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沙门氏菌病的防控要点

2023-08-09 03:28何万根谢德琼
江西农业 2023年8期
关键词:沙门氏菌养猪场猪只

何万根,谢德琼

(1.昭通市动物卫生监督所,云南 昭通 657000;2.昭通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站,云南 昭通 657000)

猪沙门氏菌病又被称为猪副伤寒,是生猪养殖期间发生频率较高的一种疾病,属传染性疾病。沙门氏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不单单会感染生猪,各种家畜乃至人均可以感染沙门氏菌,因此,防控沙门氏菌感染是维护我国公共卫生安全的关键一环,而防控猪沙门氏菌病则是其中的重点工作之一,能够为猪肉市场食品安全以及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提供保障,应当对猪沙门氏菌病的相关特征进行明确,在此基础上实现有效防控。

1 猪沙门氏菌具体病例分析

1.1 猪沙门氏菌病发病过程和病变

2020 年3 月,昭通市一猪场购入了一批60 日龄左右的保育猪,这批保育猪的具体数量为952 头。在该猪场进行了3 天的喂养之后,这一批生猪逐渐出现了精神沉郁、停止进食的情况,并且体温升高至40℃~41℃。不仅如此,猪群中的一些生猪还出现了排泄带有恶臭味的、颜色呈灰绿色且较稀的粪便,同时呈现出后肢无力的情况。在饲养5 天之后,感染疾病的生猪数量在这批生猪中占比达到了6.83%,并且因病死亡的生猪占比达到了1.26%。发展到第6 天,猪群中的一些发病猪的皮肤开始逐渐出现了一些形状、大小不一的出血斑和出血点,同时伴有发绀的情况,并且生猪发病的数量还在不断增加。

在发现这种情况之后,该猪场的养殖人员对每一头生猪使用了2 mL 的恩诺沙星用于治疗,治疗持续了3 天,但是却没有产生任何效果。在对因病死亡的病猪进行解剖检验之后发现,病猪的肠系膜淋巴结呈现出十分明显的肿大现象,其切面呈现出大理石花样。不仅如此,病猪的结肠壁和回肠壁均出现了厚度增加、黏膜出血的情况。此外,生猪的肺部胀大,有淤血、肿大情况,同时伴有肝脏充血、肿大的情况,但病猪的肝脏表面并未表现出坏死点。除这些症状之外,未见其他明显病变。

1.2 实验室诊断

1.2.1 细菌分离与生化鉴定

在发现生猪群染病之后,将病猪的相关组织送至实验室进行检验。实验室对病猪的肠系膜淋巴结、肝、肺和脾进行采集,并将其于血平板培养基上进行接种,以37℃的温度环境展开了为期18 小时的培养。经过培养之后,在这些组织中均能够发现有着整齐边缘、半透明、无色、表面光滑、圆形、大小中等的菌落。从这些菌落中挑取出单个菌落,对其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在经过这一检验之后,发现为两端钝圆的革兰氏阴性短杆菌,这种情况是与沙门氏菌的染色特征和形态相符合的。将菌株分离、挑取,并将分离之后的菌株在反应不相同的发酵管中分别进行接种,同样在37℃的温度环境下开展生化试验。在经过这次试验之后可以发现,这种菌株能够发酵出甘露醇、麦芽糖以及葡萄糖,但是不能发酵出蔗糖和乳糖。此外,该菌株在经过MR 试验和枸橼酸盐利用试验之后,结果均显示为阳性,在经过吲哚试验和VP 试验之后,结果均显示为阴性,这些结果均是与沙门氏菌的生化特征相匹配的。

1.2.2 病毒性病原荧光PCR 检测

将病猪的肠系膜淋巴结、肝脏、肺脏以及脾脏这些组织样品进行研磨,同时取病猪的粪便拭子样品,将这些样品分别放置到容量为2 mL 的离心管中,并向离心管中添加生理盐水,这一操作的目的主要是稀释样品。之后,再以每分钟8000 转的速度将样品进行离心操作,时长需要达到5 分钟。在完成离心处理之后,将离心管中的上清液进行核酸提取,并针对提取出的核酸产物展开相应的荧光PCR 检测,检测步骤完全根据试剂说明书进行。在经过检验之后发现,病猪样品在轮状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伪狂犬病毒、猪蓝耳病毒、猪瘟病毒以及非洲猪瘟病毒这些检验中的结果均为阴性,即可排除感染上述病症的可能性。

1.2.3 药敏试验

为了能够确保使用到的治疗药物可以切实有效地治疗病症,还需要在实验室中进行药敏试验[1]。具体而言,将生理盐水和已经完成分离的细菌培养液以4 ∶1 的比例混合均匀,并将混合之后的液体在血平板培养基上进行涂抹,之后,再将药敏试片按照相同的间距完成贴入,并在37℃的温度环境下进行培养,培养时长为24 小时,对抑菌圈直径进行精准测量。在经过药敏试验之后,可以发现,该猪场所产生的猪沙门氏菌对阿莫西林钠、青霉素钾以及头孢噻呋钠表现出高敏,对乙酰甲喹、泰妙菌素、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恩诺沙星以及盐酸林可霉素表现出不敏感,这为该猪场治疗沙门氏菌病提供了导向。

1.3 防治措施

在经过实验室诊断之后,确定该猪场猪群所感染的病症为沙门氏菌病,同时,在药敏试验中,明确了这一病菌的高敏药物。基于此,该猪场选取了药敏试验中的高敏药物展开药物治疗,分别选用了青霉素钾和头孢噻呋钠这两种药物,进行对比用药。前者的使用剂量为每一头病猪100 万单位,后者的使用剂量则为每一头病猪200 mg。在使用这两种药物之后,均产生了相应的效果。在肌肉注射药物7 个小时之后,大多数病猪皮肤表面的出血斑呈现出明显消退的情况,并且从原本停止进食的状态转变为开始采食。在经过治疗之后,该猪场第二天没有产生新增病例。在连续用药3 天之后,原本感染猪沙门氏菌病的生猪全部痊愈,并且在之后7 天的时间里也未出现因病死亡的猪只。

除了使用药物治疗的方式之外,该猪场为了避免沙门氏菌病的进一步传播和扩散,在发现异常猪只之后,该场在短时间内将异常猪进行了隔离,对其饲养和治疗均是独立进行的,同时在猪舍内部进行了彻底的消毒,从而避免了疾病的传播。在经过药物治疗之后,该猪场发病猪只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实际上,猪沙门氏菌病对每一种药物的敏感性是存在着较大差异的,因此,药敏试验这一环节对治疗药物的正确选择能够产生决定性的作用,这对于猪场有效治疗猪沙门氏菌病而言至关重要[2]。

1.4 案例总结

该猪场此次产生生猪感染沙门氏菌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猪只在转运期间出现了应激的情况,使得猪场在引进猪只2 ~3 天之后即出现猪只发病的情况,加之猪场内部的空气湿度较大,造成病症更加严重。关于这一案例,从事养殖活动的人员可以获得相应的启示:在从外部新引进生猪之后,养殖人员需要对猪只的排泄物以及采食量等方面进行额外的关注;若想提升防控沙门氏菌病的效果,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饲喂给生猪的饲料中添加一些强化生猪抵抗力和抵御应激的药物;如果养殖生猪的季节正处于潮湿且降水量较多的季节,还应当注重保持猪舍内部干燥的环境,避免病菌的滋生和蔓延,从而更加有效地防控猪沙门氏菌病[3]。

2 防控猪沙门氏菌病的具体要点

2.1 药物治疗方法

从上述案例中可以发现,沙门氏菌对于药物的敏感性是不相同的,在实际治疗时,需要根据实际的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具体药物的选择。以恩诺沙星为例,如果选择这种药物作为猪沙门氏菌病的治疗药物,通常需要采用肌肉注射的方法,向患病的猪只注射这一药物。通常来说,该药物的用量基本为0.5 mL/kg,并且注射频率基本为一天一次,持续3 ~5 天。在注射恩诺沙星期间,养殖人员还要在病猪的饲料中添加一些中药,从而提升治疗效果,加快病猪的痊愈速度。在饲料中添加的中药主要包括10 g 车前子、6 g 苍术、10 g 黄连、10 g 白头翁,将这些中药进行粉碎,与饲料均匀地混合之后,饲喂给病猪,通常持续5 ~7 天。除此之外,还可以使用其他的药物治疗方法,例如,在养殖场的仔猪饲料中添加头孢曲松钠,具体的添加量需要根据用药说明加以明确,此过程也要持续5 ~7 天。为了能够提升生猪的抵抗能力,还需要在其饲料和饮水中恰当地添加多种维生素。

此外,在治疗猪沙门氏菌病时,磺胺类药物、卡新霉素以及土霉素也是一些比较常见的治疗药物。首先,磺胺类药物的用量根据具体选用的药物品类进行确定,其中,在使用磺胺嘧啶时需要与甲氧苄氨嘧啶进行搭配使用,以1 kg 体重为计量单位,每1 kg 体重的生猪需要使用20 ~40 mg 的磺胺嘧啶和2 ~4 mg 的甲氧苄氨嘧啶,将二者进行充分混合之后分两次饲喂给病猪,治疗时间需要持续7 天。其次,卡新霉素这种药物的用量基本为每1 kg体重的生猪服用5 ~15 mg 的药物,在服用时需要分2 ~3次,在连续服用3 ~5 天之后,就可以减少一半的药量,并继续服用4 ~7 天。最后,在使用土霉素时,具体的用量大致为每1 kg 体重的生猪每天服用50 ~100 mg 的药物[4]。

国内有研究人员发现,在治疗猪沙门氏菌病时,大蒜能够对这类病菌产生十分良好的杀灭效果,所以,养猪场可以在日常开展养殖活动的过程中,在饲喂给生猪的饲料中混入大蒜,每一头的用量为25 ~50 g,这一行为需要持续4 ~5 天,能够获取到较佳的沙门氏菌病防控效果。

2.2 优化生猪购买方式

通过相关的调查研究结果可以发现,养殖场内出现沙门氏菌的主要原因即从外部引进生猪,从一些养猪场的养殖经验来看,在将后备母猪引入到新猪群中之后,排泄物中存在的沙门氏菌数量呈现出上升趋势。所以,养猪场要尽可能地避免从其他养猪场引进种公猪、母猪以及仔猪。如果实在要引进,养殖人员应当事先对要引进猪场生猪感染沙门氏菌的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尽量从一些从未感染过猪沙门氏菌病的猪场中进行新猪的引入。

2.3 饲喂无沙门氏菌饲料

猪饲料是生猪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因此,饲料本身的质量以及安全性能够对猪只的健康状况产生直接影响。一旦饲料中存在沙门氏菌,那么猪只感染猪沙门氏菌病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饲料中存在沙门氏菌的原因可能是在饲料加工、饲料运输、饲料存储、饲料分销以及饲料管理等过程中受到了污染。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在6.9%的饲料样品中分离出了沙门氏菌。所以,为了避免饲料中存在沙门氏菌导致猪群感染沙门氏菌,就需要确保养猪场内所使用到的饲料是绝对安全、不存在沙门氏菌的。基于此,就需要采取能够避免饲料被沙门氏菌感染的有效策略,通常来说,热处理、化学处理的方法比较常见。

2.4 做好猪场清洁和消毒工作

在上述案例中可以发现,正是因为案例中的养猪场能够在发现异常猪只之后及时做好消毒和清洁的工作,才有效避免了疾病在猪群中的扩散和蔓延,所以,确保养殖场做好消毒和清洁工作是防控沙门氏菌的一项重要措施。就实际情况来看,一些猪场清洁和消毒工作做得不够好,导致沙门氏菌防控工作也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5]。此外,养猪场的环境比较适宜老鼠这一类啮齿类动物的生存,而这类动物恰恰是沙门氏菌的载体,所以,想要营造出完全没有沙门氏菌存在的生猪养殖环境很难实现。季铵化合物和次氯酸钠这一类消毒剂可以对沙门氏菌进行消除,养殖人员需要注重这一类药物的合理应用,严格把控消毒药剂的喷施量和喷施频率。另外,在清洁养殖场的过程中,除了对生猪日常生活的猪舍进行清洁之外,还需要确保扫帚、刮粪工具、运输车辆等与生猪没有产生直接接触的区域处于干净卫生的状态,避免在空气流通和人员流动的情况下致使病菌传播。

另外,沙门氏菌不仅能够使猪只感染,还可以使人类感染,因此,为了确保养殖人员的身体健康,还需要预防养殖人员在和病猪、死猪接触的过程中被沙门氏菌感染。具体而言,养殖场对于因病死亡的猪只需要进行焚烧和深埋等无害化处理,避免病菌的蔓延和扩散。此外,能够与猪只产生接触的人员,例如猪肉经营人员、屠宰人员、畜牧兽医、饲养人员以及养猪场的管理人员等,均需要在工作期间做好个人防护,穿好工作服,在进养殖场前和出养殖场后需要洗澡和消毒,避免人畜交叉感染情况的出现。

3 总结

综上所述,由于沙门氏菌的感染对象并不仅仅局限于各种家畜,人类也能够成为感染沙门氏菌的主体,因此,防控猪沙门氏菌病能够对人类的生命健康安全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在养殖生猪的过程中,养殖人员应当提高对防控猪沙门氏菌病的重视,并在日常的养殖活动中做好消毒、疫苗接种、猪场清洁、饲料和饮水把控等各项工作,当生猪感染沙门氏菌病之后,还需要使用正确的药物进行有效的治疗,避免这一病菌传播范围的扩大。

猜你喜欢
沙门氏菌养猪场猪只
降低日粮粗蛋白并添加单体氨基酸对断奶—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营养排泄的影响(中)
基于1500以太网养猪场的智能饲喂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猪胃溃疡的病因与防治措施
秋冬季防应激不可忽略饮水消毒
欧盟拟制定与爬行动物肉中沙门氏菌相关
养猪场的提升离不开智能饲喂系统
猪只硒缺乏症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规模化养猪场疫苗免疫的关键技术
1961年刘少奇湖南农村调查:在养猪场住了6天6夜
兔沙门氏菌病的诊断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