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植物虫害绿色防控措施及建议
——以柳州市雀儿山公园为例

2023-08-08 23:40:58盘璐琳
花卉 2023年12期
关键词:雀儿山株率柳州市

盘璐琳

(柳州市雀儿山公园管理处,广西 柳州 545002)

1 研究目的

绿色防控是我国近年大力推广的有害生物防治技术手段之一,在减少药剂污染及保护生态环境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对于相对脆弱的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更是大势所趋。植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就是按照“绿色植保”理念,采用栽培技术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态调控以及科学、合理、安全使用化学农药的技术,达到有效控制植物病虫害,确保植物和生态环境安全的目的。在城市公园植物虫害防控上应用推广绿色防控措施对于保护公园生态环境有着积极的作用。

2 试验地概况及试验方法

2.1 雀儿山公园概况

柳州市雀儿山公园位于广西柳州市柳北区,毗邻柳钢工业区,是一座山水园林公园,园区占地面积约83.27hm2,公园地形呈半岛状,地势中间高,四周低,东、南、北三面边缘均为湖水环绕。水体面积约占据园区整体面积的1/5,雀儿山公园以山得名,是以自然山水为主的综合性公园。园内植物种类繁多,因水体面积大,空气湿度高,且位于工业区,虫害发生也较多,主要以介壳虫、蚜虫、叶螨、粉虱、蛀干害虫、尺蛾、潜叶蛾、夜蛾类居多。

2.2 试验方法

2.2.1 虫害防治观测区选择

柳州市雀儿山公园不但有山体,水体面积也较大,石山、湿生、水生植物种植较多,为尽可能全面开展调查,选择柳州市雀儿山公园内雀湖周边鸟类湿地保护区、雀湖东、雀湖西以及茶花园、雀儿山脚登山道口等5个点进行观测,每个点随机取5m×5m 固定样方,尽量包含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及层间植物,雀湖周边观测区尽量选择水生植物品种多或交汇的区域进行调查,标记后,每次对样方内植物虫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1]。

2.2.2 调查时间

2019—2021 年期间每年4—11 月,每周对公园内5 个观测区样方内植物虫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观察植物虫害的发生情况,记录害虫种类、虫株率、虫口密度。

2.2.3 虫害调查方法

(1)食叶害虫。

虫株率调查:分种类对样方内种植的所有园林植物进行调查,记录被侵害株数及该品种植物总数量。

虫口密度调查:采用随机取样,每次调查100 张叶片。每周调查1 次,调查结果分别记入相应表格。

(2)刺吸式害虫。

虫株率调查:分种类对样方内种植的所有园林植物进行调查,记录被侵害株数及该品种植物总数量。

虫口密度调查:采用随机取样,每次调查50~100张叶片(小枝)。每周调查1 次,调查结果分别记入相应表格。

(3)蛀干害虫。

虫株率调查:分种类对样方内种植的所有园林植物进行调查,记录被侵害株数及该品种植物总数量。

侵入孔或羽化孔调查:采用随机取样,每次调查10株。每周调查1 次,调查结果分别记入相应表格。

(4)灯诱调查。

在选择的5 个观测点内各悬挂1 盏黑光灯,对上述区域虫害发生情况进行监控,每周清点灯诱情况,记录灯诱昆虫种类及数量,并记入相应表格。

(5)虫害发生情况划分标准。

虫株率≤15%属轻发生;虫株率为15.1%~50%,属中等发生;虫株率>50%属严重发生。叶部受害程度以叶片受害≤15%为轻微,15.1%~25%为中等,>25%为严重。

3 虫害发生情况调查结果分析

3.1 调查虫害种类

经调查,柳州市雀儿山公园主要常见虫害共有75种,其中蛛形纲1 种,为红蜘蛛;昆虫纲74 种,分属鳞翅目、鞘翅目、半翅目、双翅目、等翅目、直翅目等6个目,共38 科。其中其中食叶类害虫有24 个种;刺吸类害虫有35 个种;蛀干类害虫有12 个种;地下害虫2 个种。危害严重的有黑刺粉虱、葱兰夜蛾、盗毒蛾、灰同缘小叶蝉、杜鹃冠网蝽、星天牛、相思拟木蠹蛾等。观测发现检疫性有害生物1 种,为红棕象甲。

3.2 具体危害情况及发生规律分析

3.2.1 食叶害虫发生情况

柳州市雀儿山公园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种类共24种,占所调查种类的32%,种类较多,但危害情况不算严重,除樟蚕、曲纹紫灰蝶及夜蛾类发生较为严重,雀儿山周边种有数量不少的樟树,每年春夏局部不同程度被樟蚕危害,造成樟树叶量减少,树势变弱,进而被其他病虫害侵害;曲纹紫灰蝶每年两季危害苏铁,取食新长出的嫩叶,造成植株叶片无法更新且影响景观;葱兰夜蛾、斜纹夜蛾等夜蛾类每年夏秋在园内大范围发生,取食葱兰、文殊兰、荷花等植物,造成植物叶片大面积被害,植物生长和景观效果受到较大。其余食叶害虫均为轻微发生,对整体环境及园林植物景观影响不大。

3.2.2 刺吸式害虫发生情况

刺吸式害虫种类共35 种,占所调查种类的46.7%,是雀儿山公园园林植物虫害的最主要类群,主要集中在夏季发生,其中紫薇长斑蚜、桃粉大尾蚜、荷缢管蚜、日本龟蜡蚧、杜鹃冠网蝽等都是园内发生较多且严重的刺吸式虫害,造成植物叶片失绿,影响植物长势和景观效果。尤其是杜鹃冠网蝽,防治难度较大,园区内种植的毛杜鹃大面积被害,几乎90%以上的叶片都被侵害,叶片发黄失绿,该情况不仅在雀儿山公园存在,在柳州市绝大多数公园和城市绿地都有大面积发生。

3.2.3 蛀干害虫及地下害虫发生情况

蛀干类害虫有12 个种,所调查种类的16%,主要包括天牛、木蠹蛾等类群,平时比较不容易被发现,防治难度较大,仅靠常规的化学农药防治可取得的成效有限,且易对环境造成较大的不良影响,严重时可直接造成植株死亡,或折断倒伏,不但影响了景观,对园内游客的游览安全也存在极大的隐患。

4 雀儿山公园虫害防治措施防治效果分析

雀儿山公园在虫害防治上,多采取化学药剂喷施的方法进行,药品相对单一,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虫害的大面积严重危害,但也存在较深隐患,主要表现在害虫的抗药性逐年增加,防治效果降低等方面,同时,由于雀儿山公园内有大面积水体,水深都较浅,易于吸引鸟类取食或筑巢,而长期使用化学农药对生态环境影响和破坏较大,使得园区内鸟类种类较少,无法发挥鸟类本身防虫治虫的作用。近年来,为改善生态环境,雀儿山公园除了减少常规化学农药的使用频率,同时也引进了振频式杀虫灯、粘虫胶、天敌昆虫、性诱剂等绿色防治措施,此外在园区内设立湿地鸟类保护区,开展各种手段保护鸟类栖息环境,取得了较好的成效[2-3]。

4.1 化学防治

雀儿山公园在病虫害防治上仍主要采用化学药物防治,主要针对容易大面积发生的病虫害,如葱兰夜蛾、曲纹紫灰蝶、杜鹃冠网蝽、紫薇长斑蚜等,但在药品选用上较之前有了较多的变化,药品不再是单一使用氧化乐果、敌敌畏进行虫害防治,而是有针对性的采用生物源和植物源药剂,如阿维菌素、黎芦碱、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井岗霉素等,且遵循“防早、防小、防了”原则,抓住药物防治关键期进行施药。

4.2 灯光诱杀

以雀儿山公园防治区和对照区2019—2021 年期间杜鹃冠网蝽危害情况对比为例,2019 年防治区内杜鹃冠网蝽自5 月起至10 月初有虫株率一直保持在40%以上,7—9 月更是达到50%以上严重危害,由于减少和控制化学农药的使用,2020 年春夏虫害发生初期,冠网蝽的有虫株率达到峰值,但自6 月后,基本呈整体下降的趋势,挂灯第3 年,冠网蝽整体发生情况得到较好控制,高峰期6 月有虫株率控制在40%以下,并继续呈整体下降趋势,全年平均有虫株率控制在15%左右,基本属于轻度发生。由此可见,在公园内使用灯光诱杀这一措施进行虫害防治能得到较好防控效果。

4.3 色板诱杀

色板是指利用蚜虫、潜叶蝇、粉虱、蓟马等昆虫对黄色或蓝色的极度敏感和趋向性,再结合粘虫胶制成的诱捕器,是一种高效环保的害虫防治方法。通过每年4—11 月在色板防治区内根据该区域主要常见的虫害种类悬挂黄色或蓝色诱虫板(规格20cm×25cm)进行诱集防治,30d 左右更换一次新板。

4.4 带状粘虫胶阻隔

带状粘虫胶一般用于防治具有上下树习性的害虫,如北京地区采用带状粘虫胶防治草履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18 年至今,雀儿山公园针对园内樟树樟蚕发生严重的情况,利用樟蚕一般在树脚产卵,卵块孵化后幼虫上树取食,成长至老熟幼虫下树羽化的习性,在樟树上使用带状粘虫胶,以期对樟蚕的发生进行有效控制。

4.5 天敌昆虫的使用

天敌昆虫是一类寄生或捕食其他昆虫的类群,广泛存在于自然生态系统中,善加利用就可以发挥生态系统自身的平衡功能用于虫害的防治及控制。目前在国内已有较多成功案例,如捕食螨防治红蜘蛛、花绒寄甲管氏肿腿蜂防治天牛、瓢虫草蛉防治蚜虫等。

4.6 性诱剂

2021 年6 月20 日—9 月30 日,在雀儿山公园雀湖东、雀湖西两处各投放1 个性诱剂诱捕器对荷花斜纹夜蛾进行防治试验,每个放1 支性信息素诱蕊。投放后第五天开始统计袋内诱捕到的斜纹夜蛾数量,清空后每10d 统计一次诱捕数量。经统计,仅7 月5 日—8月5 日,2 个诱捕器分别诱捕斜纹夜蛾成虫共342 头,平均每个诱捕器171 头,9 月1—30 日,2 个诱捕器共诱捕斜纹夜蛾成虫224 头,平均每个诱捕器诱捕112 头,比7 月少89 头,斜纹夜蛾的数量呈明显下降趋势。

4.7 引鸟工程

通过吸引和保护鸟类以实现对虫害的控制,是雀儿山公园在虫害防治方面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一项最自然、最生态的虫害控制手段。通过增设浅水区,修建小岛、浅滩、生态浮岛,种植养护好鸟类喜爱取食、筑巢的树种,丰富群落层次,营造多样的栖息地植被群落类型,建立禁止游人进入的核心区栖息地,湖心岛,生态浮岛,建设游禽停歇台、人工鸟巢等一系列围绕鸟类生命活动所必须的觅食、繁殖、栖息等内容实施的各类保护措施保护鸟类,实施引鸟工程,2021 年园区内常见鸟类由过去的40 余种,增加至90 余种,如仙八色鸫、戴胜、寿带鸟、褐翅鸦鹃、黄嘴白鹭等。据观察,2021 年至今园区内未发生大面积严重虫害,“以鸟治虫”的绿色虫害防控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5 结论与建议

5.1 雀儿山公园植物虫害防治主要方法

雀儿山公园在植物虫害防治上主要采用措施包括化学药剂防治、物理手段防治以及生物防治,相对过去单一的化学药剂防治有了较大的改善,但由于部分物理防治及生物防治手段目前仍属于小范围试验应用,因此日常主要防治方法仍以化学药剂防治为主,辅以频振式杀虫灯诱杀。

5.2 存在问题

雀儿山公园在虫害防治上虽采取了相对丰富的措施,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①日常防治工作仍是以化学农药防治为主,尽管引进了一些生物源、植物源农药,但广谱性化学农药仍是占主要部分。②园区建设用苗缺少必要的驯化措施,导致外来虫害甚至是检疫性有害生物不能及时发现和防除,易对本地的生态环境及植物健康造成较坏影响。③园区内的各特色花卉区,在植物配置上经常使用同科同属的品种进行配植,植物生物群落结构简单等。

5.3 公园绿地植物虫害防治建议

5.3.1 把好植物检疫验收关

城市公园内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容易受影响,尤其是外来有害生物对原有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十分严重的,而城市公园和城市绿地又是本地生态环境中种植外来植物最多,最频繁的区域,因此在公园植物虫害防治上,首先要把好植物检疫验收关,拒绝带虫、带病植株,杜绝外来虫害输入[4]。

5.3.2 做好公园植物品种选择配置

城市公园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在选择植物品种和配置的时候,要尽量选择乡土植物,并模拟自然群落进行植物搭配,将优化植物品种配置与园林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相结合,发挥植物自身作用。

5.3.3 加强植物养护管理

植物景观的营造遵循“三分种、七分养”的原则,在虫害防治上也是要以植物养护为主,保持植物长势强健,提高自身免疫力,才是减少植物虫害发生的根本出发点[5]。

5.3.4 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宜的绿色防控措施

根据虫害发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宜的绿色防控措施,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甚至是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和破坏的现象,是实施虫害绿色防控的最基本原则。

5.3.5 科学合理适时采用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城市公园开展虫害防治的主要手段,也是在虫害严重危害时见效最快的措施之一,在药剂选择上应优选微生物性农药或植物源制剂,减少使用或不使用对环境影响大的化学农药,科学合理适时开展化学防治。

猜你喜欢
雀儿山株率柳州市
柳州市精业机器有限公司
现代塑料(2022年1期)2022-06-22 09:53:36
澳洲坚果杂交子代开花调查分析
三化螟田间为害丛率与为害株率相关性研究及应用
2018年泰山东麓和南麓甜樱桃主产区冻害情况调查
落叶果树(2018年6期)2018-11-28 03:00:26
柳州市常见小花紫薇品种的种植、养护
现代园艺(2017年22期)2018-01-19 05:06:55
柳州市:坚持问题导向 提高执法成效
世界海拔最高超特长公路隧道雀儿山隧道正式通车
雀儿山—川藏路上高、险之最
当代旅游(2015年8期)2016-03-07 14:59:15
油松林抚育对油松毛虫的影响
梁海鸿·收藏·
中华奇石(2014年9期)2014-10-21 20:1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