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 萍,徐乙鸿,余诗琦
(重庆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054 )
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各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而言,既是一次大战,亦是一场大考。在这场世界各国同台竞争的制度文明大考中,中国交出了人民满意、世界瞩目的优异答卷,而一些高唱资本主义赞歌的西方国家却陷入防疫低效和经济低迷的双重困境。以中西抗疫对比为契机和素材,引领大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进行国际比较,全面认识我国抗疫成就背后的制度优势,有利于坚定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认知和价值认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上跑好属于时代新人的这一棒。
“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1]全球抗疫大考中,“中国之治”和“西方之乱”形成的鲜明反差,充分彰显了“中国之制”的显著优势,为坚定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提供了有利契机和丰富素材。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历史雄辩地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我们的民族不可能发生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我们的国家不可能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我们的人民不可能过上幸福安康的美好生活。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之所以能创造出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关键密码就在于这个最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中国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度。回望党的百年奋斗史,我们不难找到洪灾、冰灾、旱灾、震灾、瘟疫等灾难性记忆。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中,党领导组织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大会战,成为团结带领人民战胜疫病的定盘星。基于对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将“坚持党的领导”总结为百年伟大奋斗的首要历史经验,深刻揭示了“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真谛。
重大风险挑战最能检验一个政党的政治本色。全球抗疫大考中,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敢于担当、善于作为,与西方执政党高调轻视、被动应对、防控不力形成的鲜明反差,集中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第一,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中国共产党坚守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人民生命重于一切的根本立场,宁愿经济社会发展短期“停摆”,也要不遗余力护佑人民生命健康,展现了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西方执政党将集团利益凌驾于人民生命之上,展现了资本至上的执政理念。第二,大无畏的担当作为。中国共产党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成为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疫情暴发的危急关头,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多次主持召开会议、听取汇报、奔赴一线考察调研,展现了“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大国领袖担当。党中央统揽全局、果断决策,迅速成立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分类指导各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展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使命担当。各级党政领导干部靠前指挥,奋战在任务最危险、最困难、最繁重的一线,展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担当。普通党员当先锋作表率,展现了心怀“国之大者”的家国担当。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疫情在美国暴发后,民主党和共和党非但没有抛开政治分歧,反而将疫情作为追逐政绩的筹码,相互甩锅攻讦,层层推诿扯皮。第三,非凡卓越的执政能力。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的严峻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彰显了我们党非凡卓越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动员力。相较而言,一些西方政党在疫情大考中败下阵来,政策失灵、管理失效、社会失序、人心失望等乱象丛生,种族歧视、劳资对立、贫富分化、社会撕裂等顽瘴痼疾积重难返。如美国,号称拥有全球最完备的医疗体系,疫情防控却遭遇“滑铁卢”,不仅成为全球疫情的“震中”,还赶上难自救的供应链危机。第四,为世界谋大同的使命担当。全球战“疫”中,中国积极履行国际人道主义责任,以实际行动维护人类的共同利益,展现了胸怀天下的大国担当。而有的西方政党置国际道义和责任于不顾,奉行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不仅贻误了战机,还干扰了全球抗疫大局。如,在全球面临“疫苗荒”的严峻形势下,中国坚定履行将新冠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的承诺,为提高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破解“产能赤字”和“分配赤字”作出了巨大贡献。而有的西方国家大搞疫苗民族主义,人为制造“免疫鸿沟”。
中西执政党的担当作为形成鲜明反差,为积极引领新时代大学生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立场提供了现实案例。高校应善用中西抗疫对比,讲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抗疫故事,引领大学生在恢弘的抗疫实践和强大的抗疫精神的感召下,全面认识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不断坚定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的自信自觉,成为党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的有生力量。
中国共产党在团结带领人民不懈奋斗的伟大实践中,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也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坚持全国一盘棋”的显著优势,这一优势能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发展诉求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实现人民群众的紧密团结和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大灾大疫,普遍具有突发性、易变性、扩散性、破坏性等特点。磨刀石面前,我们党善用制度力量应对风险挑战,经受住了一次次压力测试,生动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全国一盘棋的显著优势。
“衡量一个国家的制度是否成功、是否优越,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看其在重大风险挑战面前,能不能号令四面、组织八方共同应对。”[2]疫情是检验中西方社会制度优势和国家治理效能的“透视镜”。我们党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3],开展全方位的人力组织战、物资保障战、科技突击战、资源运动战。正是凭借制度优势以及由此转化的治理效能,我们既迅速有效地控制住了疫情蔓延势头,稳妥有序地恢复了经济社会发展秩序,又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圆满收官。我国疫情防控的坚实行动和显著成效,集中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非凡的组织动员能力、统筹协调能力和贯彻执行能力。相比之下,资本主义制度的反社会性致使疫情愈演愈烈、防控处处掣肘,制度缺陷显现无遗。
中西社会制度形成的鲜明反差,不仅掀开了资本主义制度高福利、言论自由、免费医疗的虚伪面纱,也宣告了“历史终结论”的终结、“中国崩溃论”的崩溃、“社会主义失败论”的失败。高校应善用这场极具说服力和感召力的制度自信公开课,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抗疫故事,引领大学生深刻认识我国社会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自觉强化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使命担当。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4]翻开中华民族史册可以清晰地看到,饱受磨难的中华民族之所以能赢得伟大胜利和荣光,根本原因在于人民群众始终发挥着历史创造者的作用。坚持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也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高效运行的力量源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只要我们紧紧依靠人民,就没有战胜不了的艰难险阻,就没有成就不了的宏图大业。”[5]在防控疫情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坚守一切为了人民、紧紧依靠人民的人民立场,生动彰显了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的显著优势。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6]中国抗疫就是一场全国动员、全民参与的人民战争。在主战场,白衣战士逆行出征,挽救患者生命;科研人员集智攻关,打造战疫利器;人民解放军闻令即动,冲锋陷阵最前线;社区工作者日夜值守,筑牢基层防控围墙;快递小哥冒疫奔忙,为市民提供暖心服务;环卫工人起早贪黑,用平凡身躯筑起“橙色防线”。在大后方,各行各业有序复工复产复业,推动经济发展稳定转好、生产生活秩序稳步恢复。全国人民众志成城的团结伟力,集中彰显了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优势。“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西方抗疫之所以低效乏力,民众不相信政党、不信任政府是主因之一。如果一个国家的政党和政府没有把人民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那么人民也很难团结在他们周围,凝聚起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如,同是封锁隔离,在我国,疫情暴发伊始,正值全国人民喜迎新春佳节。党和政府一声号令,14亿中国人民令行禁止,不窜门、不聚集,“宅在家中作贡献”。武汉人民更是识大体、顾大局,以自我牺牲精神封城隔离76天。反观疫情之下的西方世界,意大利民众上街游行示威抗议政府的封城措施,英国政府在宣布对伦敦以及东南部地区采取封锁措施后30万人逃离伦敦。
中国共产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西方政党坚持以资本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抗疫成效。高校应善用中西抗疫对比,引领大学生清醒认识西方国家资本至上的阶级本质,自觉确立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把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无私奉献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生动实践中绽放绚丽的青春风采。
波澜壮阔的抗疫斗争中铸就的伟大抗疫精神,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高校应从中西抗疫对比的视域,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坚定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
生命至上体现了中华民族仁者爱人的优良传统,也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将“坚持人民至上”总结为百年奋斗的宝贵经验,揭示了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的力量源泉。抗疫大战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不遗余力、不计成本、不惜代价救治患者。上至百岁老人,下至新生婴儿,每个人的生命、价值和尊严都得到悉心呵护。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以“人权卫士”自诩的美国,不论是病毒检测、患者救治还是疫苗接种,横行其道的都是资本优先、富人先行。疫情持续失控、国会山闹剧、黑人弗洛伊德之死,将“美式人权”的虚伪性暴露无遗。然而,盲目自信的美国非但没有正视自己的人权危机,还动辄实施“长臂管辖”,以自由、民主、人权之名行干涉、颠覆、侵略之实,给其他国家和地区造成了深重的人权灾难。如何保障以生命健康权为基础的人权?对于这个西方国家热衷攻击我国的话题,我们用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给予有力回击。而一些标榜“人权至上”的西方国家,却惨无人道地抛弃老人、残疾人士、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无家可归者等社会弱势群体。中国与西方国家对待生命的不同态度给人民带来了不同的认知和体悟。在中国,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更加紧密。而在一些西方国家,生命健康屡遭漠视的民众怨声载道,逐渐丧失对执政党和政府的信任。
新冠肺炎疫情如同一把尺子,量出了人民在执政党心中的位置。中国共产党的民本理念与西方执政党的资本理念形成鲜明对比,为培育大学生生命至上的为民追求提供了现实确证。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坚定大学生制度自信,就是要以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的方式方法,讲清楚讲透彻中国共产党守初心担使命的抗疫故事,以此说服学生、打动学生、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引领他们确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为民追求,砥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甘做为民服务、为国奉献的孺子牛,在尽责集体、服务社会、贡献国家的接续奋斗中成就出彩人生。
风雨同舟、患难与共是中华民族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的精神密码。中国共产党是伟大团结精神的承续者和弘扬者。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续写了中华民族坚韧团结的时代篇章。2020年新年伊始,当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冲锋号吹响,全国上下齐动员,举国人民共奋战,筑牢了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人民防线。青年一代更是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责任,他们活跃在抗击疫情的各条战线、各个角落,勇做战斗员、宣传员、保障员,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优异的“青春之问”答卷。泰山压顶的危难关头,人民的英雄和英雄的人民戮力同心,展现了家国与共的慷慨大义。疫情终将过去,历史必将铭记。亿万中国人民共抗疫情的恢弘史诗,必将载入中华民族史册,成为中国人民刻骨铭心的集体记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西方国家并不缺乏前沿的科学技术,疫情防控却陷入各自为阵的窘境。深究西方抗疫一盘散沙的原因,刨除政府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社会原因,个人主义价值观的盛行也是重要成因。个人主义价值观信奉个人先于社会、自由高于秩序、权利重于责任。即便是佩戴口罩、居家隔离、保持适当社交距离等关涉生命安危的防控举措,在坚守个人主义价值观的西方民众面前都得靠边站,因为我行我素是他们的个人自由。西方政党基于集团利益各自为政,西方民众基于个人自由各行其是。二者的交织叠加,致使国家遭受惨重损失,社会处于严重撕裂状态。
全球战“疫”中,中国人民的同心同德和一些西方国家的离心离德形成鲜明对比,为涵养大学生“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家国情怀提供了丰厚素材。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坚定大学生制度自信,就是要深入挖掘并广泛运用抗疫斗争中涌现的爱国实践和涌动的爱国情怀,引领大学生把个人冷暖、集体荣辱、国家安危融为一体,争做 “中国号”这艘巨轮行稳致远的先锋力量。厚植家国情怀,思政课担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高校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将人民战疫的恢宏历史画卷浓缩展现在三尺讲台上,引领大学生厚植爱国情、砥砺强国志、坚定报国行。具体而言,“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应从思想道德和法治教育的角度,选好用好抗疫斗争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展示社会主义道德和法治力量的鲜活事例,引领大学生领悟人生真谛、追求远大理想、弘扬中国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锤炼高尚品格、提升法治素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应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的角度,紧密结合疫情防控的伟大实践,引领大学生深化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合乎自然规律地改造和利用自然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真经”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应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引领大学生增进对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认知认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应围绕疫情防控期间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各级党委政府的主动担当、亿万人民的精诚团结,引领大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自觉把人生追求融入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伟业中,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历经挫折而奋起、历经苦难而辉煌是中华民族的鲜明品格。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历程,就是一段激昂着奋斗热血的峥嵘岁月。回望历史,风雨如磬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者浴血奋战;筚路蓝缕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建设者艰苦创业;春潮澎湃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改革者攻坚克难;奋力逐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创新者锐意进取。在同疫情的殊死较量中,“天使白”“橄榄绿”“守护蓝”“志愿红”挺身而出,或向险而行,或坚守岗位,或下沉社区。他们“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迎难而上精神,“以生命赴使命、用大爱护众生”的无私奉献精神,“生死较量中不畏惧、千难万险前不退缩”的坚韧不拔精神,既是人类同疾病斗争史上的英勇创举,也展现了中国人民“敢于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的风骨和品格。而西方某些国家,在疫情肆虐之际,一些民众仍冒疫“及时行乐”,举办狂欢节、时装周、万人马拉松、个人演唱会、生日派对等大型聚集活动,于己是否“有益”不必多言,但于他人、于国家,实属贻害无穷。
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中,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意志和无私无畏的勇气,与一些西方民众麻痹、厌战、松懈的消极态度形成鲜明对比,为培育大学生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顽强意志指明了方向路径。“人类的美好理想,都不可能唾手可得,都离不开筚路褴缕、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7]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能从昔日的一穷二白到如今的繁荣富强,靠的就是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艰苦奋斗也是个人实现理想必不可少的要件。在从现实的此岸走向理想的彼岸的过程中,倘若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理想就如空中楼阁可望而不可及。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坚定大学生制度自信,就是要深入阐发和大力弘扬中国人民舍生忘死的意志品质,引领大学生涵育敢于斗争的精气神、练就善于斗争的真本领,以永不懈怠的执着精神和勇往直前的奋斗姿态,在艰难险阻中披荆斩棘,在攻坚克难中开拓创新。锤炼舍生忘死的意志品质,可从细微处入手,通过思想理论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引领大学生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并将其体现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在学习上不畏艰难,在工作中奋发图强,在生活里艰苦朴素;可从宏观上着眼,通过构建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的宣传矩阵,广泛宣介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激发大学生涵养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刚健勇毅,勇挑重担、勇克难关、勇斗风险,成为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
尊重科学、崇尚理性是中华民族的特质禀赋。我们党赓续传承这种精神风范,“成功战洪水、防非典、抗地震、化危机、应变局”[2]。抗击新冠病毒的科技攻坚战中,中国人民既有责任担当之勇,又有科学防控之智。科研攻关、临床救治、防控一线协同作战,产、学、研联合攻关,大数据追踪溯源和健康码行程码识别,分级分类精准化防治,5G、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硬核科技迅速应用,机器人、无人机、车载移动医院等科技成果闪亮登场,这些无不是对科学态度的秉持和科学精神的高扬。反观西方国家,他们并不缺乏科学技术,但缺失科学精神。为了谋选举利益,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提出注射消毒液杀死病毒的奇葩言论;为了保资本利益,英国首相宣布实施“与新冠并存”计划。反智主义甚嚣尘上,不仅使西方抗疫步履维艰,也折射出西方国家引以为傲的科学精神和理性精神在逐渐丧失。
抗疫大考中,中国尊重科学的实践品格与一些西方国家无视规律的任性妄为形成鲜明对比,为培育大学生的开拓创新精神提供了鲜活素材。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是百年变局的鲜明标识。在世界科技大变局中开新局,需要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为先手棋,着力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卓越人才。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坚定大学生制度自信,就是要深挖抗疫斗争中呈现的科学精神和涌现的科学实践,引领大学生养成科技报国的行为自觉,成为科技强国梦的追梦者和圆梦人。具体而言,应以思政小课堂为主渠道,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寓科学精神引导于科学知识讲授中,引领大学生塑造敢为人先的创新理念、坚忍不拔的创新意志、求真务实的创新态度、克难攻坚的创新精神,勇立改革创新潮头,争当改革创新先锋;应以社会大课堂为主阵地,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依托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借助各种创新创业活动,引领大学生将创新意识贯穿于实践中、落实到行动上,在学习上刻苦钻研,在工作中开拓创新,成为引领科技创新之风的重要力量;应以课程思政为主抓手,坚持思政课程与各类课程同向同行,深挖并用好各类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和承载的思政功能,引领大学生成为科学知识广博、专业技能过硬、研究态度严谨、工作作风务实的创新型人才。
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民族的历来主张,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也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经济全球化时代,面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习近平总书记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和博大的人类情怀,创造性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破解全球性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我国率先示范并积极履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创造了世界减贫贡献率超70%和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30%的辉煌成就,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新的探索和贡献。新冠肺炎疫情是人类百年未遇的全球重大公共卫生危机,应对此次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全球性挑战,独善其身没有出路,团结合作才是人间正道。在新冠病毒大流行并频繁变异的全球危机中,中国始终站在国际抗疫合作“第一方阵”,坚定担当疫苗公平分配“第一梯队”,向世人展现了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道义担当。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疫情在全世界多点暴发后,有的西方国家大搞零和博弈,要么推卸责任,频频甩锅中国;要么违反人道主义精神,滥施单边制裁;要么执迷脱钩,随意退群违约。即使在中国付出巨大代价和牺牲为世界疫情防控赢得宝贵的“窗口期”后,有的西方国家仍抱有意识形态偏见,肆意传播夹带霸凌主义的“政治病毒”,无下限地“污名化”中国。美商务部长罗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新冠病毒可能会伤害中国经济,但有助于就业机会和制造业回流到美国。这种毫无人类良知和道德底线的邪恶论调,充分印证了马克思所言“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8]。
面对跌宕蔓延的世纪疫情,中国顺势而为,坚持互利共赢、加强团结合作、维护多边主义的嘉言懿行,赢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誉。西方国家逆流而动,制造政治分歧、寻求脱钩孤立、奉行单边主义的倒行逆施,遭到了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二者的鲜明对比,为培育大学生命运与共的天下情怀提供了有利契机和宝贵资源。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坚定大学生制度自信,应运用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行动和成效,在大学生中大力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引领他们培育宽广的国际视野和深厚的天下情怀,以世界公民的身份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同世界上一切进步力量一道,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地球建成美好家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在共创后疫情时代美好世界中谱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