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赣浪 李琴 苏意玲 蔡妍 梁艳
摘 要 在 新工科 背景下 软件工程导论 课程应进行层次化 模块化升级 以提升课程教学效果文章在 新工科 背景下 对 软件工程导论 课程的创新与实践进行进一步研究 并指出了目前的教学现状 从专业课程体系 课程高阶性 课程实践模式 课程实践环节 考核反馈管理 个方面阐述了有效的课程创新实践策略
关键词 新工科 软件工程 导论课程 创新实践
中图法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在新经济时代,我国的技术和产业纷纷得到了创新,由于各个技术及产业发展均需要高质量人才支持,因此我国目前面临的人才缺口较大[1] 。2016 年,我国就提出了与“新工科”发展相关的新理念,对课程教学模式提出了新要求,这是推动我国产业化发展的必然选择[2] 。“软件工程导论”课程是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其主要包含软件工程的基础设计需求、维护代码等,可以有效树立学生的软件工程意识,降低相关知识的理解难度,训练学生的编程敏锐度[3]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软件工程导论”课程均以理论教学为主,向学生传输了部分软件工程理论编程知识,尚未結合实际教学要求设置丰富的实践教学环节,因此学生难以理解理论教学内容,掌握的知识也无法有效应用[4] 。除此之外,受课程模式的影响,目前培养的人才大多数缺乏创新能力,在实际就业中无法发挥人才的应用创新作用,不利于我国后续的技术产业发展[5] 。根据上述问题,本文结合目前的教学背景阐述了有效的课程创新实践策略。
2 “新工科”背景概述
“新工科”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向,其主要根据我国的技术产业人才发展要求、国家战略规划、国际竞争形势等共同确定[6] 。为了稳固目前的发展状态,实现技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提高人才的数量及质量,将新工科人才作为发展的基础支持[7] 。在新工科背景下,我国的工程教育发展面临新机遇,也存在着新问题,因此,在“新工科”背景下,各个高校需要积极进行课程创新实践,巩固新工科建设效果。
软件工程是互联网、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基础学科,其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有重要关联,对推动工科产业智能化发展有重要意义。在“新工科”背景下,软件工程课程正在逐渐优化升级,很多产业在人才的支撑下得到了创新与发展。“软件工程导论”课程是软件工程的基础课程,也是软件工程的引导课程,对新工科背景下的技术产业人才培养有重要意义。
3 “新工科”背景下“软件工程导论”课程教学现状
当前,“软件工程导论”课程的教学目标及知识点如表1 所列。
由表1 可知,该课程在课程建设过程中主要借助理论知识,未设置有关的实践环节,因此目前“软件工程导论”课程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1)课程教学与产业需求不契合。目前,大多数工科院校在“软件工程导论”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均按照原有的传统课程模式进行教学,未根据产业需求及课程发展变化进行更新,导致建设的课程与产业需求不契合,培养的人才也难以应用到企业中。
(2)教师人员不充足。目前各高校的教师数量有限,能够完成部分理论教学,但难以抽调教师来设置针对性的实践教学环节,导致难以进行课程创新实践,实现工程导论课程教学效果的提高。
(3)课程评价方法不完善。目前大多数“软件工程导论”课程仅使用课程组项目提交展示法进行评价,通常由教师分析学生提交的课程报告、检查项目的开发状况、确定学习比例,从而得出学生的课程成绩。在“新工科”背景下,此评价方法难以根据课程教学效果进行课程优化,不利于“软件工程导论”课程的学习与创新。
4 “新工科”背景下“ 软件工程导论” 课程创新实践策略
4.1 优化专业课程体系
在“新工科”背景下,为了提高“软件工程导论”课程的创新实践效果,需要优化专业的课程体系。可借助SWEBOK 软件,从软件编程、设计、测试等领域出发,扩充现有的课程内容,设计有效的课程教学方案。
在建设“软件工程导论”课程体系前,需要明确总体设计目标,即根据“新工科”背景及高校目前存在的课程创新实践问题制定全新的教学计划,贯彻全新的教学理念。可将“软件工程导论”课程的重要知识作为课程建设集群,以学生课程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围绕学生对课程的实际需求优化课程体系,同时注重综合实践教学。优化的专业课程体系如图1 所示。
由图1 可知,优化的“软件工程导论”专业课程体系主要包括程序设计、基础软件工程等部分,其可以进行专业课程集群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实践能力,提高“新工科”背景下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
4.2 体现课程高阶性
在“新工科”背景下,需要借助先进的教学资源,将创新、知识、能力等融合到软件工程专业基础课导论课程中,从而体现“软件工程导论”课程的高阶性。通过高阶性“软件工程导论”课程,学生可以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形成全新的高级学习思维,解决课程陈旧问题,使其与最终的产业需求紧密联系起来。
在体现课程高阶性的过程中,可以结合目前的课程主体,与软件工程课程细化知识点进行融合,从基础细化角度出发优化高阶性课程。在“新工科”背景下,为了体现“软件工程导论”课程不同部分的实际课程教学需求,可以将其划分成若干个基础教学层次,即应用层、综合层、基础层。通过基础层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相关的软件工程知识,直观地认识软件工程操作系统,能独立完成某些简单工具的安装和使用,能熟练地打开相关的操作系统,创设简单的开发环境。应用层则需要传授软件工程的应用知识,学生需要根据基础的软件工程教学命令进行应用式开发,使其最终能够满足实际的软件应用需求。综合层则注重软件开发工具和开发平台的讲授,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开发能力,可以通过搭建相关的代码管理中心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优化,从而提高“软件工程导论”课程的创新实践效果。
4.3 创新课程实践模式
在“新工科”背景下,大多数高校在“软件工程导论”课程教学过程中易忽视实践环节,尚未创设有效的课程实践模式,因此导致最终的课程教学效果较差。事实上,“软件工程导论”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通过各种各样的项目实践才能有效学习相关的课程基础知识。因此,在后续的课程创新实践过程中,需要积极创新现有的实践教学模式,从软件的基础生命周期出发,科学地安排实践教学内容,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引导学生不断地参与到课程创新中。
例如,在“软件工程导论”课程教学过程中,将一个重要的实验基础知识拆解成不同的案例模块,学生通过课堂学习逐渐进行案例分解,完成简单案例模块的开发,从而有效地学习了实践知识,使学生能自主完成相关的实践课程内容。为了提高课程创新实践效果,各高校还可以设置各种各样的辅助课程,鼓励学生参与到各项实践课程中,设置奖惩机制,激励学生有效地完成课程实践创新,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课程创新实践平台。
4.4 设计专业化课程实践环节
不同的课程实践环节最终取得的课程创新实践效果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新工科”背景下进行课程创新建设时,各个高校可以充分利用本校资源,创设专业化的课程实践环节。例如,可以从先进的IT 学习团队中挑选出前端开发、移动开发等专业人才,举办创新型竞赛,让学生感受创新实践的作用,真正意识到课程创新实践对课程建设及学习的重要性。
在设计专业化课程实践环节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以往的设计经验,使用分层设计法完成分组实践,学生可以自主地参与到组队活动中,共同完成不同的“软件工程导论”课程创新实践环节。
4.5 深化考核反馈管理
目前大多数高校在“软件工程导论”课程考核过程中均使用应试考核法,或根据学生上交的分组考核材料进行评分,这种评价方法缺乏一定的评价依据,最终得到的考核反馈结果不准确,高校也无法根据该结果进行课程创新实践。因此,在“新工科”背景下,后续的“软件工程导论”课程建设过程中,应以科学化、完整化的考核反馈机制为基础,深化考核反馈管理,切实满足课程的创新与实践需求。通过考核反馈管理可以有效优化现有的课程内容,以及各个课程创新实践环节。考核管理不仅需要对不同的创新实践教学环节进行监控,还需要对考核目标进行综合反馈分析,有效地进行课程评价。还可以借助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构建线上考核反馈平台,从而进一步满足“软件工程导论”课程的创新与实践需求。
5 结束语
在“新工科”背景下,我國各个高校在原有的基础上对课程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优化,但大多数高校未结合实际需求对课程进行有效升级,取得的教学效果不明显。因此,本文结合新工科背景阐述了有效的“软件工程导论”课程创新实践策略,为推动我国技术产业持续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石孟良,曾磬,韩晓娟,等.“纵向挖掘、横向比较、多向选择”的教学创新实践———以建筑学二年级“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为例[J].安徽建筑,2023,30(1):121?123.
[2] 马静,刘晓曦,郭玉京,等.“召唤结构”视野下基于师生共同体建设的《场地设计》课程教学创新与实践[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22(6):25?30.
[3] 俞冠伊,江舫.基于5C 核心素养人才培养模式下的环境设计课程改革与创新实践———以“室内设计原理与方法”课程为例[J].科技风,2022(34):83?85.
[4] 宋怡,刘彬辉,李斌,等.“新工科”背景下基于真实挑战的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设计创新”课程为例[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2(11):54?57+86.
[5] 张毅,李冠亚,胡杨,等.基于“教学?研究?应用”相结合的创新实践教学———以医学图像处理与分析课程为例[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2(11):80?83.
[6] 韩伏彬,董建梅,柳晓娜.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教师教育课程体系重构———兼论《教师工作实务指导》课程与教材的创新实践[J].邢台学院学报,2022,37(3):69?72.
[7] 毛凯楠,杨巍,陈晓翠,等.地方本科院校地质类专业课程创新教学体系实践———以地貌及第四纪地质学课程为例[J].高教学刊,2022,8(17):29?34.
作者简介:
陈赣浪(1979—),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软件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