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教硕新手教师职业胜任力及其提升策略*

2023-08-05 06:16:18周洳冰王亚敏
关键词:胜任汉语职业

周洳冰, 王亚敏

(北京大学 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北京 100871)

一、引 言

为了适应国际中文教育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需要,我国在2007年设置了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以下简称“汉教硕”)专业,旨在培养“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1)200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通过了《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近年来,汉教硕培养院校不断增多,其毕业人数也在稳步增长,但受国家政策、工作地点、职业稳定性、社会压力等多方面影响,汉教硕毕业生对口就业率普遍偏低(2)胡阳,王彦伟.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就业行动的类型研究[J].国际中文教育(中英文),2020,(4).。在职业选择上,汉教硕毕业生更偏向于在国内就业,主要流向为事业单位(主要为大中小学教师)、企业机构、国家机关等(3)刘玉屏.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从业意向调查研究[J].汉语国际传播研究,2011,(2);李美玲.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就业问题探析——以北京外国语大学为例[J].国际汉语教育(中英文),2017,(1);刘湖森.地方高校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就业情况调查研究——以广西某大学为例[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0,(6).。2020年9月,教育部正式发布《教育类研究生和公费师范生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改革实施方案》,该方案将汉教硕认定为教育类研究生,其可以从2021年起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有研究者发现,免试政策的出台对汉教硕毕业生的职业选择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近7成的汉教硕毕业生表示会把国内中小学教师纳入自己的职业选择方案中(4)陈嘉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教师职业选择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1.。尽管社会现实和国家政策都让汉教硕毕业生倾向于从事国内中小学教学工作,但汉教硕培养方案与师范类专业培养方案存在差异性,一方面在汉教硕培养体系下毕业的学生能否充分胜任国内中小学教学工作我们不得而知;另一方面,汉教硕的职业发展也需进一步探讨。基于此,我们通过调查汉教硕作为新手中小学教师的胜任力情况及其职业发展态度,探讨如何看待和应对汉教硕的职业选择,探索提升其职业胜任力的策略。

“胜任力”这一概念由 McClelland首次提出,指在特定的工作活动中优秀工作者所具备的区别于普通工作者的个人特征,包括个体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工作态度、工作动机、价值观等等(5)McClelland D C.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for “intelligence” [J].American Psychologist,1973,(1).。在教育领域,关于教师胜任力的研究层出不穷,但“教师胜任力”的概念并没有得到统一界定。其中Wing Institute的定义(6)信息来源:https://www.winginstitute.org/quality-teachers-compentencies.比较全面,认为教师胜任力包括“教学能力、课堂管理能力、形成性评价能力和个人化技能,把一般知识技能以外的,如人格特征、态度等软技能包含了进去”(7)庞晖,李惠文,黄秀秀.美国中小学优秀中文教师胜任特征[J].国际汉语教学研究,2021,(2).。在教师胜任力的相关研究中,学者们的研究对象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针对教授不同年级或阶段的教师,如中小学、高中、高校等(8)马红宇,唐汉瑛,汪熹,周亮.中小学教师胜任特征模型构建及其绩效预测力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2,(3);周榕.高校教师远程教学胜任力评估体系构建——基于灰色系统方法[J].电化教育科学研究,2014,(4);万恒,王芳.普通高中教师生涯指导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教师教育研究,2021,(2).;一类是针对教授不同学科或课型的教师,如语文、英语、翻转课堂等(9)李党辉,尹逊才.江苏语文特级教师教学胜任特征模型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6,(18);赵婉莉.教师胜任力培训:现状、问题及对策——以中学英语教师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7,(18);郝兆杰,潘林.高校教师翻转课堂教学胜任力模型构建研究——兼及“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教学新思考[J].远程教育杂志,2017,(6).。关注到国际中文教师群体的研究则相对较少,以往的相关研究多在应然层面上探讨其应该具备的专业素养(10)吕必松.关于对外汉语教师业务素质的几个问题[J].世界汉语教学,1989,(1);张和生,鲁俐.再论对外汉语教师的素质培养[J].语言文字应用,2006,(S2);王宏丽,陈海平.国际汉语教师的胜任力研究—任务分析和招聘面试问题归类得出的结论[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近年来,学者们开始在实然层面上对其在不同岗位的胜任力特征和发展等展开了实证研究。王静运用行为事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构建了汉语国际教师胜任力模型。(11)王静.汉语国际教师胜任力模型构建[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6).冯丽萍等针对赴美、泰汉语教师志愿者,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建构了由4个模块和17项特征组成的胜任力结构。(12)冯丽萍,谭青钦,李玉典.赴美、泰汉语教师志愿者胜任力结构与特征研究[J].学术研究,2015,(9).伍秋萍等探讨了全程见习培养模式下汉教硕教师胜任力的发展情况。(13)伍秋萍,卓珒,陈品延.全程见习培养模式下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教师胜任力的发展[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9,(5).庞晖等通过访谈十位优秀的美国中小学中文教师总结了美国优秀中小学中文教师的18个胜任力特征。(14)庞晖,李惠文,黄秀秀.美国中小学优秀中文教师胜任特征[J].国际汉语教学研究,2021,(2).总的来说,有关教师胜任力的研究内容非常丰富,但研究热点集中在特定教师群体胜任力特征和胜任力模式的搭建上,很少有研究者关注和比较不同专业背景对教师胜任力的影响。此外,针对作为职前国际中文教师的汉教硕,研究者们集中探讨了他们在校期间的胜任力特征,缺乏对其毕业后实际任教情况和胜任力水平的调查。

基于以上研究背景,在教师胜任力理论指导下,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目的性抽样访谈来比较汉教硕和其他专业毕业生作为新手中小学教师的胜任力水平,了解和分析他们的职业发展态度,从而对提升汉教硕职业胜任力提出更具针对性、现实性的建议。具体而言,文章将探讨以下两个问题:

(1)作为新手中小学教师,汉教硕与其他专业毕业生在教学胜任力上有何差异?

(2)影响汉教硕毕业生作为新手中小学教师胜任力的因素有哪些?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以全国范围内的新手中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原则,从教龄在5年内(15)王添淼,富聪,杨灿.国际中文新手、熟手教师课堂指令语类型对比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22,(5).的在岗新手中小学教师中随机抽取120名研究对象。其中,汉教硕毕业生60名,其他新手中小学教师60名。

(二)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首先使用测试问卷调查研究对象的胜任力情况,随后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针对胜任力总分和影响因素得分超出或低于均值的被调查者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并进一步探索其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情况。

在以往的胜任力调查研究中,学者们主要采用了两种方法。一种是“行为事件访谈”,通过对访谈文本编码获取胜任力特征(16)王昱,戴良铁,熊科.高校教师胜任特征的结构维度[J].高教探索,2006,(4);牛端,张敏强.高校教师胜任特征模型的构建与验证[J].心理科学,2012,(5);冯丽萍,谭青钦,李玉典.赴美、泰汉语教师志愿者胜任力结构与特征研究[J].学术研究,2015,(9).,然而这种人工筛选和编码的操作过程等具有测试者主观效应。另外一种方法是运用“李克特式自评问卷”,即让被调查者对自己的胜任力进行主观评分(17)康玥媛,李健.优秀教师核心素养和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1960份问卷的实证调查[J].当代教师教育,2019,(4);伍秋萍,卓珒,陈品延.全程见习培养模式下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教师胜任力的发展[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9,(5);咸富莲.农村小学全科教师教学胜任力调查与思考[J].当代教育科学,2021,(2).,这种方法虽简单易行,但被调查者的选择容易受到社会赞许性的影响,其结果也不够客观。本研究采用“迫选式测验”进行调查,迫选式胜任力测验的原理是要求被调查者在社会赞许性水平相似,能够反映不同绩效水平的一对行为陈述中强制选择最符合自己实际认知的一项。由于每组陈述的偏向性已经被很好地配对,确保了公平性,相比李克特式量表,被调查者在迫选测验上作假的可能性就会降低(18)Wetzel,E.,Frick,S.,& Brown,A.Does multidimensional forced-choice prevent faking? Comparing the susceptibility of the multidimensional forced-choice format and the rating scale format to faking.Psychological Assessment,2020,(2).。因此,迫选式胜任力测验能够有效避免以往胜任力测试项目中的主观性,更大程度地保证研究的信效度。

(三)研究工具

研究使用的《新手中小学教师胜任力迫选式测验》问卷以尚晓东等(19)尚晓东,沙鹏,石文典.中小学教师胜任力迫选式测验的编制及应用[J].心理学探新,2015,(5).编制的《中小学教师胜任力迫选式测验》为基础,并根据汉教硕和新手中小学教师的特点进行改编。该问卷主要由三部分组成,除了胜任力测验部分以外,问卷还加入了可能会影响胜任力水平的被调查者的个人信息(包括性别、年龄、任教学段等)和教学实习情况。教师是实践性很强的职业,教学实习是职前教师教育的必要环节,是师范生感知和理解教育,产生职业认同感等的主要途径(20)王彩霞.职前教师教育实践的价值审视[J].中国成人教育,2017,(24).。汉教硕培养计划一般为2~3年,该专业教育课程一般由课程学习、教学实习和论文写作三部分组成。其中,教学实习是汉教硕培养方案中的关键经历,衔接着其学习与求职两个板块,对汉教硕胜任力的培养具有重要影响(21)杨金燕.教学实践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职业选择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9;李泉.教学经验:汉语教师专业发展务实而重要的取向[J].语言教学与研究,2021,(3);王添淼,郑又嘉.两岸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7,(1).。汉教硕教学实习的类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参加孔子学院总部组织的志愿者教学项目申请到国外进行教学,另一种是在国内的高校、国际学校或其他教学机构进行教学。因此,教学实习经历和类型作为重要变量被纳入调查问卷中。为了进一步考察教学实习感知因素的影响,问卷采用李克特五度量表的形式,让被调查者自评教学实习的感知有用性(“您认为教学实习对您胜任中小学教学工作有帮助吗?”)和感知满意度(“您对教学实习的满意程度如何?”)。

胜任力测验部分为包含4个维度共13组配对陈述的迫选式测验,即被调查者必须在每组2个关于“优秀教师”的陈述中选择1个可以代表自己观点的陈述,具体示例如表1所示。其中,“宜人性”维度中的4对陈述代表了教师的个人特质,包括人格魅力、语言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兴趣爱好等。“爱学生”维度的4对陈述则体现了教师在教学的同时能够拥有正确处理与学生关系的态度,能够了解本学科及与其他学科、生活实践等相关的知识并在教学中触类旁通地传授给学生,营造积极平等的学习氛围,得到学生的尊重和认可等。“爱教育”维度中有3对陈述,代表了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教师职业的认同和积极向上的职业发展观等。“素养”维度中的2对陈述体现的是教师的个人素养,包含了具有发展的眼光和个人涵养等。

表1 新手中小学教师胜任力迫选式测试示例

(四)信效度检验

问卷测试部分的内部一致信度检测结果显示良好,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536。关于本测试的内容效度,尚晓东等(22)尚晓东,沙鹏,石文典.中小学教师胜任力迫选式测验的编制及应用[J].心理学探新,2015,(5).通过文献追踪、关键事件访谈、优秀教师评定等对其偏向性指数和鉴别力指数进行检测,并采用差异被试比较测试检验了其实证效度。为了进一步检测该测试在研究中的结构效度,我们对数据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各维度与总测试的相关系数在0.306~0.629之间(p<.05)。通常相关系数不能过高或过低,高于0.85可能会出现共线性问题,低于0.3则影响后续分析的相关度显著性。

(五)数据收集与分析

通过问卷星随机发放问卷并回收数据,收回问卷120份,最终保留完整有效问卷119份;在此基础上运用SPSS 24.0对回收的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多元回归等统计分析。我们对9位参与调查的汉教硕新手教师进行了一对一访谈(分别用“汉教硕A~I”表示),每人访谈约20~30分钟,转写后的访谈文本共计约3.5万字。

三、研究结果

(一)被调查者基本信息

在119名被调查者中包含汉教硕新手教师60名,其他专业新手教师59名。其中,男性28名,女性91名;本科毕业生30名,硕士毕业生89名;小学教师69名,初中教师41名,高中教师9名;语文教师70名,英语教师17名,其他学科教师32名;曾担任过班主任的有69名,无班主任经历的有50名;平均年龄25.97±1.98岁。在任教所在地方面,深圳74名,北京18名,广州7名,其他20名。在教学实习方面,参加过教学实习的有99名,占比83.19%,其中有海外教学经历的有45人、国内教学经历的有54人。

(二)汉教硕与其他新手教师的胜任力总体水平与差异

我们将被调查者分为“汉教硕组”和“其他新手教师组”,对两组被试在迫选式测验上的胜任力水平进行了单因素方差分析。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两组在总测试上,“汉教硕组”的整体胜任力水平显著高于“其他新手教师组”(p <.05)。在具体的四个胜任力维度中,“汉教硕组”的“宜人性”(p< .05)和“素养”(p< .01)两项胜任力水平显著高于“其他新手教师组”,说明汉教硕新手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教师个人素养等更为突出。

表2 汉教硕与其他新手教师在总体胜任力及各维度上的表现

(三)影响汉教硕新手教师胜任力的因素

通过对问卷中涉及的教学实习和个人背景等变量与“汉教硕组”的总体胜任力做相关分析,发现教学实习相关因素与该组胜任力总分存在显著相关,其中有无教学实习、教学实习类型均与胜任力呈现边缘相关关系(r1= -0.224,p = .086;r2= -0.227,p = .095),教学实习的感知有用性、感知满意度均与胜任力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r3= 0.413,p = .002;r4= 0.277,p = .041),其余变量则与胜任力无显著相关关系(ps> .05)。

1. 是否参与教学实习对汉教硕新手教师胜任力水平的影响

在参与本次测试的60名汉教硕新手教师中,有5人未参与职前教学实习,占比8%。为了检测教学实习对胜任力水平的影响,我们将“汉教硕组”的数据分为“有教学实习组”组和“无教学实习组”,并对两组的胜任力水平进行了单因素方差分析。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有无教学实习组在胜任力总分(p< .05)和“爱教育”维度上差异显著(p< .01),说明汉教硕的职前教学实习经历对提高汉教硕新手教师的总体胜任力水平有显著影响,同时也提升了汉教硕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认同。

表3 是否参与教学实习对汉教硕作为新生中小学教师胜任力水平的影响

2. 教学实习类型对汉教硕新手教师胜任力水平的影响

依据本次测试中的有效教学实习数据,研究将汉教硕组分为“海外实习组”和“国内实习组”两种类型,探析教学实习类型对汉教硕胜任中小学教师是否有影响。根据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表4),教学实习类型仅在“爱学生”维度上差异显著(p< .05),说明有海外教学经历的汉教硕能够更好地处理与学生的关系,营造更为积极平等的学习氛围等。

表4 教学实习类型对汉教硕作为新生中小学教师胜任力水平的影响

3. 教学实习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满意度对汉教硕新手教师胜任力水平的影响

为了验证教学实习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满意度与汉教硕实际胜任中小学教师能力的关系,我们对数据进行了层级回归分析,其结果如表5所示。其中,汉教硕的教学实习感知有用性对其胜任力影响显著(β = 0.363,p = .005),感知满意度对其胜任力影响呈边缘性显著(β = 0.095,p = .053),说明汉教硕对教学实习的主观感知因素对实际胜任力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其中感知有用性的预测力大于感知满意度。

表5 教学实习感知因素对汉教硕胜任力的层级回归分析(23)注:R2为变量所解释的变异量,△R2为变量所解释的变异量的增量,β 为标准化回归系数。模型1为控制变量模型,包括常量、培养方案安排内、师范院校、奖项、性别,教龄、学科、任教地、学历、班主任经历、学校类别、教学实习类型、年龄。模型2在模型1控制变量的基础上增加“感知有用性”这一预测变量,模型3则在模型1控制变量的基础上增加“感知满意度”这一预测变量。

四、分析与讨论

胜任力测试结果显示,汉教硕新手教师相较于其他专业毕业生,整体上具备更高的中小学教师胜任力。然而,目的性抽样访谈和具体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当前汉教硕胜任力的因素及其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仍需要探讨和解决:

(一)汉教硕新手教师整体胜任力较强但职业信念不够坚定

与其他专业新手教师相比,汉教硕在整体胜任力和“宜人性”“素养”两个维度上的胜任力水平占据显著优势,这一结果主要是由于汉教硕经历了跨学科的专业学习和复杂多元的教学实习。一方面,汉语国际教育作为交叉性的学科,其培养方案包含了多学科的专业课程以培养综合多维能力人才(24)崔希亮.关于汉语国际教育的学科定位问题[J].世界汉语教学,2015,(3);王添淼,郑又嘉.两岸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7,(1).。访谈中汉教硕D也提到:“我们不仅要学习汉语二语教学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之类的学科知识,把它们融会贯通起来。”另一方面,教学实习是汉教硕培养方案中的关键环节,学界多次探讨过教学实习对培养汉教硕知识和能力等多方面的影响和重要性(25)解晓楠.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教学实习管理与质量监控[J].艺术百家,2012,(S1);任晓霏.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体系[J].社会科学家,2018,(12);杨金燕.教学实践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职业选择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9.。有学者甚至提出国际中文教师所有的能力都离不开教学实习,而在实习中提高是对其最有效的培养策略(26)葛馨,孙文婧.国际汉语教师的能力构成及培养策略[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报,2018,(3).。

受访者们也具体指出了教学实习对其个人特质和综合素养的影响,汉教硕A提到“教学实习培训的内容五花八门的,感觉我们要练就‘十八般武艺’,什么书法啊、太极啊这些也要学,这些内容对我现在的课堂教学也非常有用”。汉教硕C表示“我之前教的班级里混了泰国、韩国、墨西哥、美国等国家的学生,他们的水平和年龄都参差不齐,太难教了,相较之下我现在教小学生容易多了”。尽管本研究中汉教硕整体拥有较强的胜任力,但仍有部分被调查者表示“并没有很渴望一定要成为一名国际中文教师”。未参与线下教学实习的汉教硕F更是表示自己没有太强的职业信念“可能两年学制太短了,然后因为疫情也没有真正参与到现实中的实习中去,我感觉自己跟这个专业关系不大,也没有想着说一定要从事这个职业......”教师职业信念不仅关乎教师胜任力的提升,同时对教师工作积极性、稳定性等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27)郑洁,陈莹.我国高校青年教师胜任力发展的困境与提升路径[J].现代教育管理,2013,(6).。

(二)教学实习对树立汉教硕积极职业发展观的作用未受重视

研究结果显示,职前教学实习不仅对提高汉教硕新手教师的总体胜任力水平有显著影响,同时让汉教硕更加热爱教育事业,拥有更为积极的职业发展观。这一结果进一步验证了一些前人的结论,Prabjandee提出,教学实践对二语教师理解和认可本职业具有重要作用。(28)Prabjandee,D.Becoming English teachers in Thailand:Student teacher identity development during teaching practicum[J].Issues in Educational Research,2019,(4).吴应辉认为,教学实践是培养汉教硕学生专业兴趣和促进其顺利就业的重要环节。(29)吴应辉.专业学位水平评估对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人才培养带来的影响及反思[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在访谈中,海外实习经历提升了汉教硕B的职业认同:“这一年的每一天我都很珍惜,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经历,不仅提升了我的能力,还加深了我对咱们专业的认识......虽然现在迫于现实压力选择做了中小学教师,但是以后还是有机会去海外做汉教志愿者的”。国际学校的实习经历在锻炼了汉教硕G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了他的自我效能感和专业兴趣:“我是在美国人国际学校实习的......虽然只有三个多月,但是从岗前培训到最后的实习评比等都非常的严格,教学环境和挑战也不会比在国外差多少......我感觉自己有很大的收获,所以我很喜欢也觉得自己有能力在教育行业走下去......”

此外,研究还发现汉教硕对教学实习有用性和满意度的主观认知与其胜任力呈显著正相关,即汉教硕对教学实习作用的认可度和满意度越高,其胜任力越强。至于在职业选择和发展上面,大部分经过高质量教学实习的被调查者都表示中小学教师是无奈之选,虽然热爱对外汉语教育事业,但现实和政策等外在条件让他们迫不得已转行。目前,教学实习对树立汉教硕积极职业发展观的作用在学界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而教学实习情况往往是不可预测的,它对职前教师职业认识和发展既可产生正面也能产生负面的影响(30)Choi,L.J.,& Park,M.Y.Teaching Practicum During COVID-19:Pre-Service English Language Teachers’ Professional Identities and Motivation[J].SAGE Open,2022,(3).。因此,如何挖掘和利用教学实习的作用,让汉教硕从中获得自我效能感和成就感,建立稳固的职业认同感和职业发展动力等有待进一步探讨。

(三)参与不同类型教学实习的汉教硕胜任力存在显著差异

测试结果显示,相较于“国内实习组”,“海外实习组”的汉教硕新手教师能够更好地处理与学生的关系。在访谈中发现,主要是海外包容复杂的教学环境和真实的跨文化交际让汉教硕更能营造积极平等的学习氛围等。在英国实习的汉教硕J表示:“我们班是中文兴趣课堂,学生类型多样,还有患自闭症的......要教好这个班很难,孔院老师给了我很多建议和帮助,我自己也在通过各种手段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从最初到最后的教学成果对比让我非常有成就感。”冯丽萍等也提出,海外不同国家的文化和教育特点影响着汉教硕胜任力的发展(31)冯丽萍,谭青钦,李玉典.赴美、泰汉语教师志愿者胜任力结构与特征研究[J].学术研究,2015,(9).,环境适应、自我调节和如何恰当处理特殊学生的问题等都在很大程度上锻炼汉教硕的胜任力。

此外,汉教硕的外语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也会在海外实习经历得到锻炼和提升,使其更具有国际视野和发展的眼光。在美国实习的汉教硕A表示:“毕竟是异国他乡,我们来之前也学了很多跨文化知识,所以在实践中也特别注意.....美国这边很注意公平平等什么的,感觉亲自经历和之前的理论学习还是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会比在国内更加注意照顾学生们的情绪和需求吧。”孔敏曾指出教师胜任力发展与工作岗位环境、氛围息息相关。(32)孔敏.中小学初任教师胜任力的分析与建构[J].教学与管理,2019,(12).相较之下,不少在国内实习的汉教硕不仅得不到学生的尊重和认可,甚至没有办法开展正常的教学,其胜任力很难得到提升。汉教硕H表示:“我在X高校的附属高中国际部,学生和其他科的老师都瞧不起我们中文课,不尊重老师,态度很差......我也没办法积极备课。”汉教硕E则认为:“国内的教学机构就是为了盈利,我在那上课就像个工具......一切都是围绕来报名的学生,课时安排和日常管理都非常不合理,我只想尽快结束实习。”这也呼应了伍秋萍等(33)伍秋萍,卓珒,陈品延.全程见习培养模式下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教师胜任力的发展[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9,(5).对教学实习下汉教硕胜任力发展进行的探究结果,即参与海外实习的汉教硕胜任力全面优于在国内实习的汉教硕,同时也说明海外实习岗位的设置要比国内实习环境更适合提升汉教硕的胜任力。

五、对策与建议

基于以上研究发现,我们针对提升汉教硕胜任力,促进其职业发展提出以下建议与对策:

(一)建立教学实习与就业接轨的职业发展指导体系

汉教硕普遍积极申请海外实习项目,并且对海外实习作用的评价较高,绝大多数海外实习归来的汉教硕毕业生表示会更加热爱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尽管目前很多汉教硕毕业生选择转行为国内中小学教师,但访谈结果显示他们仍保留着很强的再次投身国际中文教育的动机。因此,如何利用好教学实习,增强全体汉教硕的职业信念,树立积极的职业发展观,并针对性建立就业指导体系是值得思考的问题。(34)王晓慧,刘晓峰.高校外语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多维结构与测量[J].外语研究,2023,(2).目前,国际中文教师供需呈现三种矛盾:区域需求冷热不均的矛盾、教师发展需要与制度供给的矛盾、教师供需之间“量”的矛盾(35)周勇.国际中文教师供需矛盾分析与对策[J].教师教育研究,2020,(2).。针对国际中文教师后备军,应尽快建立汉教硕教学实习和就业数据库,将实习与就业接轨。例如,可以追踪调查汉教硕实习前中后的职业认同和职业发展情况,一方面探索如何利用教学实习增强其职业信念等,一方面将倾向于选择国内中小学教师职业但仍“心存热血”的汉教硕纳入国际中文教师人才储备库,并逐步完善人才库信息。通过这种方式促进汉教硕职业发展的同时可以保存国际中文教师“预备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国际中文教师供需矛盾。

(二)完善教学实习项目设置,倡导教学实习导师制

研究结果显示汉教硕新手教师胜任力水平较高,教学实习对其胜任力影响显著,且参与不同类型教学实习的汉教硕胜任力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在汉教硕培养方案中不必再设置国内中小学教学实习项目,而应该针对性完善当前的教学实习制度。具体而言,首先针对实习项目,要将岗位内容清晰化。目前的教学实习有多种方式,项目杂乱,缺乏管理,访谈中不少汉教硕表示了对实习岗位的不满,继而影响到他们对整个行业的态度和职业选择。因此,让汉教硕预先对其实习项目设置、教学目标、教学对象等有足够的了解是非常有必要的,除了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因信息差产生的问题,还能让汉教硕针对性地提高他们的教学胜任力。其次,实习指导体系要完整化,(36)王添淼.国际中文师资培训模式的构建——基于美国TESOL项目的启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2).倡导实施实习导师制。一方面一些研究者也提出过未来的汉教硕培养需要改革实习制度,尤其是建立实习指导监控体系(37)蔡武,朱宇.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对专业培养效果感知的实证研究[J].华文教学与研究,2021,(1).。研究结果显示教学实习的指导和培训能够显著提高汉教硕的教学胜任力,访谈中也发现实习指导的缺席让汉教硕缺乏信心甚至心生退意。另一方面,汉教硕在教学实习中遇到的包括教学内外的问题都需要反馈和解决渠道,因此完善的指导体系应该是贯穿教学实习始终的。实施实习导师制度,不必一对一指导,可以依据实习项目类型划分导师负责范围,同类型实习项目上的汉教硕也可以在该导师的指导下建立学习共同体,加强教研互动、协作互助,共同提升教学胜任力。

(三)鼓励汉教硕自主学习、反思性教学,争做“学的专家”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早在1912年2月发表的文章《教学合一》就提出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汉教硕作为职前国际中文教师,对他们的培养更应该注重“学”的能力。王添淼指出,教学是国际中文教师之根本,教师想成为“教的专家”首先要成为“学的专家”,即学会学习来实现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的持续提升。(38)王添淼.国际中文教师教学能力再探——成为“学的专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6).在研究中,有的汉教硕在教学实践中遇到困难,通过自主学习、请教同事和行动研究等方法,不仅解决了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还提升了科研能力,其专业素养也进一步得到完善。因此,我们不仅要培养汉教硕学习,还应鼓励其学习的自主性、反思性和互动性。具体而言,可以有以下措施:(1)鼓励汉教硕建立自己的学习和教学档案袋,以日志的形式记录和反思自己的学习和教学情况,可以更为系统地认识和提升自我;(2)建立学习共同体,与同学、同事等共同反思与总结,从而实现互助性学习;(39)王添淼,任喆.学习共同体视域下汉教硕成长的叙事研究——以海外汉教硕志愿者教师为例[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6).(3)丰富慕课等线上学习资源,完善线上学习结课奖励或证书,给予汉教硕更多更好的自主学习平台和反馈。

(四)呼吁国家政策提高汉教硕就业外部保障和专业认可度

有学者指出,外在因素对汉教硕毕业生的职业选择有非常显著的影响(40)Wang D,Zhang LJ.Sustainability as a Goal in Teaching Workforce Retention:Exploring the Role of Teacher Identity Construction in Preservice Teachers’ Job Motivation.Sustainability.2021,(5).。通过访谈发现,影响汉教硕职业选择的外部因素主要有:(1)薪酬较低;(2)编制和户口问题的解决;(3)海外工作的不稳定性。陈诗琦、王添淼也提出要更多地关注国际中文教师的职业环境、薪资水平和社会声望等外部因素,这样才有助于促进其实现双重职业自我价值。(41)陈诗琦,王添淼.对外汉语教师职业认同现状调查与分析[J].华文教学与研究,2019,(4).对此,行业协会、学术领头人、媒体意见领袖等应该积极呼吁国家出台相关政策。例如,建立分级薪酬制度或绩效考核等,在稳步提高国际中文教师薪资待遇的同时促进其教学胜任力和积极性的提升。在国内将国际中文教师尽快纳入国家编制,提高专业认可度和工作稳定性;在海外可以提高国际中文教师的生活保障,为其解决在海外教学时的后顾之忧,例如医疗、住房、配偶和子女福利保障等等。此外,还应增强海内外国际中文教师职业的连贯性和稳定性,让国际中文教师职业发展的渠道更为通畅等。尽管外部政策难以在短期内实现,但积极发声、建立更好的通信渠道和发声平台等是每一个国际中文人应尽之责。

猜你喜欢
胜任汉语职业
学汉语
金桥(2022年6期)2022-06-20 01:36:16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金桥(2021年8期)2021-08-23 01:06:44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金桥(2020年11期)2020-12-14 07:52:56
新形势下如何增强会计从业人员职业胜任性
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
职业写作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0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华人时刊(2017年17期)2017-11-09 03:12:08
我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