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倩(北京市密云区妇幼保健院,北京 101500)
抢救车是临床工作中存放抢救药品和相关物品的专用车具,在抢救中具有及时、准确、方便、易取的特点[1-2]。患者病情危急时,医护人员可通过抢救车直接取用急救药物,以争取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3-5]。药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其使用的合理性以及质量的可靠性直接影响着治疗效果。然而在实际的工作中,抢救车药品管理存在诸多不足,比如:药品贮存条件不合理、未按照先进先出原则取用、不同药品混入一个药盒里储存等。这些问题的存在给药品的安全带来了隐患。本文主要针对本院2022年1-6月门诊抢救车检查情况,针对检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提出整改方案,要求相关科室限时整改,并将整改结果进行汇总。现将门诊抢救车药品安全管理的具体实施方案报告如下。
1.1 资料 我院门诊共有9辆抢救车,包括门诊注射室、放射科、产科门诊、计划生育门诊、口腔科、外科、体检科、防保科、发热门诊9个科室。数据来源为2022年1月-6月本院门诊质控检查中这9辆抢救车6个月内存在的问题,将检查结果进行整理汇总,反馈到相应科室,并与2022年7月-12月门诊抢救车整改后的数据进行比对。
1.2 方法
1.2.1 资料收集 药剂科每个抢救车都有一名质控专员,每月会定期到各科室检查抢救车的药品养护情况,并将问题记录在问题清单上(见表1)。收集2022年1-6月各科室质控问题清单进行汇总。
表1 门诊抢救车药品问题清单
1.2.2 方案制定 对2022年1-6月各门诊抢救车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依据汇总问题清单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2.1 抢救车内药品与药品目录不相符 某抢救车目录中记录基数药品数量为5种,而该科室抢救车中实际存放数量为4种。抢救车养护人员应该严格按照药品目录中药品的品种数量进行认真养护,缺少药品要及时补充齐全,以防抢救时无药品可用,造成严重的后果。
2.2 药品标识不完整 由于各科室领用基数药品都是零散领取,很多药品没有原包装盒,因此,存在对特殊药品未做特殊标记的情况。例如:地西泮注射液作为“精二”药品,由于没有留存原包装盒,放入其他药品盒里贮存,但外包装并未在明显的位置注明“精二”标志。
2.3 药品记录不完整 ①个别科室抢救车养护人员养护记录不完整,对于近效期药品未能及时记录在养护记录中并做出特殊标记或未及时更换,已经过期的药品未及时处理。这样很容易造成药品养护漏洞,出现过期药品,一旦用于抢救,后果不堪设想。②当科室养护人员发生人员变更时,没有及时记载抢救车的药品及注意事项交接记录,造成药品及养护流程交接不完整的情况发生。
2.4 药品储存条件不符合规定 个别科室抢救车养护人员未严格按照说明书中规定保存药品。例如: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保存条件为:遮光,密闭,在阴凉处(不超过20℃)保存。而在质控检查中发现:个别科室将药品直接放在抢救车中,而当时室内温度计显示温度远高于20℃。这样贮存药品会降低药品的疗效甚至可能导致药品失效,如果遇到抢救使用了此药品,将造成严重的后果。
2.5 药品存放不规范 ①抢救车内有些药品没有原包装盒,药品存放与其他药品混入同一个药盒中,这些药品的外观极其相似。例如:盐酸多巴胺注射液、硫酸阿托品注射液、盐酸洛贝林注射液、尼可刹米注射液等,这几种药品都是存放于透明的安瓿瓶中,且安瓿瓶上印刷的字体特别小,同时将这几种药品存放于一个药盒里,在急救时很容易拿错,造成抢救事故。②新领入药品未按照“左添右取”的规则摆放,造成不同有效期、不同批号的药品随意摆放于同一个药盒中,最终在使用药品时不能做到近效期先出、远效期后出的使用规则,导致药品过期,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2.6 高警示药品摆放不合理 个别科室抢救车药品未按照高警示药品分级摆放,A级的药品摆到B级的高警示药品中。例如:利多卡因注射液与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共同存放于同一储存格中。
2.7 抢救车养护人员知识储备不足 由于抢救车养护人员学历不同,导致知识储备参差不齐,有些人员对于药品认识不足,不能清楚地知道药品的储存条件以及药品的分级等相关知识,给养护工作带来了难点。
2.8 管理、监督不到位 ①各科室质控人员未严格按照规定时间检查各科室抢救车是否按时做了养护。有时候2个月才去检查一次。②各科室抢救车的养护员未按照每月逐支进行药品养护,存在养护漏洞。
3.1 完善制度 制度是药品管理的基础,如果没有科学的管理制度,那么临床药品管理则没有依据可言[6]。根据《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完善本院关于门诊抢救车药品安全管理的制度。①严格按照说明书中所示药品贮存条件储存药品,对未按照规定贮存的科室应落实到具体责任人,给予警告批评,限期整改。②不同药品要求分开摆放,最好保留原包装盒,对未保留原包装盒的药品要在贮存药盒上标注醒目的药品名称、规格、有效期、贮存条件等关键信息。③药品应该按照“左添右取”的规则摆放并在醒目的位置标注,确保药品的先进先出、近效先出的原则,避免药品的过期浪费。④对于距有效期6个月以内的药品要在质控记录本上做好记录,最好用红色笔标注,提高警惕,避免使用过期药品。⑤药剂科各部门质控员每月定期检查抢救车药品,针对此次检查出现的问题要现场记录,质控员与抢救车养护员应在检查表上双签字。⑥对于特殊药品最好保留原包装盒,若无法保存,应在保存盒外醒目位置标注。例如:地西泮注射液药盒外面应贴明“精二”标志。⑦各科室应该严格按照药品清单备齐基数药品。⑧各科室及药剂科应该选择有责任心、药品知识较丰富的人员担任抢救车养护员及质控员,确保抢救车药品每月按时检查。⑨各部门抢救车内药品近效期3个月前,需写出书面近效期要求替换申请交给药库,药库联系采购部门询问厂家是否可以更换效期长的药物,再由药库做出书面答复。因无法更换而过期药品统一交回药库作报损处理,但必须附有药库3个月前无法替换效期长的药物的签字说明,方准予报废。如果科室没有提出书面申请,过期药品费用由所在科室负责,并与科室绩效挂钩。在到效期需要报废前要做好该药品新效期药品的替换,保障急救之用。
3.2 加强人员培训 责成药剂科每年定期举办高警示药品专项培训,对于有需要的科室,可以按照相应的实际需求安排小讲课,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培训方式,增加养护人员的药品知识储备,做到养护药品心中有数。要求各科室定期进行考核,以提高养护人员对此工作的重视程度。
3.3 加强监管 ①基数药品、抢救车药品日常督导检查由药剂科指定专人负责,要求科内每个月至少督察一次,督察结果有书面记录。本院药品质控专项负责人,每月不定期到门诊药房抽查各个质控专员的检查记录,对于没有按时完成检查的专员,责任到人,督促其按时完成质控检查并记录。对于屡次不改者,更换相应科室的质控专员。②医院药品质控检查组由医务科、护理部、药剂科组成,至少每季度核查各部门的急救及基数药品一次,进行三级督导,对核查中出现的相关问题,由药剂科统一汇总并将整改报告单交于护理部主任,护理部责成各科护士长限时整改并将结果进行通报。
临床各科室根据药剂科质控检查中提出的问题,按照整改内容进行为期6个月的整顿,对比2022年7-12月与2022年1-6月门诊抢救车药品管理情况。结果如下:2022年1-6月检查门诊抢救车共计9辆,检查次数共计6次,其中药品储存不符合说明书规定3例;不同药品混放于同一个药盒中共计1例;药品未按照“左添右取”规则摆放共计4例;近效期药品未在养护记录本上及时记录共计3例;特殊药品无原包装盒未在贮存盒外面特殊标注的共计4例;抢救车中药品与药品目录不相符的共计1例;质控员或者抢救车药品养护人员未及时记录养护记录的共计4例。2022年7-12月检查门诊抢救车共计9辆,检查次数共计6次,其中药品储存不符合说明书规定1例;不同药品混放于同一个药盒中共计0例;药品未按照“左添右取”规则摆放共计1例;近效期药品未在养护记录本上及时记录共计1例;特殊药品无原包装盒未在贮存盒外面标注的共计0例;抢救车中药品与药品目录不相符的共计0例;质控员或者抢救车药品养护人员未及时记录养护记录的共计0例。
抢救车管理的目的是保障危重患者的抢救工作顺利进行,提高抢救效率。抢救车的药品安全管理,可减少和杜绝因药品问题而造成的纠纷,确保患者安全[7]。
5.1 完善管理制度 针对2022年1-6月质控中发现的问题,我院完善了相应的质控管理制度。通过半年的实施,发现之前存在的问题已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5.2 加强人员培训 通过现场指导、科室学习、考核等多种方式,不断加强科室质控员及抢救车养护员的药品知识水平,使其能够更好地管理养护抢救车。
5.3 加强监管 通过每月不定期抽查质控检查记录,每季度联合医务科、护理部三级监管并将检查结果进行通报,使各科室在思想上引起重视,有效减少了抢救车养护不当等问题的发生。
通过此次对抢救车药品安全管理的整改,门诊抢救车药品的储存条件、药品混放、近效期养护、特殊药品的标识等一系列问题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有效保障了抢救药品的质量及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