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戈
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当下,改变语文课堂中陈旧的教学模式,使语文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则是响应素质教育的第一步。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我们不是要给学生上一堂鼓舞人心的语文课,而是要将每一节语文课都上得引人入胜,真正将语文课堂变成鼓舞人心的语文课堂。
一、让学生有参与的兴趣
“要播种阳光到别人心中,自己心中也要有阳光。”如果教师一走上讲台,眼睛死盯着课本,沉眉塌眼,或自视清高,或怒目圆睁,冷若冰霜;教学效果、教学气氛可想而知。用亲切和善,温柔信赖的目光关注学生,就如春风洋溢整个课堂。
每一个学生都蕴藏着学习的潜力,无论有没有天赋,教师首先要尊重、信任他们,让他们昂首挺胸的展示,课堂和谐,学生才会感到欢悦。其次课堂鼓励是对真情的唤醒,作为老师,我们不要吝啬。一个欣赏的眼神,一个满意的点头,一个亲切的手势,一个带头的掌声,一个得体的语言……都能激励他们敞开思维的大门,自信的去探寻知识的奥秘。
教师在讲台上拿着课本口若悬河地讲,学生在座位上埋着头奋笔疾书,这是当下语文课上最常见的情景。许多学生认为语文不过就是背书而已。这样的语文教育无疑是失败的。语文学习过程中有一些东西需要学生去记忆,但更多的需要学生自己去体验。现在我们所使用的语文教材都是选文型的教材,所选取都是中外名著,除了听说读写的工具性学习之外,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体验并真正理解这些名著中作者的思想情感,从而树立起自己的情感价值观。机械的学习方式并不能带来真正的理解,只有通过“在做中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去,才能达到领悟甚至顿悟的可能。
二、转变语文教学理念。
学生只有在一种自由、平等的状态下,他们才能更好地思考。要想营造一个鼓舞人心的课堂,我们就要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心理距离,教师要放低姿态,平视学生,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情感体验,而这些才是学生能够积极投入到语文学习的内动力。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只有完全相信自己的老师,他们才能努力去学习这个教师所教学的学科内容。所以,我们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在学生的脑海中树立良好的形象。这里包括外表形象与语言、行为形象,都要做学生的表率,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爱他们的,是关心他们的。其次,要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也许有的教师认为,如果自己的地位与学生平等了,那学生还不是上天了,那自己的威严何在,当课堂出现状况时,自己就没办法处理了。其实不然,当学生在我们的面前表现出语言谨慎,不感越雷池半步,那学生还会自主学习吗?他们还会有创新思维吗?显然是不可能的。新课标要求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角色就是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所以我们的作用不是教会学生学到了什么知识,而是让学生知道如何学习这些知识。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要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这些,都需要我们与学生在一个平等的关系基础上才能实现。
三、提高学生参与意识
语文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将语文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与独立思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创新。改变传统单一的讲授法教学,而采取多种教学法相结合。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課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独立活动的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天地,能表现自我。一位教师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充分体悟课文情境,感受文章所描摹的生活场景。他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组织学生自读,在自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并在小组内讨论,通过讨论,教师认为学生理解还比较抽象,他又组织学生通过表演来理解、体会。在动作表演中,他发现一些学生表演动作不到位,动作太僵硬,不自然,表情不丰富,他又通过评议来引导学生重新体会。一节课,学生始终在他自然顺畅的导引之下,自主学习,自主阅读,自主感悟,实现重点训练项目人人都有参与机会。每一名学生都参与了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并以此为契入口,突破了本课的学习难点,顺利的完成了学习目标,课堂也一改沉闷的局面,学生在课堂上也“活”了起来。
四、布置生活化的课后作业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教学只有和生活融为一体,才会有新的突破和创新,语文教学需要生活化,而且语文与生活还是密不可分的,语文知识的学习需要在生活中得以验证,其中,最好的途径则是布置课外作业。布置生活化的作业,能有效加强学生与社会、家庭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进行有效总结。布置生活化的作业也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使语文知识的学习变得更通俗、有趣、生动,而且还能让语文教学实践变得更有活力。
总之,要想经营一个鼓舞人心的课堂,我们就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改变教学内容的的呈现方式,营造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创新作业的布置方式,从而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可以得到更好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