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研究

2023-08-10 13:16常瀚文
艺术科技 2023年16期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高等院校教学研究

摘要:在我国素质教育全面深入开展、社会各行各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急剧增长的形势下,高校制定创新型人才培养发展战略,构建与公共艺术教育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发挥艺术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艺术审美能力方面的作用,能够明确公共艺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增强课程设置的逻辑性与教学内容的衔接性,突出艺术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中的学科优势,推进公共艺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环环相扣,对化解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创新人才培养教育机制、提高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水平大有裨益。要创新人才培养目标,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需要及时转变观念和方法。文章以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为主线,以优化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效果为重点,分析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创新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策略,包括优化教育改革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手段、建立人才培养机制等,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J0;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16-0-03

1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概述

1.1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

通常而言,艺术教育根据学习性质和专业程度的不同,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本文的高等院校公共艺术教育属于广义的艺术教育范畴,主要指高等院校面向非艺术专业学生,以培养艺术审美力、艺术感知力为重点,以培养艺术创新思维和想象能力为目标,促使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因此,高校开展公共艺术教育是指在基本艺术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开展美术理论、文学艺术、音乐艺术、舞蹈戏曲、戏剧影视、艺术评价等教学活动,为学生营造接受文学艺术熏陶、参与音乐艺术创作、进行艺术作品演绎的浓郁氛围,在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促进其全面发展。

1.2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关系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高素质人才必须具备创新能力。因此,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创新人才目标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等方面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发挥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作用,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品格修养,为学习知识、提升素质做好铺垫[1]。高校开展公共艺术教育,必须深刻认识艺术素养在形成创新思维方面的催化作用,将艺术教学深化、量化、具体化,发挥其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难以替代的作用。融合艺术鉴赏、美术鉴赏、音乐鉴赏、书法鉴赏、影视鉴赏等创新能力,使學生在创新思维的引领下丰富艺术学习方式,提高艺术素养品位,形成独具特色的综合素质能力。需要特别强调的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是一致的,在方法内容上具有相融性,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2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

当前高校高度重视培养创新型人才,加大公共艺术教育与人才培养融合的力度,充分发挥公共艺术课程的影响作用。一是教育部出台了高校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提出了将公共艺术课程作为选修课的特殊要求,为高校明确公共艺术教育目标、树立正确教学理念、提高学生审美品位和人文艺术素养指明了方向。二是为推进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常态化,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国家明令要求各高校必须设置专门的公共艺术教育机构,明确提出公共艺术教育对师资配备的标准和要求,为高校顺利开展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提供政策性保障[2]。三是国家通过开展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逐渐形成了以“鉴赏艺术作品、学习艺术理论、参加艺术活动、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为核心的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框架,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进行了宏观规划。

2.2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如前所述,虽然我国高校在推进公共艺术教育、普及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方面进行了各种尝试,但公共艺术教育属于新生事物,在高校中的应用时间较短,缺乏经验积累,因此在普及推广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高校在开展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的具体过程中,缺乏对人文素养、中外优秀艺术成果的吸纳总结,没有认识到多元文化、形象思维的重要性,导致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理念不清晰、思路不开阔、创新力不足,教育教学仍处在初级阶段。二是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师资力量参差不齐,不够重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没有培育艺术教育师资力量,许多高校艺术教育教师由相近专业的教师兼任,公共艺术教学容易与其他专业教学混淆,造成公共艺术教学效果不理想。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师资力量薄弱,人才结构、知识结构、专业素养有待优化提升,不能将人才培养、公共艺术教育过程与大学生灵活、开放、想象力丰富等思维特征相结合,难以获得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效果。三是部分高校学生不能理解艺术教育在促进自身全面发展中的作用,对公共艺术教育课的学习态度不积极、学习目标任务不明确、缺乏内在驱动力,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提不起兴趣,开展公共教育实践缺乏主动性,导致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教育教学规划目标与教学实践不符,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3]。

3 创新视角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的实践措施

3.1 建立完整的公共艺术课程体系

高等院校要围绕教育部关于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部署开展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精准定位公共艺术课程。一是高校要树立公共艺术教育教学长期作战的思想,建立公共艺术教育常态化机制,纠正“一朝一夕就可以构建好公共艺术教育教学体系”的思想。要以艺术鉴赏课、艺术创作、艺术评价等课程设置为重点,建立内涵丰富的艺术教学体系。以艺术专业选修课的方式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进行课时安排组织,形成面向全校师生开放、学生自主选择的灵活教学模式。二是要借鉴国外高等院校公共艺术课程设置经验,实现艺术史、文学史等不同学科之间的交融互动,形成思想互通、艺术共融、方法互促的交叉性人文学科体系,倡导高校公共艺术课程设置、创新理念的百花齐放。三是针对我国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开设时间短、知识积累不够、规律性认识不深的特点,拓展艺术教育课程的发展空间,为打造系统完整的艺术课程体系,满足学生审美爱好和鉴赏需求,发挥艺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作用提供助益。四是结合创新人才培养要求细化艺术教学目标,调整优化内容,增强课程结构的逻辑性等,使人才培养与艺术教育环环相扣,夯实艺术教学框架体系的根基[4]。

3.2 明确创新人才培养方向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要紧紧围绕培养优质人才这一重点,明确创新人才培养发展方向,狠抓教育培训手段的组织实施。一是高校人才培养既要抓住专业知识传授和技法实践的关键环节,又要在提升人文素养、精神品格等综合素质方面下功夫,使人才培养实践的各项措施环环相扣。二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要在明确目标的引领下,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缺乏创新人才发展规划指引、公共艺术教学理论与教育实践脱节等问题,消除片面的创新人才发展观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造成的不利影响。三是高校公共艺术教学要全面落实教育指导方针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措施,围绕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现状和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不断调整目标、措施、结构,增强创新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提升人才培养视角下公共艺术教育的整体质量水平。四是要充分认识培养优质人才是一个系统、长期、漫长的过程,预设此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摒弃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急功近利、拔苗助长等畸形人才培养观念。

3.3 优化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效果

高等院校要将提高公共艺术教育教学质量建立在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创新教学理念指导的基础上。一是要按照国家有关高等院校艺术教学的要求,抓好教学环节措施和规定的落实,围绕教学实践和教学内容形成人才培养长期规划、对不同阶段制定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根据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确保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明确重点要求,在教师的指引下圆满完成公共艺术教学任务。二是高职院校要基于教学目标筛选完善艺术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基础条件、认知水平、接受能力构建完整的教学体系。围绕培养学生实际能力这个重点,目标明确、条理清楚、有条不紊地开展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活动。三是公共艺术教育教学要以科学的教学方法为指导,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按照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要求,摒弃传统艺术教育中教师“唱独角戏”、不注重学生感受、不开展教学过程互动、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错误做法,深入研究课堂场景设计方式、挖掘艺术教材思想内容、选择与教学重点相符的教学组织模式,优化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效果。

3.4 加强公共艺术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高等院校要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作为优化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效果的基础性支撑。一是分析高校艺术教师队伍现状,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师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综合素质能力低下等问题,解决教学理念滞后、教学方法不合理、不注重艺术教学实践效果、忽视学生能力培养、艺术理论与实践创新能力不足等矛盾。二是在公共艺术教育长远发展规划的指导下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教师提供接受再教育的机会,提供专业培训、外出观摩、“慕课”交流等提升专业知识的平台。同时加大对网络技术的应用力度、改进艺术课授课方式、增强公共艺术教学的新鲜感、激发学生对公共艺术教学的兴趣。三是编制完整详尽的培训计划,明确培训内容,落实强有力的执行措施,加大对公共艺术教师梯队的建设力度,构建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人才储备相匹配的艺术教师人才库,摆脱人才缺乏造成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与艺术教育规律极不相符的被动局面,将高校公共艺术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四是提高教师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的教学能力。教师要开阔视野,将艺术理论作为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选择有代表性的案例激发学生兴趣、优化教育效果、开阔学生视野,充分发挥优秀案例在艺术教育中的突出优势,增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工作的全面性、系统性、完整性。

3.5 注重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效果评价

高等院校要开展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效果评价,将评价结果作为检验人才培养目标与艺术教育契合度的重要标尺[5]。一是准确记录教学效果。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要全面记录教学实践、教学效果及教育流程,精准描述教育环节内容,为总结教学经验、查找措施不足、优化教学效果、解决问题提供原始资料支撑,发挥其在具体实施环节分析教学效果特征一致性、保证教学效果代表性的重要作用,促进公共艺术教学工作有效开展。二是重视复盘教学过程。复盘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过程是对教学实施情况、教学组织规划、教学措施落实情况的一次全面检验,也是促进教学工作具体措施与教学目标一致、形成完整教学思路的重要抓手。复盘教学过程有利于查漏补缺,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修改意见,对优化教学流程、及时纠错、提高教学针对性大有裨益。三是提高教学效果评价的有效性。高校开展公共艺术教育教学过程评价,有利于跟踪评价艺术教学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动态检查措施环节落实的匹配性。通过实施教学分类管理、梳理教学程序解决艺术教学中的矛盾,优化艺术教育管理,夯实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的基础。四是高等院校要建立业绩考评激励制度,提高对艺术教育的重视度。通过开展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的顶层设计,发挥考核的激励作用。除了考核教师的基本能力、职业操守、师德师风等常规内容以外,还要将学生对公共艺术教师的反馈意见以及教师的艺术修养、理论知识水平、專业素养技能作为综合考核的重点,将考核效果与教师个人利益、职务晋升、职业发展挂钩,发挥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效果评价的激励与约束作用。

4 结语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的探索实践表明,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必须了解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的特点和要求,结合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的具体类型、培养方案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建立完整的公共艺术课程体系,明确创新人才培养方向,加强公共艺术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注重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效果评价,才能切实优化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的效果,实现素质教育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 郝嫘儡.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提升大学生审美素养的路径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3,36(6):17-18,21.

[2] 石一洋.浅谈大数据时代博物馆的公共艺术教育功能[J].艺术教育,2023(3):253-256.

[3] 陈想,王铃.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及优化[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3,36(4):70-71,74.

[4] 金明磊,郑羽蘅,叶志良.新时代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文化自觉[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3(1):31-34,53.

[5] 周娟.全面加强美育背景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研究[J].艺术教育,2022(11):237-240.

作者简介:常瀚文(1988—),女,辽宁沈阳人,博士在读,科员,研究方向:教育学。

猜你喜欢
公共艺术教育高等院校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2010—2014年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现状剖析
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背景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独特价值研究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探索与实践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及改革取向研究
浅析VB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
交替传译中听记平衡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protel DXP 2004》的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