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元新
(单县东城街道办事处,山东 单县 274300)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对于蔬菜的产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调查发现单县蔬菜生产时土壤肥料问题较为突出,如滥用化肥,严重影响蔬菜生产安全。为保证蔬菜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创新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1.1 土壤板结
土壤板结,指的是土壤结构被破坏,耕作层变硬,透气性和透水性下降,不利于蔬菜生长。土壤板结的原因较多,如不重视对有机肥的使用,长期过量使用化肥,滥用地膜及塑料袋等塑料制品且没有及时清理干净,均会导致土壤出现不同程度的板结现象。土壤板结情况下,蔬菜根系缺氧无法正常发育,影响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同时亦会延缓地温上升速度,影响蔬菜播种,最重要的是土壤板结会极大地增加蔬菜枯萎病、猝倒病、根腐病等多种病害的发生概率,影响蔬菜生长。
1.1.2 土壤盐渍化
近年来,大棚蔬菜生产规模日益扩大,大棚内土壤常年温度较高,但受到施肥不合理的影响,再加上缺少雨水淋溶,导致土壤内的肥料养分随浇灌水积聚到耕作层,进而引发次生盐渍化。当土壤含盐量为0.3%~0.5%时,会影响蔬菜根系对于水分的吸收,进而造成蔬菜凋萎,随着盐分的不断积累,会引发盐害,影响蔬菜正常生长[1]。
1.1.3 土壤酸化
蔬菜生长时,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钙、镁、钾等元素,随着上述元素的减少,土壤会逐渐酸化。例如,蔬菜生产时滥用硫酸钾、氯化钾等酸性肥料,受到温度、湿度、雨水的影响,耕作层会逐渐积累大量的酸性物质,造成土壤酸化;又如实际生产活动中菜农滥用化肥,导致土壤内有机质含量减少,进而导致土壤逐渐酸化;氮、磷、钾、钙、镁肥等肥料失调,亦会增加土壤酸化的概率。土壤酸化后,会抑制蔬菜根系发育,根系伸展困难,影响长势及产量,并且抗病性能下降,会导致茄果类蔬菜黄萎病、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的发病率升高。
1.1.4 土壤养分失衡
部分菜农长时间施加同一种肥料,导致土壤养分失衡,土壤中营养元素不协调,存在部分元素不足,部分元素富余的情况,影响蔬菜生长对于多种营养元素的吸收,导致产量下降。导致土壤养分失衡的原因较多,如重施化肥、轻施有机肥,滥用氮肥、轻施磷肥和钾肥等。土壤养分失衡的情况下会导致番茄、青椒等蔬菜发生脐腐病,芹菜、萝卜等蔬菜发生茎裂病,轻则影响产量,重则绝产无收。
1.1.5 土壤微生物群体异化
同种作物根系分泌物相同,在蔬菜连作情况下,会导致一部分土壤微生物群体快速繁衍,另一部分微生物群体繁衍受到抑制,进而出现土壤微生物群体异化的现象,这对于土壤熟化、肥料分解是极为不利的,进而导致土壤性能下降。同时,土壤微生物群体异化后,会导致土壤内病原性真菌数量增加,有益菌数量减少,增加蔬菜枯萎病、根结线虫病等土传病害的发生概率。
1.2.1 化肥用量过大
目前,大部分菜农在蔬菜生产时会大量使用化肥。据调查,目前单县地区每667 m2蔬菜化肥用量在400 ~700 kg,折算成养分含量为180 ~250 kg,这远远超过了实际需求,化肥中尤其是氮肥和磷肥的用量过大,氮肥超过需求量的3 ~4 倍,磷肥超过需求量的6 ~7 倍。露地蔬菜种植时每667 m2化肥用量为200 ~350 kg,氮肥和磷肥用量超过实际需求量的30%~80%。滥用化肥不仅增加了用肥成本,而且影响土壤墒情[2]。
1.2.2 有机肥使用不足
目前,单县菜农在蔬菜生产时,并不重视对有机肥的使用,或者有机肥的使用量不足,一般每667 m2菜地有机肥使用量在1500 kg 以下,土壤中有机质的积累缓慢,土壤微生物活性下降,无法很好地满足蔬菜高产需求。同时,部分菜农使用未经充分腐熟发酵的农家有机肥,极易导致烧苗,同时也增加了病害的发生概率。
1.2.3 氮、磷、钾肥比例失调
调查发现,大部分菜农为保证蔬菜产量,在施肥时一次性施加过多大量元素肥料,各类大量元素肥料的比例不当,氮肥用量过多、钾肥用量过少的现象极为常见。氮肥过多时,会影响蔬菜对钾、钙、镁等营养元素的吸收,并且会导致蔬菜内硝酸盐积累,影响蔬菜品质;钾肥不足时,则会降低蔬菜的抗逆性,增加病虫害发生概率。
1.2.4 不重视中微量元素肥料运用
蔬菜生产时,需要多种中微量元素,如硫、锌、硼等,传统肥料中中微量元素含量不足,导致土壤出现锌、硼缺乏的现象,进而增加黄瓜茎部开裂、茄果脐腐病的发生概率。
1.2.5 频繁冲施水溶性肥料
部分菜农在大棚蔬菜种植时,习惯灌溉时冲施水溶性肥料、复混肥料,一般每1 ~2 周1 次。该灌水施肥方法,会导致可溶性氮素等养分随水进入深层土壤当中,影响根系的正常吸收。不仅如此,频繁冲施水溶性肥料还会导致大棚内湿度过大,进而导致病虫害的发生。
1.2.6 滥施激素和调节剂
蔬菜生产时,激素、调节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有效改善弱苗、僵苗长势。但部分菜农却存在滥用激素、调节剂的现象,将其错误地视作“灵丹妙药”,一见蔬菜长势不佳就喷激素和调节剂,有的则将激素和叶面肥混合使用,导致蔬菜瓜果出现畸形、开裂等现象,影响蔬菜品质。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蔬菜生产中的应用是推动单县蔬菜产业生态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蔬菜生产中,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通过调肥增产、减肥增产、增肥增产等方法,可显著增加蔬菜产量,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以调肥增产法为例,通过对化肥当中的氮、磷、钾等大量元素肥料的比例进行合理的调整,在不增加施肥成本的同时,提升施肥效果,达到更高的产量。
土壤肥力状况是影响蔬菜生产的一项重要因素,较高的土壤肥力,有助于保证蔬菜产量和质量。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通过科学测定土壤各类营养元素含量,进而有针对性地施加肥料,提高土壤肥力,确保土壤始终具备较高的生产力,满足蔬菜生长需求。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呈现出高发趋势,蔬菜化肥、农药残留等现象突出,严重威胁消费者健康。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结合土壤肥力状况、不同蔬菜作物需肥特性实施配方施肥,可减少肥料的浪费,同时也能够提升蔬菜的产量和品质,满足消费者对于蔬菜的高品质需求。
蔬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指的是在蔬菜生产时,结合土壤肥力状况及不同种类蔬菜的需肥特性,制订针对性的施肥方案,使得蔬菜施肥具备更高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于蔬菜生产中,需完成土壤测定、肥料配比、施肥等各项工作。首先,土壤测定工作,大多在蔬菜栽培前、农闲时节开展,为施肥提供重要参考。土壤测定时,可利用土壤速测仪在田间进行快速、精准、有效的检测,现场可获得检测结果,检测时需重点做好对氮、磷、钾、有机质、多种微量元素含量以及pH 值的检测。其次,肥料配比时,需结合不同蔬菜类型、目标产量、土壤测试结果等诸多方面的因素科学合理配比肥料,保证配比的合理性。最后,施肥时,需以有机肥为基础,结合不同蔬菜的生长规律,科学分配基肥、追肥、微肥的比例,满足蔬菜生长对于多种营养元素的需求。
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于蔬菜生产中,具有提质增效、降本、环保等诸多的优势,因此要积极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首先,应落实示范推广工作。为确保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真正应用于蔬菜生产中,解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市场化运作难题,让更多的菜农更加直观地了解到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优势与价值,要积极做好示范工作,建设专门的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基地,为菜农全面展示蔬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效果,积极推广“一袋子肥”模式,打破技术推广瓶颈,树立样板,引导更多的菜农在蔬菜生产时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扩大技术应用覆盖面。其次,要加强宣传培训。宣传时可创新应用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通过制作短视频等方式,宣传测土配方施肥方法,掌握技术要点,并配合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提高菜农的测土配方施肥意识,技术推广人员要与菜农保持沟通,确保能及时解决菜农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难题,提升蔬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效果。
3.3.1 增施有机肥
蔬菜生产时,要重视对有机肥的施加,其肥效持久,营养丰富,能够供蔬菜生长全周期使用,但要确保有机肥经过充分的腐熟发酵,避免造成烧苗现象。要控制好有机肥的施加量,一般每667 m2蔬菜地需施加有机肥3000 ~5000 kg[4]。
3.3.2 合理施用化肥
蔬菜生产时,应保证化肥使用的合理性,禁止滥用、超剂量使用化肥。要在测定土壤肥力状况的基础之上,充分结合蔬菜品种科学确定化肥施加种类,科学控制化肥用量,并合理配比。化肥作基肥时,应配合农家肥使用;化肥作追肥时,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以根茎类蔬菜为例,应重施硫酸钾、氯化钾等肥料。以叶菜类蔬菜为例,应重施硫酸铵、尿素等肥料。
3.3.3 结合深翻施基肥
施加基肥时,应控制好深度,一般随土壤深翻处理施肥,施肥深度控制在25 ~30 cm,将肥料深翻入土,让土壤和肥料充分混合,一方面可减轻土壤板结现象,另一方面可满足蔬菜生长对于底肥的需求。蔬菜追肥时,应控制好施肥量,禁止一次性施肥过多,导致土壤溶液浓度升高出现烧苗现象。
3.3.4 配合多种微量元素进行叶面追肥
叶面追肥施肥方法的优势在于省工、省时、省力,施肥方法简单,养分吸收快,见效快。将多种营养元素肥配合使用,做到缺啥补啥,有助于提升施肥效果。部分肥料和农药混合使用,具有防治病虫害的效果。
3.3.5 大力提倡根外追肥
蔬菜生长时,根系起到吸收养分的作用,基于此,要积极推广根外追肥法,该追肥法并不会对土壤造成影响。如尿素、过磷酸钙、微量元素肥、磷酸二氢钾肥等,均可用于根外追肥。
3.4.1 西红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西红柿是单县常见蔬菜,其全生育周期对于肥料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要认真做好施肥工作。生产西红柿1000 kg,需氮肥3.8 ~4 kg、磷肥1.2 ~1.5 kg、钾肥4 ~5 kg。按照亩产5000 kg 计算,西红柿植株定植前每667 m2土壤需施加腐熟有机肥3000 ~5000 kg、磷肥50 kg。第1 穗果实膨大至乒乓球般大小时进行首次追肥,每667 m2追施氮肥18 ~20 kg、磷肥15 ~17 kg、钾肥16 ~18 kg,第2、第3、第4 穗果实膨大至乒乓球般大小时进行二次追肥,此次追肥需配合浇水进行,并适当增加追肥量,同时配合叶片喷施倍果多等药物,提高西红柿产量和质量[5]。
3.4.2 芹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芹菜种植是带动单县村民脱贫致富、实现小康的主产业之一。市场对芹菜的需求量巨大,这赋予了芹菜产业良好的发展机遇。生产芹菜1000 kg,需氮肥2 kg、磷肥1 kg、钾肥4 kg。一般情况下,在施加基肥时,每667 m2土壤应配合翻土施加腐熟有机肥3500 kg、磷肥40 kg。当芹菜长至10 cm 高时进行首次追肥,每667 m2田地追施氮肥7 ~10 kg、钾肥10 ~15 kg。对于旺长期的芹菜,需每间隔1 周追肥1 次,共计追肥3 次左右即可,每次追肥需配合灌溉进行,每667 m2追施氮肥15 ~20 kg、磷肥10 ~20 kg、钾肥20 ~25 kg,亦可叶面喷施营养型多功能植物生长调节剂0.3%喷施宝,达到增产提质的效果。
综上所述,单县是农业大县,蔬菜种植是当地优势、主导产业之一,同时也是带动农民致富增收的重要产业。针对当前蔬菜生产中所存在的土壤问题、肥料问题,要高度重视,积极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掌握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要点,提高蔬菜产量和质量及种植效益,推动单县蔬菜产业生态化、可持续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