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永清
[摘 要]文言文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统编语文教材选编了不少的文言文,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树立文化自信。教学文言文时,教师要以教材为本,明确教学目标;要注重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和表达训练;要挖掘文言文中的文化因素,让学生受到文化的熏陶。这样教学,能凸显出文言文的价值,让学生更好地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统编语文教材;文言文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3)16-0014-03
随着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文言文篇目的增加,文言文教什么、怎么教成为广大语文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提出了“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要求。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目标,引导学生朗读文言文、理解文言文、积累文言文,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与熏陶,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汲取民族文化的智慧,获得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教材为本,明确目标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凭借。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关注每个单元的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揣摩编者意图,注重对教材资源的合理运用,这样能充分发挥出每篇课文的教学价值。
(一)依托单元“双线”结构,确定课堂教学目标
统编语文教材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结构,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抓手。为此,教师要认真解读教材,依据单元“双线”结构和课文内容特点制订具体的教学目标,使文言文教学目标更精准、内容更适当。例如,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的《杨氏之子》一文,所在的第八单元的人文主题是“风趣和幽默是智慧的闪现”,语文要素是“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教学这篇课文时,结合本单元“双线”目标,教师可以确定这样的教学目标:有感情朗读并背诵课文;紧扣重点词句感受杨氏之子的聪明机智和语言应答的巧妙;交流搜集到的其他智慧儿童的故事,感受儿童的聪明机智。教师根据单元“双线”结构确定教学目标,使教学方向更加明确,促进了学生文言文学习质量的提升。
(二)依托课后练习,确定单元教学目标
课后练习体现出编者的意图,是教师引领学生学习的重要凭借与抓手。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托课后练习启发学生阅读思考,进行听说读写训练,这样能把文言文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例如,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王戎不取道旁李》一课,课后编排了三道练习,分别要求学生朗读并背诵课文、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以及说说对关键句子“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理解。教学时,教师就可以结合课后练习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一是结合课文注音读通、读熟课文,背诵课文;二是结合课下注释理解句子意思,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三是与同学交流,说说为什么“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这样,教师结合课后练习确定教学目标,抓住了文言文教学的重點,凸显出课后练习在学生阅读中的导向作用。
二、注重朗读,加强指导
教学文言文,教师要把朗读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依据课文特点,教师采取自由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来引领学生熟读课文,以培养学生语感,帮助学生积淀语言,让学生感受到文言文的魅力。
(一)指导学生把课文读通顺、读出韵味
文言文语言抑扬顿挫,读起来有一种声断气连之感。在文言文教学中,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是首要目标。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结合注音,画出停顿的节奏,采取多种形式把课文读通读透,这样为学生接下来的理解文言文奠定基础。例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守株待兔》一课时,教师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然后,指名学生读课文,注意正音,着重让学生读好“释、耒”等生字;接着,范读课文,让学生听清楚教师是如何停顿的,并画出节奏;最后,让学生把课文读一读,读出节奏,读出停顿,读出文言文的声断气连之感,感受到文言文的魅力。
(二)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统编语文教材选编了不少描绘人物形象的文言文,文中人物的语言、对话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学这些文言文时,教师要依据课文特点,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以加深学生对课文人物的理解,真正读出情感、读出文言文的味道来。例如,教学《王戎不取道旁李》一课,对王戎回答诸小儿的话教师要指导学生读出肯定的语气来。教学《杨氏之子》一课,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杨氏之子与孔君平,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把杨氏之子的机智应答的语气读出来。教学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两小儿辩日》一课时,教师可以扮演孔子,让学生分别扮演两小儿,分角色朗读课文。这样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更浓厚。在文言文教学中,进行分角色朗读时,教师要从朗读的语气、神态等方面进行具体的指导,使学生的朗读显得更加形象、富有情感。
三、启发想象,引导表达
文言文言简意赅、形象传神。教学时,教师要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引领学生进行想象说话、写话,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启发想象练说
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对人物描写之处想一想、说一说,能促进学生对课文的深刻认知,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如教学《守株待兔》一课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想象:“宋人的妻子、儿女看到他每天无所事事,守在树桩旁,会对他说些什么呢?”教学《王戎不取道旁李》一课时,让学生想象一下当诸小儿摘到李子并吃了之后,他们会对王戎说些什么。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想象被激活。有的学生说:“王戎,好样的,真的跟你说的一样,你太牛了!”有的学生说:“王戎,你会未卜先知吗?太了不起了!”有的学生说:“王戎,你是怎么知道的,我也想学学……”在想象说话中,学生真正走近了王戎,感受到王戎这个人物形象的特点,提升了学生的想象与语言表达能力。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找准合适的切入点,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说话,能使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提升。
(二)启发想象练写
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引领学生就文本空白处或者意犹未尽处进行补白,想象写话,能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的提升。例如,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铁杵成针》一课中,李太白与老媪的对话比较简略,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教学时,教师让学生想象一下李太白与老媪之间会说些什么以及李太白回去后是怎样奋发完成学业的,写一写。这样,可以丰富文本内容,让文言文教学更加精彩。又如教学《杨氏之子》一课时,让学生想象一下:杨氏回来后,杨氏之子是怎样把这件事说给他听的,他又会对这件事做何评价等,并写一写。教学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书戴嵩画牛》一课时,可让学生先想象再写下来:围观的群众会怎么说?这件事传到戴嵩耳中的时候,戴嵩会说些什么?杜处士对牧童会说些什么?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借助想象引领学生进行读写活动,能丰富文本内容,让文言文教学显得更加精彩。统编语文教材选编的文言文中,可供学生进行读写结合的点有很多。为此,教师要仔细研读文本,找准适合的切入点,引导学生进行读写活动,使学生的想象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升。
四、教给方法,理解词句
能够借助注释或工具书理解浅显的文言文的内容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在文言文教学中,理解词句的方法有很多。教师要结合具体的课文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促进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升。
(一)结合注释理解
文言文的旁边或下面一般都配有相应的注释。教学时,教师要教会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的方法,让学生根据注释理解文言文的意思,促进学生对文言文的深刻理解,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如《守株待兔》一课中的“株、走、因、释、耒、冀”这些词语,教材在正文的下边都给予注释。课堂上,教师要教会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词语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读注释,并把词语的意思带入整个句子中来理解,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句子的含义。在文言文教学中,借助注释理解词句意思是最常用、最普遍的一种学习方法。教师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借助注释理解词句意思,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二)查阅工具书理解
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有些词语教材没有给予解释,这就需要学生借助工具书去理解它的意思。例如,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伯牙鼓琴》一课,有这样一句:“方鼓琴而志在太山。”这句话中的“方”一词课文没有注释。如何理解“方”的意思呢?教师可以让学生查阅工具书来解决。查阅工具书,学生发现“方”有多个意思。经过对比、筛选,学生知道文中的“方”是“方才、刚才”的意思。这样,结合工具书来理解词语的意思,使学生学习文言文显得轻松容易起来。借助工具书理解词句意思,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而且也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功。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扩词理解
在文言文教学中,对一些词语教师可让学生采用扩词的方法来理解。例如,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囊萤夜读》一文,“胤恭勤不倦”这句话中的“倦”可扩展为“疲倦”,“家贫不常得油”的“贫”可以扩展为“贫穷”,方便学生理解。教学时,教师可结合课文教给学生运用扩词理解句子的方法,使学生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学习的劲头更足。扩词理解是学习文言文的一种简单的、有效的方法。扩词理解词语意思,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读懂文言文,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四)联系上下文理解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是学习文言文的有效方法之一。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依据文言文特点,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句子意思,能促进学生对文言文的深刻理解。例如,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文言文二则》的课后练习第二题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通国之善弈者也”中的“善”一词,“思援弓缴而射之”中的“之”一词,“孔子不能决也”中的“决”一词。在课堂上,教师要教给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方法,让学生掌握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方法。
五、挖掘价值,传承文化
传承和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文言文教学的重要任务。统编语文教材选编的文言文都体现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教学时,教师要结合课文特点,挖掘课文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因素,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如《伯牙鼓琴》一文,篇幅短小,句式相似,非常便于学生背诵。教学时,教师要先引导学生读好停顿、节奏,读出句子的韵味,理解文章的内涵。然后,教师把古琴与古筝的图片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观察比较,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这样,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我国民族乐器的美妙绝伦与悠久历史。最后,教师把古琴曲《高山流水》播放给学生听,让学生感受伯牙得遇知音之喜,痛失知音之悲的心情,真切地理解知音难觅、知音可贵的文化内涵,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六、由篇及类,拓展阅读
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统编语文教材选编文言文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积累基本的语言经验,让学生对文言文的特点有初步的了解与认识,为学生由一篇学会一类做好准备,以促进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如學习《司马光》《王戎不取道旁李》《杨氏之子》这些课文后,教师可拓展《世说新语》中聪明智慧儿童的故事给学生阅读;学习《囊萤夜读》《铁杵成针》后,可引导学生阅读《悬梁刺股》《凿壁偷光》等勤学故事;学习《古人谈读书》后,引导学生拓展阅读《论语》《童蒙须知》《曾国藩家书致诸弟》等,使学生对古人是怎么读书的有一定的了解与认识。在文言文教学中,适当拓展阅读,能使学生由一篇到学会一类,学到更多的语文知识,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综上所述,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以语文新课程理念为指引,遵循教材编排的特点,揣摩编者的意图,从朗读、理解、想象、思维及文化等方面展开教学,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文言文的魅力,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