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德育一体化建设研究

2023-08-09 11:36:33潘娟
新课程·上旬 2023年12期
关键词:学校德育道德教育道德

一、德育一体化的基本内涵概述

德育一体化,即德育融合,是在国家教育制度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全面贯彻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将道德教育融入教育全过程并对学校教育工作进行整体规划的一种教育模式。在实践中,德育一体化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将思想道德教育置于核心位置,并坚持“循序渐进”的思路。德育一体化的构建是系统性的,涵盖德育思想、德育目标、德育内容等多个方面。

(一)中职学校德育思想一体化

思想是指导实际工作的先决条件和依据。为了建立科学、合理的德育整合机制,中职学校必须确保全体教师道德教育观念的统一。中职学校的道德教育必须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真正将立德树人的基本观念贯穿中职学校的道德建设中。将推动中职学生品德教育作为首要任务,从整体出发,全面构建中职学校道德教育制度。需要按照基础教育的基本原则,采用特定的德育手段,并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实现学校的德育目标和任务。

(二)中职学校德育目标一体化

德育目标是全面要求学生进行道德修养和塑造良好个性的目标。这些目标旨在实现立德树人,包括品德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在中职学校道德教育的整合中,应当从确立中职阶段道德教育的目的开始,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合理地确定整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应该层层深入、有机衔接、循序渐进,并呈螺旋式向上发展。

(三)中职学校德育内容一体化

德育内容既是学校立德树人的基本使命,又是实现德育目标、构建学校德育体系以及推动学校德育工作高效展开的重要途径。在中职学校道德教育的整合中,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性和人格发展,根据他们的生理、心理和发展需求,合理地安排各个阶段的道德教育内容。

二、中职学校德育一体化建设现状

(一)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学校德育管理工作

在立德树人思想不断深入的今天,各级教育机关不断强化和完善立德树人的基本任务,并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法规。在校长负责制的管理体制下,专门设立德育处为中职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职责是负责中职学生日常思想品德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以及道德行为规范的教育和引导。举例来说,学校将德育与学生的日常活动有机结合,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如诚信教育周、安全教育月等,从而有效提高了学生的道德行为规范。这些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安全意识等重要品质,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二)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中职学校致力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建设,旨在培养他们优良的品德和行为习惯。近年来,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中职学生经过不断强化,初步确立了正确的道德观念,并形成了良好的学习、生活和行为方式。然而,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差距,农村义务教育的不平衡,导致中职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学生个性发展存在差异。

总体而言,在学校的德育指导下,中职学生普遍能够遵守校纪校规,形成尊重老师、团结同学、互相帮助、互敬互爱、乐观向上等良好的品格。例如,学校积极鼓励学生成立学生志愿者团队,该团队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如探访敬老院、支教活动、环保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学会了关爱他人、服务社会,进一步树立了正确的道德观念。

(三)德育取得初步成效

近年来,我国各大中职学校积极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并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有些中职学校甚至将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教材,用以对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展示中职学校的办学特色。在此基础上,将课堂教学与德育有机地融合,让广大中职学生初步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校道德建设中,通过加强班级凝聚力的培养,能够使中职学生在学校和班集体中和谐相处。这样的举措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对国家认同、中华民族认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的意识。

(四)多渠道开展德育工作

近年来,我国的各大中职学校在不断强化思想道德建设的同时,根据自身特点采取了多种途径和方式进行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主要内容包括强化校园文化建设、举办主题班会、邀请名师专家开展主题讲座、校园主题系列活动等。通过开展以全国重要政治事件为题材的板报、手写报纸比赛、诗词大赛、义工活动等,中职学校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培养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等核心价值观。此外,学校定期组织主题班会,以爱国主义教育、法治教育、校园安全教育等为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思考道德伦理问题,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这些活动和举措为中职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想道德教育平台,强化了学生对国家、学校的认同感和责任感,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道德素养,培养了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新一代青年。

三、中职学校德育一体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知识本位”意识突出

在“知识本位”教学模式下,教育者过分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实践技能的培养。在这种教学思想下,学校教学的重点仍然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使其通过记忆和应试来获取高分数,而忽视了对道德实践、情感体验和核心素质的培养。“知识本位”的教学模式在一些班级中尤为突出,过分强调考试成绩,教师花费大量时间教授知识点和应试技巧,以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然而,在“知识本位”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道德、情感和价值观培养需求被忽视,导致一些学生的道德水平不高,人际交往能力较弱。

(二)各学科衔接脱节

虽然各学科在特点上存在差异,但它们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联系和交叉的,形成了一个連续、层次和系统化的教育体系。然而,在实践中,我们往往忽视了各学科之间的整体联系。就目前中职学校的道德教育体系而言,各学科教师与德育教师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导致学科间道德教育工作的割裂。由于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协作,各学科的道德教育往往存在重复、错位和脱节的现象,使学校的道德教育目的与内容不一致,从而对德育的成效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此外,学校还缺乏统一的德育评价体系,导致学生在不同学科的道德表现中得到的评价不一致,这也影响了德育的长远发展。

(三)缺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

目前,我国的中职学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态文明意识以及精神卫生教育等方面。然而,为了充分发挥中职学校的优势,我们应积极发掘和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价值,构建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内容。目前的中职学校道德建设主要集中在德育课程上,而忽略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综合运用。这使得学生无法充分了解和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也无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德育有机结合起来。

(四)缺失协同德育合力

德育在学校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作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单靠学校德育,其功能和作用是有限的。为了更有效地推动未成年人的品德发展和提高国民的品德品质,需要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力量。目前中职学校德育与家庭德育、社会德育还存在分离的现象,缺乏有效的协同合作。这在某种意义上削弱了中职学校德育的作用。

(五)德育评价方式单一

目前,我国中职学校的学生道德教育评估方法多以书面评语或成长档案、成长记录等形式为主,教师根据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表现进行评价。然而,德育的评价方式存在主观性、单一性、终止性等问题,无法全面评价学生的道德发展过程。中职学生的道德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涉及道德认知、情感体验和道德行为的提高。现有的评价方式主要以学业成绩为评判标准,无法真正反映中职学生的道德素质。在德育评价中,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自我评价和同学互评的重要性。这导致评价结果主要依赖于教师的观察和判断,忽视了学生的感受和同学对其品德表现的看法,使評价结果缺乏多元化和客观性。

四、中职学校德育一体化建设策略

(一)树立中职学校德育新理念

思想理念是行为的前奏,思维的统一性是实现具体操作的基础。正确理解德育对实现中职学校的德育目标至关重要。在这个前提下,中职学校的德育融合需要从整体的德育理念入手,对各层次的德育人员进行有效的指导与整合,以实现“大德育”目标。为了突破过去单纯依靠知识灌输的方式,中职学校的德育应以生命为本、生活为基础,构建包括全员育人、全域育人、全程育人和全科育人的“四全育人”新观念。通过“四全育人”的理念,中职学校能为推进德育一体化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意识形态和理论依据。

(二)发挥课程育人的主体功能

课程作为教育的核心,反映了国家意志、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是教育实践的基础。在推进德育工作时,我们应将“课程育人”视为主要任务,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理念,将德育思想贯穿各学科的教育中,并渗透学校教学的全过程。在实施德育工作时,我们应坚持以“以人为本”的课程体系为主体,将“以人为本”的课程内容作为重点。同时,我们要结合各学科的课程目标,紧密结合社会现实,挖掘学科中的思想内涵,合理运用相关的教育资源,恰当安排教育内容,优化教育方式,促进学生的道德认识。

(三)注重文化育人功能

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文化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中职学校应组织开展本地乡土文化和校园文化活动,挖掘整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其与德育工作有效结合,形成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于一体的文化教学体系。

(四)注重实践育人功能

实践活动是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通过实践活动可以有效提升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是培养中职学生思想品德的关键途径之一。因此,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注重实践教学的教育职能,强调主题教育的鲜明性、内容的丰富性和形式的多样性。中职学校可以组织各种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社会实践、公益活动、职业体验等,通过实践中的互动与反思,培养学生的道德品格和价值观。中职学校还可以通过课程设置、师生交流、社团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道德讨论、伦理思考和情感体验,使其在思想品德教育中发挥更突出的作用。

(五)注重管理育人功能

为了实现德育目标并提升德育质量,中职学校需要加强德育工作并改善德育条件。在实施过程中,教育工作应贯穿教育系统的各个环节,确保教育教学的全面覆盖和全程管理。同时,重视家庭和社会的协同治理,是提高学校德育的有效途径。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共同努力,形成德育合力,建立以学校教育为主体、家庭教育为基础、社会教育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德育模式。因此,学校需要强化管理体制,充分发挥管理在育人中的作用。

(六)加强完善德育评价体系

德育评价是德育工作的关键内容,对于推动中职学校德育制度的完善、健全和全面落实具有重要作用。中职学校德育评价的内容包括评价目标、评价原则、评价主体、评价对象、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和评价效果等方面。为加强家庭和社会的参与,中职学校可以引导他们参与评价过程,根据学校德育工作的实际情况,丰富和完善德育内容,运用教学信息化手段改进评价方法,建立综合德育评价体系,使其具备全面性、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全面化、评价标准科学化和评价方式多样化等特点。通过建立健全的德育评价体系,中职学校可以更好地监督和指导德育工作的开展,确保德育目标的达成和学生道德素质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慧,黄泽纯.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建设的问题表征与路径探索[J].教学与管理,2022(36):60-62.

[2]陈国兵,薛祝其.多维构建,联动推进,以“育德”一体化推动高质量育人[J].中国德育,2022(22):45-48.

[3]张琳琳.中小学教师德育一体化实践问题及解决策略研究[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22,38(2):5-8.

(作者单位:松桃苗族自治县中等职业学校)

编辑:赵文静

作者简介:潘娟(1988—),女,侗族,贵州镇远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苗绣、德育管理、中职服装专业。

猜你喜欢
学校德育道德教育道德
什么叫美好的道德教育
新教师(2023年12期)2023-03-14 10:11:29
内生德育: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路径探索
中国德育(2022年18期)2022-10-14 09:23:40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十几岁(2021年24期)2021-11-18 02:18:40
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29:38
农村初中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探究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1:08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22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对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实效问题的理论反思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新闻前哨(2015年2期)2015-03-11 19: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