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桑
摘 要:“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填满桶,而是点燃火焰。”本文以学习任务群视角为基础,探讨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策略。研究结果表明,整体教学策略能够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尤其对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具有显著效果。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 小学语文 单元整体教学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3.11.022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教育界开始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其中“任务型教学”理念被广泛引入和推广。该理念主张以任务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多元化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深度学习。目前,越来越多的小学语文教师开始关注学习任务群视角下的整体教学策略,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我国相关部门也相继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旨在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注重任务导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要求。这一政策要求教师以任务为核心,设计学习任务群,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进一步推动学习任务群视角下整体教学策略的研究和应用。
一、概念界定
(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是指对整个课程单元的内容、教学策略和评估方式等方面进行全面规划和设计的教育教学过程。它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核心,它的作用不仅仅是教师传授知识和技能,更是要发掘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要求教师全面掌握教学内容和目标,明确教学策略和方法,同时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需求,以达到教育教学的最佳效果。在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中,需要注重教学的连贯性和完整性,确保教学过程的流畅和效果。同时,教学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学生认知水平、学习风格和学习兴趣等方面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二)学习任务群
学习任务群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学生完成一定数量的任务,实现一定的学习目标,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教学过程。它是在学习任务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对学习任务的一种综合性处理。学习任务群注重任务的联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提升。学习任务群的设计需要考虑任务的关联性和连贯性,以及学生的认知差异和学习兴趣。教师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和方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也需要根据不同的学科和年级制定不同的任务群,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科特点。
二、基于学习任务群开展教学工作的相关理论分析
(一)内涵
学习任务群视角下,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策略的内涵包括关注学生认知差异和兴趣、注重任务群的联动以及保证任务的连贯性和完整性。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采取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学习效果。同时,在任务的设计上,应将多个任务组合成任务群,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最后,在教学过程中,要保证任务之间的关联性和连贯性,避免教学断层和任务重复,从而实现教学的效果。通过反思和评估教学过程,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策略,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科特点,实现教育教学的创新和发展。
(二)作用机制
在学习任务群中,整体教学的作用机制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差异和学习兴趣,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和手段,以提高学习效果。其次,通过任务群的设计,学生能够全面掌握相关知识,实现对知识的整体性认知。最后,确保任务之间的关联性和连贯性,避免出现教学断层和任务重复等情况,以达到教育教学的预期目标。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与任务群中的其他成员进行合作交流,培养综合素质和团队精神。因此,在学习任务群中,整体教学的作用机制是多方面的,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要点
(一)分析环节——注重不同单元的内部关联,确定单元教育核心
这个阶段的目的是为了确立整体教学的方向和目标,以便在后续的教学设计和实施中有所依据。在对单元的内容进行分析后,教师需要明确学习任务的类型和难度,并确定适宜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此外,需要将單元内的不同任务相互关联,形成任务群,以帮助学生形成对知识结构的整体性认知。在任务设计时,需要注重任务之间的连贯性和关联性,避免教学断层和任务重复。
在学习《棉鞋里的阳光》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例如“棉鞋为什么是为了保暖而设计的?”“保暖为什么是非常重要的?”“你们知道这篇文章的标题是什么意思吗?”学生们可以通过互相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回答,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而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通过这样的互动方式,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例如,学生们可以通过自己的经验和感受,想象出穿棉鞋时的感觉,或者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文章中的场景和人物形象。这样的互动可以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文章的意义和价值。
(二)设计环节——从多个角度实现内容综合,明确教学目的
设计阶段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教学内容更加系统化和连贯化,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首先,教师需要对单元内的不同任务进行分析和整合,以确保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例如,在教学“古诗词鉴赏”这个单元时,教师需要对古诗词的背景知识、语言表现形式、文化内涵等内容进行整合,形成一个系统的教学内容。同时,还需要注重任务之间的连贯性和关联性,避免教学断层和任务重复。其次,根据整合后的教学内容,确立单元整体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应该包括知识、技能和情感三个方面,既要注重学生的认知能力,又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教师的教学目标应该是:让学生了解古诗词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掌握古诗词的语言表现形式和技巧,培养学生对文化遗产的欣赏和尊重。最后,在设计阶段,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讲授、互动讨论、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确保教学效果最大化。
(三)实施环节——创建学习任务活动,贯彻落实单元教学内容
在实施阶段,为了让教学内容更加有吸引力、更加生动有趣,教师需要设计多种学习任务和活动,把它们有效融入单元教学中,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吸引力。这些任务和活动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避免单调和枯燥的教学方式。
以《恐龙的灭绝》这篇课文为例,创设学习任务活动的方式可以多样化:一种方式是设计情景模拟活动,让学习者体验恐龙时代的环境,加深对恐龙生命历程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在活动中,学习者可以扮演恐龙时代的科学家,进行观察、发现和探究。另一种方式是设计阅读理解活动,通过阅读课文和相关资料,了解恐龙的分类、特征和生态环境,掌握恐龙的相关知识。在活动中,学习者可以进行阅读理解和分析,培养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在情景模拟和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可以设计写作活动,让学习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写出自己对恐龙的描述和想象。在活动中,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和互动讨论的方式,激发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四)评价反思环节——注重单元评价设计,提高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评价反思的重点不仅在于检验教学效果,还在于关注单元评价设计。评价设计需要具有客观性、科学性、全面性,既要关注学生的语文知识掌握程度,也要关注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在评价反思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及时记录学生的表现并反馈信息,为后续的教学设计提供参考依据,并通过反思和总结,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提供更好的保障。
四、教学实施策略
(一)引入先进理念,创办竞赛和游戏活动
通过引入前沿思想,开展竞赛和游戏等活动,教师可以更好地整合教学内容,设计多样化的学习任务和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教师也应该注意活动设计的合理性和实效性,确保学生能够在竞赛和游戏中真正掌握学习内容,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在“永生的眼睛”单元中,教师可以设计PBL项目,让学生通过调查和研究,了解盲人的生活和需要,设计一款适合盲人使用的智能设备。在项目中,教师可以引入先进的科技理念,让学生了解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领域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科技素养和创新能力。同时,教师可以设计竞赛环节,让学生分组进行产品展示和演示,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狼牙山五壮士”单元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五壮士的角色,体验历史事件的过程。在游戏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理解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同时加强学生对于五壮士精神的认识和理解。教师还可以设计情境模拟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解决难题和挑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反应能力。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立竞赛环节,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求胜心态,加强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二)规划教学过程,落实课文教学
任务群下的教学实施设计需要通过设计教学过程,落实课文教学,来确保学生能够全面掌握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注重教学过程的逻辑性和连贯性,确保学习任务和活动之间的协调性,同时要注意课文教学的贯穿性和层次性。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比如小组合作、角色扮演、课堂演讲等,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归属感。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引导学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语文核心素养。
例如,在讲解《秦兵马俑》这篇课文时,可以设计情境模拟活动,将学生带入秦朝的历史背景中,让学生亲身感受秦始皇统一六国、建造兵马俑的历史場景,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的背景和意义。在阅读活动中,可以设计阅读理解和分析的任务,让学生掌握语言表达技巧和阅读策略,提高阅读水平和思维能力。在创作性写作活动中,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写出自己对兵马俑的描述和想象,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在课堂讨论活动中,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兵马俑的观点和看法,拓展学生的思维和知识领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三)开展知识分层,实施差异化教学
差异化教学是指针对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资源进行教学设计,以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实践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例如分组教学、个别辅导、选择适当的教学材料和教学技术等。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兴趣和学习方式等因素,设计不同的教学任务,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积极学习。此外,在这种教学策略中,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也非常重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创造温馨和谐的教学氛围,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和学习成就感。
《鸟的天堂》是一篇经典的散文,它通过对鸟类生态环境的描绘,展示了大自然的神奇之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篇文章,可以运用差异化教学的方法,为不同程度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内容和活动。
以下是一个基于差异化教学的《鸟的天堂》语文课堂案例描述:
1.知识层面
对于那些对鸟类知识了解较少的学生,可以通过使用图片展示各种鸟类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让学生通过视觉感受和观察来学习,引导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和阅读相关文章,学习鸟类的分类、习性、栖息地、食性等基础知识,帮助其理解文章中涉及的生物学术语,如栖息地、繁殖期等。
2.情感层面
对于那些基础较弱的学生,可以播放鸟类的鸣叫声和相关视频,让学生通过听觉感受和情感体验来学习,了解鸟类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例如,组织野外观察活动、制作鸟类食物等。并引导学生表达对自然环境和生物的情感和关注,组织讨论、写作等活动。
总之,通过学习任务群对小学语文单元教学策略进行研究,我们深切了解到教育教学的实质在于协助学生全面成长。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把任务贯穿其中,用多种方法进行授课,实现整体教学的目标。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如何更具科学性地设定和实施学习任务群、如何更妥善地协调和转换任务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更好地评估学生的学业成就和教学效益,等等。同时,我们还需不断拓展和创新,将新教育理念和新教学技术贯彻实施,进一步寻求适应学生需求和社会进展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永辉、韦红叶《学习任务群设计精彩,“示径课堂”会更加出彩》,《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23年第3期。
[2] 林珍《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应用分析》,《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3年第1期。
[3] 方丽《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应用策略分析》,《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3年第1期。
[4] 冯雪《学习任务群下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研究》,《中小学教师培训》2023年第3期。
[5] 胡明珠《基于学习任务群的语文阅读学习情境设计》,《全国优秀作文选(写作与阅读教学研究)》2023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