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崇儒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深化改革,在小学教育中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各学科教学的德育教育是现阶段最为重要的教学目标。而数学作为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具有非常强大的生活实用性和德育教育价值。数学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数学教学和德育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数学课堂上利用数学历史文化,引导学生专心钻研数学知识并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认真钻研的学习习惯。
一、现阶段小学数学德育工作中常见的问题
1.对数学德育教学重视度不高
很多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数学教学课堂上特别强调数学理论知识的讲解,只关注数学成绩的结果呈现,而对于学生的数学逻辑培养和德育教育不是很重视。但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核心素养的提升是目前教学工作的主要教学目标。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理论知识,还要通过学科知识和德育教育拓宽学生的视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2.数学课堂上德育教学方式单一
小学数学课程相对于文科类课程其中包含的德育价值不太明显,这就导致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有一定难度。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难以有效地结合授课内容进行德育渗透,只能通过讲故事、看视频等比较生硬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造成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德育学习时有点摸不着头脑,无法在课堂上体会到学习的意义。如果教师无法改变这种单一的生硬的教学方式,会严重限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理解能力,甚至会产生厌学心理。
3.无法做到差异化教学
现在的小学生出生在互联网时代,从小就学会了使用电脑和手机等电子科技产品,他们接受信息的便捷性和方式是以前所无法想象的。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小学生接受信息的速度越来越快,而接触信息的数量也更加地驳杂。小学阶段的孩子价值观还没有成熟,还没有足够认知能力。因此在小学德育课程中,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和认知能力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而现在数学教师很难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无法将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到教学过程中。
二、小学数学课堂中德育渗透的策略
1.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德育教育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要转变传统教学思维,树立德育和数学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思想,从自身重视起德育教育,教师的重视程度决定了德育工作的推进力度。在小学课堂上改变传统数学教学思路,巧妙开展德育教学。
例如,教师在教授《小小商店》这一节时,可以改变思路,把这节课转变成一个班级购物活动。数学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超市购物的场景,上课之前要把学生分成两组并下发不同的任务。其中一组同学准备各种面值的代金券,也就是把空白的卡纸裁开,用铅笔描绘成各种面值的零钱。比如描绘出1角,5角,1元,5元,10元,20元等不同的面值,在准备代金券的过程中,要注意合理设置代金券的面值的数量。另一组同学提前准备好商品,并给所有的物品设置对应的价格,价格也不要都设置成整数,要有零有整,充分模拟现实生活中的商品价格。如橡皮1.9元一个,铅笔2.9元一支,背包29.9元一个,足球39.5元一个,等等。在上课之前完成这些准备工作,上课时就可以让孩子们分组进行模拟超市购物的环节,每队分别扮演买家和卖家,多组同时进行。在购物活动当中,学生不仅掌握加减法在生活当中的运用,还能培养孩子学会财务管理的好习惯。
2.结合教学资源,整合教材中的德育素材
数学教材是目前教师开展教学的主要依据,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本上的教学内容整合与德育教育有关的素材。数学教材蕴含了大量的德育资源,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丰富整理,形成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资源。现在有些教师只关注教材中理论知识点的讲解,忽略了其中的德育内容,导致学生无法通过数学课程获得德育的学习。所以教师不能只注重数学理论知识,要改变传统观念拓宽教学思维,积极地挖掘数学教材中的德育教学资源,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
例如,在《数学广角—植树问题》这一单元,教师便可以从现实生活出发,给学生讲解我们的生活用纸、学习用纸都是用树木做成的,在生活中要养成节约用纸、保护森林资源等良好的生活习惯。另外,教师还可以将植树与我国“双碳”目标结合起来,给学生普及植树造林对降低大气碳含量、缓解全球变暖危机的重要意义,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能了解我国目前推行的绿色发展理念,了解我国在解决全球环境问题中所做的努力,从而萌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还能养成节能环保的好习惯,从身边小事做起,助力环境保护工作。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数学广角中的植树问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责任感被激发,教学效率更高。
3.结合生活实践,进行数学德育教学
在核心素养下开展的小学数学教育不单单要重视基础数学理论知识的讲解,更要重视学生逻辑思维和数学实际应用的培养。所以为了更好地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利用课堂知识开展实践活动,将生活实践融入数学德育课堂中,让学生通过实践获得更好的德育教育。
比如在学习《认识钟表》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直接向学生展示真实的钟表。用现实中的钟表引导学生,让孩子自己判断出哪是时针,哪是分针,哪是秒针。通过观察钟表指针的运行情况,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时、分、秒之间的关系。并且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你们有没有迟到过”以及“为什么会迟到”等经常会遇到的生活化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帮助学生养成珍惜时间、不迟到不早退的良好生活习惯。
4.拓展数学历史知识,以史为镜
数学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的实用学科,每个数学理论的产生都是由伟大的数学家精心钻研而得出,所以拓展数學历史知识也是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方式。小学教师可以充分挖掘每个数学理论背后的历史,通过讲解一些具有影响力的数学家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家得出一个正确的理论知识的不易,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学会自我完善,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对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素质都能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例如,学习《圆》这一章节,教师可以在讲到“圆的周长以及圆的面积”这一部分内容时,引入我国古代著名数学家祖冲之和刘徽发现圆周率的历史故事,并以现阶段“祖率”和“徽率”的数学定义名称来展示我国古代数学家的伟大成就。让学生意识到我国对圆周率的发现要早于西方一千多年,以此可以激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并借此向学生开展爱国教育,弘扬民族精神。
5.利用教学评价开展德育教育
教学评价虽然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但却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师利用教学评价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开展评价议论,指出学生的不足,表扬学生的突出表现,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和同学,从而认清差距,有针对性地自我提升。教师一方面可以通过明确的教学评价语言开展德育教育,另一方面可以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方式感染学生,实现“润物细无声”式的德育教育。
首先,教师应该选择过程性教学评价而非成果性教学评价,采用过程性教学评价意味着教师不以学习效果为唯一评判标准,而是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思维严谨性、是否愿意帮助其他同学共同进步等品质。教师通过表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优秀素质,可以对班级其他同学形成榜样示范作用和对受表扬的同学产生正反馈效果,从而实现德育教育。
其次,教师应该优先选择鼓励式教育和正面评价,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信心。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面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错误行为,教师不应该一味批评,而是选择鼓励性、期待性的语言帮助学生缓解做错事的焦虑,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信任,从而更有信心改正缺点,提升自己。例如当学生学习态度不认真,上课期间出现走神、开小差的行为,教师可以利用“老师相信你下次上课一定会更认真”代替“以后不要走神”。
最后,教师除了利用教师评价学生这一评价方式,还可以综合利用学生评价教师、学生互评和学生自评的方式开展教学评价。邀请学生评价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不迷信权威的优秀品质;要求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互相理解,增进同窗情谊;要求学生自我评价,可以提升学生对自我的认知,从而形成正确的三观。
(作者单位:甘肃省永登县大同镇中心校)
责任编辑:李广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