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东燃
摘要:实用类文本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实用类文本阅读概括类题型一直受到命题者的青睐。学生要做到精准归纳概括,除了整体阅读外,还应特别关注材料的标题或出处,通过归纳段意和文意、锁定关键语句、锁定重复性词语等方法去发现、筛选与整合。学生需审清试题要求,组织好答题语言,做到表述清晰完整,规范答题。
关键词:实用类文本阅读;精准;概括;语言
“实用类文本阅读”又叫“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其称谓随高考语文全国卷阅读选材形式的变化而变化。此前,阅读试题文本一直是以传记文本的形式出现,2021年和2022年的高考语文全国卷全部替换成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即由一篇文本变为由三则或三则以上的相关材料组合而成的综合文本。这种改变意在考查学生对多材料、大信息量的图文混排的材料的阅读分析理解能力。
关于实用类文本阅读高考一般设置三道题目,分别为两道选择题和一道简答题,三题共计12分。虽然问题的设置形式不同,但是依然呈现出高考语文试题的一些共性特征:2022年全国卷中有四份试题直接出现“概括”一词,一份试题中虽没有直接出现“概括”一词,但考查的依然是考生的概括与归纳能力,只是说法不同,问法有异而已。由此可见,实用类文本概括题属于高频题型,高考语文每年必考。那么,如何才能做到精准概括呢?笔者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讨有效方法。
一、通读材料,“吃透”材料
文言文阅读可以采用“局部阅读”的策略,但实用类文本阅读应尽可能地做到“整体阅读”,吃透全篇。文言文阅读之所以能够采用“局部阅读”的策略是因为文言文中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内容不借助工具书在考场上单凭考生一己之力很难做到全部理解,所以与答题无关的文字考生就可绕过去,不去纠结。而实用类文本阅读不存在这种阅读障碍,应整体阅读,以期全面了解材料,为后面的“精准”答题奠定基础。也可以说,了解得越全面,回答得就越“精准”。
实用类文本阅读绝大多数是现代文、图表等内容的组合,在图文结合的情况下信息量通常较大,而且这些信息很可能具有连环效应,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考生尽可能关注每一个字,每一个图,不能一目十行,走马观花。部分考生或“重文轻图”或“重图轻文”,考生的这些陋习在平时的训练中就应该杜绝。2022年高考语文全国乙卷的三则材料围绕“雪花”展开,这就要求考生关注每一个文本中的中心句或关键词。一个文本往往是围绕中心旬或关键词展开的,抓住了这些就抓住了这一篇文本的关键。表示作者情感倾向的句子,文本的起始句,总结全文的句子,表示作者心理活动的词,体现文本层次的词,表示时间节点的词,这些是考查的重点,也是考生把握文本的关键之处。一些考生遇到篇幅较长的文本就会心烦意乱,或蜻蜓点水、或浮光掠影,没有耐心认真阅读。考生不认真阅读文本,不去探究文本内的关联,不去思考其中的逻辑关系,就无法准确理解把握文本,更无法顺利完成文后的题目。
二、紧扣标题,“吃透”主旨
一般情况下,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标题通常直接解释正文的核心内容。标题一般分为“话题”和“陈述”两个部分,其中“话题”一般使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而“陈述”一般使用动词或动词性短语。观察标题时,需要对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加以重视。例如,2022年新高考语文I卷从“构建”一词考生可以看出应是侧重介绍“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目标。然后再进一步阅读,看看作者是如何围绕这个核心内容进行阐述的,采用了什么结构、运用了什么样的写作顺序等。从标题中考生可以抓住文本的主要内容,作者的情感取向,甚至有的题目的答案就是围绕标题展开的。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文本或图表都有标题。没有标题时,在“吃透”材料的基础上,考生可以试着给文本拟一个标题。长期这样训练,不仅有助于考生更好地把握文本内容,也可以提升学生的概括能力。学生的概括能力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形成的,也不是靠外在的力量能形成的,它需要经过学生长期的训练,自己去感受文本的深和浅,难和易,以及概括过程中需要掌握的种种技巧。
另外,不少文本会标注出处,附带作者及发表的时间等相关信息。如此看来,也相当于是有标题了,只不过是以附注出处的形式出现而已。然而,不少考生却忽略了注释的存在以及存在的价值,导致考生阅读与答题时徒增了麻烦与困惑,还白白失了分,甚是可惜。例如,2022年全国新高考语文I卷,命题者增加了“摘自《新诗百年探索与后新诗潮》”这样的注釋,其用意就是将文章标题放在了出处里,倘若我们的考生不懂得去关注、去利用,则阅读与答题时就会陷入瞎子摸象、乱答一气的境地。标题是文本的眼睛,是文本的窗户,透过这扇窗户,我们能洞察文本的奥妙,这对考生答题是大有裨益的事!
三、关注问题,“吃透”意图
考试时,命题者怎么问考生就怎么答。然而,在考试中,“南辕北辙”“敲边鼓”“答非所问”等现象仍然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读题不认真。有的考生认为这个类型的题目考前练习多次了,解题过程了然于心,甚至能回忆起老师当初上课的一些细节来,殊不知,高考试题的文本、问题和答案绝对不可能和平时的练习一模一样,考生所认为的一样,只是貌似而已,细细分析其中还是有差别的,有时候甚至是大相径庭的。比如2022年高考语文卷中的“分别”“不”“分析甲”“从反面阐述”“从语言形式的角度”词语规定了答题的方向,限定了考生的作答范围。二是不得要领。高考命题无论是文本、题目还是答案,都要经过命题组反复讨论、研究、再三斟酌方能敲定。文本是经得起推敲的,答案是精准的,题目是明确的。但是考试时,一些学生却发现不了题目中的关键词,不懂命题者要考生做什么,着实可惜。
当然,命题者在设置题目时也会设置一些干扰因素。我们可以从三方面“吃透”命题意图。一是缩句,针对题干字数比较多的问题,可以将长句缩成短句,尽快把握命题者的核心意图,在此基础上,回归长句进行全面分析。二是扩句,针对题干字数比较少的问题,可以将短句扩充成长句,全面把握命题者的命题意图。三是联系,高考前,考生会进行大量的训练,可以把试卷上的问题与平时练习的问题进行链接,寻找共同点,洞悉不同点,以此来提高答题的精准度,提高得分率。考试时,考生一定要读清楚题目,读出命题者的考查要点。
四、组织语言,“吃透”规则
有一种现象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学生心里想的和试卷上写的不一致。一方面这是由于考试紧张所致,另一方面就是学生没有认真组织语言。阅卷时,教师经常会看到学生根本不会答题,更谈不上答题技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重复哕嗦。不需要写的字写得很多,导致没有时间去读题、思考。例如,问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考生只要直接回答什么情感即可。但是有考生加上“表达了作者”的字样,这些字写与不写都不给分。二是主次不分。作答时,应该分清主次。将重要的能吸引阅卷老师眼球的关键处放在最显眼的位置。但是一些考生不明白这一点,作答时,东扯西拉,说一些无关紧要的话,到最后才触及实质,这无疑给教师阅卷带来了麻烦。三是逻辑混乱。答题应该体现考生良好的修养,按照一定的顺序来,一般是从前到后,由上到下。但是有的考生却倒着来,甚至有人先从中间来,这样不仅会造成遗漏,而且会给阅卷教师留下思维混乱的印象。
实用类文本概括题是高考语文考查的重点,应该成为教与学的重点。教师应该立足文本,依据学情,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答题技巧,将“教——学——评”统一起来,力求让付出努力的师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回报,是我们矢志不渝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