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课堂教学多元层次分析

2023-08-07 15:44田林
客联 2023年4期
关键词:体育课堂高校教育

田林

摘 要:教师则需要尝试应用问题多元层次分析的形式,对早期教学活动存在的缺陷展开把握,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进而保证教学活动能够满足广大学生的需求,促使其综合水平得到提高。

关键词:高校教育;体育课堂;多元层次分析

一、课堂难易方面的问题

针对体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果从解决方法的难易程度方面进行思考,同样有难易之分。所谓难问题,主要是指在进行问题处理的时候,实际需要耗费的时间非常长,整体效果很难令人满意,亦或者教师的教学观念存在缺陷。诸如,一些教师如果没有时刻贯彻以人为本的基础理念,自然会造成学生变得极为被动,只能顺着教师的思路进行探讨和学习。而在兴趣方面,普遍学生对体育教学的认真存在偏差,积极性不高。同时兴趣激发也非常不容易,尤其是相比技能传递,难度更高。而对于容易处理的问题,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教学行为、教学方法以及组织形式。对教学行为而言,既包括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行为,也包括学生的学习行为,某些时刻通过自我约束或者他人提醒,基本上都能得到一定改善,而对于教学方法,有些方法的效果极为明显,而有些则相对较差,但处理难度不高,教师只要加强指导,基本上就能实现预期目标。而对于组织问题,包括教师对学生的学情了解不到位,亦或者没有认真思考学生个体层面的差异,导致教学效果不佳。从整体角度看,这些问题的处理难度都不高。但凡有所注意,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处理,效果都会十分明显。

二、问题处理应当做到上下贯通

在完成问题分析之后,为了保证做到整体解决,自然需要上下贯通。一般来说,上下贯通实际包含的内涵价值主要为三个部分:其一是从理论探究到实践验证之间,理应保证二者做到融会贯通,处理需要使用基础内容作为重要支撑外,还要通过实践练习的方式完成验证,保证所有问题都能得到有效处理。其二是从前期的文件制定到后期的具体落实,必须做到上有政策下有两侧,不仅政策设置足够合理,同时对应的实施对策也要满足要求。但凡有任何问题产生,都需要从政策角度出发进行考虑,寻找具体原因所在,并在落实的时候,寻找偏差,为之后的处理方案奠定有效基础。其三是高学段和低学段的上下贯通,特别是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如果发现有问题出现,不要单纯将视线停留在某个单一学段或者年级层面,把握教学内容是否和学生的年龄状况完全满足,还需要联系上学段和下学段,从整体角度出发,深入分析,思考具体某项内容,到底应该在哪一个学段之中进行学习,并且还要把握具体的学习程度。诸如,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密度问题一直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部分人提出课堂中很难实现运动密度超过了75%,而练习密度则超过了50%,同时部分课堂为了追求高密度目标,甚至直接将传统体育教学变成了体能训练。显然,这种单纯为了追求教学密度的方式并不可取。当有此类问题出现时,最为重要的工作自然是寻找问题的有效处理方案。而通过应用上下贯通的方式,主要目的便是查找原始文本。现如今我国教育部已经对体育教学的密度问题做出了详细要求,同时还规定在每堂课程之中,教师需要抽出10分钟时间,安排学生进行练习。为了能够从本质角度出发,对大密度问题进行除了,不但需要思考大密度提出的理论依据,而且还要结合早期实践教学的经验,明确具体密度的数值和范围,并通过最为有效的处理方案,在日常实践过程中,寻找结合点。

三、问题处理应当做到前后呼应

所谓前后呼应,主要是指在进行教学问题处理的时候,理应将一致性的特点展现出来。

首先,前后呼应理应在对课程判断方面进行体现。教师在授课时,如果无法对教学质量展开判断,很难把握教学方向,自然无法做到精准确定,究其原因主要是缺少统一的课堂标准。如此一来,教师在授课时,往往会基于个人经验,自由展开,导致教学活动变得极为随意,亦或者在问题出现时,很难做到完全聚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理应做到前后呼应。这其中,“前”主要是指对优秀的课堂教学必须设立单一标准,亦或者有着一定的判断依据;而“后”主要是指参照早期设立的标准展开教学,并对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评估。诸如,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尝试从乐、动、会三个层面进行把握,通过打造“乐动会”课堂,将重心全部放在学生兴趣偏低、学生热情不高以及学生掌握难度大三个部分,同时还要对此类教学的质量予以判断。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的时候,是否能够从中体会到乐趣所在,这是对其潜在学习兴趣进行激发的重要基础。此外,教师还需要考虑“五会”,也就是会说、会做、会用、会学以及会做人,虽然很难在一节课将五个方面全部体现出来,但教师必须做到有所侧重。即便是一些较为简单的运动,教师都需要对“会”这一内容有所重视,只不过具体“会”的内容会有一定差别,或许有时不用过于强调技能的掌握,但同样需要进行适当引导,促使学生做到遵规守矩,慢慢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为了把握体育教学是否存在问题,或者其中有哪些问题存在,同样可以从乐、动、会三个部分入手进行完善。所以,基于这一内容进行教学把握,并评估课堂的优劣,不但能够将教学的前呼后应展现出来,而且还能体现问题处理首尾相接的目标。

其次,前后呼应还需要在学生对教学活动接受的连贯性方面有所体现。既不能仅仅只是浅尝辄止,也不能是低级重复,应当对教学活动设计一个梯形难度,螺旋上升,并做到上下衔接。由此可以看出,早期普遍高校学生尽管投入了大量时间参与体育课程学习,但仍然没有掌握一些运动技能,说明教学活动和时下教育工作的目标有所偏离,没有思考在不同学段和年级中,学生具体需要学习那些内容和技巧。所以,在除了这些问题的时候,自然不能单纯把握某个单一学段或者年级,必须从多个角度入手,针对顶层部分进行设计,并对各个年级的课程教学内容展开设计,合理规划,彼此联系,慢慢形成一个完善的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胡彩凤.学校体育课堂教学的高质量驾驭研究——评《学校体育教学课的有效组织与开展研究》[J].林产工业,2020,57(01):109.

[2]陳崇高.浅谈体育教学中引入翻转课堂的意义[J].中国教育学刊,2019(S2):93-95.

[3]冯海峰.高校体育SPOC的构建[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50(06):1108-1111.

[4]于素梅.一体化体育课程的旨趣与建构[J].教育研究,2019,40(12):51-58.

[5]梁金玉.“大数据”背景下高校体育的职能演进[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9,39(06):20-24.

[6]郭家骏.浅谈体育课堂教学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评《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范式》[J].中国教育学刊,2019(11):119.

[7]李燕.高职体育信息化教学探究——评《信息化教学前沿探索与实践:双课堂优秀案例集》[J].中国科技论文,2019,14(09):1059.

[8]许宝云.体育教学中设置“微课课堂”的作用和方法——评《微课教学设计》[J].中国高校科技,2019(09):107.

猜你喜欢
体育课堂高校教育
体育课堂教学中口令与队伍调动规范策略
谈体育课堂创设“和谐互动”的认识
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高中英语教学中思辨能力的培养策略
高校人文社科类实验室发展现状分析
高校设计教育网络平台的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关于高校体育课堂“手机”现象的思考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巧用游戏构建快乐体育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