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孢蘑菇绿色栽培技术

2023-08-10 10:18翟尚功房丽婷王敏杰
食用菌 2023年4期
关键词:双孢麦草出菇

翟尚功 房丽婷 王敏杰

(濮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检验中心,河南濮阳 457000)

河南省濮阳市地处黄河中下游平原,夏收作物以小麦为主(占90%以上),具有丰富的麦草资源,近年来小造纸厂关停后,发展草腐食用菌双孢蘑菇成为消耗麦草的重要途径方向,也成为当地群众就地创业致富的重要途径。双孢蘑菇是濮阳市主要草腐菌。濮阳市栽培双孢蘑菇原材料丰富,设施投入少,技术成熟,风险较小,因而深受当地农户欢迎。绿色食品是指产自优良生态环境,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实行全程质量控制并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安全、优质食用农产品及相关产品。生产企业环境质量、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等达到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可以向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申请,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授权。随着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重视程度的提升,绿色食品越来越受到大众青睐。现就双孢蘑菇绿色生产技术总结如下。

1 栽培季节安排

双孢蘑菇属中低温菌类,喜阴暗潮湿环境,不耐高温,菌丝生长温度5~33 ℃,适宜温度24~26 ℃。出菇期适宜温度14~18 ℃,超过20 ℃菇柄长、菇盖薄易开伞,超过24 ℃易烂菇,低于12 ℃生长缓慢,菇体肥大产量低。夏季需人工降温才能出菇,顺季生产一般在秋冬。顺季栽培双孢蘑菇,保证出菇期室内温度可控制在14~18 ℃情况下,宜尽早投料生产,以便入冬前多出菇多收获。濮阳市顺季栽培双孢蘑菇一般7月下旬开始预湿草料前发酵,8月底前发酵料上床后发酵,9 月上旬播种,10 月中旬出菇,采收至入冬。

2 栽培设施

2.1 前发酵棚

用于堆放配料及混料、前发酵,一般采用钢架结构,高度4~4.5 m,顶上覆厚0.5~1.0 mm 彩钢板。地面水泥硬化厚度15 cm,四周设高度15~20 cm 的护沿,每间隔3~4 m 留一排水口(排水进入污水处理池)。前发酵棚面积以菇房总面积的五分之一为宜。

2.2 菇房

菇房四周用24 cm 厚砖墙,每2 m 离地1.5 m 处设一换气窗,或离地50 cm、150 cm、250 cm 设三个通风口,外加防虫网。跨度6~8 m,高2.8~3.0 m,钢架顶覆带防水膜棉被保温。室内四周沿地表铺设蒸汽管,水平方向每1.0~1.5 m 向内留一出气口。菇房也可采用钢架拱棚,拱高3.0~3.5 m,宽8~10 m,长度不超过100 m,上覆带防水膜棉被。

3 堆制培养料

3.1 前发酵

3.1.1 备料

培养料主要用麦草、玉米芯、干牛粪。要求草料无虫、无霉变、无杂物;牛粪要求干燥、无霉变;辅料过磷酸钙、尿素选择有生产许可的合格产品;石膏选用农用熟石膏;石灰粉要求纯净无炉渣、碎石等杂物。

按菇床面积计算,每平方米需干料50 kg。配方1:麦草1 000 kg,牛粪800 kg,过磷酸钙20 kg,石膏10 kg,尿素10 kg,石灰粉5 kg。配方2:麦草800 kg,玉米芯200 kg,牛粪800 kg,过磷酸钙20 kg,石膏10 kg,尿素10 kg,石灰粉5 kg。

3.1.2 预湿及预堆

首先将麦草、玉米芯预湿透,含水量70%以上,堆放2~3 d 备用;将干牛粪淋水湿透、无干心;过磷酸钙、尿素、石膏、石灰粉,单放备用,注意防潮,第一次翻堆前按比例混匀。

3.1.3 前发酵

在前发酵棚内底层铺20 cm 麦草或玉米芯,上覆4~5 cm 厚牛粪,如此重复堆料,堆高1.5 m 左右,宽度不超过2 m。建堆后从顶部淋水至底部有水流出为止。当料堆50 cm 深处温度达70 ℃以上时翻堆,上层翻至下层,四周翻至中间,同时撒入混匀的辅料,翻堆时辅料继续发酵,一般堆料5~7 d 第一次翻堆,以后翻堆频次逐渐加快,视料堆温度及天气情况而定,最后一次间隔3~4 d。共翻堆4~5 次,整个前发酵期30~35 d。

前发酵后培养料的感官和理化指标:(1)料颜色浅褐色,可见少量放线菌;(2)手握料可滴出2~3滴水,麦草、玉米芯软化,手搓发黏,闻有氨味;(3)料含水量70%~72%,含氮量1.5%~1.8%,pH 7.5~8.0。

3.2 后发酵

3.2.1 菇房消毒

料后发酵在菇床上,主要目的是促进木质纤维进一步分解、杀灭虫卵及杂菌。将前发酵料输送到菇房(棚),铺放在菇床上。菇床为3~4层,底层离地20 cm,层高50 cm,床宽1 m 左右,走道50~60 cm。上料前7 d 检查菇房门窗、排风机,进出气口设防虫网,上料工具进入菇房。密闭菇房输入蒸汽,室温达80 ℃停止输气,维持70 ℃左右5 d 以上,然后自然降温。上料前1 d 向室内空间撒生石灰100 g/m2(石灰自然降落),关门密闭。

3.2.2 上料

铺料厚度20~30 cm,厚薄尽可能均匀,床两边料可铺薄些,上料量100~120 kg/m2。料层要蓬松,切勿压实,利于发酵。铺料后菇房地面清理干净后闭门升温。

3.2.3 控温

采用室外输入蒸汽升温,菇房底部设多个进气口,均匀升温。二层床下室温到60 ℃减少输气量,稳定0.5 h 后停气。室温60~65 ℃保持12 h,以后逐渐降温,每天降温2~3 ℃,至50 ℃维持7 d 后大通风,平床抖松上层料利于排除氨气。温度降至30 ℃以下准备播种。也可室内地面洒水降温,注意不可洒到料床面。

3.2.4 换气

后发酵耗氧量大,因此需不断补充新鲜空气,每8~12 h通风一次,每次1 h,平时打开风机内循环。根据室外温度高低调整风门开关时间与空气循环量,以维持室温稳定。降温阶段加大进风量匀速降温,室温30 ℃以下停止换气,变更为内循环,此时料温继续下降,室温会有所反弹。

后发酵结束后培养料的感官和生化指标:(1)料颜色为深褐色,可见少量放线菌;(2)手紧握料有水珠但不滴下,手搓不黏,有弹性,无异味;(3)料含水量65%~68%,含氮量1.6%~2.0%,pH 7.5左右。

4 播种发菌

4.1 播种

4.1.1 播前准备

依产品销售目标市场需求标准购买适合菌种,如As2796、As2799。一般为麦粒菌种。播种前对所使用工具高温消毒。料体过干可喷洒1%石灰水调整,播前料温控制在20~25 ℃。

4.1.2 播种

将菌种掰碎至花生米粒状,稍大颗粒均匀撒播翻入上层5 cm 料内,细碎菌种撒于料表面,用种量0.8~1 kg/m2。播后将床面整平稍压实,门封好,2 d内不通风。

4.2 发菌期间管理

发菌期控制料温24~27 ℃为宜,超过33 ℃会导致菌种死亡。室温为21~22 ℃,空气相对湿度为80%~90%,视料温调整空气循环,料温达27 ℃早晚低温时段通风,料温24 ℃要在午间高温时段通风。播种7 d后菌丝开始加速生长,可增加通风量,14 d左右菌丝布满料床面,用手指粗木棍从下向上在料内打孔,以增加料内氧气量,促进菌丝向料层内生长。若料面发白(缺水分),可向空间喷雾增湿;料过湿可撬料排湿。发菌20~25 d菌丝布满料层80%以上,覆土。

4.3 覆土期管理

4.3.1 备土

取地表以下20 cm 干净田土,以沙壤土为佳,粉碎过筛,颗粒直径不超过0.5 cm,暴晒3 d。配土:在硬化地面上1 m³的田土加100 kg 的重质碳酸钙、15 kg石灰、吡丙醚1%粉剂100 g拌匀[1],吡丙醚可与少量细土先混合后再拌入。加水拌土:边洒水、边翻拌,同时观察覆土水分,以手握土成团不滴水落地即散为标准(含水量18%左右)。最后土堆覆膜闷24 h,备用。

图1 菇房外景

图2 菇房内景

图3 出菇场景

4.3.2 覆土

覆土工具放入菇房与前发酵料同时高温灭菌,覆土前再一次蒸汽消毒。将土均匀撒于料面,厚度4.5~5 cm,覆土后清理地面后封闭房门。

此期间环境条件要求与发菌期相同。

菌丝在土层生长0.5 cm 后开始喷水,每天2 次,喷水量以土不黏手为宜,7 d 后菌丝基本长满覆土层,此时喷水至覆土最大含水量,但不可过量以免水渗入培养料层。

4.3.3 搔菌

当菌丝基本布满土面后搔菌。同样搔菌所需工具同覆土工具一样消毒。搔菌要均匀一致,将表土全部扒松捣碎混匀,使菌丝在土中均匀生长,搔菌后地面清理干净,落地土不可再上床。

搔菌后环境调控同覆土期,2 d后菌丝重新恢复生长,准备降温使菌丝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长。

5 出菇期管理

5.1 降温管理

料温24 h 内降低到16~18 ℃,空间温度降低到16 ℃,保持空气相对湿度为90%~92%,二氧化碳体积分数0.08%。降温的同时视覆土含水量喷水1~3 kg/㎡[2]。视外界温度调整空气循环量,晴天外界气温高、湿度低,宜早晚换气降温,阴雨天外界气温低,可全天换气。

5.2 出菇管理

保持降温阶段菇房环境直到菇蕾长至花生米状,此后随着子实体的长大降低菇房相对湿度至80%~85%,保持温度不变。菇蕾长至黄豆粒状时开始喷水,并视覆土水分决定喷水量,一般是随着菇生长而增加喷水量[3]。一般每出1 kg 鲜菇喷水1.6~2.2 kg。一般每潮菇采摘期3~4 d,采完一潮菇后,清理菇床,补土后,依覆土水分适量喷水养菌,菇蕾出土后长至黄豆粒状再补水。

第二潮出菇管理同第一潮。随着外界气温逐渐降低,要调整通风换气时段,晚秋高温天气早晚通风,以保湿为主;初冬、早春低温季节选中午时段通风,以保温为主。深冬温度过低不适宜出菇,若无增温设施或增温成本过高,可通风降温降湿使菌丝进入越冬休眠状态(环境温度低于5 ℃菌丝停止生长)。待春天气温回升至10 ℃以上后,再喷水进入出菇管理,有人工增温条件的可适当提前。

6 采收与贮存

6.1 采收

出土后双孢蘑菇生长极快,晚秋高温季节一般早晚采收各一次,初冬、早春低温季节每天采一次。采菇时要戴乳胶或塑料手套,手指轻捏菇盖旋转,使部分菇根断入土中。用利刃削去菇根0.5~1 cm,轻放筐中,不可挤压弄伤或泥土污染菇盖。

6.2 贮存

双孢蘑菇适宜低温贮存,温度高易开伞影响品质。采后应尽快出售。0~4 ℃可贮存7 d。

7 病虫害防治

双孢蘑菇虫害主要是菇蝇、菇蚊、菇蛆,病害分病理性病害和生理性病害。由于采取菇床后发酵,覆土药剂处理,有效杀灭菇房及原料中虫卵及病原菌,病理性病害和虫害极少发生。但管理不当易发生生理性病害。

7.1 虫害

主要有菌蝇、菌蚊,室外悬挂灭蚊灯,室内悬挂黏虫板。门口挂纱帘,勤检查换气窗纱网。

7.2 病理性病害

(1)软腐病、鬼伞,挖出基部料土带出室外,撒石灰灭菌。菇房撒石灰、料后发酵高温灭菌、覆土药剂处理能有效降低发病率。(2)锈斑病:湿度过高或水直接喷于菇盖引起,要加大通风,避免菇盖积水超过1 h。

7.3 生理性病害

(1)死菇:覆土过干、幼菇过密,营养不足引起子实体萎蔫、黄化,可采取补水、疏菇,增加营养。对于土层含水过多,引起菇体水肿、溃烂,可以加强通风降湿,并剔除烂菇,土表撒石灰粉。(2)开伞:子实体生长阶段适宜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为0.03%~0.1%,当二氧化碳体积分数1%以上时,会出现双孢蘑菇盖小,菌柄长,早开伞,菇体严重畸形或死亡。应在保证温度条件下加强通风换气。(3)红根菇:一次性补水过量,空气相对湿度超过90%,料pH 小于6 均可引起红根菇。要避免单次用水过量,加强通风,采菇后喷施1%石灰水调整料pH 至7.5左右。

8 生产档案

绿色食品生产要求建立完善的生产记录档案,保留3年。

9 废弃物处理

废料及菇根、废菇充分腐熟后作有机肥。塑料袋由定点机构回收利用。

10 规范用药

绿色食品生产使用农药既要在使用作物上登记,又要符合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 393—2020 的规定。目前在食用菌(双孢蘑菇)登记使用,又符合NYT 393—2020规定的仅有吡丙醚、噻菌灵。噻菌灵拌料安全间隔期65 d,喷雾安全间隔期55 d,存在安全风险,不建议使用。

猜你喜欢
双孢麦草出菇
小麦-中间偃麦草2A/6St代换系014-459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
杏鲍菇出菇实践操作技术浅析
一根麦草
香菇白棒出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双孢蘑菇菌种质量检验规程探讨
双孢蘑菇低温保鲜试验初报
西藏野生双孢蘑菇栽培种营养成分研究
闪烁
双孢菇出菇过程的疑难问题及解决办法
灰树花菌棒第二潮菇春季出菇催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