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深度学习促学生思考表达倾听能力培养

2023-08-09 02:55:42林翠娥
当代家庭教育 2023年13期
关键词:思考能力倾听能力深度学习

林翠娥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思考表达倾听能力非常重要。很多小学教师为了保障学生达到教育要求,投入大量的精力,改善学生目前的学习方法,以求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但教师忽视学生思考表达倾听能力,导致学生对课程知识点的认知过于片面。学生的倾听能力极为重要,通过倾听学生就能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规避传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让学生感悟到数学学习的魅力,分析以往在学习中的疏忽之处。因此数学教学倾听能力培养要讲究“因地制宜”原则,其不仅学生学好数学的关键,更是核心。

关键词: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思考能力;倾听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13-0177-04

学生思考表达倾听能力,考验教师对学生的理解程度以及教师是否能够使学生具备全新的学习动力。学生的倾听不仅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品质。只有学会倾听,学生才可以与同伴合理交流;只有学会倾听,学生才会真正从教师教学核心出发,了解教师讲述的知识点,分析课堂中的核心内容。我国结合新课标改革背景,开展“生生互教”“师生互动”等学习方式。这些学习方式使传统的学习方法有了质的提升,但为了更好地达到教育效果,教师还需要研究新型的教育标准。小學生思考表达倾听能力培养核心——小学生的“注意力”“想象力”需要层次化、针对性的教育模式。数学能强化小学生的思维严谨性和思考表达倾听能力,将会保证小学生的思维更成熟、更有逻辑。

1.小学数学深度学习与学生思考表达倾听能力的关联

(1)基础核心

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是一种综合性的学习方法,可以与任何教学方式进行搭配,生成属于教师独特的教学方案。对我国现有的教育规划而言,深度学习促进小学生思考表达倾听能力,可以发挥实效性优势。我国新课标对学段的划分,以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三大阶段为主。小学生思考表达倾听能力,使学生可以通过课堂思索、小组讲述、积极聆听获得对应的学习效率。教师在课堂中布置的相关任务以及知识点,小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自主分析等形式,对知识点进行初步思考。在小学生了解知识点后,教师可与小学生进行小组对话,或在小组讨论中小学生各抒己见,发表对知识点的独特看法。倾听能力使小学生不仅能够倾听教师的教学模式,还可以倾听其他伙伴的数学见解,达到一举多得的教育效果。因此,从宏观分析小学生思考表达倾听能力生成,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是小学生学习品质的体现。但思考表达倾听模式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涉及关键环节极多。很多教师虽然了解思考表达倾听能力的优势,也开始试点,但不知如何培养。这就需要教师通过深度学习策略,让小学生进入沉浸式的学习体验。主动的实现辨析、分配、研究,明确知识点。通过教师的引导,小学生理解能力将快速提升,具备较强的倾听能力以及知识点组合能力。

(2)研究现状

小学生思考表达倾听能力的研究,我国投入了较多的关注点。近年来,相关的研究文献较多,这为本论文的撰写提供了充足的依据。通过研究,其最主要的目标是如何在课堂中让小学生学会“听”“讲”。结合现有的教学方式,教师的口语表达能力以及语言知识点转换是小学生“倾听能力”培养的关键。在“思考”“表达”能力中,教师与小学生之间的配合是核心。由此可见,小学生思考表达倾听能力与其说考验小学生的学习基本功,倒不如说考验教师的教育能力。通过文献查找,我国小学深度学习能够实现鉴赏性思考、主动理解以及批判接受、分析聆听。这与小学生思考表达倾听能力的培养有对应作用,可达成独特教学优势。通过小学数学深度学习,还可以为教师的教学模式提供理论支持,让教师明确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独特作用。我国在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学校,开展了小学深度学习的试点工作。教师分析小学生目前在学习中出现的不足,了解不同小学生层次之间的差异性,设置三大教学层次。如学习进度理想层次、学习进度均衡层次、学习进度成长层次,三大层次可以开展不同的教育内容。这就表明小学数学深度学习与分层教学实现融合,在后续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结合娱乐教学、讨论教学等,让小学生真正完成思考、表达、倾听能力的三重培养。这种试点教学策略通过1~2年的推广运行后,已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我国相关的研究文献表明,通过比较、分析、整合,帮助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更具时效性。

2.小学数学深度学习对学生思考表达倾听能力的作用

小学数学深度学习对学生思考表达倾听能力有较大的培养优势,可以有效改善传统教学中小学生课堂听讲不认真、不积极以及部分学生不会听、不会学的问题。对学生的数学课堂倾听品质,有显著的强化效果。让小学生能够尊重教师的教学,从而开展主动思考,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让小学生学习方法更加高效,实现高质的教学要求。深度学习符合我国的数学教学“双减”策略,小学数学深度学习可以直接思考小学生在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如对数学缺乏理解、对数学有较大的抵触性等,从源头出发,找寻对应的措施以及改善方法。“倾听”是小学生学习的必要条件,更是一种真诚的学习态度。作为针对性因素,倾听可以让小学生了解学习知识,不必急于求成。而是要认真结合自身在学习中的差异性,明确合作意识,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学习习惯生成密不可分,只有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后续学习时才有系统性的学习架构。任何知识点的生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重点监督、合理提醒,让学生学会聆听,使课堂教学的内容更生动、更多彩。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教师在深度教学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点。了解任何小学生都可以经过后天培养,实现学习能力的双向成长。即便小学生目前处于学习成长期,但只要经过教师的引导,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3.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现状分析

近年来,教师大力开展小学数学深度教学,但学生的学习阶段不同,因此注意力降低、分散。部分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弱,很容易在学习中出现配合问题。如部分小学生对数学的认知依然较为模糊,未能意识到数学所带来的作用。在教师与其沟通时,小学生无法保持高度的耐心。同时,受各种原因影响,家长对教师的工作也不甚理解。在小学生完成课后作业时,家长虽然能够辅导题目,但很多家长经常训斥、责备学生,导致学生加深了对数学的抵触感。开展数学深度教学,需要教师与学生二者之间的高度配合,但目前出现五项问题,影响彼此的配合效果。第一,打断讲话。小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弱,在小组讨论时,其中一个小学生没有讲述完毕的情况下,另一名小学生便会说出自身的想法,干扰学生的讲话。第二,假听。很多小学生虽然表面看上去在聆听课堂内容,但其思维较为空洞。很多教师发现小学生在课堂中,所做到的仅是眼睛盯着黑板,没有根据教师的教学进度记录学习笔记。在知识点应答环节,小学生表现出迷茫性。第三,答非所问,小学生在课堂中虽然可以吸收部分知识,但教师若没有对小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就会使小学生的知识吸收程度下降。在教师提出问题后,小学生答非所问,不善于聆听他人的意见或建议。第四,不友善交流。小组合作是帮助小学生彼此之间有效交流、有效配合的基础,但小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下降,会使小学生在出现问题后表现出一系列不良行为,干扰学生之间的正常交流。例如,部分小学生若长时间讥笑其他小学生,会使小学生之间的配合度下降。小学生的社交关系紧张,出现恶性循环。第五,选择性听讲。受小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影响,其倾听能力以及状态参差不齐。在遇到某些知识点时,小学生若对知识点感兴趣或该知识点简单,小学生就会选择学习。若该知识点理解难度较大,小学生就会选择疏忽该知识点或遗忘该知识点,出现假性学习的问题。

4.小学数学深度学习促学生思考表达倾听能力培养

(1)精心设计教学问题

精心设计教学问题以及策略,保障学生了解数学本质,实现深刻学习。如深度学习能够保证学生思考表达倾听能力实现推进,让学生由浅至深、由繁至简。探究合理的学习进程,深度思考讲究的是小学生有效思考、合理表达、用心倾听。因此,教师在“多边形面积”课堂中,要让小学生进行问题探究。设置导入环节,围绕多边形面积内容,利用驱动、引导方式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求知欲以及探究热情。如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模式探讨,是否任意一个平行四边形都可以转化为长方形。让小学生结合公式进行分析,学生彼此之间通过讨论交流,就可以形成批判性思维,主动了解问题的可能性。由此,才能更好地展开探究学习,明确创新成果。让学生脱离原有的学习架构,深度带领学生完成学习,使学生的学习基础得到保障。营造良好的倾听氛围,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的基础。要根据学生的内心特点,教师精心设计情景以及教学环节,让学生更好集中注意力。通过形象、色彩、声音等,让学生认真倾听。对某些学生出现的学习问题,如注意力降低或故意打断教师教学进度等行为,教师也要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对勇于发言、善于倾听的学生表示鼓励,使课堂教学秩序更加和谐。

(2)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促进学生深度学习,要按照理想的学习标准,让学生应用联想性思维,将所学知识点进行导出、引用。数学深度学习看重小学生的分析能力,加深小学生对知识点的独特理解。可以打造新旧知识体系的连接,使学习进程具备连贯性、系统性,发挥事半功倍的成效。例如,在小数加减法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基于自身对小数的独特认知,实现小数加减算法的深度理解。教师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如让学生参与编题,让学生在“0.8+3.74”算式中自觉地了解到小数点的重要性。教师可对小学生说道:“3.74可变换成三个数字,是哪三种数字?”小学生说:“3、7、4”。教师说道:“不错,3.74从表层意义上分析,可分为3、7、4。但如果加入小数点,就可以变成三种不同的数字。将小数点放于3与7之间,3.74便是个位数。将小数点放置于7至4之间,就变成了37.4,变成了十位数。若将小数点放置于3之前,需要加什么?”小学生自然说道:“加0”。教师说:“不错,这就变成了0.374。”通過引导式的教学内容,让小学生明白小数点标注的位置,将直接决定整个公式的算法以及最终结果。让小学生通过判断以及抽象化的思考,了解数学的综合性、严谨性、逻辑性。使小学生掌握的知识成为新的学习前提,利用联想思维能力,让小学生生成全新的思维意识。

(3)结合针对性思维

结合针对性思维,引导学生完成深度学习,使学生的思考表达倾听能力更有实用性。例如,某些小学获得学习成果后,便疏忽对知识点的巩固,较容易遗忘后续学习该知识点。因此,教师要安排对应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成长舞台,使学生对于学知识点的认知、理解不仅局限于记忆,更映射日常生活,积累学习经验。如“简易方程”教学,教师让学生将简易方程与地理单位等进行联系。如教师可对学生问道:“北京与上海的距离,假设为1320千米,你们知道什么交通工具最快吗?”小学生说:“飞机和火车最快。”教师说:“没错,我们以火车为例。A、B2列火车同时从北京、上海相对而行,预计在六小时后两辆火车将相遇。现在已知A列火车的运行速度为120千米/每小时,那B列火车的行驶速度为多少?”这种题目教师以往的解答方式是直接通过黑板完成公式讲解,小学生在下面进行记忆,进行针对性学习。但这种学习方法实践性不足,因此教师要以更直观的方式,考虑小学生的理解性。要结合对应工具,保障数学具有全新的想象、分析、推理能力。让小学生了解其中的因果关系,小学生与教师讨论、同伴交流,可以从浅显的笔记记录上升至互动思考、理性分析。让学生进一步完成深度学习,保障学生的思考表达倾听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使学生的解题思维得到强化。

(4)开展对应教学活动

教师开展的深度教学活动,能够选择理想的学习内容以及方式。如助力学生的学习成长方向,在内容选择中,教师应考虑不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无论是正常教学或是公式分析,都要让学生有倾听能力。只有小学生在倾听后,才能够真正了解教师的教学要求。如在“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教学中,教师要求小学生聆听教师提出的题目:“工程队需要修建一条公路,公路的长度为980米。目前,该工程队已修建15天,仍剩200米没有修完,每天平均修多少米?”小学生在听完题目后,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关系图,让小学生彼此探讨交流。在预算结果中,小学生之间甚至可以开展迷你竞赛,优先想出答案的学生可以得到教师的表扬。让小学生完成高度的配合,只有这样小学生才能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开动脑筋,提升小学生自身的学习欲望,求出理想答案。整个教学活动都要围绕小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应用体系开展,教师可根据小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进行安排,学会审时度势,让课堂教学取得实效性,保证小学生综合能力的成长。

(5)引导学生掌握倾听方法

在深度学习中,引导学生掌握倾听方法,可以让学生明确倾听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聆听,而是要让学生学会边听边思考;边听边学习的要点。如何让学生的认知清晰,教师要给小学生可操作、可细化的倾听方案。如专心、耐心、用心。在专心中,教师要让小学生明确无论是教师发言或是其他小学生发言都有闪光点,小学生要做到的就是专心聆听,清晰每一字、每一句,避免打断。要在小学生讲述完毕后,其他小学生才能够进行发言。在耐心中,小学生要有高度的耐心倾听其他小学生的意见以及教师对自身教学规划,不能起哄嘲笑同学。在用心中,小学生需要边聆听边思考同伴或教师讲述的话有何深意,完善自身的想法。在小学生真正了解倾听要求后,教师进行榜样示范,交给学生新的聆听方法。在学生发言时,其他学生可以结合理想的态度,关注发言者,鼓励小学生讲述更科学、更有效、更完善。

此外,教师可以结合奖励机制,坚持长期训练。要考虑目前小学生学习的各项问题,要达到及时表扬、树立榜样。如对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对应的处罚。学生的倾听能力在短期内无法有效形成,其原因是小学生的配合度下降,故意产生学习干扰因素。教师就可以对学生开展一对一谈话,让其明白倾听能力与其自身的学习有高度的融合作用。小学生倾听能力的下降,必然会影响自身后续学习。只有小学生与教师有效沟通、有效交流,才可以完成复述、口答训练、听算训练等。例如,在复述中要小学生讲述教师刚才所讲述的知识点,培养小学生的记忆能力。教师可以对小学生问道:“你们了解题目的意思吗?能像教师刚才所说那样重新讲述题目吗?”小学生就可以重复教师的发言,明白教师在题目讲述中的关键之处,进而自觉掌握知识点,达到有效学习、良好学习的优势。在口答训练中,小学生的年级不同,因此其口答能力也有一定差异。教师要解决这种差异,从源头出发,让小学生自主的进行判断。列出对应的计算公式,使小学生在聆听过程中抓住问题核心,实现理想的口答训练方法。在听算训练中,教师要丰富口语练习活动,帮助学生有良好的口算能力,使学生能够准确地了解课堂所学的各项内容。

5.结语

综上所述,培养小学生的倾听能力是一个关键过程。要结合思考表达要素,教师有步骤、有方法的分层实施。教师要避免急于求成,要在教学中学会判断,强化分析。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必然会打开心门,主动地获得知识点。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生思考表达倾听能力结合数学深度学习,能够赋予数学学科新的内涵,为小学生后續成长奠定基础,形成健康人格。

参考文献

[1]俞丽春.问题引领思考促进学生表达——小学数学问题引领教学策略探究[J].新教师,2022(05).

[2]魏文娟,朱姣姣.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表达能力培养策略[J].课堂内外,2022(08).

[3]林兴.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表达在表达中提升——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生思维能力培养[J].新教师,2022(06).

[4]钱文斌.利用“小先生”模式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J].新课程研究,2022(02).

[5]赵万丹,钱锦,毛鹏莱.思维提升从“画”中来——关于小学数学画图的思考[J].中小学教学研究,2022(05).

[6]来晓春.理解、转化、建构——发展小学生数学语言的几点教学思考[J].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22(03).

[7]陈小娇.数学实验培养小学生表达能力的研究[J].求知导刊,2022(05).

[8]徐国凤.“梳理·沟通·串联”架起表达的结构之桥——小学生数学表达结构化的实践研究[J].文理导航,2022(23).

[9]魏惠兰.幼小衔接视角下小学低段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策略[J].新教师,2022(08).

[10]罗靓.关注数学语言表达提升学生基本能力——《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22年第3期导读有感[J].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22(05).

猜你喜欢
思考能力倾听能力深度学习
语篇教学中提问的有效策略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的思考实践能力
文理导航(2016年33期)2016-12-19 13:34:37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培养倾听能力,强化综合素质
考试周刊(2016年90期)2016-12-01 20:08:03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如何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软件导刊(2016年9期)2016-11-07 22:20:49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软件工程(2016年8期)2016-10-25 15:4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