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文潇
一、“表征”理论与民族共同体意识
英国文化研究“伯明翰学派”的著名代表人物斯图尔特·霍尔(Stuart Hall)以符号学、语义学的方法架构提出其著名的表征理论(representation theory),从事媒介文化研究及理论探讨。[1]在他看来,“表征”是一个关于文化实践的动态系统,而具有物质性的符号被创造出来的一瞬间,符号具有某种作用,然后这种作用被人们以概念图的方式纳入社会中,于是它便成为约定俗成的文化表象。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远古时期的人类想要喝水,于是用地上的濕润泥土制作了一种容器,这个喝水的容器至此之后就被赋予“杯子”这一名称。从物质性(泥土)到概念图(各种用途的容器)再到最后的符号(喝水的杯子),是一个极其简单的表征过程,这一过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生生不息地运作着。如果“杯子”都能是一种意指实践,那么我们社会生活中的一切文化产品都必然在履行着复杂而系统的表征程序。央视春晚在面向观众的同时,也在表征。它通过各个不同类型的节目表征着新的一年发生在人们生活中的热点事件、国家主流观念、群众心理需求……长达4小时的文化输出包涵了纷繁复杂的意识观念。
因此,我们需要将视线聚焦,当看向一些具有明显民族特色的节目时,例如《我的家乡》和《家园》,会发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影像符号和音乐符号中所展现。从表征理论的基础逻辑来讲,符号指向文化实践,创作者在生产符号的同时已然携带了某种所指,这种所指在能指符号里不断蔓延,并进入概念体系,然后成为约定俗成的事物。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历史发展脉络层面,中华民族的构成本身就是一个打散又重组的过程。从秦汉时期的防御匈奴到魏晋南北朝的五胡十六国,再到唐宋之间的五代十国,以至蒙古元朝和满族清朝,华夏大地上早已不可能存留一个纯种民族,至少从历史学和基因学的角度来看是不存在的。所以,一个共同体的产生是必然的、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
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始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2]。我们从民族共同体意识产生的历史逻辑和政治背景中可知,一种主流概念的产生与被接受具有不同的发展阶段,如果需要让其作为集体意识被共同体内部的所有人民认同,那么就需要不断运行表征系统,使其成为约定俗成的文化现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了对民族主义抽象性和排他性的超越,把人类学的民族升华到了社会性的国族,从而为深化把握和深刻认识民族概念创造了崭新的阐释范式。[3]为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线,央视春晚编导团队以极具象征性的元素和富有感染力的节目作为物质性符号,促使符号的能指与所指相对应,从而产生潜移默化的带动效果,最终将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概念以无形方式嵌入观众心中。
二、“表征”系统的运作过程
(一)视觉语言:空间、花形与服饰
当物体受到光的反射进入人的眼睛后,会在眼部器官中进行一系列反应,最终形成图像,由此便产生了视觉,而这只是一种自然的、生理层面的过程,视觉语言的产生显然要复杂得多。当创作者利用多种元素(例如形状、线条、颜色、明暗等)制造出影像,首先要判定的是制造意图,然后制造意图传达给接收者,接收者再理解创造者意图,这才是视觉语言的形成过程。这与表征系统的运作过程一致,视觉语言作为符号形成概念体系,便具备了某种社会意义,观众由此接收并开始认知。由空间意象、花形元素和服饰元素构成的一组视觉语言体系,塑造了2023年央视春晚中有关民族共同体的概念。
不同于往年春晚的传统模式,2023年春晚对视觉语言的创作注重形式创新,升级打造了“竖屏看春晚”,并首次推出了多画面“分屏”效果和幕后花絮机位,不仅有效延展了春晚舞台,也打造出了“跨屏”直播新样态。[4]春晚舞台的延伸让空间无限放大,观众可以通过“眼睛”和互联网科技走出演播厅看到祖国的大好河山,看到各个民族的同胞共聚一堂。例如2023央视春晚中的很多歌舞节目都通过前后景叠加的方式来将空间的范畴扩大化——前景是真实的表演者载歌载舞,后景则以荧幕形式展现蒙古的草原、甘肃的黄河和藏区的高山等。当空间在视觉意义上被延展、各个民族的聚居地都出现在镜头中,那么这在某种意义上就象征了共同体的具体形式。当我们谈到民族共同体,更多时候只能设想一个抽象概念,然而春晚对空间的处理方式则将抽象概念具体化,从而让舞台下和电视机前的观众都能感受到具象共同体的存在。
如果说对空间的处理让共同体这个概念得以具象存在,那么2023年春晚中无处不在的“花”元素则是更鲜明地揭示了共同体中的各个民族团结一致的重要性。节目之初,主持人便介绍了舞台上空的花朵穹顶,层层叠叠的花瓣包裹着中间的花蕊盛放在上空,接着是开场节目《花开种花家》,“种花家”谐音“中华家”,而花朵象征着每一个民族、每一个中国人,大家齐聚在中华大地上。此外,花朵和花瓣的意象还一直出现在众多表演者身后的荧幕上,花瓣不断涌出,似乎是在寓意春天的到来,同时也是以花瓣隐喻各民族,紧紧簇拥在一起的花瓣正好似56个民族携手渡过历史长河。
《我的家乡》主要以衣着服饰为表征符号,表演者的发型、穿着、头饰几乎都具有了语言的力量,他们的出场意味着一场多民族狂欢的盛宴,镜头以处于中间位置的两位女性表演者为视觉焦点。来自四川甘孜的女歌手阿兰身着一袭白色长裙,衣领、侧搭披肩和袖口处配以金色刺绣,图案灵感借鉴了川西藏区民族特色风格,发饰、耳饰采用珍珠元素正如雪山上高贵典雅的雪莲花;再看另一位演唱者,黛青塔娜的头饰由玛瑙、珊瑚、松石和银饰等材质构成,这些材料源自蒙古族女性常用珠宝,古时蒙古属于游牧部落,常常迁徙,于是女性习惯于将贵重物品用作装饰,以便随身携带,这是历史和部落遗留下来的风俗习性,发展到如今已成为一种极具特色的美学。绚丽而又具有浓重民族风意涵的头饰指向蒙古,又从蒙古指向多民族,最终指向人们对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归属与认同。处于两位主要女性演唱者中间的吴彤身穿满族传统服饰马褂,黑色织锦搭配立领对襟,让观众梦回老北京时光。同时,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这种马褂后来演变为全球熟知的唐装,具有民族特色的服装渐渐转变为中国在世界的一个符号,这意味着各个民族组成了中华,同时中华也等于各个民族,民族共同体概念中不仅有团结,更有平等。限于时长,舞台上其他表演者的特写镜头不多,无法逐一清晰展示服饰语言,但央视剪辑团队特意采用了许多全景和中景镜头,一方面足以将所有表演者的服饰语言表达出来,另一方面使用交叉镜头也有利于减少观众视觉疲劳感。另外,在全景镜头中,舞台上方的巨大花形在灯光的照耀下分外华彩,上方的“花”与下方由服饰语言构成的“华”共同形成了一组舞美符号——民族在这一刻共同欢歌,并以“中华”的身份面对世界。《我的家乡》以几个少数民族为代表来阐释共同体意识的必要性,且表演者的服饰虽有民族特色,但到底仅仅采用了具有代表性的元素。不同于前者,《家园》更彻底地使用了服饰语言,人的面貌在节目中模糊,余留下的是民族的代表性装束,其真正将我国56个民族一一搬上了春晚舞台,并通过表演者的服饰语言和身体语言来展示中华大家园的魅力。节目一开始采用全景环视镜头,摄影机从面向舞台的右方缓慢推移至左方,直至将全场纳入画面内部,台上的演员身着不同的民族服饰,他们作为个体的意义被模糊,留下的是民族代号。然后镜头停留,另一群演员从面向舞台的左侧跑上舞台,台上的和台下的演员以“招手”这个动作来互动,呈现出相互接纳、彼此融入的和谐氛围,这个动作设计给观众传达了一个信息:民族在聚集、在融合。节目中还有一个动作设计是表演者们牵手围成圈一起自由舞蹈,这是很多少数民族共有的习俗,例如彝族火把节、藏族锅庄舞,佤族甩发舞……这种舞蹈形式更多是用于表现热情友爱,一般出现在开阔的室外空间,央视编导组将其运用在春晚舞台上,不同于传统形式,这里的演员朝向观众,有利于拉近表演者(象征民族)与个体观众的距离;另外,圈层数目增多,外圈包裹内圈,就如同舞台上方的花朵,花瓣层叠,形成了呼应。
(二)听觉语言:民族唱腔与民族乐器
相比于视觉语言的贯穿全场、形式多样,听觉语言则显得较为单一,其主要通过演唱者的歌声和乐器声来表征共同体概念。
《我的家乡》首先由阿兰和黛青塔娜的吟唱开头,高亢悠扬的和声将川西地区的高山流水与蒙古族的辽阔草原呼唤成景,这两位女歌手都精通民族唱腔与现代音乐技巧,一出口便将场景沾染上充满民族特色的音乐艺术气氛。随后,吴彤的一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浑厚苍凉,更是将场景转换,架子鼓声突发,那一个未被编入词中的“圆”字戛然而止,更增添了曲调的力量感。作为轮回乐队的前主唱,吴彤擅长将民乐与摇滚相结合,两种大相径庭的乐种在他的创作过程中既保留了彼此特色又诡异地嵌合在一起,从而产生了直击心灵的美感。正如《我的家乡》里他前半段采用沉哑低音吟唱西北大漠英雄荣归,后半段则走下台阶以较为尖细高昂的嗓音唱出“遥远地方的姑娘”,音阶的变换意味着歌中主角和场景的转变。《我的家乡》由四首民族歌曲组成,即四川藏区的《康定情歌》、青海蒙古族的《青海湖》《在那遥远的地方》以及西北花儿《啦啦令》,创作者有意将不同歌曲进行改造,使其容纳在一个新的框架中,其原因正在于可以适当地进行表征——词曲中涉及的空间和人物构成民族符号,演唱者歌唱的启示不是具体的英雄或是姑娘,而是他们所属于的民族,于是共同体概念就在音乐层面被阐释。《家园》这首曲目的歌词简单,主要是对土地、流水的赞美,值得注意的是歌曲尾声重复数次“我爱你”,音阶由高到低,缓缓落下,演唱者转头望向背后的自然风景,歌声与风光融合,从而制造了一场人与家园共同欢宴的乐景。
如果说歌声表征系统更为直接,那么乐器语言在央视春晚中则处于辅助地位,但这并不影响其对共同体概念构造的重要性,反而增添了更强的民族融合气息。例如在《我的家乡》中,居于舞台四周的是处于艺术狂热状态的、演奏各类乐器的音乐人,乐器声在节目1分40秒到2分钟之间得到完美展示——歌声停止,镜头转向乐器演奏者,电音伴奏消失,从而保留了民族乐器最原始纯粹的美妙。冬不拉的乐音音量较小,似山间泉水淙淙,又似艺术家在雕琢树木,这种乐器源于新疆的哈萨克族,在哈萨克族传说里,冬不拉的声音饱含着父亲对儿子的思念。父亲与儿子对应着中华各个民族,表征的运作通过传说故事展开。扎木念多在藏民居住地使用,琴身图案华美,乐音柔和悦耳,弹拨之间,尽显灵动,展示出藏族人民的乐观态度和热情天性。迪庆弦子由来自香格里拉的格茸演奏,其外观与二胡类似,音色则相对较为低沉。来自不同民族的乐器纷纷登上央视舞台,在让观众感受到民族非遗文化的同时,也对共同体概念有了艺术美学层面的理解。
三、作为文化的共同体与作为人的共同体
民族共同体的产生前提是多元,因为有多元性、相异性,所以需要形成和谐的共同体。共同体包含两层涵义:一是文化的共同体,二是人的共同体。民族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拥有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地域、共同文化、共同语言以及共同心理的共同体。[5]央视春晚将民族作为一个客观表象来展出,在视觉和听觉工具的辅助下,客观世界的真实形象将其本来便具有的純粹信息价值释放了出来,表征最终的目的是促进社会价值观念的流通与主体身份的自我认同,这两者其实是针对接收者和展示形象本身来界定的。从符号到文化,是表征系统的野心。
作为文化的民族共同体要求促进主流社会价值观念的流通,媒体宣传从来都是观念流通的主要手段。媒体以娱乐节目的形式不停输出各种与观念相应和的元素,在一个时间阶段里,观众接收到信码,在欣赏的同时试图理解它,阶段性的观念逐渐定型,最终成为永恒性的文化。文化共同体是针对接收者的一种符号,整场春晚的舞美设计就是一场符号盛宴,能指是随处可见的巨型花朵、是表演者身上的民族服饰、是各具地域特色的唱腔与乐器,具体的能指与抽象所指产生关联,从而形成共同体符号,符号进入社会,形成意义,最终获得大众的认同,于是它便成为被熟知的价值观念。对于舞台下的观众而言,他们是在观赏一场演出,但同时也被包含在表征系统之内。语言在其规则和法则水平上的封闭结构特征是同我们实际话语行为中的自由和不可预见的创造性能力相结合的,社会共时的语言系统和个人历时的话语系统共同运作才足以表征价值观念,并使其流通。当民族文化渗入观众内心,民族共同体概念便成为人们讨论的对象,主流价值才得以大众化、通俗化。除舞美设计符号和语言符号之外,表演也成为一种文化符号,《我的家乡》和《花开种花家》都以不同传统文化塑造了节目的多样内涵,从而使共同体之内的价值含义愈加丰富。
作为人的民族共同体包括我国境内的56个民族和未识别民族成分的拥有中国国籍的全体中国公民,这是一个政治、法律层面的定义,它要求人具有对于自己身份的认同和所属集体的归属感。主体身份的认同联系的不再是观众,而是表演者。央视舞台上的表演者本是有限的、具体的,但在《我的家乡》里,当他们穿上属于各自民族的服饰,个体的姓名便已被模糊,留下的只是一个个群体符号,所以表演者的认同等于各民族对共同体概念的认同。再如《一带繁花一路歌》以不同国别的表演者和经典乐曲展现了“共同体”的壮大之态。2023年春晚一共41个节目,时长为四个半小时。其中,两个节目明确使用了多民族元素,时长合计8分钟,占总时长比例约3.3%,足见央视总台对辅助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视。重视的根本源头在于各民族主体,媒体通过表征实践构建主流意识,并且提出一种期待,即期待共同体当中的各个具体范畴能够对共同体本身进行认同表达。归属感在表征实践中形成,民族不是他者,且依然是主体,但却能够以更和谐的方式融入更大的主体。
结语
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肇始于1983年,至今已有40年历史。这场一年一度、辞旧迎新的全民盛宴,涵盖了每一代中国人的欢乐记忆和感动时刻。巨大的媒体效应和春晚本身的号召力对表征系统的运作大有裨益,以表征实践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影像语言和听觉语言形成关于民族的符号展示,本身便是一种表征语言。共享信码在观众与表演者之间流动,文化共同体与公民共同体构成了民族共同体的两大基础要素。然而美中不足的是,本年度春晚的节目设置虽然偏重民族共同体观念的表达,但较为集中展现民族元素、民族特色、民族风范的节目却只有两个,其他节目对这一观念的表达则略显含蓄,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传播效果。因此,若试图就这一观念进行更深入的挖掘和呈现,则需要央视在今后的春晚节目策划、制作中持续探索。
参考文献:
[1]全明姬.语言哲学视域内的语言、表征与意义[ J ].外语学刊,2010(06):13-16.
[2]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习近平同志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报告摘登[N].解放军报,2022-10-17(2).
[3]孙倩颖,黄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重意蕴[ J ].学术探索,2022(12):42-48.
[4]刘阳.新媒体直播规模和海外传播量均创历史新高[N].人民日报,2023-01-23(004).
[5]斯大林.斯大林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