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民宿居住安全感问卷编制和信效度研究

2023-08-08 13:36张李斌张海滨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民宿条目维度

张李斌, 张海滨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治安学院, 北京 100038)

一、前言

安全性需求是仅次于生理性需要的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之一[1],而一定空间范围内的居住安全显然是安全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共享经济大潮下,发展迅猛的旅游民宿的安全问题逐渐凸显,影响游客的旅游安全感以及旅游体验感,给旅游业和旅游目的地带来负面影响。因此,从游客主观感知视角,研究旅游民宿居住安全感对民宿安全评估和旅游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乡村旅游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

近年来乡村旅游发展势头迅猛,在乡村振兴热潮中,美丽乡村建设加快发展,成绩凸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重点抓好乡村休闲旅游发展,实施乡村休闲旅游提升计划,持续推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乡村旅游市场在国家政策扶持和旅游市场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得以快速扩展,成为旅游消费重点关注领域。

(二)民宿业在乡村旅游中地位重要并发展迅猛

伴随乡村旅游的爆红,给游客提供栖息地的乡村民宿业也快速发展,数量巨大,收益可观,已经具备形成行业规模的新兴业态。文化和旅游部于2019年7月发布了新版《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首次明确界定了旅游民宿的相关概念和标准,将民宿按照区域划分为城镇民宿和乡村民宿,并对规范性经营作出明确要求,标志着乡村民宿行业进入了规范发展的新阶段。2022年7月8日,文化和旅游部等十部门印发《关于促进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在证照办理、用地用房、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保障与支持,助力民宿发展。

(三)民宿居住空间缺乏安全元素设计,亟待改进

就旅游民宿空间来说,开放性是其设计之初的基本属性之一。一是民宿位置具有开放性。民宿通常处于邻里之间,出入通道的分布、人文环境的融合等因素使得游客在居住过程中的私密感降低。二是民宿设计具有开放性。品质越高的民宿开放程度越高,这些民宿注重的是通过巧妙的设计将室内与室外进行连接,添补民宿的休闲功能,如精品民宿套房搭配的山林、园艺、户外泳池等空间,将民宿融入环境的同时也弱化了民宿的独立性,游客入住民宿时的地域环境融入感更强。三是民宿交易具有开放性。部分民宿在管理上较为松散,有些线上平台交易未进行身份、人数登记,有些“回头客”微信订房私下交易,欠缺治安防范的严密性,为民宿营造了“违规、失序”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创造了潜在的犯罪情境。

(四)旅游警务兴起给民宿安全领域注入强心剂

近年来,各地纷纷成立专业旅游警察队伍,创新体制机制,加大科技赋能支持力度,在维护景区秩序、实施紧急救助、调解矛盾纠纷、帮助游客维权方面形成具有当地旅游特色的警务新模式。随着旅游市场的发展,旅游警察正同步延伸工作触角,不仅仅是针对单纯的景区内游客的旅游行为,更多地在密切联系文旅、交通、城管等部门共同维护好当地整体的旅游治安秩序,特别是在整治旅游民宿治安管理、居住安全问题上取得了显著成效,能够有效提振游客的旅游信心和住宿意愿,为旅游经济发展打上加强针。

二、居住安全感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居住安全是住有所居的进一步需求。美英两国通过实证研究证明犯罪行为与居住不安全感之间具有强相关性,认为给人们带来居住不安全感的要素主要来源于犯罪,往往用犯罪恐惧感进行测量,其中包含易受到伤害的感觉和评估自己成为受害者的可能性[2]。国外学者提出的环境设计预防犯罪理论强调建成环境对犯罪行为的影响,有助于消除犯罪恐惧感,以达到提升居住安全感的目的[3]。进一步研究发现失序感、不文明行为、邻居帮助、社区凝聚、政府秩序维护等一定范围内的环境状况会影响人们的安全感知[4][5][6]。

(一)空间环境封闭与开放的关系

奥斯卡·纽曼通过对不同住宅区域内的环境设计因素进行比较,提出房屋的排列组合、空间领域等环境因素会极大地影响社区犯罪,提出了“可防卫空间理论”,认为监视、区域、建筑外形、环境等因素影响安全感的体验,推崇封闭式居住小区,强调街道的内部树状尽端路结构,尽可能阻绝陌生人,以此来提高居住安全感[7]。在日本,学者在可防卫空间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死角理论,城市的死角是产生犯罪的温床,多重死角的叠加会增大犯罪危险,而环境上的死角是个关键因素,因此,要加强监视作用和区域控制力。封闭式建筑在减少犯罪机会上也有很大作用,情景预防犯罪理论指出,为减少犯罪发生,可以通过堵塞、隔离、引导、威慑的手段,加大监视控制力度,增加犯罪成本,从而减少犯罪的可乘之机[8]。

简·雅各布斯对城市空间开展研究,从环境设计的角度,阐释了社会非正式自然监视力量的作用,提倡开放式、小尺度的街区,即“街道眼”理论[9]。主张通过明确公私空间划分,建设密集路网、建筑物,增加人们的穿行流量和街道不同功能的使用率,以此产生充足的自然监视效果,减少犯罪机会,并增加安全感。通过对英国城市空间进行分析发现,与周围环境融合的街区,更多的陌生人参与街区活动,能够增加自然监视的效果,降低住宅盗窃率;在美国西雅图和路易斯维尔的非少数族裔地区,交叉的小尺度街区,内部通达的道路、流动的行人和功能的叠加增强了自然监视和控制效果,阻隔了侵财类和暴力犯罪行为发生,居住安全感显著增强[10]。

空间环境设计的封闭式设计通过物理手段,挤压犯罪空间,能够有效将犯罪阻隔于住区之外;开放式设计通过功能的交错和有效利用,来实现对犯罪的遏制。二者各有利弊,采取何种设计方式应该因地制宜。在量表编制中,从房体建筑和路网设计中吸收了对其封闭和开放式设计主观感受的内容,在空间环境维度形成“担心陌生人进入”“缺乏防盗窗网”“视线受阻”等条目。

(二)邻里质量与空间环境的关系

有学者认为,尽管居住安全感受到合理设计建成环境的影响,但犯罪行为的源头和社会阶层有关,环境只是人的负面心理的放大器,通过环境设计能够在一定程度预防犯罪,但更多地是需要住户认同、邻里守望、社区责任等社会文化因素的互相作用[11]。在街道眼理论的基础上,许多学者进行实地研究,并对可防卫空间的封闭式设计进行批判。认为纽曼提倡的封闭小区过于极端,不利于城市的规划布局,应在考虑街道形式和建筑物搭配以加强自然监视的同时,还要考虑社会风气、经济因素和风土人情,做到具体地点具体分析[12][13][14]。20世纪90年代经济泡沫破碎后,针对刑事违法犯罪率显著上升的情况,日本警察厅以可防卫空间为基础,于2000年制定了《创造安全·安心街道的推进纲要》,将提高邻里关系质量和环境设计作为重要措施,积极组织开展社区活动,尤其是加大对孩子的教育力度,使社区的凝聚力不断增强,安全感显著上升[15]。

位于同一个地区甚至相邻社区的类似建筑安全感程度大多不同,环境建筑特征虽然能够一定程度上影响犯罪,但还应根据该建筑所处的具体位置、人文特色、经济水平综合考量,如当地的人口结构、文化程度、产业结构等。在量表编制中,从以上方面吸收了对邻里氛围主观感受的内容,在邻里关系维度形成“异样眼光”“不文明行为”“社会青年游荡”等条目。

(三)社区环境与公共空间的关系

在城市公共空间安全感的研究中,学者发现环境私密性、可识别性、空间质量、植被分布、道路宽度都会影响安全感,个人在使用公共空间中某种设施或者小空间时,也应具有自己的领域性[16][17];有学者专门从CPTED理论的领域性层面,发现不同空间的私密组合模式也会影响使用者安全感受[18]。

在社区(住区)安全感的研究中,城市住宅区研究主要针对不同街区/小区进行实地比较研究,分析环境对安全感的影响,肯定了奥斯卡·纽曼在非正式管理情况下的环境设计观点[19];社区边界空间安全设计研究指出,基于CPTED策略提出规范空间布局、利用空间形态、搭配照明与植被以及技防系统,能够营造安全的空间环境、健全空间管理[20];村庄社区化管理研究提出,北京大兴区村庄社区化管理是CPTED理论在城乡接合部地区的有效运用,降低了犯罪率和安全隐患[21];瑞典罗森歌德居住区改造项目通过提升形象和组织活动来增强归属感,通过对公共和私人空间的划分来增强领域感,并强调通过合理规划街道交通布局与电子眼布设,增强区域控制感,可以减少犯罪行为发生[22]。

在公共空间和社区环境的组合设计中,强调了某一局部空间在设计组合方式和最小使用空间的私密性,公共与私密之间应该有能让人清晰感知的界限,保持最小空间的领域感。社区安全感的设计发现,社区内部空间环境的运转情况对该空间的安全感起重要作用,即空间内秩序的维护和功能使用上的管理。在量表编制中,从以上方面吸收了对民宿内外空间、管理控制、设备维护的内容,在空间环境维度形成“制度落实”“区域杂糅”“设施老化”等条目。

(四)旅游安全与居住安全的关系

居住安全感亦属于旅游安全感研究范畴。随着外部环境和主观认知的变化,安全需求也会发生变化,旅游安全需求研究、旅游目的地安全感研究、游客安全感研究等对此作出阐释。郑向敏认为旅游安全是旅游现象中的一切安全现象的总称,而住宿成为旅游安全问题高发环节,主要表现包含犯罪、火灾、隐私、名誉等问题[23]。邹永广认为,游客安全感的形成需综合旅游前、过程中、结束后三个阶段的主观心理感受,表现为免受危险和外部因素带来的身心上的压力、伤害、财产损失等方面的感受[24]。陈恋提出,住宿安全是影响旅游安全感的重要因素,主要包括价格波动、基础设施、环境安全、安全通道等方面[25]。

旅游安全感的评价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从定下旅游决心到前往旅游目的地、居住旅游地、游玩等全链条综合体现,包含了众多影响因素如服务、文化、环境、治安等。对于旅游民宿居住安全来说,旅游前安全评估非常重要,这体现了旅游者在居住前的一种基本心理预期。在量表编制中,从以上方面吸收了对民宿居住地治安状况、旅游环境评价的内容,在安全预期维度中形成“朋友推荐”“宣传报道”“安全口碑”等条目。

纵观当前的研究现状,国内外有关居住安全的研究学科视野开阔、研究领域广泛,但这些研究重点集中在城市社区、街廓规划、影响因素,旅游居住安全感多是置于安全感下的一个子维度。而独立开展居住安全感的研究,多数归属在城市或社区居住安全感范畴,旅游民宿居住安全感既不同于社会安全感或者公众安全感,也不同于旅游目的地安全感,关于(旅游)民宿类居住安全感的测量尚没有成熟的量表。由于旅游活动中的客观环境变化和游客主观心理感受的差异,旅游民宿居住安全感也成为“民宿热”背景下影响游客目的地选择的一个特别关键的因素。

因此,结合已有安全感的研究,基于治安治理视角,从狭义的旅游民宿居住安全感出发,综合违法犯罪恐惧感和其他失序行为,将旅游民宿居住安全感界定为:在旅游活动中,游客在旅游民宿消费及居住过程中,对人身、财产面临的违法犯罪或事故危害的主观感受。借鉴当前量表编制的研究成果,编制了旅游民宿居住安全感测量问卷,可以拓展安全感研究的视阈范围,也可以为游客在旅游住宿活动中提供安全指导。

三、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被试

1.半结构式访谈。以旅游民宿主及住客、旅行社经营者、公安机关民警等为访谈对象,共访谈18人,其中民宿主10名,游客5名,Z市W公安分局治安大队民警2人、派出所副所长1人。在访谈中,研究者准备如下主题:“居住民宿时哪些情况会带来不安全感”“民宿居住安全感应包含哪些方面”“在您辖区内,您认为影响民宿居住安全感的因素有哪些”。让受访者依据自己的理解叙述,研究者记录。

2.半开放式问卷调查。在Z市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武陵源核心景区、黄龙洞、大峡谷、宝峰湖等景区附近,街头访问30名游客作为调查对象。研究者发放预制的调查问卷,列出以下问题:“您在居住民宿时是否有过不安全感,如有,请您描述”“您认为一个安全感高的民宿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您在居住民宿时的安全感来源有哪些”。

3.相关性预测。样本0为初筛问卷,在Z市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黄龙洞、大峡谷、温泉度假村等景区附近,以街头访问的形式请80名游客对预测问卷全部条目的相关性进行评分,从游客视角剔除相关性评分过低的条目,用于项目分析。

4.初测。样本1为初测问卷,在Z市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武陵源核心景区、大峡谷、宝峰湖等景区附近,向230多名游客发放问卷,其中男性127人,女性111人,年龄集中在18岁至40岁之间。回收有效问卷219份,该样本将用于项目分析与探索性因素分析。

5.正式施测。样本2为正式问卷,通过街头访问和旅行社线上推广进行线上线下问卷信息采集,以湖南、云南、贵州、海南等民宿大省多个旅游区游客为主,另包含全国其他知名旅游区如杭州西湖、河北北戴河、山东泰山等在内的500名游客,其中男性269人,女性231人,年龄集中在18岁至50岁之间。回收有效问卷492份,该样本将用于验证性因素分析。

6.重测。样本3为重测问卷。间隔4周后,在Z市天门山景区附近,街头选择120名游客进行重测。回收有效问卷120份,该样本用于重测的信度分析,以确保问卷的稳定性。

(二)问卷编制

问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的题项编排,主要通过文献研究和半结构式访谈,收集因个体的主观认知不同并易受客观环境体验感受影响的典型条目,调查了解被调查人的性别、年龄、自卫能力评估、受害经历、旅游地点等方面,为旅游民宿居住安全感的测量提供参考。第二部分为量表开发题项。依据环境设计预防犯罪及公众安全感的相关理论架构,收集有关居住安全感的文献资料,梳理出居住安全感相关的测量工具,对可以测量民宿居住及活动的安全感的文献进行筛选,总计56项,合并整理为50项。同时通过半结构式访谈和半开放式问卷进行频次梳理和分类,吸收到问卷条目中,经过修改加工成为本问卷的条目。其中居民矛盾、消防安全、民宿位置、人员密集、登记核实、私密感、照明、管理水平、防范设施等方面高频出现,是影响民宿居住安全感的重要因素,纳入问卷条目考察内容,一并进行相关性预测。之后以街面随机调查方式,请过往游客按照10点积分的方式,对所列指标进行重要性评分排序,再计算各个问题的平均得分,筛选低分条目。调查结果显示,人们对各个条目与安全感的相关性影响打分均大于7分,因此保留所有条目。最后,结合专家意见,按照心理测量学项目要求,编制了45个初始条目组成旅游民宿居住安全感调查问卷。

(三)研究工具

1.效标测量工具。采用学者邹永广在《旅游目的地游客安全感测评研究》中设计的游客安全感量表[26]作为效标效度检验工具。该量表共5题,均为直接观测变量,采用李克特五级计分法。

2.自编旅游民宿居住安全感问卷。该问卷共45个条目,采用五级计分制,从“完全符合”到“完全不符合”,分别记为1~5分。将问卷总分作为旅游民宿居住安全感的评价指标,分数越高表明安全感越强。

(四)统计方法

采用SPSS19.0和AMOS24.0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

四、结果

(一)探索性因素分析

1.项目分析。首先,采用样本0的数据进行分析,对样本中每个问题的平均得分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各题项得分均大于7;然后,计算样本1中问卷总分与每个条目之间的相关系数,剔除相关性过低的条目,45个条目与问卷总分相关系数为0.641~0.797(P<0.001);最后进行信度分析,考察总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是否在剔除各个条目后有明显提高。结果显示,总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81,删除任意一个条目之后,总问卷的信度维持在0.980。

2.探索性因素分析。对样本1进行分析,取样适当性检验发现KMO值为0.961,Bartlett球形检验χ2值为5285.817,df=378,P<0.001,表明样本相关矩阵并非单位矩阵,适合继续进行因素分析。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按特征根大于1的原则,使用方差极大正交旋转法提取公因子3个,分别是:F1、F2、F3。3个公因子累计可以解释总体变异量达到63.502%。删除因子载荷在0.5以下、多重交叉负荷过高及接近的条目,并考虑每个维度之间条目数量的均衡以及各条目内在逻辑结构,共保留27个条目。各个维度因素分析的结果显示,各维度均不可分。各条目的因子载荷在0.490~0.780之间,因子归属明确。探索性因子分析见表1,碎石图见图1。

3.因素分析。因子F1包含10个条目,涉及对民宿设计空间的环境感知、私密感知、控制感知的认知和体验,命名为“空间环境”;因子F2包含9个条目,涉及对民宿周边一定范围内的居民感受、文化氛围、秩序感受的认知和体验,命名为“邻里氛围”;因子F3包含8个条目,涉及对旅游目的地和目的民宿的安全期待和过往印象认知,命名为“安全预期”。研究结果表明,三个因素的维度清晰、意义明确,分别代表了旅游民宿目的地、居住区域邻里氛围感受以及民宿内住宿安全三个方面。这与公众安全感测评研究的维度理论具有细微的相似,也具有旅游目的地安全感、游客安全感相关研究的特色。

安全预期维度代表游客对旅游民宿目的地及其民宿的治安主观体验,包括前往旅游地前在居住地通过网上查找浏览信息、朋友介绍以及其他宣传活动获得,也包括二次游玩时对前次旅游体验的安全认知和评价,形成了目的地总体安全感。邻里氛围维度是目的地安全感的再延伸,代表了游客对入住民宿一定区域的安全感体验。同一个目的地以及不同区域所获得的安全感体验有所不同。作为地理覆盖面比较广的旅游区,可能存在安全区、比较安全区,如芝加哥城的南北区,就体现了区域差异要素。空间环境维度是邻里安全的具体延伸,代表游客对所居住的民宿具体的安全感。假设游客居住在一个治安较差的区域,但其所居住的民宿在安全防范技术以及安保力量等配备充足的情况下,会在一定程度缓解其不安全感体验。可以说,三个维度是对客观环境的安全感体验的有效延伸和细化,由宏观至微观地考虑了游客对居住民宿的安全感体验,能够综合体现游客对所居住民宿的整体安全感,由此形成公众对旅游民宿居住安全感的测量模型。

表1 探索性因子分析(N=219)

图1 碎石图

(二)信度分析

对样本2和样本3进行信度分析。结果显示,样本2正式样本的总体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68,三个公因子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是0.906、0.942、0.933,CR(组合信度)值均大于0.9,AVE(平方差抽取量)值均大于0.55,表明问卷收敛效果好;样本3重测样本的总体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67,三个公因子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902、0.923、0.944,问卷总体和各因子均在0.9以上,说明问卷内在信度较好,具有时间维度上的可靠性。具体数据见表2。

表2 旅游民宿居住安全感问卷信度分析

(三)效度分析

1.内容效度。本问卷通过文献研究和自上而下的实证的双向契合来确保问卷编写条目的严谨与科学,并采纳了大量游客和公安机关工作人员的审阅、修订意见。首先,通过比较和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来确定旅游民宿居住安全感问卷编制的概念和理论框架;其次,利用半结构式访谈和半开放式问卷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在已有的理论框架基础上,对条目内容进行科学编写;最后,参考已有安全感测量工具编排旅游民宿居住安全感问卷条目,由下至上对问卷条目相关性进行评分。一是在街头随机选择80名游客对编制初期的所有条目相关性打分,采用10点计分法,各条目平均分均大于7分。二是由专家对正式问卷内容与调查目标的拟合度进行评定,采用内容效度比作为内容效度的量化指标。邀请Z市公安局治安支队、Z市W区公安分局治安大队及派出所、X市公安局治安大队及派出所民警共8人作为评判专家,对正式问卷条目与所在维度的关联性进行评判。采用四等计分:1=“无关”,2=“弱相关”,3=“较强相关”,4=“极强相关”。评判结果是:各条目的CVI值在0.75~1之间,各维度CVI值的平均分在0.925~0.968之间,总问卷CVI值为0.95,表明民宿安全主管部门较认可问卷条目,并且条目真实有效反映了旅游民宿居住安全感的内涵。

2.结构效度。对正式问卷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验证问卷的结构效度,结果显示:χ2/df值为2.27,RMSEA值为0.051,CFI值为0.958,NFI值为0.927,TLI值为0.954,IFI值为0.958,三因素模型拟合良好,各项指标符合标准,多数指标位于良好区间。问卷拟合指标如表3所示,问卷结构模型和标准化路径见图2。

表3 问卷拟合指数

图2 问卷标准化路径

3.内部一致性效度。内部一致性效度考察的是同一个维度下,各条目间的一致程度;若因子载荷低于0.5,则该条目应被删除,而问卷各条目的因子载荷值区间为0.631至0.831,故保留所有条目。

4.效标效度。本次效标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41,可靠性较好,并且具有较好的效标关联度。将游客安全感问卷与旅游民宿居住安全感问卷的各维度与总分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编制的旅游民宿居住安全感调查问卷各个维度及总分与游客安全感呈正相关(r=0.423至0.472,P<0.01),具体数据见表4。

表4 旅游民宿居住安全感三因子及总分与效标的相关(N=492)

5.基于是否受侵害的差异性分析。对正式问卷进行独立样本Mann-Whitney U检验,发现有被侵害经历的游客在各个维度及安全感总分上均显著低于没有被侵害经历的游客,从侧面证明了本问卷内部效度是可靠的,具体见表5。

表5 独立样本Mann-Whitney U检验(N=492)

五、讨论与启示

(一)量表编制结论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梳理,对游客发放半开放式问卷调查,并征求公安机关民警、民宿主、旅行社以及相关专家的意见,编制了包含45个条目的旅游民宿居住安全感初始问卷,在进行项目分析后开展探索性因素分析。剔除不符合要求的18个条目,对保留的27个条目提取了3个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即旅游民宿居住安全感可以归纳为3个维度,命名为空间环境、邻里氛围、安全预期。

3个维度的划分是本研究的新颖之处。安全感维度有不同的划分方法,用于测量安全感的工具也会有一定的差异。因此,本研究结合环境设计预防犯罪理论和旅游安全感理论,运用实证方法优化预测问卷,深入探究安全感维度的构成要素,分析旅游民宿居住安全感形成机理,得出旅游民宿居住安全感的3个维度,既体现了旅游过程的阶段划分,又包含了民宿居住中安全感形成的特色因素,并通过多种方法检验了问卷的信效度。

就效度方面来说,通过调查游客与公安机关进行项目筛选,使问卷的内容效度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以尽可能真实地反映旅游民宿居住安全感的实际。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模型各项指标均符合评价标准,各条目的标准化载荷值均大于0.5,模型适配度佳,说明正式的旅游民宿安全感调查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此外,本研究采用学者邹广全在《旅游目的地游客安全感测评研究》中编制的游客安全感量表作为效标效度检验工具,并对正式问卷进行基于游客是否有受害经历的差异分析作为旅游民宿居住安全感问卷的预测效标,分析发现问卷的效标效度良好。

就信度方面而言,本研究中正式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68,各因子内部一致性系数、组合信度、平均方差抽取量分别在0.906、0.907和0.55以上;重测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67,各因子均在0.902以上,测量结果较稳定。说明该问卷内容具有较好的代表性,收敛效度高,旅游民宿安全感问卷是可靠的。

但此次研究的样本主要偏向乡村(自然)旅游型民宿,研究对象具有鲜明环境设计特色,且数量有限,下一步拟扩大样本量,对模型进行挖掘完善。

(二)基于编制量表的旅游警务治安管理建议

在实际使用上,使用本量表问卷对辖区内旅游民宿及其住客进行居住安全感调查,从其主观感受和重视程度出发,查找安全漏洞,并通过“三个转变”把好旅游民宿居住安全的环境设计防线、区域和谐防线、科技治理防线,以此提高旅游民宿居住安全感,更好地服务旅游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

1.强化基础,向合成织网的防控圈层转变

一是净化外围安全辐射圈。通过对辖区内旅游民宿及其住客进行调查、走访,填写旅游民宿居住安全感问卷,统一录入模型,进行安全感评分结果筛查,加大对社会治安评分整体低的区域的社会面管控和违法犯罪打击力度,进一步挤压违法犯罪人员的活动空间,压降区域整体警情。

二是构建内部环境防护圈。加强旅游民宿区域内部道路设计,建议民宿选址在开放式、小尺度的街区,内部建设贯穿式、环绕式等可视性强的道路以强化自然监视,外部建设有序规划的道路以强化防范边界感。

三是强化目标加固核心圈。科学设计民宿住宿环境,追求居住舒适体验的同时也应将环境预防犯罪设计纳入民宿建设整体方案,构建物理边界(围栏、墙等)、内部拦截缓冲带(绿化、坐台等)、治安警示牌、防盗窗网、照明支持、智能门锁、监控探头等环境设计,减低潜在的违法犯罪行为发生率,提升居住安全感。

2.转变思路,向前端化解的防控模式转变

一是构建和谐民宿社区。通过营造良好的辖区治安文化、发起社区组织、增加社区活动,增加民宿从业人员邻里交往并提升社区的和谐度,以此消减死角效应,增强位于本辖区内的旅游民宿区域的曝光感知度。

二是规范行业自律。由街道、辖区派出所共同组织物业、经营者,协商制定环境设计、规范经营、行业道德等方面的服务规范,引导建立本区域的行业协会,实现经营者自治自律。

三是建立行业黑名单。对屡罚不改、问题突出、纵容违法犯罪的旅游民宿、经营者、个人列为限制服务、开办对象,动态跟踪整改管理,落实常态长效管理。

3.科技支撑,向智慧治理的防控路径转变

一是构建民宿大数据治安治理平台。同途家、美团、携程等线上预订平台进行合作协议,共享包括房源位置、经营者信息、订单信息、入住人员在内的各类数据。通过智能猫眼、智能门锁等设备,自动登记人员信息,实现线上线下数据联动。

二是加强特殊人群保护。针对单人出游、携未成年人和老年人入住民宿的人群进行重点监测预警,在预约平台优先推送居住安全性高的民宿类别,预约下单增加安全条款须知和提醒,民宿工作人员重点关注此类人员入住情况,及时发现异常。

三是动态推送民宿安全感得分。将民宿居住安全感问卷制作成方便填写的二维码,通过住客入住民宿后进行扫码填写的方式,向大数据治安治理平台进行回馈,并将其作为一项民宿入住感受推送给线上预订平台,供拟预订的消费者参考。

猜你喜欢
民宿条目维度
孪生院子民宿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选择民宿出行的你,真的了解“它”吗?
Can we treat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by preventing an age-related decline in microRNA expression?
你是民宿达人吗
光的维度
“五个维度”解有机化学推断题
人生三维度
对县级二轮修志采用结构体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