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瀚文
摘 要:初中生思想与心理逐渐成熟,对学习与提高自身全面发展有着更高的追求。在此基础上,针对初中生展开道德与法治教学就变得尤为重要。结合我国实际发展趋势,国家法治是不可逆转的社会发展格局,每个民众都需要有较高的道德与法治素养。所以,针对新时代下的初中生,一定要进行科学有效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与法治素养。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采用互动教学能够大幅度提高道德与发展教学质量,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身心朝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互动教学展开研究,深入分析如何更好地应用互动教学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道德与法治学习体验。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互动式教学;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13-0213-03
初中阶段的学生,需要掌握更多的道德与法治知识,以确保其身心能够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在全新的教育背景下,同样也要求需要对初中生展开科学有效的道德与法治教学,确保学生的道德法治观念能够有所升级。因此,针对初中生的道德法治教学,一定要从更加科学、更加符合当前教育要求的基础上开展,确保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水准能够有效提高。在长期的教学实际中,互动教学得到社会各界和教师的认可,并且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基于当前阶段下互动教学在初中生道德与发展教学中取得的成果,笔者认为,随着课改步伐的深化,互动教学还需要继续创新,继续升级,确保该教学模式能够始终给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感受。
1.互动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1)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
在当前课程教学目标下,需要给学生带来更加全面的教学,需要以培养综合型人才为教学目标。互动教学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能够给学生带来更佳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体验,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在此基础上开展的教学,能够使学生形成更加崇高的道德和法律观念,更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强化社会责任感意识。并且,通过长时间的教学实践,很多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承担起社会责任与义务,能够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一些有益社会建设的事情。在互动教学下,学生能够一改以往只管埋头读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学习状态,更加注重自身的全面发展。并且,在道德与法治互动教学下,很多学生也做到了促使自己全方面发展,实现了综合能力提高。这种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是符合当前课程目标的,也是符合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教学要求的。所以,在课程目标角度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互动教学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顺应了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为进一步深入实现当代课程教学目标奠定了基础。
(2)课程教学现状的要求
结合全国范围内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来看,仍然有部分初中在展开该课程教学的时候存在较大问题。虽然有很多教师能够采用互动教学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但是与预期的教学结果还仍然还有着很大距离。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有很多学生对该课程有抵触心理,对教师讲授的内容不感兴趣。甚至还有很多学生不重视这门课程,进而在课堂上不积极进行道德与法治学习。另外,还有很多教师在展开教学的过程中,没能充分发挥互动教学的优势,在实际教学实践中,传统教学模式没有退出教学舞台,给学生带来不好的学习体验。在这种不合理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内容的兴趣被大打折扣,导致学生未能形成较高的道德与法律意识。其次,还有部分教师虽然在充分运用互动教学理念,但是在实际操作的时候,缺少与学生的互动与沟通,导致互动教学陷入被动,没有发挥出真正的优势。因此,在现阶段的教学中,一定要充分运用互动教学,将互动教学深入贯彻到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使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道德与法治教育,确保当前的教学现状得以改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3)课程教学内容的要求
在新课改背景下,对初中阶段的课程教学内容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需要在课程内容设定中,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主,将课程内容设定成更加符合初中生身心发展情况的模式。在此要求下,对身心逐渐健全的初中生展开道德与法治教学,能够起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的目的,能够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更加健康的发展。在教学内容上的创新,可以一改以往课堂被各大主科全盘占据的弊端,通过互动教学引入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可以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让学生能够在更多的学习内容中吸收更多养分,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且,采用互动教学的方式展开具体实践,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能够帮助学生意识到重视道德与法律意识建设的重要性。因此,从课程教学内容角度分析,有必要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并且需要将互动教学融入教学实践中,确保给学生带来优质的教学感受。
2.互动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互动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际应用中,一定要通过科学的途径和有效的手段实施,这样才能够不断吸引学生学习兴趣,使互动效果达到预期目标。在进行互动教学的时候,要注意结合学生身心成长特点、课堂效果等,通过更加有效的方法进行师生互动,并引导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
(1)创设问题情境,带动课堂互动
初中阶段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意识与积极性,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带动课堂互动氛围,使学生积极投入互动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能够在课堂上营造一个具有讨论互动氛围的真实情境,学生在具体学习的过程中会更加有代入感,能够积极进行讨论和互动。在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科学地选择问题,使问题具有一定的社会深度,能够促进学生提高道德和法律观念。特别是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与当下时政相结合,避免设计的問题过于老套,没有讨论互动的必要性。在问题情境创设好之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互动学习,在此过程中,教师同样需要积极参加到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中,用和学生平等的身份参加到学生的课上讨论里。这样,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才会更加有积极性。并且,在教师的引导下,还能够确保互动内容不脱离课堂主题,实现有效互动。例如,在讲解“遵守社会规则”这一课时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先给学生讲一些不遵守社会规则的故事,在故事中要突出遵守社会规则的重要性。在故事讲完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思考“平时都需要遵守哪些社会规则呢?身边常见的社会规则有哪些呢?”通过这样的问题设定,引发学生的讨论。有的学生会说过马路要看红绿灯,还有的学生会说走路开车的时候要靠右。通过一系列讨论与互动,课堂氛围会变得十分活跃,每个学生都想积极说出自己的想法。进而,整个班级内学生的想法在互动下交汇,思想进行碰撞,十分有利于学生积累道德和法治知识,并可以让学生在进行实际学习中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2)利用课堂辩论,活跃学生思想
辩论,是一种很好的互动形式。在辩论规则内,学生阐述自己对一个问题的看法,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能够在辩论的过程中形成高效的课堂互动氛围。并且,在辩论的过程中,学生的思想还能够不断得到发散,通过两个辩论小组相互拉扯的方式,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会越来越深,这能够不断激发学生的深层次思考,有利于学生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学习道德和法治知识。所以,教师在运用互动教学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时候,可以在课堂上构建一个小型的辩论场地,通过小组辩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深入思考。通过辩论,还能够活跃课堂氛围。在辩论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裁判,学生能够在课堂上随心所欲地发言,这可以充分调动起活跃的课堂氛围和学生学习积极性。利用课堂辩论促进学生之间互动的时候,教师需要起到引导和把控局面的作用,避免学生之间因为讨论过于激烈出现不友好的现象。通过教师的把控,能够确保辩论内容不偏离正题,使学生能够围绕道德与法治内容进行深入思考。例如,在课上,教师可以描述一个场景“有人在车站忘记带钱,没法买车票,向身边人借钱买票,他身邊的人应不应该借给他钱?”通过场景的设定,让学生针对“借不借钱”这个话题展开辩论,同时要引导学生从道德和法律的角度进行深入辩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为了获得辩论胜利,会将积累、学习到的有关辩论主题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充分挖掘出来,在课堂上进行辩论。并且,在双方的辩论中,学生还会不断产生新的知识点和观点,这也是帮助学生积累道德和法治知识的过程。通过利用课堂辩论,能够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投身到互动中,以辩论的方式促进互动效果,更能够促使学生高质量地进行道德与法治知识学习,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3)通过社会实践,增加情感体验
新时代下的教学倡导实践教学,让学生通过自己实践的方式增加自身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自己能够更加深入理解所学习的知识。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互动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采用实践教学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深刻感受到道德与法治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在开展社会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亲身体验,借助自己经历的内容对所学的知识有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这能够使学生在进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强化对所学习到的知识的认识与理解。在社会实践教学中,教师要做学生的引导者,特别是要注意实践过程中的安全性,确保学生在绝对安全的环境下进行社会实践学习。同时,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时候,还需要在一旁引导学生回想课上学过的内容,引导学生将学习过的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进而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使学生能够认识到学习知识是有用的。例如,在道德与法治互动教学的社会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开展“干净校园”实践活动。由教师带队在校园内捡垃圾、收拾杂草、清理落叶等。在实践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干净的校园环境是每个人都喜欢的,要想保证校园有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也需要每个人都做出努力,不能乱丢垃圾违反道德良知。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实践、亲自动手的方式,更能够深入理解与思考所学习的内容。并且,在此基础上,还能够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形成社会正能量引导力,使学生即使走出课堂,也能够深刻践行优良传统,保持良好的行为规范。
(4)加强教师自身修养
初中阶段开展互动模式下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教师有较高的自身修养,这样才能够确保给学生带来高质量教学。因此,初中学校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将工作重点加强教师自身修养建设上,使学校内的教师都有着较强的工作与教学能力。加强教师自身修养体现在两个大方面:第一,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有着较强的教学能力,才能够更好地运用互动教学模式展开实际教学实践。在此要求下,学校需要不断培养教师运用新模式进行教学的能力,锻炼教师使用互动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的本领。在具体落实中,学校可以通过课题研究、专家讲座、外出学习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确保教师能够灵活掌握互动教学方法,给学生带来良好的学习体验。第二,教师的道德与法律意识水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是针对道德和法治进行教学。如果教师本身没有较高的道德和法律意识,则很难给学生带来科学的教育。
3.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维成熟、观念初步形成的关键极端。针对这一阶段的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法治思想,对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发挥互动教学的优势,把课堂打造得更加现代化,更加符合新课改课堂要求。在此基础上,教师还需要通过多重途径科学运用互动教学,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教学体验,进而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道德与法律知识,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教师需要创设问题情境,带动课堂互动,并利用课堂辩论,活跃学生的思想,还要通过社会实践,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此外,教师还要加强自身修养,切实给学生带来良好的学习体验。
参考文献
[1]朱红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互动教学[J].东西南北,2020(24).
[2]张秀芳.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互动教学[J].试题与研究,20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