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玉婷
摘 要:小学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顺应了教育信息化的趋势,也符合新课标要求,有利于丰富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式,对于进一步深化英语教学改革大有裨益。文章对小学英语信息化教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从课前、课中与课后三个环节探索了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路径,体现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希望能为小学英语高效教学提供参考。
学生对英语课程的兴趣会直接影响他们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倘若学生未能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英语教学过程就会变成教师的单向输出,而非师生双向互动。在英语教学中,生动的教学情境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兴趣,而他们在兴趣的支持下容易集中注意力,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因此,教师可发挥信息技术的强大优势,在课堂上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他们参与听、唱、演、说、玩等趣味学习活动,让课堂氛围迅速活跃,对学生产生正向吸引,使其与教师展开双向互动[4]。教师可在课题导入、学生注意力分散、重点知识讲授、知识运用等时机进行情境创设,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顺利导入课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缓解学生的疲劳感,增强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例如,在译林版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 5 Seasons的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顺利展开季节类词汇教学,教师可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呈现不同季节的照片,创设出相应的情境,围绕照片从环境、色彩、人物活动等方面进行问答活动。比如,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展示夏天的照片并提问:“What can you see in this picture?”这样可引导学生从照片中提取信息并回答问题。当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情境之中,教师可因势利导,围绕“summer”这个单词进行详细讲解,利用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引出相关的单词,并提问:“What do you think of when you see the word summer?”教师可预设学生的答案,并准备相关图片,当学生说出ice creams、hot、T-shirts等单词时,教师可操作大屏幕展示相应的图片并出现“Bingo!”音效,给予学生鼓励,提高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将“summer”与一些具体的物象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记忆。
在此学习活动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创设生动的情境,利用多组照片丰富情境内容,在情境中展开师生互动,能够启发学生从照片中寻找线索,再根据季节类单词联系已学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2.突破难点,精准教学
小学阶段的英语课程设置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但对于缺乏语感的学生而言,学习起来仍存在诸多困难,需要教师有意识地突破教学难点,帮助学生顺利掌握所学知识,培养语感。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教师可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转变口头讲授的形式,围绕难点进行精准教学。具体来讲,在面对学生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时,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先对难点与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分析学生学习困难或做题出错的原因,再对症下药,设计解决方案,利用课件或微视频直观呈现相关知识,组织学生进行专项学习。在此过程中,教师可在课堂上细致讲解,让学生在课后利用慢放、重播、放大、暂停等功能进行某个片段或整体的学习,使其熟练掌握难点知识。
例如,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特殊疑问句这一知识点,但部分学生在理解和做题时仍存在较多问题,对此,教师可专门制作特殊疑问句教学课件,借鉴网络学习平台上的优质资源,引入一些学习方法和典型例句,保证课件内容通俗易懂。教师可先用课件讲解How、What、When、Where、Why、Who等疑问词,结合图片与例句展开分析,说明不同疑问词的用法;然后进入实戰演练环节,在课件中出示对话练习视频,组织学生认真学习;最后,把学生分成两两一组进行问答练习。问:“What can you do?”答:“I Can playing basketball.”问:“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答:“It's sunny.”诸如此类。教师还要开展综合演练,利用课件呈现从网络题库中搜索出的题目,让学生开展独立练习。而后,教师要根据练习情况汇总问题,对课件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再次讲解。课后,教师要将此课件上传到在线学习平台,建议掌握不牢固的学生自主复习、巩固。
在此学习活动中,教师利用课件讲授特殊疑问句这一教学难点,融入了大量图片、例句及练习题,将学与练结合起来,能够引导学生逐步理解、精准练习、合理运用,让教学效果更显著,顺利突破教学难点。
(三)信息技术与课后复习融合
当前,线上、线下融合教学已经成为主流趋势,线上教学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可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必要的支持。课后复习是课堂教学结束后学生进行知识巩固与作业练习的重要环节,也是锻炼学生分析、迁移与运用能力的关键环节。教师应顺应信息化趋势,转变传统的课后复习形式,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后复习与拓展学习。
1.巩固知识,拓展资源
课后复习不应局限于教材,还需向外适当拓展,以此来丰富英语课程内容,引领学生展开课外学习。一方面,教师要向学生推荐一些课外学习资源,建议他们自主学习;另一方面,要教会学生在网络学习平台自行检索的方法,鼓励他们根据个人兴趣和学习需要选择相应内容进行拓展学习。面对不熟悉的单词可利用学习软件随时查阅,遇到无法独立解决的问题可通过线上沟通渠道寻求帮助[5]。
例如,在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7 Chinese festivals的教学中,教师可引领学生学习Spring Festival、Dragon Boat Festival、Mid-Autumn Festival和Double Ninth Festival等节日单词,引导学生了解部分中国传统节日的时间、习俗和特色美食。而五年级上册Unit 8 At Christmas的单元话题为“圣诞节”,介绍了人们在圣诞节做的一些事。教师可基于新旧知识的联系,利用在线学习平台布置课后任务:(1)利用书籍、网络查找资料,对比中国的春节与西方的圣诞节有何不同,将分析、对比结果上传到在线学习平台;(2)搜集更多与中国传统节日相关的知识,尝试用英语介绍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并录成视频上传到班级群。
上述两个课后任务均须借助信息技术工具与网络平台来完成,教师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引导他们从知识整合与运用的角度进行课后复习,深入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完成知识建构与表达训练,提升信息搜集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2.在线练习,智慧管理
学生完成线上作业后,或由学习平台自动批改,或由教师在线批改。在线学习平台可提供数据统计与分析服务,教师通过查看数据便可知晓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为后续教学活动的优化调整提供参考。此外,学生还可以利用在线平台参与多样化的英语学习活动,如在线阅读、在线答题、在线配音等,以“打卡”、PK、角色体验等形式丰富在线学习体验。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感兴趣的在线学习活动,感受信息技术为英语学习带来的便利,并利用短视频、照片展示个人学习成果,充分提高英语学习质量和英语能力。
结语
现代信息技术对英语课程教学具有支持与服务作用,教师应顺应信息化趋势,积极构建信息化英语课堂,将信息技术融入课前、课中与课后教学环节,优化教学活动,丰富教与学的资源,更新教与学的方式,构建高效课堂。[参考文献]
[1]黄方卉.以信息之力 架听说廊桥: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听说教学的融合对策[J].知识文库,2021(24):34-36.
[2]陈有海.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深度融合的策略研究[J].家长,2021(21):84-85.
[3]王宠弟.让英语因“信息化”而多彩: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整合[J].中国新通信,2021,23(12):189-190.
[4]龚婵娟.深度融合,助力教学: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深度融合的途径探究[J].学周刊,2021(1):111-112.
[5]林淑婷.关于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融合研究[J].英语广场,2020(3):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