕文化实踐园”。2022年3月25日,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陈大权同志亲自组织召开农耕文化园现场测量会,对土地进行测量、平整、划分到各个中队。经过一个月的筹备,2022年4月20日,学校举行了隆重的揭牌仪式。

我校在开展“八桂教学通”教研活动中,充分利用课程资源,渗透劳动教育。如:在四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比赛中,冉春岚老师执教的《我们的衣食之源》一课,在教学活动中有机渗透“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理念,并推荐参加南丹县说课比赛。

学校把劳动教育和落实“双减”政策结合起来,每周每个中队安排有一节劳动课。要求劳动课上老师组织少先队员开展“劳动课,劳动情”活动,活动内容包括耕种活动、收获劳动成果、写观察日记,写劳动征文、农作物设计作品展示、农作物品尝鉴赏,编排劳动主题表演节目等。

三、劳动教育和农耕文化结合运用的成效

农耕文明是中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生产、生活的实践积累。蕴藏在农业文化遗产中的传统观念和传统技术等农耕文明精粹,至今仍闪烁着智慧之光,指导农民的农耕活动。农业文化遗产是一种关乎子孙后代的遗产,其中蕴藏的农耕文化要发扬光大。通过老师组织学生在校园内的花池和试验地里种花、种草、种白菜、韭菜、栽葱、种树等。在不同的时间及时对植物的生长过程进行观察和记录,使学生进一步亲近自然,与大自然接触。“实践出真知,劳动创造美。”是农耕文化实践园左右的两联句子。为了激发师生的劳动热情通过劳动热情,学校开展了“百名最美劳动者”评比活动,通过“我为学校添点绿”的植树节活动和“爱绿护绿我先行”的五一劳动节等系列活动,最终评选出16名教师和84名学生成为“最美劳动者”在学校进行表彰。

四、传承农耕文化助力多村振兴

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凝聚着亿万农民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题中之义。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设立的主收节,承载着接续农耕文化、培育乡村文明的期许。从“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务农艰辛,到“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的耕作之乐,再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的生活美学……我们的祖先在数千年川流不息的历史河床上积淀了丰富的农耕文化。学校开发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农耕文化实践园,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劳动的品德,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农耕文化实践,让农业文化遗产真正活起来、传下去,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五、农耕文化教育工作亮点

(一)拓展实践场所

从2022年1月开始,我校打造劳动教育实践场所,开办“农耕文化实践园”和完善“壮族文化传习基地”,在食堂旁边修建厨艺操作间,每年校园文化周,学生从学校农耕文化实践园采摘蔬菜和水果,在学校开展“厨艺竞赛”活动。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我校聘请园艺种植指导师黄小宁同志对教师进行培训内容,强化每位教师的劳动意识、劳动观念,提升实施劳动教育的自觉性。采取劳动课“教学设计比赛”“说课竞赛”多种措施,提高劳动课教学效率。通过“生态学校”专家引领、“劳动教育”区级课题项目实施,对承担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师进行专项培训,提高劳动教育专业化水平。

(三)健全经费投入机制

学校按照规定统筹安排公用经费等资金开展劳动教育。2022年1月,学校利用学校1000平方米的空地,建立“农耕文化实践园”,增设浇水系统和排水系统,设置植物爬藤区栅栏,购买锄头和铁铲等劳动工具,聘请园艺指导师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编织箩筐、簸箕等农具用品,这些农具不仅美观,而且使用,平时可以装蔬菜、果实,过后可以展示在学校壮族文化厅让师生们学习。

(四)强化安全保障

加强对师生的劳动安全教育,强化劳动风险意识,建立健全安全教育与管理并重的劳动安全保障体系。科学评估劳动实践活动的安全风险,认真排查、清除学生劳动实践中的各种隐患,如:劳动基地临时围墙的排查、加固。在劳动场所选用材料的严格要求,如:种植蔬菜不能用农药艟用劳动工具安全指导.如:挖锄、镰刀使用要由老师安全、科学的操作规范指导,强化对劳动过程每个岗位的管理,明确各方责任,防患于未然。

(五)完善劳动教育评价机制

建立学生劳动素养评价制度,评价内容包括劳动次数、劳动态度、实际操作、劳动成果等方面,既要记录结果,也要记录劳动过程中的关键表现,具体劳动情况和相关事实材料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并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政教处负责对各班劳动教育进行考核和督导;对工作开展不实、工作推进滞后、工作落实无特色的班级在年度考核时扣减相应考核分,对做得好的班级和个人进行表彰,对做得差的班级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确保劳动教育的有序推进。

猜你喜欢
劳动课农耕劳动
那些年的“劳动课”
玉泉学子的趣味农场劳动课
劳动课真“独立”还需过“四道关”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农耕初体验
农耕旧事十二韵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立足农耕 特色强校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