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仪式链视域下球迷现场加油的情感能量进路与价值赋能*

2023-08-07 21:21:37姜晓红区灏铭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赛场球迷球员

姜晓红,区灏铭

(广州体育学院 体育传媒学院,广东 广州 510500)

体育赛场观众是体育比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比赛现场最重要的支持力量。一方观众在支持本方运动员的同时,还承担着消解对方气势的义务,反之亦然。这种行为方式在汉语中被称为“加油助威”或“加油鼓劲”,简称“加油”。

赛场上球迷群体聚集,合力加油,主要以声音、服饰、色彩、形体、条幅等具象载体,构成声势浩大的“人潮”“声浪”“拼图”等等,形成看台上独特壮观的“人造景观”。规模化的群体聚会必然伴随着群体欢腾。球迷加油的强大内聚力,既能烘托赛事气氛,营造赛事热点;又能传递情感能量,激励球员奋力拼搏;同时加强球迷之间情感相连、精神聚焦、能量迸发,赋能价值实现。

本文以互动仪式链为理论背景,分析我国球迷赛场加油的情感能量进路,剖析球迷加油的情感能量内核,并解析球迷情感能量的价值赋能,从而营造健康积极的球迷文化,繁荣发展我国体育文化事业。

一、理论与概念

1.互动仪式链理论

互动仪式链理论是由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于2003年提出的,他认为,互动(仪式)是社会动力的来源,每一个个体在社会中所呈现的形象都是在与他人的社会互动中逐渐形成的。情感能量是人类交流互动的核心要素,人们参与传播的动机实质上应归结于“情感能量的理性选择”,在此基础上,他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互动的仪式链模型,即互动仪式的参与者在关注点与情感的相互连带中,能够产生一种共享的情感体验与身份认同,进而形成新的社会地位与社会形象。

根据柯林斯的观点,互动仪式是一组具有因果关联和反馈循环的过程。其发生需要具备四个要素:第一是身体共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聚集在同一场所里;其次,有一定的圈层界限,对局外人设定了某种界限;第三,共同的关注焦点,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在相同的对象或活动上;最后,共享情感体验,人们分享共同的情绪或情感体验。当这些要素不断累积,关注点不断聚集一致,个体的情感能量爆发,彼此作用之下形成群体团结。群体越团结越能激发个体情感能量,个体情感能量越大越能促进群体能量聚结,这样循环往复,形成互动链[1](P85)。

由此可以看出,互动仪式链的要点是在相同的关注焦点下,群体成员参与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巨大情感能量,这是人类交流互动的核心要素,也是群体文化的形成基础[2]。

2.与“球迷”相关的各种概念阐释

观众即看客,是指观看比赛或表演的人。而体育观众是指以体育赛事为观看或观赏对象的人。体育观众是基于对体育项目的热爱而进行消费的,所以,体育观众可以等称为体育爱好者[3](P13)。

通常,人们把体育观众称为“球迷”。王则珊的《球迷手册》认为:“球迷本来和体育观众、体育爱好者不能划等号,但由于现代竞技运动中,各种球类比赛占重要的地位,体育观众向往的也是球类比赛中的对抗性、竞争性、娱乐性、情节性。”因此,在西方世界,人们常常聚集在球场上,如足球、橄榄球、棒球、篮球、网球、冰球,而我国则主要在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项,在北方城市还有观看冰球比赛的狂热观众。所以,人们把体育爱好者,广义地称为“球迷”[4]。

“球迷”不仅是体育爱好者、忠实的体育观众的统称,还等称“体育迷”“体育粉丝”。中国《辞海》认为“迷”是“沉迷于某种嗜好事物的人”,依此,“体育迷”就是沉迷于体育运动,因为喜欢参与或观看体育运动而入迷的人。19世纪末,西方新闻媒体将“粉丝”用来描述专业体育队的追随者,并被广泛应用于体育活动。由于“粉丝”(fans)是“疯狂的”(fanatic)缩写形式,其含有“极度热情狂热的人”的内涵,与中文“迷”字相同,都具有沉迷、狂热之义,所以,体育“粉丝”等同于体育迷。球类在体育运动中所占的比重和影响最大,因而体育粉丝、体育迷往往被统称为“球迷”。

由此理解,“球迷”是一个开放式概念,就体育行为来说,既可以指体育观赏者,也可以指体育参与者。就体育项目来说,既可以指某一种球类爱好者,如足球迷;也可以指所有球类爱好者;也泛指一切体育项目爱好者。本研究主要从媒介受众的角度聚焦于体育赛场的观众(球迷)。

二、互动仪式链视域下球迷现场加油的情感能量进路

情感能量是互动仪式链理论的核心概念,英文原文为“Emotion Energy”,简称“EE”。柯林斯认为,情感能量是人类交流互动的核心要素,不同于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说的情感,它不是开心、难过、伤心等具体情绪,而是一种具有能量,当我们要进行某些行为或采取某些行动时感到自信、主动进取、充满力量的感觉。柯林斯指出,互动仪式的关键在于“参与者情感与关注点的相互连带,它们产生了共享的情感/认知体验”[1](P86)。在体育赛场上,球迷加油不断累积情感体验,形成群体内聚力,在群体团结、目标一致的加油活动中,球迷个体力量越投入,球迷群体力量越强大,汇成势不可挡的情感能量进路,是体育赛场上最坚定的力量。

1.球迷现场加油的情感能量传递:参与式体验

身体共在和圈层界限是互动仪式链理论的必备条件。“身体共在”强调“我在场”的物理属性。当两名或两名以上的人同处在一个空间,便形成了际遇,在这个共同空间当中,他们虽然都是独立的个体,但是都能够互相影响。密集的身体聚集是建立起集体兴奋的第一个关键步骤,通过这种集体兴奋能够产生一种“触电感”[1](P87)。“圈层界限”即身体共在的设限,可以理解为集体所属的对外屏障,包括准入界限和符号界限,在此场域中的个体明白谁在和他们一起参与互动仪式。

通常,赛事组委会为了避免双方球迷的正面冲突,会分开安排双方球迷在赛场看台的席位,形成双方的空间距离,这样操作自然形成了现场球迷的物理“圈层界限”;其次,球迷在球迷协会的组织下,通常是装扮一致的“一身行头”进入赛场,如颜色款式相同的加油队服,国旗图案或俱乐部标识的脸上油彩,手中挥舞的小彩旗、彩条、横幅等等,这种具有明显身份标识的个体融入赛场,融入集体,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也无形之中形成了赛场球迷的心理“圈层界限”。

英国流行文化评论者Neal Heard 就认为足球衫具有“圈层”属性。他说:“足球是真正的全民游戏,并且在世界各地受到崇拜和关注。(足球衫)它们的色彩有着从属性——可以聚合同类。这些色彩充满了情感,并有共情的能力。它们是当下年轻人的标志,代表他们来自哪里,以及他们从属哪一个群体。这就是足球衫如此重要的原因。”Neal Heard以足球衫为例,强调了球迷着装的符号功能和情感功能:符号功能显示球迷归属于哪个俱乐部或哪支球队,即球迷的“圈层界限”;情感功能则代表球迷共情的“偶像”,即集体兴奋。

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物因同类而聚集,人因“同趣”而结群。球迷个体加入球迷群体,通过“身体共在”加入“圈层”,通过“圈层界限”,获得身份认同,通过“圈层”标识,获得关注和尊重,通过“圈层”加油活动,进行情感能量传递,获得参与式体验。

2.球迷现场加油的情感能量连带:互动式体验

互动仪式链理论强调共同的关注焦点,即同一场域中的人的注意力都在某个共同的对象上,进行精神聚焦。人们开始针对共同关注的焦点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聆听他人的意见。柯林斯认为共同关注是关键,它能够进一步发展共享符号、产生情感联结。

球迷赛场加油助威,强调人人参与。参与式文化是一种建立在个体对自己的身份认同之上,带有共享性质且极具创造力的全新文化样式。赛场赛事跌宕起伏,球迷支持的球队以及明星球员能在球迷群体中得到积极反馈和正面评价,形成精神聚焦;球迷群体通过现场唱歌、喊口号、拉横幅等加油方式,表达对球队球员的“强支持”;同时,“圈层”球迷互相影响互相激励,交流互动更加密切,突显球迷之间的强关注,强支持和强关注产生情感能量连带循环[5],球迷获得互动式体验。

球迷现场唱歌是最常见的加油方式,歌曲的社会价值随着紧张的赛事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在赛场看台这种集体活动场所能起到强化气氛、激发集体情感的作用。比赛场上的歌声最能代表主流意识形态,比如国家荣誉、爱国情怀、顽强拼搏、团结合作等等。

当球迷在看台上齐声同唱国歌的时候,国歌的荣誉感和使命感极大地鼓舞了球队球员,每个人热血沸腾,一种对祖国的忠诚与挚爱的血缘情怀燃烧起来,席卷球场。因为“国歌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的语言,它代表了一个国家人民的向往,也是一个国家的声音形象”[6]。

在欧洲足坛,众多的豪门俱乐部都有属于自己的“队歌”,这些歌曲蕴涵着球队的精神与意志,随着时间的沉淀成为球队的文化,也见证着球迷们在赛场上的情感互动与精神凝结。球迷们用歌声唱出顽强拼搏、奋发向上、团结合作、坚持不懈、永不言弃的体育精神,与赛场上的球员“同仇敌忾”,同进退,共荣辱。球迷用歌声加油,筑成赛场球员坚不可摧的阵营,球员球迷不可分割,产生情感联结,汇成能量互动力量。

3.球迷现场加油的情感能量欢腾:沉浸式体验

柯林斯认为,在共同关注条件下,个体能够和其他人形成情感连带。群体成员之间通过多样互动,加深合作,交流讨论的热情进一步迸发,热烈的氛围感染着群体的每一个成员,每个人都更积极地表达自我、更积极地回应他人,来共享情感体验。球迷群体面对跌宕起伏的精彩赛事,产生强大的内聚力,大家目标一致、志同道合、关系融洽、互相支持,自信心与安全感高涨,产生强烈的互动倾向,获得强烈的情感共鸣,进而形成群体的情感能量欢腾,球迷获得沉浸式体验[7]。

体育赛场上最令人着魔的加油是铺天盖地的歌声呼声形成的“声浪”,以及球迷群体通过色彩、姿势、挥手等形成的巨型“人潮”“人浪”“横幅”,等等,如海潮汹涌、群山齐呼,颇有气势磅礴、排山倒海之势。

特别是足球和篮球赛场上,随着赛事的惊险刺激,在现场“DJ”的煽动下,现场球迷的情绪高潮迭起,呼声此起彼伏,汇成一波又一波的声浪,形成了看台上独特的“人造”景观。呼声、口哨声、歌声交叉配合,合力加油,沸腾球场,远播数里之外,本队球员能在呼声支持中乘胜追击,对方球员则在嘘声伤害中士气低迷。

有些球迷协会甚至将“锣鼓”搬到了体育赛场(足球场)上,球迷们借鉴中国古代“一鼓作气”的战鼓威力,用铿锵的鼓声来加油鼓劲,就是通过有节奏的鼓点来聚集情感合力,赋能情感能量迸发,球迷仿佛替代球员角色,沉浸到赛事胜负的拼抢厮杀之中。

足球比赛中,看台上的“Tifo”通过巨幅图案带来强大视觉冲击力,成为看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除整幅的画布之外,还有由球迷们手举彩色画幅拼接而成的“Tifo”。球迷们通过这种球队的文化图腾来震慑对手,给主队增加气势。当然,每一种加油声“式”并不孤立上演,而是相互关联配合,歌声配合声浪,鼓声配合呐喊,呼喊配合充气棒,还有各种各样或系于头上,或合力拉起,或手中挥舞的条幅,现场球迷的加油方式、行头别开生面,热闹非凡,球迷群体沉浸欢腾,赛事魅力光芒万丈。

4.球迷现场加油的情感能量迸发:宣泄式体验

根据互动仪式链理论,在互动活动中,共同关注焦点和共享情感状态之间存在反馈加强的作用,在获得他人更迅速、更频繁的回应之后,个人表达的热情进一步升华,参与、互动、沉浸,不断累积攀升,不断循环促进,最终会带来集体情感狂欢,活动的群体成员就合力迸发巨大的情感能量[1](P88)。

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体育赛事观赏的功利性始终大于审美性,伴随着赛场的激烈紧张,赛事的胜负输赢,球迷的情绪也高低起落,惊呼声、感叹声甚至怒斥声此起彼伏,剑拔弩张。当敌强我弱,危机四伏时,球迷高呼提醒“防守、防守”;当奋起直追,出其不意时,则齐声鼓励“进一个,进一个”;当错失良机,险象环生时,则“唉”“啊”长叹惋惜不已。当球员赛场表现不佳时,球迷们就站起来高呼“换教练”“换人”“换XX”;当认为裁判现场判罚不公时,球迷们则愤起挥臂斥责“黑哨、黑哨”。波澜曲折的赛事点燃了球迷的喜怒哀乐,球迷现场加油的情感能量更加激烈、碰撞、爆发,形成宣泄式体验。

功利结构是竞技体育的物质基础,球迷全身心地加油助威,全力支持球队球员去获取胜利,是争胜功利心使然;其次,数字时代数字化技术异化了人们的社交空间,在异化时空挤压下的人,失去了过往的归依,变成了“异化”的人[8]。而赛场赛事为“异化”的人提供了情绪决口,在互动仪式链的环境作用下,球迷一起呐喊,互相传递,巨大内聚力,一触即发,一泄为快,“在集体欢腾中,人们达到了极度亢奋状态,感到自己被某种强大的力量支配着,不能自持、丧失了往日的自我,强烈的情感通过大声的叫喊、夸张的动作和共同的姿态表达出来,他们相信自己已经摆脱了孤独、单调、萎靡和沉闷的日常生活世界”[9]。

三、互动仪式链视域下球迷现场加油的情感能量内核

分析以上球迷的情感能量进路,可以得出,互动仪式是一个由各要素组成的具有因果关联与反馈循环的过程,当组成要素有效综合,相互关注和情感共享进一步加强累积,互动参与者就会产生群体团结、群体“神圣”、主动进取的自信力量,形成强大的情感能量内核[1](P89)。情感能量内核是情感能量进路的原动力,推动着情感能量不断向前递进,循环攀升。

球迷是体育比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类赛事的“最大资本”。体育赛场上的球迷一起加油助威,在互动仪式链的作用下,球迷群体空前团结,球迷力量空前壮大,汇成强有力的情感能量内核,推动现场球迷情感不断向前递进,能量不断汇集爆发。

1.凝聚力——球迷加油最强劲的情感能量内核

凝聚力也称内聚力,是指人或物聚集在一起产生的力量。球迷凝聚力是球迷群体成员内部团结、认知趋同的所有力量的汇合,是球迷现场加油最强劲的情感能量内核。一般情况下,球迷凝聚力是基于民族认同、地域情怀基础上所形成的志同道合,百川汇聚,极易激发民族主义和爱国情怀。

民族学者认为,民族是“人们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10]。民族性的基础是文化认同,包括语言、文字、历史等等。国际赛场上的球迷加油助威极具民族特色,如我国足球场上的鼓声唢呐,巴西赛场上的桑巴歌舞都与民族传统文化密不可分。2010年南非世界杯让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当地人原来用作驱赶狒狒的加油工具“乌乌祖拉”。这长达60厘米的噪音喇叭是当地人加油助兴的方式,南非球迷带上“呜呜祖拉”去世界杯现场助威,那“嗡嗡嗡”的嘈杂声甚至盖过了电视解说,现场更是混乱恼人,球迷们需戴耳塞看球,被调侃为“最致命”的加油声。但南非世界杯的主办机构负责人说,这是南非文化的一部分,来宾们既然前来南非,应该接受南非的文化,也应该接受南非人民表达欢庆的方式。国际足联也很支持“呜呜祖拉”,说它在南非拥有悠久历史,球迷将其带入赛场已成为南非足球比赛中不可或缺的一道风景[11]。

2016年欧洲杯赛场上,冰岛爆冷战胜英格兰晋级八强,赛后冰岛球员走向场边,与在场的八千余名冰岛球迷一同拍手、呼喊,整齐有力的“维京战吼”震撼着全世界的观众,足球场上原始的斗志与饱满的民族情感在呐喊中实现共鸣。

“地域性”是相对于全国性、全球性而言的。一般是指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的,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表现。它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与环境相融合,因而打上了地域的烙印,具有独特性。

体育赛场上的加油声也是一定区域内的文化展示,言语差异大,地域性显著。如四川球迷喊“雄起”,北京球迷喊“牛X”“跟丫死磕”,辽宁球迷喊“削他”,上海球迷经常喊的口号“Ole Ole,上海上港, are u ready for the war,赤诚的热血,燃烧在胸前,我们就是上海的骄傲!”等等,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文化个性,形成了话语特色鲜明的加油口号。

而广州球迷极具地域特色的粤语加油口号有,“广州队好嘢啊,砌佢啦”“广州队,赢爆你” “广州未赢够”“X:0,向世界嗌出广州的声音”“真威水”“猴赛雷”“舍我其谁”等等,现场唱响的加油歌曲有《搏命歌》《打拼歌》《广州球迷之歌》《与你同行》等,以及现场球迷响彻云霄的出自东山少爷歌曲《广州队,冠军终归这里》,都展示了粤语的无穷魅力。现场球迷通过口号、歌声或乐器为本土球队加油助威,是现场气氛的专业制造者,是球迷最强劲的情感能量内核,他们对球队的支持无可替代。

2.生产力——球迷加油最积极的情感能量内核

球迷现场加油产生生产力。生产力本是政治经济学的概念,是指人类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能力,是一种改造和发展的能力。球迷生产力是赛场赛事最坚定的战斗力,是球迷最积极的情感能量内核,能推动赛事高潮迭起、荡气回肠,产生球场如戏场的艺术效果。

竞技体育最基本的物质结构是功利结构,主要包括自身实力、取胜信念、拼搏精神、集体荣誉、各种招数等硬实力和软实力,力的较量是竞技体育的生命,也是竞技体育的物质基础[3](P88)。赛事球员能从现场球迷的加油鼓舞中汲取力量和信心,奋起直追,迸发强大战斗力,逆转反超,成功夺冠。

体育赛场上球迷的加油助威贯彻始终,呼声、歌声、鼓乐声交替出现,歌催鼓,鼓催呼,呼落歌起,一浪卷过一浪,此起彼伏,与球场上拼抢激烈的赛况相伴相随,犹如潮起潮落,极为震撼,看台上的球迷仿佛战神附体,全身心地加入到赛场球队的“力”的角逐中,不可分离,这就是体育的魔力。正是因为球迷的助威能够产生强大的能量,体育赛事中才会有“主场优势”这一说法,球迷现场加油所产生的生产力不仅能够极大地鼓舞球员的斗志,甚至可以影响比赛的整体走势。随着赛事的胜负交织,球迷想赢怕输心态渐浓,赛场球迷的加油声,音乐性和艺术性越来越弱,但助威性和功利性却逐级加强。赛场球员获得的能量和自信越来越强,球迷生产力转化为球员战斗力,绝地反击,逆转赛事,创造记录。如2022年法网男单1/4决赛,纳达尔3-1击败世界排名第1的德约科维奇,生涯第15次闯入法网男单4强。这场比赛,现场观众几乎一边倒支持纳达尔,德约一次用球拍砸网带,更是招致现场球迷长时间的疯狂嘘声。赛后,德约接受采访表示:“我认为现场观众对于纳达尔在第四盘的逆转做出了很大贡献。观众99.9%站在纳达尔一边,他们在关键时刻支撑了纳达尔前进,帮助纳达尔找到了自己的能量”[12]。

3.爆发力——球迷加油最激情的情感能量内核

爆发力源于群体力量的宣泄,而群体力量的宣泄源于强大的感染力。高水平赛事相比其他艺术具有更强烈的感染力,首先,因为体育比赛是最直观的身体艺术,体育观赏最能产生耳目之乐;其次,球迷全身心投入赛事对抗中,球迷的加油助威呼应着场上球员的技术战术,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现场球迷沉浸在赛事的激烈感染中,如痴如醉,情不自禁,喜怒哀乐,顺势而发,形成最激情的情感能量内核,带来狂欢与张扬。

“狂欢”理论家巴赫金认为,在体育赛场上,人们不是袖手旁观,而是生活在其中,没有演员和观众的区别。比赛不是供人观赏的奇景,其本质包含了“所有人都参与”的意思。球场上的球迷具备双重的角色,不仅是观赏赛事的消费者,也是自得其乐、尽情展演的生产者[13]。

21世纪以来,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我们的社会交往,传统社交关系被搬移到网络空间,形成了虚拟社交,异化的时空使都市人在现实社会中日渐孤独封闭,精神生活日渐萎缩无趣,企盼着激情和宣泄。体育赛事承载了这个功能,从世界杯到奥运会,体育将虚拟空间的都市人“释放”出来,以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力(人浪、彩条、纸屑、烟花等)和听觉冲击力(呐喊、击节、锣鼓、小号、歌唱等),恢复了人类狂欢的生活方式。

球迷涌进赛场,既是为了观看比赛,也是为了融进呼喊喧嚣的加油声浪之中。他们宣泄情感,颠覆日常,模糊界限,比赛场成了都市人抒发情绪的“第二个世界”, 球迷们在此展示自我、表达情绪,没有身份地位之高低,没有贫富贵贱之差别,只有狂欢和游戏,个体球迷完全融入到群体狂欢的汪洋之中,形成别具一格的“人造景观”,爆发出强大的情感能量。

四、互动仪式链视域下球迷现场加油的情感能量价值

兰德尔·柯林斯认为,社会中每一个个体形象都是在互动中形成的,这种互动是社会动力的来源。对于一个组织或群体来说,将这种仪式产生的情感和符号联结起来,就能够构成群体的思想、道德规范和群体文化的基础[1](P90)。也就是说,个人的社会化是不断与社会他人的互动交流,随着互动仪式链背景下的情感能量进路逐步推进,就能实现群体情感能量价值,推动社会的发展。那么,在互动仪式隆重且热烈的体育赛场上,球迷情感能量更集中,能量内驱更强劲,能量进路更快捷,更能赋予球迷能量价值实现。

1.从微观上,现场加油情感能量赋能球迷身份价值

球迷的身份价值是从球迷的身份认同开始的,包括个体身份确认和群体身份确认。身份确认的过程就是球迷个体社会化的过程。首先,球迷个体加入球迷群体,有了归属和认同,是球迷的个体身份得到确认;球迷个体融入球迷群体,一起加油呐喊,共同合力助威,共享情感,爆发能量,球迷的群体身份也得到确认。球迷通过与群体内其他人持续的良性互动来维系并加强情感联结,不断提升个体在球迷群体内的身份价值。

其次,球迷群体是一个个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结构的最基本单位,个体加入球迷群体,也就融入了社会,个人身份具有了社会性,球迷的个体身份和群体身份形成了球迷的身份价值,具有了球迷身份的社会意义,即社会价值。球迷通过身份认同对自己的行动赋予价值,从而提升对所支持的主队的归属感与忠诚度,在群体能量的感召下,球迷个体与群体的联结不断加深,也就实现了从“边缘支持者”到“死忠粉”的进化。而随着身份的不断变化,球迷对主队的情感能量也在逐步累积。

2.从中观上,现场加油情感能量赋能球迷精神价值

根据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人在基本的物质需求满足后,会有更高层次的需求,即精神需求,主要包括认知的需求、审美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等等。球迷个体加入群体,参与活动,交互体验,实现社交和认知需求;球迷群体看球呐喊,欣赏赛场力与美的角逐,实现审美的需求;球迷群体合力加油,传递能量,激励球员,实现自我价值需求。赛场上,球迷与球员之间不是简单的“我们”与“他们”的主客二元关系,而是哲学上的“主体间性”,即交互主体性,是主体间的交互关系[14],足球比赛中,球迷被看作是赛场上的“第12人”,球迷虽然不能直接介入比赛,但他们通过各种方式的加油助威与场上的球员“并肩作战”,拥有相同的求胜目标,共同经历胜利的喜悦与失败的遗憾。球员由于球迷的加油鼓劲越发神勇,球迷因为球员的奋勇拼搏越发聚力,球迷球员互为主体,互递能量,是缺一不可的共在关系。球迷同球员一起经历比赛激烈的竞技性以及比赛结果的戏剧性,在观看比赛的同时也获得了精神层面上的独特体验。球迷赛场加油的情感能量一步步地满足球迷个体自我实现的需求,实现球迷的精神需求,从而赋能球迷精神价值。

3.从宏观上,现场加油情感能量赋能球迷文化价值

文化是社会文化的简称,是群体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通常可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体育文化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强国建设的重要领域。2019年国务院出台《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明确提出了全民健身建设、竞技体育提升、体育产业发展、体育文化繁荣、体育外交强化等五大战略任务。其中,体育文化繁荣面临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传承中华传统体育文化、推动运动项目文化建设、丰富体育文化产品等四大建设举措[15]。

要实施体育文化繁荣建设举措,就一定离不开球迷的参与以及球迷文化建设。球迷文化是体育文化的组成部分,是球迷在参与体育运动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以球迷为载体的物质、行为、心理要素的总和[16]。

球迷文化最鲜活的展示舞台即赛场看台,看台文化是球迷文化的核心部分,看台上球迷的加油条幅、加油服饰、加油锣鼓等构成球迷的物质文化;看台上球迷的共享情感,互递能量,形成赛场看台的“第二战场”,与赛场球员共在共荣,构成球迷的精神文化;看台上球迷的集体组织、集体纪律、集体活动形成球迷的制度文化;加油口号和加油活动形成的声浪、人潮、拼图、歌舞等构成球迷的行为文化,等等。欧美学者普遍认为,如果没有球迷的观赏与参与,高水平竞技体育就失去了存在的根基,赛场球迷巨大的情感能量凝练成看台独特的“风景线”,从而赋能球迷文化价值,推动体育文化繁荣发展。

五、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体育强国建设,让体育为社会提供强大正能量,我国《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也明确提出促进体育文化繁荣。体育与体育文化建设都和体育观众息息相关,球迷是体育赛事、体育事业、体育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互动仪式链视域下,赛场球迷群体精神聚焦,情感互动,循环攀升,产生巨大的情感能量;当然,赛场上规模化的群体加油聚会必然伴随集体欢腾,形成球迷群体巨大的内聚力,饱含强烈的情感能量内核,奠定群体思想和道德规范,形成球迷文化的基础;球迷加油的情感能量能实现球迷身份价值,满足球迷精神需求,赋能球迷群体文化价值。积极引导发挥球迷情感正能量,营造热烈有序的加油氛围,能促进我国球迷文化和体育文化的积极健康发展。

当然,赛场上的球迷加油助威,在互动仪式链的环境作用下,也容易发生球迷情感失态或失常,通常爆发出非理性的、极度冲动的、不计后果的疯狂行为,如骂人、闹事、打砸、暴力等等,是集体无意识的一种宣泄的满足,却也形成球迷现场加油的情感能量失范,针对这个问题本人另列论文来讨论球迷文化的失范与治理。

猜你喜欢
赛场球迷球员
我不只是球员
NBA特刊(2018年11期)2018-08-13 09:29:16
中国球迷
超级球迷
球迷俱乐部
超级球迷
意林(2010年8期)2010-05-14 16:48:44
赛场回眸
中国体育(2004年5期)2004-11-17 02:04:00
赛场回眸
中国体育(2004年4期)2004-11-16 08:03:18
赛场回眸
中国体育(2004年6期)2004-11-16 05:25:30
赛场回眸
中国体育(2004年3期)2004-11-11 08:5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