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广东省跨境电商发展研究

2023-08-06 14:26:54李政
中国市场 2023年21期
关键词:产业融合跨境电商一带一路

摘 要:跨境电商顺应了“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趋势。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丝路电商”不断发展,已成为“一带一路”贸易畅通的排头兵,并成为我国外贸发展的新亮点。近年来,广东省不断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推动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培育外贸新动能。探索政策创新、业态创新和集约发展,为广东省外贸发展带来强劲新动力。广东省跨境电商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面临一些问题,需要采取更有针对性的策略促进跨境电商转型升级,取得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一带一路”;跨境电商;产业融合

中图分类号:F72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23)21-0181-04

DOI:10.13939/j.cnki.zgsc.2023.21.181

1 引言

广东省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发源地,也是经济大省、外贸重镇,外向型经济发达,广东省企业一直以来都是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活跃因子。广东省近年来努力打造成为“一带一路”战略枢纽、重要引擎与经贸合作中心,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粤企不断“出海”,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民携手共谋发展,在产品贸易、投资、输出技术与管理等方面开展合作。自2013年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广东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成果丰硕,与“一带一路”沿途国家不断深化经贸交流合作,进出口贸易增速明显。广东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从2013年的1.11万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2.04万亿元,8年增长83.8%,占广东省外贸总值的比重从2013年的16.4%提升至2021年的24.7%,廣东省外贸进出口成为支持广东省经济稳增长的重要动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后,广东省外贸企业在拓展“一带一路”市场时获得新动能,与“一带一路”贸易蓬勃发展。广东省充分发挥作为数字经济和互联网大省的优势,不断创新跨境电子商务制度与模式,外贸伙伴持续增多,足不出户就实现“买全球、卖全球”,跨境电商规模、应用水平、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水平均稳居我国前列,跨境电商也为广东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增添新动能。广东省跨境电商呈现规模化、专业化、集聚化发展特点,内生动力和创新能力日益增强,逐步成为全省外贸发展新增长点。广东省企业借力新业态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跨境电商成为进入东盟、中亚、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的敲门砖。广东省跨境电商规模从2016年的228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3310亿元,年均增长70.8%[1]。

2 “一带一路”背景下广东省跨境电商发展现状

跨境电商已成为我国外贸增长的新引擎[2],广东省近年来充分利用自己的区位优势,结合自身产业和电商优势,不断创新跨境电商制度、管理、技术、服务、业态、模式、机制,提升跨境电商便利化水平,多方位精准发力助推跨境电商发展,推动广东省链接世界的“网上丝路”越链越广。2022年,广东省跨境电商综试区总数位居全国第一,在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全覆盖,以跨境电商为代表的新业态,成为全省外贸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跨境电商正在为广东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增添新动能。

2.1 跨境电商快速发展

广东省拥有天然的地理优势,靠近港口,货物进出口便利。广东省是跨境电商企业最多的省份,现有相关企业9291家,在跨境电商圈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广东省近年陆续出台了相关政策,扶持跨境电商相关企业的发展,跨境电商已成为广东省外贸发展的新动能。广东省外贸进出口在2017—2021年总额一直稳定在万亿美元规模以上,连续36年在全国名列第一。2021年广东省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8.27万亿元,占全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1/5,与2020年相比增长了16.7%[3]。

进出口总量不断增长的同时,外贸新业态也在蓬勃发展。2016年广州、深圳获批设立跨境电商综试区,广东省跨境电商规模从2016年的228亿元飙升至2021年的3310亿元,持续领跑全国。累计已建成海外仓超300个、面积超200万平方米。广东省地区的跨境电商公司很多是品类“隐形冠军”,广州、深圳、佛山地区有很多公司在自身经营的品类中是跨境电商平台的头部卖家。

2.2 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增长快速,民营企业接棒主导地位

广东省对外贸易国际市场日趋多元,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快速增长。东盟在2020年成为广东省第一大贸易伙伴。2021年,广东省对“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和地区的进出口额为20419.76亿元,同比增长16.27%,占全年广东省进出口总额的24.70%。广东省民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外贸内生动力不断增强,表现出强劲的活力和竞争力,2018年成为广东省第一大外贸主体,占比超过外商投资企业。广东省民营企业2020年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1.15万亿元,占同期广东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值的65.4%。2021年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突破2万亿元,位居全国前列,正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最大的经营主体。

2.3 不断出台政策支持

不仅规模在不断扩大,广东省还在积极探索跨境电商创新发展路径,陆续出台了相关政策,扶持跨境电商相关企业的发展。广东省近年来多措并举打造对外贸易发展新引擎,探索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推动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广东省稳外贸若干政策措施》《广东省内海关全面落实两会部署 支持广东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若干措施》《关于推进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广东省高质量落实〈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行动计划》等文件。广东省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出台一系列推动贸易转型升级、支持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新政策,为广东省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指引,进一步推进广东省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促进广东省贸易新业态扩容提质,为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添动能。广东省出台政策时,重视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协同。以提高区域间跨境电商的协同发展,增强区域间跨境电商联动程度,有利于实现不同地区之间的优势互补[4]。

2.4 搭建互联互通经贸网

除了政策支持外,广东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网络互联互通稳步推进,效应日益凸显。交通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基础支撑,广东省与沿线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不断取得新突破,中欧、中亚、南亚班列市场化运作水平不断提升,班列稳定运行,成为广东省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联互通的重要交通纽带,在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支撑作用。“跨境电商+中欧班列”出口专列常态化开行,跨境电商专列具有时效强、成本低、运量大的特点,可实现货物的集约化出口,有助于广东省跨境电商企业缩短运输时间,降低运营成本,不断提升对“一帶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辐射能力,快速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为广东省外贸发展注入强大的发展动能。自2013年以来,广交会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交流搭建桥梁和平台,促进广东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规模持续攀升,结构不断优化。

2.5 产业链完整且发展相对成熟

广东省作为全国第一外贸大省,有完备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供应链体系在全国来说是最完整的,有强大的生产能力和完善的配套能力,有众多优质的制造工厂、贸易商和服务商,企业抱团发展形成了产业集群,具备和沿线各国开展经贸合作的条件,有力推动跨境电商快速发展、持续迭代升级。广东省跨境电商产业资源丰富,处于珠三角的广州和深圳一直是广东省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活跃城市,两地制造业发达,产业集中度高,仅广州便有1000多个专业批发市场,逐渐从商品集散地转变为供应链枢纽。依托广东省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形成了纺织、电子、家电、机械制造、汽车、皮具、箱包、服装鞋帽、休闲食品等一批跨境电商产业集群。

3 “一带一路”背景下促进广东省跨境电商发展的策略

广东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跨境电商取得显著成效,但也面临各种挑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电商发展水平不一,对跨境电商的态度和支持政策都不相同。推动跨境电商需要各国政府之间加强合作,推动贸易自由化、便利化,为发展跨境电商营造良好的环境。广东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跨境电商要想不断取得新突破,还需采取有效策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完善外贸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在模式、内容、服务上不断创新,打造跨境电商贸易产业生态,为粤企 “出海”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3.1 打造跨境电商贸易的良好产业生态

未来国际贸易竞争不再是企业和企业的竞争,而是上升到一种体系与体系、生态与生态的立体竞争。跨境电商发展不仅需要“政策红利”,更需要制度创新和强化监管,企业规范自身行为,承担社会责任,多方共同打造跨境电商贸易的良好产业生态,为广东省跨境电商创造更多“生态红利”。广东省需打造一个包含制造商、零售商、消费者、物流商、支付商、技术、平台等完整的跨境电商产业链,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链。不断完善适用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跨境电商产业链,整合供应链物流、仓储、跨境支付、金融服务中心等,建设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把支付、物流、仓储、配送等通通整合进来,形成一个包含整个产业链的生态经济圈,打造生态经济。在政府的引导下对广东省本地相关跨境电商资源进行整合,规划跨境电商产业园,形成产业聚集,融合与创新,打造跨境电商完整产业链和生态圈,促进跨境电商的发展。大力支持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产业园区、直播电商基地等建设,吸引和集聚优质直播平台、直播服务机构入驻,以“电商+产业”推动经济发展,以“直播+电商”打开企业销售渠道,推动跨境商品直播带货形成集群效应,引领本土直播达人带货。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产业,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不断完善发展电子商务生态。推进建设产业直播基地,完善大数据营销、电商运营、物流配送等配套服务,与电商上下游产业携手共同发展。推进跨境电商信用体系建设,广东省要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改革特质,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 ,多措并举加强信用监管,不断创新政府服务方式,努力营造平等的市场准入环境、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和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促进跨境电商新业态健康有序发展。海外仓的建设也是跨境电商生态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跨境零售本土化的关键环节,支持企业建设海外仓能有效推动跨境电商发展。B2C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海外仓服务的兴起,海外仓服务网络需覆盖国内外活跃的跨境电子商务地区。支持本地有条件的制造企业和传统外贸企业依托海外仓积极布局全球供应链,以新渠道抢占新市场。海外仓的建立规避了货币政策、汇率、物流三大主要风险,并利用大数据技术对不同贸易对象的市场需求进行预测,提前进行产品的跨境调配,对保障供应链的安全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5]。企业还应利用数字平台和数字技术升级业务模式,降低供应链管理和交易成本,开辟更高效、更灵活的跨界价值传递新途径,促进全球化企业发展。

3.2 制定一套跨境电商产业支持政策

发挥广东省制造业基础深厚、供应链体系完备和物流网络发达的产业优势,培育发展更多跨境电商龙头企业。结合广东省特色产业带,扶持更多“电商+产业”平台,助力实体产业转型升级,实现跨境电商与实体产业的互利共生发展。制定财政与金融政策、总部经济政策、招商引资政策等,以政策为引导,培育跨境电商产业生态圈,促进跨境电商产业快速聚集、融合、创新和发展。目前各地跨境电商政策都不是特别完善,相对零散。虽颁布了很多政策,但落地不多,企业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惠。因此需加强相关政策调研与政策突破,深入研究把握跨境电商与跨境电商政策,促进跨境电商可持续发展。在海外仓建设、仓储物流、通关便利化、税收、金融等方面不断创新,全方位推进广东省跨境电商发展提质增效。探索“产业集群+跨境电商”试点,支持企业建设跨境电商供应链数字化协同平台,提升广东省跨境电商产业集聚和公共服务能力。持续做好谋划布局,出台更多创新支持政策,加强部门协同、省市联动,加强国际合作,拓宽跨境电商“朋友圈”,以跨境电商的提质增效助力广东省贸易高质量发展“加速跑”。促进多链融合,加速政策链、供应链、产业链、数据链、资金链、服务链、监管链的融合与对接,构建稳链强链产业“生态圈”。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动建设一批跨境电商直播基地,支持“跨境电商+直播带货”模式,抓住外贸风口,讲好“广东制造”故事,为广东省外贸发展注入新动能。

3.3 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加快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构建广东省互联互通新格局。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与跨境电子商务融合发展,建立系统化的国际供应链体系,促进跨境电商高水平发展。港澳珠大桥、广深港高铁香港段等互联互通重大基建项目顺利通车运行,实现大湾区主要城市一小时内点对点通达,畅通三地人员车辆往来、货物通关、信息互联,推进标准对接、跨境投融资,促进投资和贸易便利化,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更好支撑保障大湾区跨境电商一体化发展。推动“数字丝绸之路”建设,数字经济一直是“一带一路”合作的亮点,要打通有形和无形的关隘,打造以数字赋能贸易创新发展,有效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字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需同沿线国家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人才培育、数字经济发展、网络安全等方面加强合作,全面推动数字“一带一路”建设。以外贸产业集群为依托,加快建立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打造广东省本土跨境电商B2B出口平台,加快广东省优势产品走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3.4 以展会撬动产业融合发展

以展览带动产业发展,以展会促进跨境电商稳定发展,为跨境电商提供支撑。展会具有强大的关联影响和产业带动效应,国际上会展业的产业带动系数大约为1∶9,因而要发挥展览业的拉动作用与会展项目的乘数效应。广东省要重视会展业的平台功能,依托广交会、海丝博览会、文博会、高交会、广东国际数字展览馆和粤商大会、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中国(深圳)消费品采购大会等平台,打造更多更好的广东省精品展,提升广东省展会品牌影响力、国际化、智能化、绿色生态化水平。通过会展经济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和产业不断创新发展。会展将促进广货市场的开拓,拉动工业持续增长,推动更大规模的产业集聚,带动产业经济蓬勃发展,加快广东省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协同融合发展,从而提升制造业以及服务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竞争力。加快“广州—东莞—深圳”展览带建设,握好各自的优势定位,整合三地现有的会展资源,进行合理的城市展览定位和分工,推动三地会展业集聚、互补发展,加强联动、强化互动,特色化、差异化构建“会展+”生态圈,建设成中国南方最具竞争力的中心展览带,打造会展产业集群,构建会展业都市圈,在大珠三角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不断创新会展业发展模式,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运营,促进展会线上线下相结合发展,推动数字化产业链等新兴产业与会展融合发展。推动广东省会展业走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速在东盟区域布局建设境外广东省商品展销中心,支持企业开拓东盟市场,促进广东省企业“走出去”,畅通“雙循环”,构建新优势。

3.5 培养与引进跨境电商人才

发展数字经济需要重视人才培养。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等数字化贸易逆势增长,数字经济为诸如跨境电商等新业态的产生创造了有利条件。而要想实现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就必须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保证数字化领域人才的质量和素质。因此要大力度支持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广东省各级政府、高校、协会、企业协同合作,协同培育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随着大数据技术在跨境电商行业的深入应用,跨境电商从业者还需要掌握Python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数据挖掘和文本分析等智能电商分析技术[6]。适当提高人员准入门槛,从源头上筛选出一批真材实料的技能型人才进入跨境电商行业。给企业和人才在不同领域创新发展提供平台,为企业和人才的发展所需提供必要的政策、技术、资金等核心要素支持。加大力度引进培育高层次跨境电商紧缺人才,对跨境电商平台运营、供应链运营管理、信息技术产品开发、海外媒体投放等跨境电商人才提供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跨境电商人才在落户、子女入园入学、金融税收、创业扶持、医疗、停居留、出入境等方面享受优惠政策。

4 结论

跨境电商作为外贸新业态,具有快捷、安全和强大供给能力的优势,大力发展外贸新业态已达成业界高度共识,跨境电商成为外贸创新发展的排头兵。粤业要运用跨境电商等新业态,为广东省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提供有力支撑,为广东省外贸发展提供新空间、新动能,已经成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先锋力量。

参考文献:

[1]昌道励,陈晓,宾红霞.广东:续写春天的故事 争创更大的奇迹[N].南方日报,2022-10-11.

[2]李健欣.跨境电商发展制约因素与优化对策研究——以广州跨境电商发展为例[J].商展经济,2022(5):19-20.

[3]李刚,洪秋婷.广东外贸迈上8万亿元台阶[N].人民日报,2022-05-13(10).

[4]李恺怀.京津冀经济圈跨境电商协同发展与影响因素分析[J].商业经济,2022(7):112-113.

[5]卓诗琪.供应链安全视角下宁波跨境电商创新发展路径研究[J].三江论坛,2022(5):21-31.

[6]王珊君.跨境电商背景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创新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2022(5):57-58.

[基金项目]本文是2021年度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创新类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广东跨境电商发展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21WTSCX208);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课题“粤港澳大湾区高职校企协同育人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113628);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命运共同体构建路径研究”(项目编号:GTXYZ2102)科研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李政(1977—),男,湖南邵阳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物流管理、职业教育。

猜你喜欢
产业融合跨境电商一带一路
大数据时代广告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与机制分析
新闻界(2016年15期)2016-12-20 09:46:18
基于贸易转型背景下的大连服务贸易发展对策研究、
跨境电商与电子商务以及传统外贸电商的对比分析
大经贸(2016年9期)2016-11-16 16:20:34
河南郑州港区跨境电商发展的相关问题分析
大经贸(2016年9期)2016-11-16 16:12:31
“互联网+”背景下温州传统外贸制造业转型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8期)2016-11-15 23:10:58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企业导报(2016年20期)2016-11-05 19:19:12
旅游经济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7:24:06
印媒:“一带一路”可助力人民币国际化
环球时报(2014-12-10)2014-12-10 08:5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