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魏平城时期的玻璃器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贸易物。这一时期的玻璃器一部分是当地人自己制作的,一部分为国外流入。玻璃器因为颜色美丽,造型独特,受到许多人的喜爱。同时,由于玻璃器像明珠一样透亮,被当时的人们视作不可多得的财富,也被后来的研究者称为丝绸之路上的明珠。在北魏平城现有的遗存物中,玻璃器占了很大比例,玻璃器不仅能够让人了解北魏平城时期的工艺技术,而且具备较高的艺术价值。本文首先分析了北魏平城当时的统治者开拓丝绸之路的目的以及主要交往的国家,然后分析了北魏平城时期玻璃器的艺术价值,希望让更多人了解北魏平城的玻璃器。
关键词:丝绸之路;明珠;北魏平城;玻璃器;艺术价值
“丝绸之路”属于一种动态概念,不是单纯地指某条静态的路,笼统来讲,“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和同时期的欧洲、非洲、亚洲多个国家进行商业贸易的一条路线。这条路线随着各个时代经济、政治中心的变化而变化。例如西汉时期中国丝绸之路的起点是长安,东汉时期则是洛阳。到了5世纪,则变为长江下游的建康与黄河中游的平城。建康濒临长江,因为具有河海之便,能够和南亚、南洋、海东等国家搭起贸易桥梁。平城是北魏的都城,平城丝路开启了北魏洛阳时代与隋唐丝路文化的先河,在“丝绸之路”历史上有着重要意义。北魏平城遗存的装饰纹样、壁画、胡俑、石雕、石窟造像、漆器、银币、玻璃器、鎏金铜器、金银器等,不仅体现了北魏时期平城文化的繁荣和多元,而且成为今日学者探讨丝绸之路和北魏平城的主要物证,特别是北魏平城的玻璃器,被称为丝绸之路上的明珠,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北魏是鲜卑族拓跋建立的政权,是北朝第一个王朝。北魏立国148年,建都平城96年,鲜卑族在建都平城前就已经和丝绸之路有了一定交集。北魏平城政权时期,丝绸之路的主要开拓者是太武帝,太武帝大力主张开拓丝绸之路的目的是出于军事考虑,主要是为了联合西域等国家力量,一起对付北魏当时最大的敌人柔然。北魏和柔然之间的大小战争持续不断,严重威胁了北魏政权的稳定,因为柔然很强大,所以很多西域小国只能成为柔然的附属国,或者寻求北魏的帮助一起合攻柔然。北魏和柔然军事较量的重点之一是河西与西域地区,太武帝想要通过加强和西域地区国家的联系,达到控制河西走廊与西域地区的目的,从而切断柔然的后方补给,遏制柔然势力的扩大与发展,进而实现对柔然的军事牵制。此外,丝绸之路也属于贸易之路,河西走廊的粮食都能流入北魏,西域的良驹也能够以贸易的途径进入北魏。历史文献记载,北魏平城掌握政权期间,北魏不仅通过战争的手段从河西夺去了诸多马匹等牲畜,且西域等国家为了获得北魏政权的庇护,也会向北魏进贡马匹等,北魏政权的统治者拓跋鲜卑本身就是靠战争夺得政权的。其擅长骑兵作战,河西与西域等国家的马匹能够补充其战马存量,而且丝绸之路的贸易税收也是国家的一大笔收入[1]。
从太武帝开拓丝绸之路的目的来分析,其交往的国家也大多分布在西域与河西地区,太武帝在位期间曾派使者出使天竺、西域等地区,西域等国家每年也派人来访,北魏和西域有着频繁的交往。比如《魏书·太武帝本纪》中明确记录了北魏和西域等多个国家交往的过程,太延元年(435年)五月,太武帝“遣使者二十辈使西域”,八月“粟特国遣使朝献”;太延三年(437年)二月,“高丽、契丹国并遣使朝献”,同一年,太武帝派遣许纲、王恩生等人出使西域,同时派遣高明、董琬等人出使鄯善[2]。这说明北魏和西域等多个国家交往越趋频繁。除了朝西拓展的丝绸之路外,太武帝时期还和朝鲜半岛的国家联系密切,北魏和高句丽接壤,地理位置上的优势决定了其可以向东拓展。高句丽是北魏平城来往密切的国家,北魏还和百济有一定的往来,但由于百济地理位置和北魏并不接壤,双方往来需要通过海路实现,所以交往程度不如高句丽。北魏平城开始从辽西重镇龙城(今日的朝阳)以及辽东出发,开始和朝鲜半岛进行交流,这意味着北魏这个中原王朝和东北亚国家有了深入交流。
北魏平城一带有诸多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物,例如波斯银币、玻璃器、鎏金铜器、金银器、墓葬壁画、云冈石窟石雕造像等。这些遗存物都和丝绸之路相关,但不都是本地制作的,有很多是从当时的国外流入的,其中尤以金银器和玻璃器为多。世界上第一块玻璃诞生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人们最早发现的并不是玻璃,而是偶然条件下发现砂土在高温條件下会变得剔透,人们通过加工将这种剔透的砂土变成玻璃,利用玻璃制造出各种生活用品或是装饰器物[3]。由于玻璃的发源地不是中国,玻璃制品在北魏时期也多从国外流入,这一点从北魏平城现存的玻璃器也能看出来。笔者将结合北魏平城出土的玻璃器分析其艺术价值。北魏墓的玻璃器并不局限于某一种玻璃形状,有玻璃珠、玻璃碗、玻璃壶、玻璃环、玻璃水注、玻璃罐、玻璃钵等,而玻璃器颜色除了翠绿色之外,还有黑色和蓝色两种。玻璃器以蓝色为主,这种蓝色玻璃器也被后世称为“北魏蓝”。“北魏蓝”主要由玻璃器制作技术精湛的大月氏人带来。《北史》卷九十七《大月氏传》文献记载,大月氏人曾经在北魏太武帝统治期间(424~452年)来过平城,其来平城不仅贩卖了玻璃器制品,还传授了西方玻璃制造技术[4],完成于554年的《魏书》中记载有“国中玻璃逐贱”[5],554年距离大月氏将玻璃传进北魏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中国的玻璃器价格逐渐降低,这可能是因为流入中国的玻璃器数量增多,也有一方面原因是当时的中国人已经掌握了自己制作玻璃器的技术。《洛阳珈蓝记》一书中记录到北魏后期,河间一个富豪曾经用玻璃碗宴客[6],按照古人“重农抑商”的思想来看,商人在当时的地位并不高,商人可以用玻璃碗宴客表明玻璃碗在当时的中国已经不再是上层阶级专属的奢侈品。
北魏平城,现山西大同南郊墓群M107出土了磨花玻璃器(图1),编号为M107:17。该玻璃器颜色很像今日的琉璃翡翠,是一种很正宗的翠绿色,口微侈,球腹凹底,圆唇宽沿,颈部内收成沟状,腹部外壁有椭圆形纹饰。这些纹饰共四排,每排35个,整个碗一共140个椭圆形纹饰,排和排、纹饰之间都错落有致。整个碗内壁光洁,颈部下面全部做抛光处理,口部直径大约为10.3厘米,高是7.5厘米,腹颈是11.4厘米。该玻璃器无论是从造型、颜色,还是质地材料角度分析,都和当时北魏平城的玻璃器制作技术不一样。北魏平城当时的玻璃器制作颜色以蓝色为主,该物品经后世分析,判为西方舶来品。学者王银田考证分析,该玻璃器是从西域波斯王国流入的,属于萨珊王朝时期的作品[7],并且是该王朝前期的玻璃制品。该玻璃器除了展示了西域波斯萨珊王朝前期的玻璃制作技术之外,还意味着北魏平城和当时的西域波斯萨珊王朝有相应的贸易往来。
2001年大同七里村北魏墓群出土了玻璃瓶(图2),玻璃瓶整个比较小巧,口部外沿稍微往外卷,颈部比较矮小,肩部略宽于颈部,圆鼓鼓的腹部给人一种憨态可亲的感觉,平底,属于半透明深蓝色玻璃瓶,具有较高的透明度,整个瓶高为5厘米,底部直径为2.6厘米,口部直径为2.4厘米,按照吹制玻璃的技术来看,属于精品。中国博物馆研究员对该玻璃瓶进行X光无损检测,认为该玻璃是钠钙玻璃。玻璃瓶的艺术特色在于器身圆润、无明显棱角,壶口短而粗,壶耳向上弯曲,整体营造出古朴典雅的氛围。同时,壶身无任何纹饰或装饰,以及壶底上方的装饰对比强烈,增加了器物的立体感和美感。
2002年大同市迎宾大道北魏墓出土了蓝色玻璃壶(图3),藏于大同市博物馆,该玻璃壶属于深蓝色半透明玻璃,口部呈喇叭形,沿部是平沿,颈部偏窄,肩部圆滑,腹部下面内收,底部平整。整个玻璃壶高达15.4厘米,底部直径为4厘米,口部直径为5.5厘米,该玻璃壶和当时北魏的陶壶比较相似。玻璃壶外面的颜色好像彩虹一样,这主要是因为其表面有土沁,所以有一种蛤蜊壳的光泽。现代人隔着博物馆的玻璃看一千五百多年前的玻璃器,会发现玻璃器四周似乎散发着一种彩虹光,其用迷人的颜色展示了北魏时期的玻璃器制作技术。
上述的玻璃瓶和玻璃壶都是当时北魏人自己制作的玻璃器,制作技术稍显粗糙,玻璃中含有诸多气泡。学者认为,这可能是通过中国吹制玻璃技术所制作出来的早期作品。玻璃瓶、玻璃壶时隔一千多年,穿越历史,向后人展示了中国玻璃的魅力。由于这两种玻璃制品都是北魏人自己制作的,所以异域风格并不强烈。除了独具魅力的“北魏蓝”,这些玻璃器还能让后人了解更多中国的吹制玻璃技术,也表明最迟至北魏时期,中国已经具备了吹制玻璃的技术。换言之,玻璃已经不完全依靠进口,这应该也是北魏玻璃后期逐渐降价的主要原因。
综上所述,北魏平城时期,太武帝依靠強大的军事力量让北凉降服,北燕、夏国、柔然皆被攻克,统一了分裂割据的北方,特别是北凉降服后,北魏和西域的往来加强。这种往来不仅体现在政治、经济交往中,还反映在文化交流上。大月氏人走进平城的那一刻,意味着北魏鲜卑王朝有了属于自己的“蓝色”。“北魏蓝”折射出了北魏时期的灿烂文明,北魏平城、山西大同是不同历史时期对同一片蓝天下同一地区的两种称呼,穿越时空的“北魏蓝”或是西域翠绿碗等则见证了该地区翻天覆地的历史变化,经历千年依然湛蓝的玻璃器让人们惊叹,并折服于古人的精湛工艺。
作者简介
李凌波,女,山西大同人,助理馆员,学士,研究方向为博物馆社会教育
参考文献
[1]安家瑶.丝绸之路与玻璃器[J].文物天地,2021(12):87-92.
[2]郭婷.丝路珍宝寒凝美器—浅析法门寺地宫所出玻璃器[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18):20-22.
[3]康晨,康奥.中韩比较视域下北魏平城草原丝路贸易形式探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1(19):23-24.
[4]丝路宝藏: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藏文物展[J].收藏,2020(8):173.
[5]林皓,薛琴琴.丝路拾珍 剔透千载—大同地区出土的北魏玻璃器[J].文物天地,2019(7):52-55.
[6]周明章,海涛.玲珑剔透的古代玻璃器[J].奇妙博物馆,2019(增刊2):35-39.
[7]韩熙.传承玻璃器—从文化认知的角度谈起[J].美术教育研究,2019(1):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