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幼儿舞蹈的编排技巧

2023-08-10 01:19任小平
艺术科技 2023年16期
关键词:舞蹈幼儿

摘要:当前,幼儿舞蹈已经成为一种较为重要的舞蹈形式。相较于成人舞蹈,幼儿舞蹈的艺术性在于不仅可以展现出舞蹈的基本规律,也符合幼儿的基本特征。但很多幼儿并没有舞蹈经验,因此编排教师需要给予幼儿一些正面的反馈与鼓励,引导幼儿积极学习舞蹈。然而,在当前的幼儿舞蹈编排过程中,一些舞蹈教师往往缺乏艺术性考量,不重视舞蹈的艺术特征,也未从幼儿的身心实际出发,缺乏对情感的表达,对幼儿的综合培养不够重视,导致幼儿舞蹈失去独有的艺术性。掌握幼儿舞蹈编排技巧,可以帮助幼儿塑造优美的身姿,培养良好的体态和运动协调性等。基于此,文章首先分析幼儿舞蹈教育的艺术意义,其次阐述当前幼儿舞蹈编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分析舞蹈编排技巧,以供相关人士参考,从而促进幼儿舞蹈教育更好地开展。

关键词:幼儿;舞蹈;编排技巧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16-00-03

对幼儿进行有效的学前教育,可以帮助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且满足幼儿的身心发展实际需求,帮助幼儿实现健康发展。如今,一些幼儿教育专家开始关注如何提升幼儿教育质量,并且认为高质量的幼儿活动可以增强教学效果,幼儿舞蹈就属于其中一种。因此,针对幼儿舞蹈组合编排技巧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开展幼儿舞蹈教育的艺术意义

1.1 培养体态与美感

幼儿舞蹈教育通过舞蹈动作的训练和表演,帮助幼儿塑造优美的身姿和体态,培养良好的运动协调性。音乐、节奏和舞蹈动作的结合,能够激发幼儿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1]。

1.2 塑造自信与个性

参与舞蹈表演能培养幼儿的自信心、自尊心和独立性。舞蹈训练和表演过程中的挑战与成就感,能使幼儿更加了解自己的能力和潜力,从而形成积极健康的个性。

1.3 培养社交与团队意识

舞蹈教育为幼儿提供了与其他幼儿互动和合作的机会。在舞蹈团体中,幼儿需要学会与他人协作、相互关心和支持,培养社交技能和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共同参与舞蹈表演,幼儿能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和团队的凝聚力[2]。

1.4 传承文化与拓展认知

舞蹈是一种具有文化内涵和历史传统的艺术形式。通过幼儿舞蹈教育,幼儿可以接触、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舞蹈文化,开拓他们的文化视野和扩大认知范围。同时,幼儿舞蹈教育也有助于传承和弘扬本土文化和艺术。

2 幼儿舞蹈编排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过于追求技术表演

很多时候,幼儿舞蹈编排教师都忽略了一项内容,即幼儿舞蹈与成人舞蹈之间存在本質的区别。因此,需要针对幼儿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编排方式。例如,编排时不能选择过于复杂和困难的舞蹈动作,超出幼儿的能力范围;舞蹈动作过快或过多,可能会使幼儿难以理解、掌握和完成这些动作。

除了舞蹈动作之外,舞蹈编排中可能过于注重剧目的复杂性,包括人数众多、舞蹈结构复杂、场景变换频繁等,这超出了幼儿的组织能力和理解能力,会导致幼儿难以流畅地表演。有时将成人舞蹈的风格和技术要求直接应用于幼儿舞蹈编排中,可能导致幼儿过早地接触成人舞蹈风格,失去其天真、灵动和自然的特质。为了追求动作的精确性和一致性,幼儿舞蹈编排存在较多制约,可能给幼儿带来压力,削弱幼儿对舞蹈的兴趣[3]。

2.2 缺乏情感表达和创新

一些幼儿舞蹈编排教师往往过于注重动作的准确执行,忽略了幼儿情感的表达。舞蹈作品缺乏情感内核和情绪的传递,难以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情感共振。同时,在编排过程中,可能为所有幼儿安排相同的动作,缺乏对个体差异的关注。这样的编排方式无法展现幼儿的个性和独特之处,限制了他们的自我表达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而长期的舞蹈编排指导,也会导致幼儿过于依赖成人的设想,剥夺幼儿发挥主动性和想象力的机会。幼儿缺乏参与决策的权利,无法积极地参与编排,限制了他们的创新能力。作为一种比较完善的艺术形式,舞蹈对故事性与艺术性的要求比较高,但是幼儿舞蹈的很多动作都无法体现故事性和艺术性,也无法引发观众的思考。此外,舞蹈编排可能忽视幼儿的情感体验和意见,无法真正满足幼儿的表达需求和参与欲望,导致幼儿对舞蹈失去兴趣和积极性[4]。

2.3 缺乏综合培养和多元发展

首先,舞蹈并非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而是与其他的学科、其他的艺术形式紧密相关,但是如今一些幼儿教师在舞蹈编排的过程中忽视了对其他领域的融合,导致舞蹈编排效果较差,无法对幼儿培养起到良好的作用。例如,在编排过程中,将舞蹈教育与其他领域如语言、音乐、美术等隔离,缺乏整合与交叉学习,无法全面培养幼儿的综合素养和多元能力。

其次,编排时可能只注重技巧训练,忽视了舞蹈与其他学科的结合,由此幼儿无法创造性地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综合发展受到限制。

再次,编排过程中可能只关注到集体表演的一致性,忽略了对幼儿个体差异的培养。每个幼儿都有独特的才能和兴趣,需要特别关注和发展。另外,编排过程中可能过于关注舞蹈作品的外在表演效果,忽略了幼儿的内在成长和个人发展。过度追求完美的舞蹈形式,可能影响幼儿情感表达和自我认知的培养。

最后,编排过程中幼儿可能缺乏主动参与和合作的机会。幼儿的意见和创造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发挥,限制了他们的多元化发展。

2.4 舞蹈编排缺乏感染力

有感染力的舞蹈需要通过丰富的表情和肢体语言来传递情感和意义。如果幼儿在舞蹈表演中缺乏表情的变化和肢体语言的准确表达,观众就难以感受到他们想要传达的情感和讲述的故事。另外,有感染力的舞蹈动作应有明确的力度和较强的韵律感,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引发其共鸣。如果幼儿的舞蹈动作过于柔软或缺乏节奏感,就难以产生感染力。同时,有感染力的舞蹈动作需要准确地完成,并保持良好的协调性。如果幼儿的舞蹈动作缺乏准确性、不流畅,或存在明显的协调性问题,可能使观众产生不稳定和混乱的感觉,影响舞蹈整体的感染力。

3 幼儿舞蹈编排技巧

3.1 结合幼儿身体情况编排舞蹈

在幼儿舞蹈编排过程中,需要结合幼儿的身体情况采取一系列措施,以确保他们的安全并促进他们身体的发育,这也是保障幼儿舞蹈艺术性的关键。

首先,必须根据幼儿的年龄、身体发育和运动能力编排合适的舞蹈动作。避免编排过于复杂或超出幼儿能力范围的舞蹈动作,以免造成身体损伤。

其次,幼儿通常具有较好的柔韧性和灵活性,但仍然需要谨慎对待。编排舞蹈时,应选择适当的伸展和扭转动作,并确保动作的幅度和频率符合幼儿的身体条件。

再次,幼儿的耐力相对较差,容易疲劳。为了避免过度疲劳和意外受伤,舞蹈编排应该考虑时间控制。在训练期间,须提供足够的休息时间,以确保幼儿能适应舞蹈动作。

同时,舞蹈编排可以加入一些有助于增强幼儿核心力量和身体稳定性的动作。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平衡和协调能力,并减少受伤的风险。例如,可以加入站立、跳跃和旋转等训练动作。

最后,在舞蹈编排过程中,教练或老师应该为幼儿提供正确的示范和指导。通过示范正确的动作,以及提供简单明了的口头指导,帮助幼儿学会正确的舞蹈动作。

3.2 合理选择舞蹈编排素材

幼儿对学习的态度往往取决于自身的兴趣,如果舞蹈编排过于复杂,或者无法吸引幼儿的注意力,那么幼儿会不愿意学习舞蹈,甚至对舞蹈产生厌烦心理。因此,幼儿舞蹈编排教师必须选择一些幼儿喜欢的元素,将其编排进舞蹈。另外,幼儿舞蹈编排教师必须针对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除了幼儿喜欢的事物之外,一些喜欢的游戏也是考虑的重点。例如,幼儿舞蹈教师可以加入老鹰捉小鸡、丢手绢等小游戏。舞蹈与其他内容不同,很多时候倾向于情境构建。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幼儿教师也可以加入一些模仿小青蛙、小兔子等小动物的动作,达成较好的舞蹈编排效果,进而吸引幼儿的注意。需要注意的是,幼儿舞蹈主题必须通俗易懂,注重对幼儿兴趣的培养,可选择如《小毛驴》《小兔子乖乖》《两只老虎》等熟悉的音乐。

3.3 将舞蹈编排与生活联系在一起

很多时候幼儿更加关注自己的课余生活,一些幼儿无法分清课上与课下的活动。教师必须抓住这一教学机会,将舞蹈编排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相结合。

首先,在舞蹈编排中,可以选取幼儿熟悉的主题或故事,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将幼儿熟悉的角色、动物或场景融入舞蹈,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舞蹈动作。同时,幼儿舞蹈编排可以结合他们日常生活中的活动,如起床、洗漱、吃饭、玩耍等。模仿这些日常活动并将其转化为舞蹈动作,可以使幼儿更容易理解和表现舞蹈动作。

其次,幼儿通常具有丰富的情感和表达需求。在舞蹈编排中,可以給予幼儿自由发挥的空间,鼓励他们通过舞蹈,借助表情、手势、肢体动作等展现自己的情感、喜好和想法。

再次,为幼儿提供一个舒适、安全且具有亲切感的编排环境也至关重要。可设立适合幼儿身高的镜子,提供柔软的地垫或地毯以减少受伤的风险。

最后,选择的音乐应该符合幼儿的喜好且有节奏感。应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舞蹈编排并为其提供互动的机会。可以设置小组或团队活动,让幼儿合作和互动,增强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团队意识。

3.4 结合音乐构建情境式舞蹈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音乐属于舞蹈的声音,而舞蹈是音乐情境的再现。幼儿舞蹈的编排只有将舞蹈与音乐紧密结合,才能更好地保障舞蹈作品的完整。从实际情况来看,想要为幼儿舞蹈创造出专门的配乐往往较为困难,因此编排教师可以结合音乐为幼儿构建出情境化音乐,这对激发幼儿舞蹈学习兴趣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根据所设定的情境或主题选择相应的音乐。音乐应具有与舞蹈情境相符的节奏、旋律和情感色彩,以激发幼儿的情感共鸣和舞蹈表现力。

其次,舞蹈编排可以通过舞台布景、服装和道具等元素来营造特定的氛围。例如,使用适当的布景和道具,让幼儿能更好地理解并融入情境。

再次,在编排过程中,根据情境和音乐的要求设计舞蹈动作。通过动作的变化、转换和组合等,呼应和强调情境,使舞蹈更加丰富。

最后,鼓励幼儿通过舞蹈表达情感和内心世界。幼儿可以利用舞蹈动作、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来传达情感,学会感受和表达情绪。

3.5 增强舞蹈动作的感染力

音乐通过声音感染人心,而舞蹈则通过动作感染人心,即便是幼儿舞蹈,也需要增强动作的感染力。在实际开展工作的过程中,编导教师首先需要给予幼儿直观的示范,并通过口头指导和解释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模仿正确的动作。教师须确保自己的示范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并且鼓励幼儿将情感和个人体验融入舞蹈动作中。同时,应通过面部表情、眼神交流和肢体语言等方式,引导他们表达出舞蹈的情感和内涵。在这一过程中,还需要注重动作的流畅性、连贯性和变化性,使舞蹈动作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通过合理设计和组织动作序列,创造丰富多样的动态演出效果。

4 结语

舞蹈编排属于智力活动,幼儿舞蹈编排教师必须将这种智力活动加以优化,以呈现出舞蹈的艺术性。值得注意的是,幼儿舞蹈应主要强调幼儿对舞蹈动作的模仿与反复,整体节奏较快,并且动作要优雅,这可以让幼儿感受到美的力量,并对幼儿的气质、性格培养起到极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周小艺.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舞蹈创编教学研究[J].对外经贸,2022(9):145-148.

[2] 高菲菲.舞蹈教育对幼儿律动编排艺术设计的启蒙价值[J].鞋类工艺与设计,2021(14):40-41.

[3] 王颖.幼师学生幼儿舞蹈创编活动课的有效性研究[J].艺术评鉴,2021(9):128-130.

[4] 莫春燕.以故事情境为主的幼儿舞蹈创编教育研究[J].文化产业,2021(10):118-119.

作者简介:任小平(1988—),男,贵州印江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民族民间舞蹈、学前舞蹈。

猜你喜欢
舞蹈幼儿
你可曾见过父亲的舞蹈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冰上舞蹈搭档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我和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