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毅 张伟金 潘秋祥
(新昌县农业农村局,绍兴 312500) *为通信作者
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是一个“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山区小县[1],县域内丘陵山地较多。受立地条件限制,新昌县农业生产很难实现机械化操作;同时,随着农村劳动力的不断减少,农民种粮积极性降低,导致部分旱地出现了荒芜;此外,农村造田造地后,新昌县出现了连片土地。在此背景下,新昌县亟需旱地粮作的高效种植模式,以确保种粮面积,提高种植效益。
小京生花生是新昌县的传统特产,种植历史悠久[1]。随着小京生花生的产业化开发,种植效益较好。但是,由于种植小京生花生十分费工,产量又极易受到干旱、雨涝等天气影响,再加上生产环节很难实现机械化操作,目前新昌县小京生花生的种植仍以零星散户种植为主,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1 333.33 hm2左右,不能满足产业化开发的需求。因此,亟需扩大小京生花生规模化生产,提高土地产出率。
间作套种是运用群落的空间结构原理,以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为目的发展起来的一种立体农业种植模式,是我国传统农业的精髓[2-3]。合理的间作套种种植模式不仅能集约利用光、热、肥、水等自然资源,还能增加农田的生物多样性,从而增强作物抵抗病虫害和抗倒伏的能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2-4]。相关研究表明,花生和鲜食玉米进行间作套种,可利用鲜食玉米、花生的形态和生理营养差异,充分发挥鲜食玉米的边行效应和花生的共生固氮作用,实现光、温等资源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高效利用,具有改良土壤环境、增强群体抗逆性等优点[3-5]。在间作套种种植模式下,为提高土地产出率,减轻种植风险,筛选出有利于小京生花生的共生、费工少、操作简便高效的粮油作物,并探索适宜的栽培技术要点,新昌县种植业技术推广中心于2022年进行了“小京生花生/鲜食玉米”间作套种种植模式的试验探讨。现将相关试验结果报道如下,以供参考。
试验于2022 年4 月—9 月分别在新昌县羽林街道白杨村东乡家庭农场(田块土壤为新开垦的黄壤土,土层脊薄,海拔为130 m,以下简称东乡家庭农场)、新昌县儒岙镇黄泥丘村种子公司基地(田块土壤为黄壤土,肥力较好,海拔为420 m,以下简称种子公司基地)两个试验点进行,两个试验点除作物种植时间不同外,其他措施均保持一致。
供试小京生花生品种为新昌县自主选育的‘京立8号’,鲜食玉米品种为省区试水果玉米品种‘天姥白甜’,均由新昌县种子公司提供。
试验采用大区对比方法,每个试验点的试验田面积均为330 m2(畦宽为1.8 m,畦沟深为0.3 m),一半试验田进行小京生花生和鲜食玉米间作套种(标记为套种处理),另一半试验田只种小京生花生不套种鲜食玉米(标记为CK)。其中,每畦覆膜种植小京生花生4 列,行株距为40 cm×30 cm,折每667 m2种植小京生花生4 000 株;在套种处理区的畦上套种鲜食玉米2 列,行株距为40 cm ×30 cm,折每667 m2种植鲜食玉米2 000 株。
试验田的肥料运筹:小京生花生施肥采用基肥一次性施入的方式,即每667 m2施羊粪200 kg、45%复合肥(质量分数,下同,N∶P∶K=15∶15∶15)10 kg、氯化钾3 kg、生石灰75 kg、硼肥1.5 kg;鲜食玉米每667 m2施羊粪200 kg、45%复合肥(N∶P∶K=15∶15∶15)10 kg 作基肥,在播种后45 d,每667 m2施45%复合肥(N∶P∶K=15∶15∶15)15 kg 作穗肥。
试验田的病虫防治:在小京生花生播种前,用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加水拌种防治花生茎腐病。在5月20 日和6月10 日,分别用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
试验田的其他田间管理:在小京生花生开花下针期和鲜食玉米穗粒期,适时进行灌水,灌水至“半沟”,待水渗透到畦沟中间后立即排水。在小京生花生封行前,每667 m2喷施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100 g 加水50 kg,以控制徒长。
试验期间,观察小京生花生田间生长情况,对小京生花生的茎秆长度及整体郁闭度进行比较。在作物成熟后,用电子秤测定鲜食玉米与小京生花生的产量。
由表1可知,小京生花生在4月中下旬进行地膜种植,1周后即可齐苗;鲜食玉米采用育苗移栽种植方式,苗龄为7 d。两个试验点的小京生花生生长空档期相差4 d。其中,东乡家庭农场的小京生花生生长空档期为8 d,由于鲜食玉米生长速度快,造成了小京生花生整体郁闭,田间观察小京生花生徒长明显;种子公司基地的小京生花生生长空档期为12 d,小京生花生表现为轻微徒长。鉴于徒长会影响小京生花生的产量,故在“小京生花生/鲜食玉米”间作套种种植模式中,要着重选好鲜食玉米的套种茬口,延长小京生花生生长空档期(生长空档期在15 d 以上较为合理),以确保其正常生长。综合田间观察与生产实际情况,宜在小京生花生种植7~10 d 后进行鲜食玉米育苗,在苗龄为7 d 时进行鲜食玉米移栽套种,以营造良好的套种互生环境。
由表2可知,套种鲜食玉米会造成小京生花生减产,两个试验点的小京生花生平均每667 m2产量减少13.8 kg、减幅为10.5%,经分析,这是由于鲜食玉米套种时间过早,小京生花生产生徒长而造成的。其中,东乡家庭农场的小京生花生产量仅为正常年景的70%,这是因为东乡家庭农场的土地为新开垦土地,地薄且干旱,小京生花生受干旱影响比较严重,故小京生花生产量有所降低;而种子公司基地海拔高,土层厚而肥沃,故小京生花生产量未受到旱情影响。因此,在新开垦土地上采用“小京生花生/鲜食玉米”间作套种种植模式,需增加有机肥的施用量,做好防旱措施,用好药剂,防止小京生花生徒长。
表2 小京生花生和鲜食玉米的套种产量分析
由表2 可知,CK 的小京生花生平均每667 m2产量为131.7 kg,按市场收购价45 元/kg 计算,平均每667 m2总收入为5 926 元,扣除生产成本(每667 m2需人工成本2 400 元,每667 m2需种子、化肥、农药等投入成本为600元)3 000元,平均每667 m2纯收入为2 926 元。套种处理的小京生花生平均每667 m2总收入为5 305 元、纯收入为2 305 元,虽然较CK 有所降低,但是套种了鲜食玉米,加上鲜食玉米的纯收入,可较CK 平均每667 m2纯收入增加3 424.5 元,效益明显。综上,“小京生花生/鲜食玉米”间作套种种植模式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降低了规模化种植小京生花生的风险,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豆科作物与高秆禾本科作物间作套种具有多重优势,是一种高效的间作套种种植模式。本试验结果表明,根据新昌县的种质与土地资源特点提出的“小京生花生/鲜食玉米”间作套种种植模式,可在新昌县进行推广应用,宜在小京生花生种植7~10 d后进行鲜食玉米育苗,在苗龄为7 d 时进行鲜食玉米移栽套种。
3.2.1 选用良种
为确保作物生长良好,“小京生花生/ 鲜食玉米”间作套种种植模式宜选取适宜套种密植的紧凑型良种进行种植。
3.2.2 合理密植
选择在2 m 宽的畦套种,可在1.8 m 宽的畦面上覆盖地膜种植小京生花生,剩余畦面用来套种鲜食玉米;选择在1 m 宽的畦套种,可将每2.5 m长的畦作为1 个作业带,每个作业带间留出0.5 m长的畦套种鲜食玉米,每个作业带内作2 个长为0.9 m 的畦,畦面上覆盖地膜种植小京生花生。
小京生花生种植行穴距宜为(30~40) cm×30 cm(2 m 宽的畦种植5 行),每穴放2 粒种子;在畦沟边套种2 行鲜食玉米,行株距为40 cm×30 cm。
3.2.3 合理茬口
小京生花生的适宜种植期为4 月中旬—5 月上旬,待小京生花生种植7~10 d 后,进行鲜食玉米育苗,在苗龄为7 d 时进行鲜食玉米移栽套种,以保持小京生花生种植后有半个月以上的生长空档期。
3.2.4 控制小京生花生徒长
合理水肥管理,并在小京生花生封行前,施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控制徒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