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龙
贵州大学
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日渐成为学生学习、生活和健康成长的主要场地,也是课堂之外的重要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实施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是高校在新时代下面对新情况、适应新形势,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举措,也是打通高校“三全育人”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抓手,还是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体制创新。
2019年,教育部发布《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并委托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厦门大学等10 所高校率先开展“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工作[1]。2020年,教育部联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等八部门发布《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明确了高校推动“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思路。2021年,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在工作要点中提出全面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改革,指导高校将学生社区建设成为学生党建前沿阵地、“三全育人”实践园地、智慧服务创新基地、平安校园样板高地。2022年,教育部在发布的工作要点中再次强调在高校中全面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实现对1447 所的高校全覆盖[2]。2023年,教育部又组织召开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工作推进会,并发布《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研究报告(2019—2022)》白皮书。“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作为一种新的育人模式,对于新时代高校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
社区综合管理是指通过提供一系列综合性服务,为用户创造便利,提高用户的满意度。而高校作为一个囊括教学、科研、生活等领域的综合性机构,其社区管理的工作更是需要各个领域的协同配合。近年来,随着高校化进程的不断深入,高校学生人数的快速增长,高校社区综合管理的难度和压力也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探索一种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将会对高校社区管理工作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是现代高校中创建的一种全面性社区管理模式,旨在为学生提供周到的服务,以满足他们的各种需求。它源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需求,因为高校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并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这种模式与传统管理模式和单独管理机构的模式不同。它整合了一系列学生服务,包括食堂、宿舍、学生活动、学生咨询和卫生等,以使学生可以从一个中心得到可靠的和全面的服务。这种模式主要是从提高高校学生社区服务水平的角度出发,将学生社区的各项服务整合在一起,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对其进行整体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最终实现对学生社区综合管理的全面协调和优化,提升整个学生社区的发展水平和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广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需求。
当前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虽然已得到广泛应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全国各大高校普遍对“一站式”学生社区的育人理念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但纵观近几年“一站式”学生社区的运营情况和成效,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理念在育人理念层面还没有达成完全统一的共识。主要表现为该管理模式在实行过程中存在困难。因为该模式需要各个部门的协同配合,而每个部门在运作中有着自己独立的思路和模式,出现了相互矛盾的情况后,往往难以得到全体的认同。同时,该管理模式的理念常常被认为是一种新的观念和模式,需要重新构建高校管理人员的想法和思维方式,这也是难以被全员接纳的难点之一。此外,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需要整合多个领域的资源,如教育、医疗、心理咨询等,这对于不同领域的资源整合和协同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整合过程中需要面对来自不同领域的知识、能力、文化和价值的碰撞,这也对管理者的综合素养与交际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校社区综合管理的主要特点包括以下方面:服务领域广泛,用户种类丰富,使用效率高等。实施该模式存在的问题包括各部门信息管理不便、资源配置难度大等方面。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高校社区管理者在实践中寻找解决方案,例如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完善社区服务体系等。大多数高校都将学生社区建设纳入重要工作范畴,在学生社区中实行“一站式”服务模式。然而,在实际实施过程中,由于学生社区的庞大和复杂性,学校对于学生社区管理的下一步实践探索还很不足,一些重要的服务力量也没有下沉到位。例如,学生咨询、心理辅导等服务力量的下沉程度并不高,导致社区管理的问题无法及时得到有效解决,满足学生的需求也有所欠缺。辅导员队伍与管理人员队伍之间存在育人壁垒,未能形成育人合力,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管理育人成效。此外,相关服务人员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真正了解学生的需求,迅速反应和解决学生的问题。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学校应逐步完善“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为广大学生打造更加舒适、安全、便利的学习、生活和交往环境。
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信息化智能化程度不够,是当前困扰高校“一站式”综合管理模式的一个重要问题。在网络媒介迅速发展的大环境下,社区教育、管理和服务要面对着“网络一代”人群。然而,信息化和智能化都显得相对薄弱,内容和手段的创新也不足,媒介的作用也没有得到充分地发挥。在探索青年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方面,利用大数据等技术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精准育人的实效还有待进一步提升。这是由于当前很多高校的“一站式”综合管理模式仍然停留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上,缺乏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和智能化手段的应用。例如在学生日常事务审批签字时往往以人工签字的方式,在学生遇到问题时不能快速地响应学生需求,也不能快速响应社区管理中的异常状况,增加了工作量和管理难度,降低了学生管理服务的工作效率。因此,高校需要加强信息化技术和智能化手段的引入,以提高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的科技含量和管理水平。信息化智能化的手段包括高校内部全面的信息化建设、智能化设备的安装和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以及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等方面。具体来说,高校可以先建设一体化的学生信息管理平台,将学生的信息全部录入其中,然后分析处理学生信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将学生的需求进行分类和筛选,从而对学生进行精准化管理。在设备的使用方面,可以建设更加智能的门禁系统、安全帽识别系统、环境检测系统等,使得管理工作更加高效便捷。在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方面,可以将设备与网络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智能社区,将学生信息和设备信息进行集成化和分析,形成大数据模型,提供高校决策支持,提高学生和社区综合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高校学生社区因其独特性,管理难度大,涉及的资源众多,管理各方面的问题也多。因此,高校必须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用系统观念全面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管理模式。要明确管理的层次,由高校统筹规划,不同部门分工协作,实现了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以加强对学生社区的综合管理。例如可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职能部门和学院协同推进、共同管理的工作格局,充分认识到“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工作的重要意义,制定出台相关文件,给予经费保障,完善各项配套管理制度。及时组织协调各个部门召开推进会,整合资源力量,统筹推进建设工作,推动“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内涵式发展。
传统的高校管理模式中,学校服务大多是由行政力量或教师力量进行管理,而学生社区管理中,服务对象为学生,因此必须将服务力量下沉到学生社区中。下沉服务力量的具体形式包括由校领导、辅导员、专业教师、思政课教师、青年学生骨干,到社区与学生谈心谈话,倾听学生心声,在理想信念、学术追求、学习实践、生涯规划等方面给予学生指导。配备辅导员担任楼长,坚持与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并成立驻楼教师工作室,每年度组织与开展围绕生涯教育、心灵阅读、技能分享、生活情趣等个性化主题的活动。同时成立学生楼栋管理委员会,设置楼长、楼栋安全员岗位,鼓励与引导学生参与楼栋管理,建立学生与学校之间的有效沟通反馈机制,切实推动管理力量、思政力量、服务力量下沉学生社区。通过服务力量下沉,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得以更好地贴近学生需求,提高服务效率,实现持续稳定的协同育人和服务。在服务过程中相互合作,达成资源共享与优化配置的目的。通过建立学校、学生、社区三者之间的紧密联系与良好合作关系,共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学生社区中开设心理咨询室、就业创业指导中心、文化体验中心等多样化服务,同时与相关企事业单位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加充分且实践性强的课程体验,扩大服务覆盖面和深度,进而提高全社会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认同度,使服务成为全新的育人载体。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高校社区管理需要跟随时代变化进行改革。要充分利用好互联网信息技术,为高校打造一个便捷式“一站式”学生智慧社区。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高校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例如线上服务预约、信息查询和反馈等。此外,这种管理模式还可以通过资源共享和统一管理,避免各部门之间的重复建设和浪费,减少管理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学生便可以便捷地进行资源共享、活动报名以及学习交流等活动,在学生管理方面也可以更加便捷地推送通知、发起调查以及进行安全管理等任务。这一模式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社区参与度,又方便管理方的管理,达到双赢的效果。在打造一站式学生智慧社区的过程中,我们要综合运用如下互联网信息技术: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例如,可以使用云计算解决存储问题,通过物联网实现设备自动感知和联动控制,利用移动互联网提高信息传递效率,借助人工智能精准识别提升社区的管理智能化程度。这些技术的运用也需要配合合适的软件平台,为学生提供一个友好易用的社区平台,满足学生和管理方的需求。在此基础上,结合现有的技术手段及资源条件进行系统设计与开发,并对其进行实验和验证,不断优化改进,直至构建出高效可靠的系统。此外,还需要考虑到高校的不同特点和需求差异,定制化开发不同版本的系统,以满足不同学校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同时,辅导员、学生骨干及社区工作人员应让大数据真正服务于学生工作,真正做到全方位、全覆盖,进一步强化自身信息技术和数据分析的应用能力,掌握智能技术、现代管理、沟通软件等方面的技术,以更好地实现学生数据的科学分类和动态管理。综合利用这些技术,打造一个智慧便捷的学生社区是完全可行的。
在现代高校中,学生社区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更好的实现高校学生社区的规范化管理,并提供更方便快捷的服务,许多高校探索出了“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其重要特征在于将各项服务集中到一个平台,并实现服务的共享和优化。通过加强文化浸润,坚持“以文化人”与“以文育人”相结合,着力解决传承问题,多措并举,多向发力,通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教育资源融入社区文化氛围布置中,开展多元文化活动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文化体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依托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基地等平台、学生社团和学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营造学生宿舍的文化氛围。如可以积极组织开展宿舍微党团课、文明寝室、“最美寝室长”“一站式”学习之星、镜头下的书桌、优秀学长学姐考研交流会、优秀毕业生分享会、“对话挑战杯”、电脑义诊维修志愿服务、优秀传统文化展示等各类文化活动。在学业指导、朋辈教育等多方面展示优秀学子的风采和精神面貌,不仅加强了楼栋文化服务功能,营造了励志勤学、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还调动了学生参与楼栋党组织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实,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需要在共建共治共享的基础上进行。共享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学校要充分发挥学生在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中的主体性作用,实现学生社区的共建共治和发展成果共享,提高学生在社区内的责任感、获得感、成就感和幸福感,从而不断提高立德树人成效。在共建方面,学生需要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和维护,学校则需要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学生应该自觉地遵守社区规章制度,不乱扔垃圾、不占用公共场地等,同时可以参与活动、志愿服务等,营造积极向上的社区氛围。学校可以向学生提供必要的设施和服务,例如垃圾桶、学习设施等,也可以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对社区进行日常管理。在共治方面,学生和学校需要在社区管理上形成合力,通过线上线下的各种形式加强沟通与协调,加强社区安全防范、疏导社区矛盾、加强教育宣传等,共同营造和谐稳定的社区环境。学校可以制定明确的管理制度,指导学生参与社区管理工作,并培训区域管理员,提高管理水平。在共享方面,学生之间可以共享社区资源和服务,例如交换书籍、共享自行车等,提高社区的便捷性和互惠性。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社区论坛、社交软件等工具,分享彼此的知识与技能,实现多元化的文化交流和共同进步。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升级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逐渐被广泛采用。对于学生而言,这种管理模式可从各方面提升学生的生活与学习质量,极大地方便了学生的日常生活。同时,学校亦可通过该模式,对学生的各类信息进行整合管理,提高管理效率,更好地为学生服务,进而优化高校内部管理机制。尽管该模式促进了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共同进步和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未来的高校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应在探索过程中不断创新,确保为学校与学生带来更多便利的同时,也不断提高管理模式的各项策略,为师生打造更加友好、安全、智慧、高效的校园生活。本文就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路径进行探析,分析此模式的主要特点,并就实施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进行具体分析和解决方法探讨。通过本文的探析,旨在为高校社区综合管理工作的发展提供参考,提高社区服务水平和用户满意度,优化高校社区综合管理工作流程。此外,高校社区综合管理模式的成功实施需要全校的共同努力,真正做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学校应该借鉴已有的成功经验,探索出符合本校实际校情的可操作、能落地的管理育人模式,形成任务清单定期调研、检查并改进模式细节;另一方面,学生也需要积极配合,正确使用管理模式提供的各项服务,为优化管理模式作出贡献。只有学校工作人员协同共进,并与学生共同合作,才能够实现高校社区综合管理模式的全面升级,为高校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成长提供更好的服务。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任何一种管控模式都不是完美的,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也不例外。同时,由于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不同,该模式的切实优化还需要结合本学校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必须始终贯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的理念,才能在高校社区服务管理过程中获得学生越来越高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