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篇章贡献教育力量

2023-08-07 22:43刘建林
陕西教育·综合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陕西总书记建设

刘建林

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西安主持中国-中亚峰会前夕,专门听取了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发表了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把全省教育系统广大干部师生的思想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全面展现陕西教育新担当、新作为上来,以教育之力厚植三秦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陕西改革发展之基,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篇章提供有力支撑。

一、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陕西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强调陕西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要有勇立潮头、争当时代弄潮儿的志向和气魄,奋力追赶、敢于超越,在西部地区发挥示范作用;要努力在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篇章。

(一)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赋予陕西在西部地区发挥示范作用的新定位、新要求

着力加强科技创新,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陕西要实现追赶超越,必须在加强科技创新、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取得新突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在新形势下强化科技创新能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大意义和实践指向,是陕西一体化推进教育强省、科技强省和人才强省建设的航向标尺。

着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必须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城乡融合发展是新时代城乡关系的高级形态和必然趋势,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艰巨所在和可行路径,为推动陕西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共同富裕指明了前进方向。

着力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继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是“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陕西生态文明建设应有的理念依托和实践要求,我们要坚决扛起生态文明保护政治责任,始终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

着力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陕西要更加主动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更加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在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中强动力、增活力,打开发展新天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新时代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目标、任务、路径等一系列问题,对陕西推进全方位全领域开放提出更高要求、寄予更高期望,为陕西推进对外开放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陕西定制版、精华篇

“着力强化科技创新、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关注的是新征程上陕西发展的动力问题。当前,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从表象上看是经济增长速度的换挡,但从本质上说是发展动力的转换。能不能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推动经济发展,实现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是陕西经济获得新的动力源泉,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基于这样的考虑,党的十八大以来,陕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扎实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

“着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共同富裕”解决的是新征程上陕西发展的均衡问题。我国发展不平衡问题由来已久,有其历史的、现实的、自然的等多方面原因。为此,陕西发展必须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着力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解决的是新征程上陕西发展的人地和谐问题。生态文明是一种文明形态,也是一种发展理念,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是生态文明理念的基本内涵,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为此,陕西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全国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着力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解决的是新征程上陕西发展的内外联动问题。在全球背景下,任何国家或民族想关起门来搞建设,事实上已不再可能。当前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局面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和规则正面临重大调整。对于陕西而言,就是要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平等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三)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激发了三秦儿女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陕西篇章的大志向、大气魄

“四个着力”体现了追赶超越和勇立潮头的辩证统一。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贯通历史和当下,饱含的关心之深、厚爱之深前所未有,希冀的使命之大、期望之大前所未有,赋予的定位之重、责任之重前所未有,激发的信心之足、动力之足前所未有。我们要深刻感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到陕西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奋力追赶、敢于超越,以昂扬姿态把习近平总书记为陕西擘画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以勇立潮头、争当时代弄潮儿的志向和气魄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篇章。

“四个着力”体现了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的辩证统一。党的二十大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这是对未来三十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定位。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陕西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在西部地区发挥示范作用”,“四个着力”就是围绕这一目标提出的,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实践路径。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进道路并不平坦,诸多问题积累,诸多矛盾叠加,诸多风险并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围绕“四个着力”,推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关键问题,贡献出陕西智慧,创造出陕西经验。

“四个着力”体现了立足国内与全球视野的辩证统一。“四个着力”是基于国内外发展潮流与发展趋势提出来的,具有全球视野、世界眼光。既顺应了中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又致力于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因此,“四个着力”既立足陕西实际,又是面向西部、面向全国、面向全球作出的战略指引。

“四个着力”体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辩证统一。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与人在历史活动中追求的目的性是内在统一的。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既要遵循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四个着力”是基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提出来的,深化了对陕西经济乃至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创造和智慧,是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国际环境的新变化作出的正确选择。

(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开展主题教育以学增智把准脉、定准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正在全党深入开展,各级党组织务必在深入、扎实上下功夫,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见实效。以学增智,就是要从党的科学理论中悟规律、明方向、学方法、增智慧,把看家本领、兴党本领、强国本领学到手。

提升政治能力。善于从党和人民的立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善于从繁杂问题中把握事物的规律性、从苗头问题中发现事物的趋势性、从偶然问题中认识事物的必然性,善于驾驭复杂局面、凝聚社会力量、防范政治风险,切实担负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政治责任,真正成为政治上的明白人。

提升思维能力。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转化为自己的科学思想和方法,作为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总钥匙”,切实提高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历史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做到善于把握事物本质、把握发展规律、把握工作关键、把握政策尺度,增强工作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创造性。

提升实践能力。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实践要求,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群众、防范化解风险的本领,加强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着力增强防风险、迎挑战、抗打压能力,及时填补知识空白、补素质短板、强能力弱项,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陕西要用好自身历史文化资源和红色文化资源,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延安精神,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二、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是全省教育系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头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务。我们要以更加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自觉,切实增强政治担当和责任担当,深切体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对陕西的期望之重、责任之重、使命之重,首要是学懂弄通、学深悟透,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

(一)全面认真抓好学习

抓学习传达。要采取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团日活动和座谈会、培训会等多種形式,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传达到每一个基层党组织,每一名师生干部,形成党委引领学、党员干部带头学、专家学者辅导学、广大师生踊跃学的浓厚氛围。

抓研究阐释。要发挥陕西高校学科和人才优势,组织专家学者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开展分领域、多角度、深层次的理论研究和科学阐释,凝聚全省哲学社会科学力量,带动形成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为干部师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提供学术指导,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陕西篇章提供理论支撑。

抓宣传宣讲。要充分用好高校院士、书记校长、各界名家、思政课“标兵”“能手”和青年骨干教师、辅导员、大学生党员等七支队伍,开展全方位、多形式、菜单式理论宣讲,真正让干部师生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

(二)深刻领会核心要义

从政治高度看,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贯穿了旗帜鲜明讲政治的根本原则,高瞻远瞩,饱含着深切的政治关怀,蕴含着深刻的政治诫勉。

从理论深度看,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彰显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内涵丰富,是我们观察时代的“指南针”、把握时代的“思想库”和紧跟时代的“金钥匙”。

从历史厚度看,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标定了陕西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的历史方位,我们要从世界发展潮流、全国发展格局、陕西发展逻辑中精准把握大势、始终保持历史主动。

从实践力度看,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明了陕西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现代化建设的现实路径,气势磅礴,指向的是蓄积陕西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潜力和承载能力,补齐拓展的是陕西现代化建设的短板弱项和空间纵深。

从精神温度看,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发出了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强大感召,鼓励我们要有勇立潮头、争当时代弄潮儿的志向和气魄,奋力追赶、敢于超越。

(三)推动学习走深走实

坚持入脑入心,在“悟”上下功夫。要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纳入主题教育重要内容,大兴马克思主义学风,从中悟规律、明方向、学方法、增智慧,坚持好、运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不断通过理论学习提高政治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

坚持调查研究,在“实”上下功夫。围绕教育领域突出的难点、堵点、热点问题深入调研,讲究方式方法,强化统筹安排,促进转化运用,确保把情况摸清摸透摸准,力戒不良之风尤其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防止调查研究走马观花、浮于表面,真正让调研有深度、有价值、有实效。

坚持问题导向,在“干”上下功夫。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系统梳理学习工作和实地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推动发展遇到的问题、师生群众反映的问题,实事求是、全面具体地建立问题清单,进行深入分析研判,实行动态管理,逐项制定整改措施,坚持“当下改”和“长久立”相结合,及时完善体制机制、补齐制度短板、堵塞工作漏洞,防止问题反弹,做到解决真问题、真解决问题。

三、奋力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陕西教育系统落地生根

党的二十大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未来5年,乃至更长的一段时间,如何应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教育必须要写好的时代答卷。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就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作出战略部署。

(一)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学校重要指示和对陕西教育的重要回信批示为我们做好教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十分关心陕西教育事业发展,关切学生们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6次来陕,除了两次主持重大外交活动,每次都要到学校,深入孩子们中间,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对教育改革发展作出重要指示。多次回信寄语、作出重要批示,表达殷切关爱,提出勉励期望。

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对教育作出了重要指示。2015年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延安市杨家岭福州希望小学,强调:教育很重要,革命老区、贫困地区抓发展在根上还是要把教育抓好。2020年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安康市平利县老县镇中心小学,强调: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2020年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安交通大学,强调: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2021年9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榆林市绥德实验中学,强调:五千年中华民族文明的基础在于教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字字千金,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真正把过重的学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减下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2022年10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延安中学,强调: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弘扬革命传统,培育时代新人,确保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习近平总书记对陕西教育的重要回信。2017年8月15日,给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回信,勉励广大青年学生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在亿万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进行的伟大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用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2017年12月11日,给西安交通大学15位西迁老教授回信,希望西安交通大学师生传承好西迁精神,为西部发展、国家建设奉献智慧和力量。2018年5月30日,给铜川照金北梁红军小学学生回信,勉励广大青少年多了解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知识,多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用实际行动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珍惜时光,努力学习,将来做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2018年6月24日,对延安市杨家岭福州希望小学进行勉励,习近平总书记得知同学们学习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感到非常高兴,希望同学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努力学习,将来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习近平总书记对陕西教育的重要批示。2017年9月19日,在延安大学建校8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值此延安大学建校80周年之际,谨向全体师生致以热烈祝贺。长期以来,延安大学秉承立身为公、学以致用的育人理念,培养了一批批优秀人才,为民族解放、革命胜利和老区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望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弘扬延安精神,勇于改革创新,把这所具有光荣历史的大学办得更有特色、更有水平。”2018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对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郑晓静等院士的建议作出重要批示。2019年6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对西北大学全体中亚考古队员表示亲切问候。

2013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陕西教育的重要指示批示和回信,让全省教育系统广大干部师生倍受鼓舞、倍感振奋、倍增信心。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陕西教育的殷切嘱托,作为做好教育一切工作的根本遵循,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贯通起来,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作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落细落实到全省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全过程、各方面,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回信精神在陕西教育系统落地生根。

(二)顶天立地、追赶超越,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篇章贡献教育力量

陕西素有崇文重教的历史文化传统,是高教大省,也是科教强省,用高质量教育支撑全省高质量发展是陕西教育的时代责任。全省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4961所,其中幼儿园8028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6073所,高中阶段教育学校669所,高等教育学校111所,在校生860.88万人,教职工71.75万人,专任教师55.33万人,教育人口占全省人口近四分之一。我们要充分发挥教育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陕西发展中的先导性、基础性、全局性支撑作用,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坚持“四个面向”使命,奋力谱写陕西教育追赶超越新篇章。

1. 全面加強教育系统党的建设

全面加强学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最本质的特征是,必须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要强化党建引领,充分发挥省市县各级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推动落实的作用,健全和完善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要优化机制建设,持续加强高校党建“双创”工作,大力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和中小学教师队伍“双培养机制”,使基层党组织成为师生最贴心最信赖的组织依靠,成为学校教书育人的坚强战斗堡垒。要深化非公党建,深入推进民办学校、中外合作办学和校外培训机构党建,实现民办学校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

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要切实履行党委主体责任,把“三进”工作作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条主线,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领悟力、执行力,建立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各学院各负其责、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要统筹讲好各门课程,全面加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群建设,把高质量开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作为重中之重,中小学要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讲深讲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要善用“大思政课”,陕西省是全国“大思政课”综合改革首批5个试点省市之一,要先行先试,创造陕西经验,将思政小课堂、社会大课堂和网络云课堂结合起来,创新实践育人模式、育人体系,增强科学理论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将“三进”工作全面融入到各学科教育和人才培养中。

加快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聚焦全面发展和全过程育人,持续推进思政课“大练兵”、“课堂革命·陕西行动”、心理健康教育三个全学段贯通,有效建好“三个课堂”。着力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加强对各学段思政课建设的分类指导,支持11所高校马院联系指导11个市(区)教育局加强中小学思政课建设,促进大中小学“手拉手”,实现各学段之间的有效衔接和贯通共融。开展好“三项活动”,组织丰富多彩、主题鲜明的读书月、读书周、读书节活动,办好省市县校四级足球、篮球、排球赛事,通过大中小学合唱艺术展演,让师生在运动中、歌唱中抒发感情、展现风采、排解压力,推进“五育”并举生动践行。

2.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守好学校教育主阵地。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要把立德树人贯穿教育始终。学校不同于其他场所,担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对论坛、报告会严格把关,加强校园各类网站、自媒体管理,绝不能让超越政治底线、价值底线、道德底线的任何东西进入校园,绝对不允许不良思潮在校园传播,牢牢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学校的指导地位。

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坚持用好高校人才队伍,办好高校高水平教学创新大赛、教师技能大赛,根据高校学科建设、人才团队建设等实际需求和在校学生变动情况,建立完善岗位总量动态调整机制,深化教师管理综合改革,发挥教师评价“指挥棒”良好导向作用。坚持引育并举、培养培训并重,严把教师入口关,加强教师队伍专业化培训和骨干体系建设,完善省、市、县三级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的“三级三类”骨干教师体系建设,做细做优名师名家成长计划,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具有教育家精神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坚持让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强化师范教育建设,发挥陕西教师发展研究院的牵引作用,办好全省四大师范院校、高校师范专业,健全以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优质中小学幼儿园为实践基地的开放、协同、联动的陕西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守好师范教育质量“生命线”。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扎实开展师德集中学习教育,完善师德建设教育、宣传、考核、监督、奖励、惩处六大制度,严查师德违规与学术不端突出问题。

注重红色文化传承。陕西红色文化底蕴深厚,要以陕北革命文化、关中优秀传统文化、陕南生态文化浸润师生心灵,开展文明校园全覆盖创建,培育优秀校园文化建设成果,打造“一地一特色、一校一品牌”的文化育人格局。要以延安精神、照金精神、西迁精神培根铸魂,将陕西富集的红色文化资源,有机融入各级各类学校思政课教学,打造一批红色精品课程。要以研学实践活动启智增慧,依托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和“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博物馆、纪念馆等,持久生动开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志愿者社区活动,用实际行动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

完善教育发展体系。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普通高中教育多样化特色化,职业教育提质培优,高等教育一流有特色,继续教育学历与培训并重”的要求,强化各学段发展目标、体系建设,坚持办好公平而有质量、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人民满意的教育。夯基点,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办好基础教育。抓龙头,全方位完善“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支持体系,推进高等教育从大到强、从多到优,办好高等教育。强统筹,以提质培优为目标,建设多形式衔接、多通道关联、可持续发展的梯度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办好职业教育。

3.奋力打造西部高等教育高地

高校要紧抓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机遇,按照“办学有特色、发展有优势、工作有亮点”的总目标,通过五个强化,着力强机制、破难题、提质量,打造国家重要文教中心,力争陕西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为西部作好示范。

强化基于立德树人的社会主义大学意识。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办学治校,坚持育人者先育己,筑牢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久久为功,努力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以学生的学习发展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厚植家国情怀、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创新意识,筑牢高等教育的“四梁八柱”,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强化基于办出特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意识。围绕有组织的科研攻关、有组织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有组织地服务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多样化、优质化需求。围绕国家战略,加强学科专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和统筹管理,建立健全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加强基础学科建设,扶持冷门学科,做强应用学科,积极发展新兴交叉学科,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解决好学科布局、专业结构优化调整,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校企合作等问题,增强育人育才供给侧与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行业产业发展需要的契合度。

強化基于分类指导的办学定位意识。围绕高校分类错位发展,按“省内、国内、国际”目标分层“发声”,追求各校的办学使命和独特贡献,夯实教学育人硬本领。“双一流”大学要扎根陕西,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向全球发出声音,扎实推进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作出与自身地位更加匹配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国际合作贡献;省属高水平大学要立足陕西,面向全国,争取在世界发出声音,打造更多的学科专业高峰和亮点;应用技能型大学、高职院校要立足区域、地方、行业,聚焦自身优势,校企融合发展,争取向全国不断展示陕西高等教育风采。要进一步深刻认识国际国内的新形势新动向新特征给高等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强化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区域协调、多方联动,形成育人育才、科研攻关、改革创新合力,提高高等教育韧性与质量。

强化基于目标管理的高质量发展意识。围绕高质量发展,立足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对高等教育理念、模式和形态的重塑,秉持开放包容的心态,瞄准相关核心指标发力,发挥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新型智库、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科研平台作用,汇聚“数学物理”“生物化学”和“教师发展”三个研究院和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力量,以科研反哺教育教学,推动课堂物态、教学形态变革,开辟高等教育发展新领域,塑造人才培养改革新优势。

强化基于大学精神的核心价值文化意识。培育凝练大学精神,加强校史文化建设,充分挖掘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使之内化为师生的言行自觉,提升办学治校的软实力。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培育选树“三秦楷模”“陕西省道德模范”“陕西好人”等,让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风尚充满校园。加强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建设,打造成专业化、创新型、高质量的智库平台,产出一批具有重大学术影响的高水平、高质量学术成果,打造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文化创新的思想库、思想源。

4.加快实现教育教学内涵发展

实现基于追赶超越的内涵式发展。内涵发展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遵循办学规律、提升办学能力和水平的必由之路。陕西地处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经济支撑不强、观念相对保守、资金投入不足、教育自我造血功能不强等问题长期制约全省教育高质量发展。陕西普通高校数量居全国第13位,對高校的经费投入居全国后10位,与发达省份和国内外一流大学相比,教育理念、培养模式、育人体系、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教育资源投入等方面还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面对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时代召唤,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全省教育发展需要以全新姿态,发扬延安精神、西迁精神,勇立潮头,应变局、促改革、育新机,加大资金筹措与投入力度,聚集优势资源,补短板、强弱项,对标对表破解教育难题。

实现基于错位办学的内涵式发展。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高校内涵式发展取得了较大进步。8所高校、20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名单,学校和学科总数分别位居全国第4、第7,西部第1。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51个,111个学科进入ESI前1%。我们要坚持“一校一策”推进“双一流”建设,发展新兴交叉学科,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全面加强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建设,建设一批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和专业特色学院,打好教育教学改革组合拳,引导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形成高原崛起、高峰凸显的一流学科梯队。

实现基于软硬兼备的内涵式发展。我们强调“内涵”,不是不要硬件,而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按照222号省政府令,做好中小学校幼儿园发展布局规划和管理,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校园环境,是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益助力。“十三五”期间17所高校新征土地1.1万亩、新增建筑273万平方米,教育发展空间得到有效扩大。我们要持续落实各级政府支出责任和财政教育投入机制,高校要增强筹资能力,发挥资金效能。要不断优化经费支出结构,适度增加在教学设施改善、教学设备优化等硬件建设上的投入,持续改善教育教学环境。

5.切实推动科技成果有效转化

在建好西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的过程中,高校应发挥主力军作用。近年来,全省高校累计获国家科学技术三大奖166项,占全省获奖数的57.8%,2020年度获奖占比更是达到了73%,通用项目获奖数量居全国高校第4。2022年度科研经费191.21亿,较5年前翻了一番还多。积极融入秦创原,推动校企合作签约近2万项、金额超74亿元,支持科研人才创办科技企业400余家,超半数落地秦创原“总窗口”,科技成果转化总额居全国第4。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大学孵化的华秦科技和巨子生物成功上市,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结出硕果。国家教学成果奖连续两届荣获一等奖、获奖总数为全国第3,基础教育为全国第9,一等奖实现零突破。

加强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着眼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际竞争前沿,精准聚焦区域发展需求,依托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加快布局有组织、建制化的高校科研体系,凝聚大团队、争取大项目、产出大成果,省属非“双一流”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实现零突破,在大平台上出大师、获大奖,培养造就一批战略科技人才和科技领军人才、“总师型”人才、教书育人楷模。

健全科技转化体制机制。深入实施“三项改革”10条措施,积极探索先投后股、权益让渡等成果转化新模式,将全省科教、人才、创新优势转化为科技、产业、发展优势。深入实施“四个主导”,积极推进地方政府主导的环大学创新经济圈建设,强化高校对区域创新辐射带动;推进以企业为主导的未来产业创新研究院建设,实现科技供需零距离对接,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推进高校主导的工程研究中心、智库等平台建设,提升高校原始创新能力;推进陕西省教育厅主导的“三院一中心”建设,以基础研究拆解“卡脖子”技术难题,为科技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撑和智力支持。

找准成果转移转化着力点。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工程,充分释放“互联网+”、挑战杯等大赛效能,推动获奖项目与秦创原平台有机衔接,用足用好秦创原“政策包”,支持大学生创办科技新兴企业,振兴实体经济。持续办好秦创原·高校科技成果展、“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研究生创新成果展等,以赛代评、以展促转,加大路演力度,推动校企对接洽谈,促进成果转化落地。近期还将举办全省“教育、科技、人才”大会,包括教育强国论坛、首届科技成果展及洽谈会、毕业生就业市场会。

6.聚力赋能教育对外开放

教育开放是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顺应世界融合发展的必然选择。做好“引进来”“走出去”这篇大文章,为服务教育强国战略提供重要推动力量。

做好一流优秀人才引进工作。支持中外联合办学项目和开展国际课程创新改革,优化国家公派渠道,落实中外导师联合培养硕博研究生机制,打造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关键领域联合科研新平台。加大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吸纳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开展高水平合作,打造国际教育联盟。

充分释放中国—中亚峰会后效应。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充分发挥陕西省战略支点作用,完善丝绸之路大学联盟、“一带一路”职业教育联盟等运行机制,多点打造区域性科教创新中心,构筑“一带一路”教育合作交流“示范区”,加强与中亚国家合作,持续壮大陕西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加强对外合作交流。办好“丝绸之路教育合作交流会”和“丝绸之路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支持高校开展境外办学,加强国际课程合作,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广“中文+职业技能”,建好国际汉唐学院和中国书法学院,高质量建设“鲁班工坊”,打造境外办学陕西品牌——“秦岭工坊”,持续推进与港澳台的教育交流合作,为西部地区高校国际科研合作、校企联合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开辟新路径。

推进“留学陕西”品牌建设。顺应国际学生教育提质增效总要求,主动服務外交大局,组织招收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学生。不断创新国际学生培养模式,开展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国际学生,将高校优势专业与国外市场需求相结合,为推动“一带一路”发展培养更多知华友华爱华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

(三)以学正风,持续营造全省教育系统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

“廉洁奉公树立新风”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通过集中教育推动全党以自我革命精神解决党风方面的突出问题,是一条重要历史经验。要抓实以学正风,大兴务实之风,弘扬清廉之风,养成俭朴之风。全省教育系统党员干部要增强政治意识、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切实树立正气新风。

切实守牢党风廉政建设红线。要持续纠治“四风”,把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做到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要持续开展专项整治,严格按照省纪委要求的7个方面整治重点,通过强机制、建规范、严执纪,筑牢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防火墙”。要持续加强巡视巡察,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省委新修订的实施细则精神,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加大对违纪违法行为的查处和通报力度,把不敢腐的震慑力、不能腐的约束力、不想腐的感召力结合起来,一体推进、落地见效。

既要加强廉政更要做到勤政。勤为政之要,廉为政之本,二者缺一不可。不廉无以立身,不勤无以成事。全省教育系统党员干部不能以廉政为借口,不勤政、不作为,要以“三个年”活动为抓手,不断强化“勤快严实精细廉”工作作风。要立足本职岗位,把心思用到解决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课题上来,把精力用到维护广大师生群众利益、解决教育民生领域“急难愁盼”突出问题上来,多到一线走一走、看一看、问一问,用心用情用力,让师生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教育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努力营造廉洁育人的良好氛围。要紧扣重点任务持续推动清廉学校建设,项目化推进,销账式管理,确保抓出氛围、抓出成效。要把党纪党规作为理论学习、干部培训的必修课,加强警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做到廉洁自律,修身齐家。要将党性教育和纪律教育、廉洁文化教育贯通起来,建设一批廉洁教育中心、教研室和教育团队,建成推广一批廉洁教育课程,推进廉洁文化融入学科理论研究,努力形成“一校一品”的清廉校园文化建设品牌,让崇清尚廉在全省教育系统蔚然成风。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勇立潮头、争当时代弄潮儿的志向和气魄,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篇章贡献教育力量!

猜你喜欢
陕西总书记建设
陕西自贸区这四年
Shajiabang:picturesque water town in heaven
省委定调陕西“十四五”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砥砺奋进的五年
——喜迎十九大 追赶超越在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