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仪式建构研究

2023-08-08 03:22孙书平
关键词:爱国爱国主义仪式

牟 影,孙书平

(辽宁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鞍山 114051)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永恒主题。2019年《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指出,要“丰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载体”,强调“注重运用仪式礼仪、组织重大纪念活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1]P5高校作为立德树人的主阵地,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崇高使命,是培养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坚定爱国主义信念,付诸爱国主义行动的重要阵地。仪式活动通过营造情境氛围、承载集体记忆、循序周期展演、突显“身体在场”,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应充分挖掘仪式的教育功能,摆脱其功能发挥的现实困境,形成爱国主义教育的仪式建构模式,不断增强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效力。

一、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仪式建构的逻辑理据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无论民族文化有多少差异,爱国主义教育始终处在各国教育发展的重要位置,始终是关乎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同时,爱国主义教育也是一个人成长成才的人生必修课。爱国是一个人对祖国的最真挚、最热烈的情感表达,这种情感的建立绝不能仅依靠简单而直接的课堂教育灌输,还应该包括潜移默化和直抵人心的情感渗透。仪式因其作为社会秩序的表征性符号和情感集合的联络点,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具有天然的价值优势,是新时代高校推进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承载体。因而,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仪式建构有其内在的逻辑理据。

(一)营造情境氛围,涵养爱国情感

爱国是一种朴素而深厚的情感,它深藏在我们的文化基因中,内敛而又有力量。这种真挚的情感需要依靠仪式这一承载体得以涵养,得到释放。仪式借助于语言、音乐、标语、服装、队列等象征性符号营造出一个仪式场域,在这一场域中,仪式实施者将仪式活动的主题和目的表征在象征符号之中,“使不能直接被感受到的信仰、观念、价值、情感和精神气质变得可见、可听、可触摸”。[2]P48参与者在仪式活动的展演过程中便能够感受到象征符号所传递的象征意义。同时,这些象征意义与参与者的情绪产生碰撞,调动出其内在的情感能量,并进一步升华为社会所需的价值标准。比如,在纪念性仪式活动中,仪式准备阶段的国旗的悬挂、纪念性标语的粘贴、纪念人物的画像;仪式活动正式开始时,全体参与者奏唱国歌、《思念曲》的奏响、向革命先烈敬献花篮;仪式活动结束时,参与者挥舞手中的国旗、举拳宣誓等,如此这些无不为仪式活动的参与者营造一种庄严肃穆的情境氛围。在这一情境中,象征符号刺激参与者的情绪信号,积极、正向的情绪被充分调动出来,参与者感受着先辈们的英勇无畏,感受着今日幸福的来之不易,感受着国家强大的骄傲自豪,在内心中自觉地生发出热爱祖国并愿意为祖国繁荣富强持久奋斗的高尚情感。

(二)承载集体记忆,强化国家认同

国家认同是一国政治合法性的基础和公民政治情感的指向。如同实现自我认同一样,国家认同的建构仍然是一个艰难又持续的过程。当前,全球化进程持续推进,各种社会思潮、价值观念不断涌现,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着渗透风险,这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新时代青年群体国家认同的建构。仪式承接过去和现在,连结现在和未来。在仪式活动中,通过对场景的布置,将历史的痕迹刻在象征符号的意义中和仪式展演的过程里,参与者暂时摆脱现实社会中的社会角色和身份,焦点聚焦在共同的历史记忆中,共同感受民族发展的历史变革和民族复兴的历史长卷,从而重塑参与者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并在仪式活动结束后,将这种情感体验、价值观念、国家认同延续到社会生活中。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集体学习时也强调,“要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3]P165与此同时,在群体参与的仪式活动中,参与者在仪式情境中感受着共同的情绪体验,接受着平行的情感刺激,往往会产生1+1>2的情感能量,形成“集体欢腾”,并不断建构起“集体记忆”,为增强参与者的国家认同感奠定坚实的基础。正如爱弥尔·涂尔干所言,“仪式的功能在于提供共同体验的瞬间,激发、增强或重塑个体成员的集体意识和认同,促成其在信仰、情感和意愿上的高度一致,从而将个体整合到社会全体之中。”[4]P8可以说,仪式作为蕴含丰富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和可感知的情境实践活动的结合体,是国家认同的重要载体。

(三)循序周期展演,坚定爱国信念

爱国是确定不移的主旋律,但也呈现出不同的层次。“对有的人来说,爱国只是一种朴素的感情;对有的人来说,爱国是一种明确的思想;对有的人来说,爱国是一种坚定的信念;对有的人来说,爱国是一种崇高的信仰。”[5]P11-14“00后”的大学生群体,其成长之路伴随着国家的飞速发展。他们乘着“复兴之路”的发展快车,享受着富足的物质生活,感受着丰沛的精神文化。因此,“00后”的大学生们爱国热情普遍高涨,对优秀的传统文化充满热爱,对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复兴充满信心。但是,由于大学生群体的心智尚未完全成熟,极易受社会思潮的影响,个人及群体的价值观念不够稳定,爱国主义信念不够坚定。因此,培养广大青年确立坚定的爱国主义信念成为新时代高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题中应有之意。涂尔干曾提出“仪式是为维护信仰的生命力服务的”。这种信仰生命力的汲取和激活正是依靠仪式周而复始的重复地、稳定地的展演。比如,高校每周进行的升旗仪式,确定的仪式主题、固定的仪式时空、稳定的仪式流程,这些都无不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稳定的情感记忆。周期性的展演对于部分爱国热情缺失的学生来说,也可以及时将他们“出逃”的爱国情感拉回心灵中,填补爱国情感的缺口,强化对爱国的具象化认识,并逐渐确立其对伟大的祖国坚定的爱国信念。

(四)突显“身体在场”,规范爱国言行

习近平指出,“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6]要“以一生的真情投入、一辈子的顽强奋斗来体现爱国主义情怀”。[7]新时代高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要努力培养一批能够奉献青春力量、担当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仪式活动是一种主体间交互性明显的教育活动,突出强调“身体在场”的重要性。在仪式活动中,参与者沉浸在仪式情境之中,置身在“价值体验之场”,跟随仪式展播的流程,接受着精神的洗礼和心灵的净化,并将仪式活动中所蕴含的教育价值转化为规约自身的行动。比如,在“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77周年”的纪念仪式中,参与者手持花篮、敬献鲜花,在纪念馆前肃立默哀。这在对革命先烈表达沉痛的悼念之情的同时,也会激起参与者珍爱和平、远离战争、建设美好生活的坚强决心,进而在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能够自觉将这份爱国之情转化为报国之行。伴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仪式活动的“身体在场”也不再仅局限于现实社会的“在场”,网络仪式的“虚拟在场”也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参与者通过观看仪式活动的实时直播,利用发送弹幕或发表评论的方式更为直接地参与仪式活动的展播过程。可以说,仪式活动突显的“身体在场”,使得参与者的情绪被充分调动出来,进而促成参与者的爱国之情油然而生、爱国之志了然于胸、爱国之行跃然而出。

二、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仪式建构的现实困境

仪式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在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通过组织日常性升旗仪式、入团入党宣誓仪式、纪念性仪式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爱国热情,提高了学生的爱国认知,规范了学生的爱国言行。值得注意的是,在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仪式建构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仪式符号意义“隐匿化”、展演过程“程序化”、延伸教育“简单化”的现实问题,严重阻碍着仪式活动教育功能的发挥,制约着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

(一)符号意义“隐匿化”,窄化象征难传情

仪式是由一系列具象和物化的象征符号所构成的文化场。在一场仪式活动中,象征符号的有效运用,可以为参与者提供一种恰到好处的氛围和情境,让爱国主义教育在无声中发生。当前,高校在爱国主义教育仪式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能够意识到利用象征符号营造教育情境。但是,由于认识不足仍然没有完全挖掘和发挥出仪式符号的象征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一方面,部分高校在象征符号的运用中存在着“滥用”现象。有些仪式活动的组织者因缺少专业背景,对活动中音乐的选择、陈列的摆设不够严谨和规范,甚至对国旗、党旗等标志性的符号使用不当,导致难以营造出庄重肃穆的仪式氛围。有些仪式活动的组织者为了讲排场,大搞“形式主义”,不加甄别地将象征符号融入到仪式活动中,完全忽视了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仪式建构的本质。然而,“如果形式不是内容的形式,那么它就没有任何价值了。”[8]P288另一方面,部分高校在象征符号的运用中存在着“愚用”现象。“00后”的大学生作为网络时代的“原住民”,热衷于网络热词的追随和运用。有些大学生甚至发出“爱国要像爱护爱豆一样”“阿中哥哥最棒”等口号,将爱国符号个人化、偶像化。高校在爱国主义教育仪式活动中,如果对此现象不能加以正确引导,而是为了迎合学生使用这些网络热词,将使爱国主义仪式教育娱乐化、庸俗化,不利于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和塑造。

(二)展演过程“程序化”,弱化互动难共情

如果说象征是仪式的核心,互动则是仪式的灵魂。在一场爱国主义教育的仪式活动中,如果没有仪式活动组织者与学生的亲密有效互动,那么爱国主义情感难以在学生心中涌动,爱国主义教育目的难以在活动中达成。在高校的仪式活动组织过程中,部分组织者因在意仪式的完成度、完整度、完美度,导致往往过分强调仪式展演过程的形式和程序,忽视了学生的参与情况和主体地位。比如,在学校的升旗仪式、入团入党宣誓仪式中,部分高校因为害怕出错,过分突显庄重肃穆的情境氛围,从而减少仪式活动中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在仪式活动中变成各个环节的串联者,而非程序开展的推进者,接受的是程序化的爱国主义教育,情感的刺激不够强烈,情感的共鸣不易产生,这都不利于大学生群体爱国情感的 有效建构。有些高校尝试增加学生在仪式活动中的参与,但也往往只有代表性的人物有机会展示自己,其他学生仍然扮演着倾听者的角色,导致生生之间的情感体验不完全对等,也难以实现情感共鸣。同时,部分高校在一些大型纪念性仪式活动开展前,会组织学生进行彩排预演。学生在一次次地预演中,除了逐渐消磨心中的期待感,也会生发出“仪式的意义何在”的价值困惑。这不仅不利于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涵养,更会消解高校长期以来的爱国主义教育效果,背离爱国主义教育仪式建构的初衷和本质。

(三)延伸教育“简单化”,淡化创新难续情

仪式活动形式的创新是当前爱国主义仪式教育所面临的重要考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场仪式活动的结束并不是参与者物理空间的暂时转换,而是情感体验的纵向延伸。仪式展演过程结束后对学生评价反馈的收集是仪式教育的补充和延伸。但是,高校在进行爱国主义仪式教育活动时,往往忽略仪式展演结束后的反馈环节,使得仪式活动的延伸教育大打折扣。通过调查发现,绝大多数的同学表示,学校很少在仪式活动结束后做针对性的情感体验调查。少部分同学表示,在参与爱国主义仪式教育活动后,一些学校会组织学生撰写学习体会。这一方面说明高校在开展爱国主义仪式教育活动时程序化过于明显,忽略仪式活动的延伸教育。另一方面也暴露出部分高校在仪式活动延伸教育的处理上过于“简单化”,缺少创新性。同时,高校在利用仪式活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式方法上有待进一步创新。依托校园仪式活动,爱国主义教育成效显著,但是,重复性的仪式展演也会使得“00后”的大学生群体产生疲惫感和厌烦感。高校如果不能勇于尝试新形式,探索仪式教育的新模式,很容易会消磨学生的参与热情,甚至弱化仪式活动过程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效果,阻碍爱国主义情感的有效延续。

三、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仪式建构的路径选择

仪式活动作为高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要想持续发挥其教育功能,必须努力走出当前所面临的现实困境,试图从正确使用象征符号、合理优化仪式互动、有效创新仪式形式等方面着手发力,积极探寻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仪式建构的路径。

(一)正确使用象征符号,释放爱国主义教育潜力

“仪式符号是爱国主义仪式教育承载意义、传递价值与提升信仰的关键因素。”[9]P117仪式符号的正确使用,可以为爱国主义教育创设更具感染力的情境场域。规范仪式符号的使用,是提高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激发爱国主义教育活力的应然之举。

1.加强仪式符号应用的规范性

爱国是一件庄重且严肃的事情,这决定了爱国主义仪式教育活动不同于一般的仪式活动。因此,在仪式展演过程中,仪式符号的应用必须规范、准确、恰当。仪式活动的组织者应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徽法》等相关法律规定,保证在爱国主义仪式教育活动中,国旗、国徽等标志性符号使用正确。对于一些主题性的仪式活动,如“榜样人物进校园”等爱国主义仪式教育活动,在仪式符号的应用上可以选择向思政课教师以及相关专家学者请教学习,为保证仪式教育活动中象征符号应用的准确无误提供一定的专业支持和规范保障。

2.增强仪式符号应用的温情性

爱国是一种真挚情感的表达,因此,高校在爱国主义仪式教育活动中要突出感召力和亲和力。高校在保证仪式符号应用的规范性同时要增强其温情性,赋予仪式符号以温度。例如,仪式活动中的语言是推进仪式活动开展并串联仪式活动各环节的特殊象征符号。在爱国主义仪式教育活动中,仪式语言生硬、老套、不接地气,往往难以让学生接收到爱国主义情感的熏陶,不易产生爱国的强烈共鸣。高校爱国主义仪式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应该仔细斟酌仪式语言的应用,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党和国家最新政策文件的学习,夯实仪式语言的政治性、理论性、思想性,挖掘仪式语言的感召力、说服力、感染力。

3.为学生解读仪式符号的象征意义

在爱国主义仪式教育活动中,并非全部的象征符号学生都能够直接的感知到,对于一些特殊的隐喻象征符号,需要仪式活动的组织者加以解读,以便帮助学生更好地明晰其中的深层涵义。例如,在观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时,可以为学生解读为什么在庆典中56门礼炮鸣放100响,进而带领学生重温党的百年光辉历程,让学生明确新时代爱国主义必须坚持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的深刻意义。可以说,高校爱国主义仪式教育活动的组织者不仅面临着规范使用仪式符号的任务,同时也承担着解读仪式符号象征意义的责任。对仪式符号象征意义的正确解读,可以挖掘出爱国主义教育的深层潜力,引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内在共鸣。

(二)合理优化仪式互动,激发爱国主义教育活力

仪式互动是学生领悟爱国主义精神和高校推进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先决条件。探寻爱国主义仪式教育活动中的有效互动,可以将“三全育人”教育理念作为理论抓手,全面、合理地优化仪式互动,进而提升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

1.全员参与仪式互动

一方面,在仪式活动组织和实施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及其他各教学单位的参与热情,尤其是给予思政课教师在爱国主义仪式教育活动中更多的参与权和话语权,为高校开展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掌舵定向。另一方面,要给予学生平等地参与和表达的权利。在仪式活动的设置中,可以多采用“圆桌派”的形式,让学生在平等参与互动中不断提升对爱国主义内涵的认知,强化自身爱国主义情感。

2.全过程贯穿仪式互动

兰德尔·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将仪式活动分为分离(仪式前)、阈限(仪式中)、聚合(仪式后)三个阶段。因而,仪式互动理应伴随这三个阶段进行全程化、闭环化的互动。在仪式活动开展前,适当地“赋权”给学生。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征集创意的方式,让有想法、有能力的学生参与到仪式活动的设计中,让学生体验到作为仪式活动参与主体的价值感和责任感。在仪式活动进行的过程中,设置“我为祖国献支歌”接唱活动、“祖国山河我守护”誓言书写等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提升获得感,实现以知促行。在仪式活动结束后,可以增加仪式成效反馈环节。借助微信公众号、问卷星等网络平台,采用匿名的方式,收集学生真实的、客观的意见反馈,倾听学生的真实声音,为更好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仪式活动,推进爱国主义教育提供经验遵循。

3.全方位融合仪式互动

高校在组织爱国主义教育仪式活动时,可以为学生提供多种方式参与仪式互动。比如,在大一新生的军训和阅兵仪式中,军训的教官可以由本校退伍大学生组成,这既是展示当代大学生“请党放心、强国有我”铮铮誓言的生动展现,同时也可以发挥朋辈群体的示范引导作用。在升旗仪式中,可以招募学生组建“国旗护卫队”,以轮岗的方式让学生真切体会到年轻战士守护祖国的神圣使命感,激发起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高尚情感,在全方位参与仪式互动中更加坚定爱国主义的信念。

(三)有效创新仪式形式,凝聚爱国主义教育合力

创新是爱国主义仪式活动教育功能持久发力的动力和灵魂。高校为促进仪式活动成为青年大学生涵养化育的主渠道,可以采用“仪式+”的育人模式,建构新时代爱国主义仪式教育的多种形式,凝聚起爱国主义教育的强大合力。

1.建构“仪课动情”育人模式

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对大学生群体实然且应然地承担着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任务,因此,思政课与爱国主义仪式教育活动有着天然的契合性。在思政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情景展演、情景再现等课堂展示活动。如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堂上,可以组织学生自编自导自演“五四运动”时期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潮。学生通过情景化的仪式活动,再次唤起深藏于心的历史记忆,感受那段腥风血雨的时代,进而明确“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并自觉自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断踔厉奋发!

2.建构“仪景生情”育人模式

高校应该充分利用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尤其是本地区的红色文化教育资源。组织学生深入到博物馆、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大学生在瞻仰一件件文物、聆听一个个革命故事的同时,会在内心中生发出一种强烈的敬畏之心,并将持久而深远地影响他们的知与行。同时,高校也可以将入团仪式、入党宣誓仪式、团日活动、党日活动安排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来进行。在充满氛围感和仪式感的教育活动中,大学生会更容易形成将青春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之中的强烈的爱国情感。

3.建构“仪网传情”育人模式

一方面,依托网络平台,仪式活动的宣传和反馈更加及时有效。高校利用校园网、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可以将仪式活动的相关信息实现“点对点”的及时传送,从而扩大仪式活动在学生群体的传播力度。同时,在仪式活动结束后,学生也可以利用校园公众号的留言板分享参与其中的真实感受,在为学生提供情感出口的同时也有利于高校改进仪式活动形式。另一方面,借助于网络平台,高校可以组织形式多样的线上爱国主义教育仪式活动。比如,在疫情期间,全国多所高校开展“云上”毕业典礼,展现疫情期间各行各业的中国人的“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爱国热情,给毕业生留下了难忘的记忆,也坚定了大学生的爱国信念。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高校也可以利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面向广大青年学生开展“合拍美丽中国”等主题征集活动,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帮助他们在积极参与中筑牢精神信仰和民族之魂。

猜你喜欢
爱国爱国主义仪式
爱国拥军矢志不渝 扶危济困不遗余力
感爱国事,承爱国志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十岁成长仪式
仪式感重要吗?
爱国是心中唱不完的歌
Talking strategies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
开营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