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成轩
纪录电影《大学》采用亲历者的“在场视角”,呈现了清华人的感人瞬间,以及真实可信的物象细节,在纪实的影像叙事风格中,传递了追逐梦想与家国情怀的真挚情感,使青春奋斗与理想担当、家国情怀等多元主题得到了“影像化”升华。本片坚持捕捉真实、自然的情绪,将镜头对准真实的大学校园,精心选择了四个时代、职业及人生阶段完全不同的人物,不仅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人生版图,也增强了影片的可看性和说服力。
一、回归真实:《大学》的创作逻辑
纪录电影以真实的记录行为来建构“真实”,既要确保内容的天然性,也要体现记录行为。纪录电影《大学》以刻画、勾勒人物群像为主,通过塑造细节饱满的人物形象,并借助人物故事,彰显了人文教育特色,打破了传统“说教式”的叙事方式,实现了“真情感”的真实记载与生动传递。
(一)纪实手法讲述“真故事”
法国纪录片大师让·鲁什提出了“真实电影”的概念。他认为,“拍摄无可避免地会激发与拍摄对象的场外重要关系,唯一诚实的方法是表明拍摄意图,推崇由电影触发真实的人性时刻。”①纪录电影通常以记录形式来真实、忠实地讲述事实,从而使电影文本彰显出极强的“真实感”。[1]真正决定纪录电影美学的本源是真实的记录行为。为了更好、更真实地展现清华学子的精神风貌,纪录电影《大学》使用了最平实的拍摄手法,以观察者和纪录者的视角,生动再现了不同人生阶段清华人的面貌状态。该片以“等待”的方式,用3年伴随式纪实手法拍摄,真实记录了清华人精彩的生活瞬间与感人故事,而非是艺术创作或“摆拍”等方式。该片通过选择具有故事性、话题性的人物,讲述真实的故事内容,定格鲜活的感人瞬间,共同描摹追梦逐梦场景,以真实可触的人物群像,能够更好地激励当代年轻人坚持追寻梦想。受创作时长、主题表达等因素影响,在拍摄、剪辑过程中,该片从追求看点与记录真实生活的平衡点出发,从1000多小时的记录素材中,合理取舍创作内容,尽可能为观众提供了真实、新鲜的素材,最终由个体组成的纪实故事,不仅丰富了宏大的叙事结构,也诠释出独有的美学质感。
(二)微观视角塑造“真人物”
比尔·尼科尔斯在《纪录片导论》一书中提出,“纪录电影谈论与真实人物(社会演员)相关的环境和事件”②。作为现实主义题材影片,纪录电影《大学》注重做好细节描述,遵循事实逻辑,讲述人物从参加高考到正式入学,从学生到教师再到进入社会,甚至退休等一系列普通人的故事,通过采用全景叙事策略,以完整的时间线、人生线覆盖了整个大学时间,乃至人生命运的不同阶段,最终构成了完整的人生历程。影片生动呈现了四个人物从2018到2020年间经历的人生转折,以开阔的视野塑造了鲜活、生活的清华人物群像。“00后”严韫洲刚刚过了18岁的生日,经过高考磨炼,他终于考上了心仪高校。水利系博士生宋云天告别清华园,经过一番斗争,最终放弃其他诱惑,选择了“造福一方百姓”的初心。“哈勃学者”蔡峥历经10年海外求学,毅然决定回归清华园,只为实现自己“仰望星空”的天文梦。来自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已经83岁的钱易院士,虽然已经迎来了荣休,但是她仍然不愿放弃教书育人的使命初心,依然活跃在三尺讲台。通过讲述面临不同身份转变、人生抉择的人物故事,在新旧交替、精神传承中,塑造出具有代表性的清华人物群像,从而使大众广泛关注大学、关注当代的年轻人。
(三)真实记录诠释“真情感”
法国电影艺术家雅克·贝汉认为,“所有的影像,都是谜题。情感是一种语言,一种真正的语言。”①纪录电影所流露和表达的情感超越了所有叙事技巧,呈现出更加强烈的自然性、真实性。在传统纪录电影中,实录素材、图像资料等叙事性元素的功能相对单一,更多仅用于佐证创作者的某些观点或者假设。[2]纪录电影《大学》创作者以“教与学”“人生命运转折”两大主题为基础,用3年的时间记录下四位主人公的各种行为,包括面对高考、志愿填报、拜访恩师、人生职业选择等多种素材,再通过对这些拍摄素材的重新整合,进而以“视觉拼贴”的方式,为观众呈现了完整的大学生活。作为一部具有人文精神、探索意义和鲜明主题的电影,其通过讲述四位清华人的细微故事来反映“进清华、守清华、来清华、离清华”等四种状态,生动诠释了“奋斗精神、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奉献精神”等四种精神。事实上,四位主人公分别对应的是四种不同的生活状态,体现的是四种完全不同的真实情感。通过发挥不同片段的链接、索引功能,引导观众进入不同层级的叙事单元,从而获取相应的心理感受。
二、功能驱动:《大学》的媒介效果
纪录电影不是一种“个人文本”,而是一种“公共图像”。通過用影像符号存储、展现故事,输出情感共鸣,激活集体记忆,实现了纪录电影的媒介功能。纪录电影《大学》用镜头记录真实,依托清华园的时空场景,在记录性、集体参与性和教育启迪性等多元功能驱动下,通过强化叙事文本与受众之间的互动连接,采用意蕴丰富的叙事符号,在增强影片文本体验性、参与性的同时,促使影片升级为社会议题表达的公共空间。
(一)社会功能:精神展示,输出记忆
比尔·尼科尔斯提出,“真实人物在故事中按照他们的本来面貌向我们现身说法,对影片所描写的生活、环境和事件表达令人信服的主张和看法。”②电影作品是一种公共媒介,在其上映、进入大众视野后,其中传递、表达的内容都将对受众产生直接冲击。[3]纪录电影《大学》在叙事过程中,选择使用的叙事元素,不仅具备证据功能,还通过彼此嵌入搭建了“沉浸式”互动空间,为观众提供了精神探索、叙事参与和体验等多元功能。影片以开放性表达为支撑,注重共同实现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及宣传价值,通过深入清华园,选择四个具有代表性、故事性的清华人物,记录几代清华人的言行举止、点滴生活来具体展示不同阶段、不同年龄清华人的生活面貌,从而为社会了解清华、了解大学提供了极具现实主义美学的影像素材。影片通过集中展现清华人积极创新、回报社会的优异品质,进而在温暖表达展现人物光辉的同时,深刻诠释了清华人的使命感与家国情怀。
(二)抒情功能:场景链接,唤醒记忆
英国约翰·格里尔逊在《纪录电影的首要原则》一书中将纪录片定义为“对现实的创造性处理,根据自然素材制作的影片”。③独特的叙事空间,不仅能够辅助剧情,增强受众对叙事内容的理解,还能使受众将叙事场景与个人生活相结合,从而唤醒真实的情感记忆。[4]纪录电影《大学》展现了创作者非凡的叙事创造力,通过用镜头记录真实人物,以故事再呈现的“剧情化”形式来传递创作思想、表达创作主题,从而使电影作品呈现出更加主动、多元的意义,并引发观众产生更深刻的思考。在影像空间叙事方面,清华承担起追逐梦想与实现梦想的两端,每一次不同的抉择与命运变迁,均与家国情怀相关联,这也对应了大时代环境下个人行为抉择与大学教育的关联性。影片通过以纪实影像对此进行的真實再现,完成了值得深析的影像表达。为了增强可看性,本片采用“讲故事”的方式,通过个人与学校的真实感情故事为主线,将四个年龄、经历完全不同的人与清华的故事作为重点,生动讲述了清华大学的发展历史与社会贡献。为进一步提升影片价值,本片在选择具体内容素材时,重点把握了“教与学”“人生命运转折”两大主题,讲述了鲜活个人在面临人生新阶段时做出抉择需要付出的巨大勇气,并借助鲜活的人物生动诠释了抉择背后蕴含的价值观,以及大学给予人成长、选择的实际影响。通过讲述与清华、与大学、与人生抉择相关的故事内容,不仅唤醒了观众相应的精神记忆与情感体验,更形成了强有力的情感共鸣。
(三)叙事功能:建构仪式,升华记忆
比尔·尼科尔斯认为,“电影制作者独特的视点将故事整合成一种直接观察世界的方式,而不是一个虚构的寓言。”①在纪录电影中,叙事元素不再是简单的信息载体,而是具有互动、交流特征的媒介。通过将纪录电影打造成为创作者、受众及叙事文本相互交流的纽带,能够使受众在获得“沉浸式”体验的同时,参与到影视文本所建构、映射的“社会空间”之中。[5]与传统的线性叙事结构不同,纪录电影《大学》采用的分支性结构,在遵循记录电影真实、客观等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与大学、与梦想有关的信息进行组织、重整,并以新的信息供给方式向观众讲述故事,展现了鲜活、真实的人物形象,衍生出更多新的叙事框架,有效消解了传统记录电影信息传播的“灌输性”“权威性”,使观众能够从个人视角来理解、体会大学及青春所传递的多元意义,进而最大程度地观照了现实议题。比如通过讲述宋云天探索理想与现实的边界,促使观众反思是否应该为了理想而执着追求。而钱易老师更是将清华老一辈教师尊师重道的风格展现得淋漓尽致。当观众在聆听、品鉴每一个人物及故事时,都会将其与个人体验、生活感受相融合,不仅进一步深化了观众的个人认识,而且最终在彼此的关联中多维度地呈现了叙事主题,从而实现了影片叙事功能的想象建构。
三、思想表达:《大学》的价值重构
“真实性”通常被作为纪录电影最根本的属性。在纪录电影创作过程中,要将真实性放在公共性、娱乐性、宣传性等功能之前,通过把握“真实性”的创作前提,实现电影叙事价值的根本重构。纪录电影《大学》形成了相对个性、独特的创作风格,实现了从内容描述向观点表达的升级,其价值也在彰显艺术纯粹性、主题人文性的基础上得以生动重构。
(一)聚焦现实:人文关照与细节表达
美国学者帕特里夏·奥夫德海德在《纪录片》一书中提出,“纪录片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信赖性对我们所有人来说都很重要,因为这些特质正是我们看重纪录片真正的、独一无二的原因。”①纪录电影往往能够获得广泛关注,其中除了记录真实,也与记录电影表现的人文关怀有关。[6]纪录电影《大学》坚持“以小见大”,通过采用微观叙事策略,以小切口讲述大道理,在充满温情的个体故事中映射时代变迁,促进创作主题进一步向微观、情感化发展。从创作技巧看,本片整体并没有使用访谈对话和旁白解说,而多以“直接电影”的记录模式进行创作,以自然而然的形式长时间跟踪记录特定的人物,打造了真实感极强的叙事空间,促使观众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该片令人深思的内容是采用纪实影像的叙事方式,对3年时空进行了艺术编辑与重构。从时间轴看,其中有进入清华前的高三学子、有准备离开清华到基层工作的毕业学子、有海外归来“为圆梦”再返清华的清华人,也有一生执教不愿“退而不休”的清华老教师,通过对人物群组在不同阶段、不同状态下的行为表现进行描述,从而形成了完整叙事。影片中,老先生提出清华大学要转变办学理念,持续输出有价值的思想,侧面反映了清华从工科院校向人文关怀精神院校的生动转变。作为记录电影,为确保叙事内容的完整性,给予受众良好的视觉观感,影片巧妙使用空镜头,重点传递了人的价值、大学的价值,从亲历者在场视角,表现了青年的成长、担当,赋予观众以深刻启发。通过将清华人真实的内心世界与纪录电影的想象空间相融合,使主题表达深刻蕴含于对人物的深切关照之中。
(二)主题升维:叙事内容的扬与弃
法国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吉尔·德勒兹对情动理论进行了拓展,其认为情动也存在于影片与观众之间。②在叙事过程中,基于第一人称的主观“参与性”叙事视角,不仅能够有效打破叙事文本与受众之间的边界,也让使观众获得参与影片叙事内容、主题表达的体验感。从创作风格、叙事技巧等视角看,纪录电影《大学》是一种“混合式”风格的新纪录电影。在该片中,拍摄者既是创作者,也是目击者和参与者,其以观察的视角切入,用“反映自我”的拍摄手法记录真实,尤其是通过挖掘人物最真实的细节故事来增强影片的感染力。拍摄者是创作意义、叙事主题的诠释者,也是电影的生产者。观众在观赏纪录片的同时,也被其中讲述的故事、传递的主题所吸引,从而获得相应的满足感。本片使用了极具感染力的原创音乐,在推进叙事情绪的同时,增强了影片的感召力。该片通过对现场感进行艺术升华、精神拔高,使观众能够从中清晰地体会、感受到纪录片“影像化”的独特美感。为了真实呈现人物的日常生活,记录其面对人生转折时的情感及心态变化,避免四位主人公因面对镜头过于紧张而无法展现真实自我,创作者与其进行了大量沟通工作。同时,创作者使用大量光影来反映人物心理状态,有效改善了视觉效果。该片通过对叙事内容的合理取舍,构建了基于真实人物、真实故事的“解构—重构”叙事框架,选择了更易理解、更能产生共鸣的素材,从而使观众释放了更强的情绪张力,获得了“沉浸式”观赏体验,实现了创作主题的生动表达。
(三)价值延伸:清华精神的社会传递
学者李显杰在《电影叙事学:理论与实例》一书中提出,“叙事意味着建立起一种主体性话语机制,即存在着一个讲述人。”③纪录电影作为纪实影像,其中蕴含了巨大的现实力量,而命名正是体现出影片所创造的、蕴含的情感张力和说服力。[7]“大学”既是学生成长的重要摇篮,也是人生命运抉择的现实隐喻,是所有人追求理想、实现自我价值的寓言形态。纪录电影《大学》用镜头真实呈现了当代青年人的生活状态,虽然以“大学”为片名,且以清华大学为创作语境,但是影片的英文翻译为“The Great Learning”,这是传统文化“大学之道”中“大学”一词的翻译。其中传递的主题并非指向某一大学,而是记录每个人的求学及大学时光,通过真实再现清华人追逐理想、实现梦想的过程,最终上升到个人担当、理想逐梦、大学精神和家国情怀等一系列创作主题上。在结尾部分,影片使用了“献给,我的大学”这一结束语,也体现了作品“致敬所有人心中的大学”这一创作理念。电影不仅反映了创作环境及主线以“大学”为主,也诠释了社会发展与大学之间的内在关联,更肯定了大学对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观众既能感受到青春逐梦与理想坚守,也能体会到清华对“兴学强国”使命的积极践行。影片采用纪实手法拍摄、创作,重点传递了“做有价值的事情”的观点,积极弘扬了追逐理想与不负青春等叙事主题,生动还原了最真实的清华园,重点讲述了要将个人才华、抱负融入时代发展的洪流之中,通过坚守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创造出符合时代的历史。
结语
在知识经济环境下,教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具广泛意义与社会价值。记录电影作为真实反映、再现事物真相的媒介,通过探索艺术性与真实性的平衡点,能够使受众从全新视角来观察和思考电影所讲述的故事、塑造的人物,以及反思其中所表达的多元主题。纪录电影《大学》以个人视角为基础,坚持真实记录、真实呈现,通过采用细节叙事策略,以全景呈现的方式记录了从个人成长到时代成长的伟大实践,不仅传递了积极向上、育人强国的精神力量,拓展了同类型题材电影创作的价值空间,也实现了价值书写与集体共情的理想表达。
参考文献:
[1]聂欣如.“纪录片”概念:一种源自认知语言学的阐释[ 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50(04):62-69,106.
[2]张文东.记录·叙事·隐喻:纪录片美学的三个关键词[ 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43(05):108-112,117.
[3]叶珽.个人视角、细节叙事与真实表达:纪录电影《1950他们正年轻》的创新性[ J ].电影评介,2022(04):32-35.
[4]张寅,陈园.媒介印记、现实召唤与集体共情:纪录片《人生能有几回搏》的叙事创新分析[ J ].当代电视,2022(12):84-88.
[5]岳宗胜,黄博阳,蒲亚萍.影像美学、多维叙事与价值书写——评纪录片《见证香港故宫》的艺术特色[ J ].电视研究,2022(11):64-66.
[6]熊迅.从蒙太奇到马赛克:纪录电影《烟火人间》的影像实验与表述流变[ 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1):82-88.
[7]罗虹.多维度叙事语境下的現实质感与表达——解读纪录片《人生第二次》[ J ].电影评介,2022(21):7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