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偏加固技术在高层住宅楼中的应用

2023-08-05 06:16:40马良浮安徽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建筑设计研究院安徽合肥230000
安徽建筑 2023年7期
关键词:住宅楼黏土钢管

马良浮 (安徽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建筑设计研究院,安徽 合肥 230000)

1 工程概况

某18 层住宅楼,建筑高度53.4m,一层地下室,基础采用平板式筏基,筏板厚900mm,北侧与大地库连通,地库与主楼间设置沉降后浇带。2019 年1 月结构主体封顶,二次结构(含填充墙砌筑)施工起止时间是5-7 月。主体结构封顶时尚未发现住宅楼沉降异常。待二次结构施工完毕后,进行电梯安装施工过程中发现电梯井道存在倾斜。后对住宅楼进行测量,发现主体结构整体向东南方向倾斜(向南为主),其中最大倾斜值达4.4‰,已超过规范允许范围。

2 工程地质概况

查阅原始地质勘查报告,拟建场地地层结构层序分别叙述如下。

①层杂填土:灰、褐色等,松散状态为主,局部为稍密状态。含有植物根茎及碎石等杂物,局部地段含有淤泥质粉质粘土。该层未进行碾压,压缩性高。该层层厚0.50~7.00m。

②层粘土:黄灰、黄褐色,硬可塑~硬塑状态,稍湿,切面稍光滑,干强度中等偏高,韧性中等偏低;实测标贯击数N一般为21.0~39.0 击/30cm,平均为31.7击/30cm。该层未揭穿,揭露最大厚度约30m;fak=280kPa,Es=15.66MPa。

住宅楼平板式筏形基础持力层在②层粘土层。经复核,基础承载力与变形满足规范要求。对筏板下土质进行取孔勘探,发现板下实际土层情况与原始报告略有不同。经补勘的土层分布情况如下所述:

图1 住宅楼地下室平面示意图

①层粉质黏土(黏土),层厚约0.4~3.0m,灰褐、灰黄色,湿,可塑状态;其静力触探试验比贯入阻力Ps 值一般为0.67~2.21MPa,fak=145kPa、Es=7.0MPa、qsik=55kPa;

②层黏土(粉质黏土),层厚约0.6~2.9m,黄褐、黄灰色,湿,可塑状态;其静力触探试验比贯入阻力Ps 值一般为1.18~2.78MPa,fak=180kPa、Es=8.5MPa、qsik=75kPa;

③层黏土,层厚约0.8~4.7m,灰黄、灰褐色,稍湿,可~硬塑状态;其静力触探试验比贯入阻力Ps 值一般为1.89~2.35MPa,fak=260kPa、Es=15.0MPa、qsik=90kPa;

④层黏土,该层未钻穿,层厚约20m,黄灰、褐灰色,稍湿,硬塑~坚硬状态;其静力触探试验比贯入阻力Ps 值一般为2.78~8.75MPa,fak=280kPa、Es=15.5MPa、qsik=95kPa、qpk=5600kPa。

补勘的各土层参数详见表1 所示,局部工程地质剖面详见图2所示。

表1 土层地质参数

图2 局部工程地质剖面

通过补勘发现,平板式筏基持力层在粉质粘土(黏土)层,其地基承载力仅为145kPa,且粉质粘土(黏土)层分布不均匀。按补充勘察的地质情况对主体结构复核,住宅楼的地基承载力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变形也超出规范要求。

3 纠偏加固方案

3.1 高压射水取土纠偏方案

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在住宅楼北侧与地库交接位置设置8 个辐射井(详见图3),采用高压射水取土法对建筑物北侧进行迫降纠偏。辐射井内径Φ 1200mm,深度距主楼底板2.5m,射水孔距离井底1.0m,操作面距底部0.2m。根据建筑物的预期纠偏情况,初步计算取土量[5]。

图3 纠偏辐射井平面示意图

式中:V 为总取土量;A 为建筑物基础底板面积;SV为建筑物纠倾设计沉降量;θ为基础倾角。

高压射水应隔井、隔孔进行。每级射水深度控制在0.5m 左右,纠偏施工前期可适当加大。每次射水完成后,要将辐射井内的泥浆及时抽到沉淀池,以便计算取土量。每级射水完成后均应进行监测,根据各测点的沉降量、沉降速率及时调整射水方向、射水深度等,建筑物顶部回倾速率按5mm/d 控制。根据建筑物实际回倾情况,可进行交叉射水或将射水孔伸过基础底板中轴线,以提高纠偏效率。

3.2 钢管桩加固

3.2.1 地基承载力验算

通过补勘发现筏板基础地基承载力fak=145kPa,不满足原设计要求。现对基础的地基承载力进行复核。

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主体结构竣工时,基础底面平均压力Pk,avg=175kPa,略大于地基承载力,此时尚未发现不均匀沉降;二次结构施工完毕后,基础底面平均压力Pk,avg=275kPa,超出地基承载力近60%,出现较大不均匀沉降;正常使用阶段住宅楼基础底面平均压力Pk,avg=310kPa,超出地基承载力近一倍,需进行加固。

3.2.2 钢管桩加固

根据现场情况,结合纠偏方案,对基础采用锚杆静压钢管桩进行加固。采用Φ351×9 半敞口型钢管桩,桩长约20m,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1200kN。住宅楼总重约161200kN,基础底面平均压力为310kPa,地基承载力145kPa,采用钢管桩进行托换。由于住宅楼重心偏离形心约180mm,钢管桩托换时应通过南北向不均匀布桩抵消偏心距产生的影响。

通过估算,需新增钢管桩63 根,南、北轴桩数差约5 根。综合考虑加固、纠偏等因素,新增锚杆静压钢管桩布置如图4所示。

图4 新增钢管桩平面布置示意图

3.3 纠偏加固施工

纠偏加固施工工序:辐射井施工→局部补强加固→北侧新增部分钢管桩(兼做防护桩)→最南侧一排新增钢管桩持压封桩→断开沉降后浇带→辐射井高压射水迫降纠偏→达到纠偏目标→剩下新增钢管桩施工。

为防止在纠偏加固施工过程中建筑物继续向南倾斜,本工程先施工北侧辐射井及钢管桩,通过对北侧地基土扰动,增加北侧沉降量。同时,通过对最南侧一排新增钢管桩带压封桩,控制南侧沉降,有效减少南北沉降差。

3.3.1 高压射水取土施工

本项目辐射井采用圆形混凝土沉井,井口设置防护措施。高压射水取土施工工艺流程:沉井放线就位→开凿射水孔→射水取土→泥浆外运→射水方向调整→分级分次调整射水深度→循环进行至纠偏结束→填充射水孔。高压射水顺序应先中间孔,再跳孔冲土;射水孔孔径Φ100mm,严格控制每一次射水取土量,每孔每次取土量不超过0.01m3。纠偏回倾速率达到设计要求的85%时,暂停射水1d,观察停止射水取土对沉降影响,确定沉降速率变化的快慢后再确定是否继续进行高压射水。纠偏施工达到预期目标值后,应对射水孔进行回填防止结构复倾。回填采用在孔中插入注浆管进行压密注浆,浆液采用水泥粉煤灰混合浆液,并掺入一定量的水玻璃,根据现场浆液凝固速度进行调整。最后对辐射井进行填井。

3.3.2 锚杆静压钢管桩施工

在南侧静力压桩后,立刻带压封桩,减少锚杆静压钢管桩的拖带沉降,并起到南侧止沉的作用;在北侧保护桩压桩后不封桩,同时采用高压射水对地基土进行扰动,加速北侧沉降,减少南北沉降差。锚杆静压钢管桩工艺流程:定位钢管桩→板面开凿桩孔→安装锚杆→安装压桩架→逐节压桩→焊接型钢短柱→钢管桩内灌注混凝土→施工桩帽→持压封桩。持压封桩桩帽及现场示意图见图5、图6。

图5 持压封桩桩帽示意图

图6 持压封桩桩帽现状图

3.4 监测要求

施工前,在住宅楼的四角及中间位置设置6 个沉降观测点,在四角及倾斜较大的位置设置倾斜监测点。此外,设置静力水准仪对建筑物倾斜进行实时监控,做到信息化施工,根据纠偏效果及时调整纠偏工序。加固施工期间,每天不少于2 次沉降和倾斜率观测,每级次纠偏施工监测不应少于1 次。纠偏结束后,建筑物沉降观测时间不应少于1 年,第一个月的检测频率每天不应少于一次,第二、三个月每一周不应少于一次,以后每月不应少于1次。

4 纠偏加固效果

本工程纠偏加固总历时约90d。纠偏加固施工的前10d,主要进行辐射井施工、北侧防护桩及其他辅助施工,然后对南侧新增钢管桩随压随封。从第12d开始进行高压射水取土施工。随着高压射水取土量的增大,纠偏迫降逐渐明显。第30d 北侧沉降速度加大,直到第70d基本达到目标纠偏值,停止高压射水,沉降逐渐趋于稳定。期间,建筑物顶部回倾速率平均在3mm/d,主体结构未发现裂缝,纠偏过程安全、可控。住宅楼南、北两观测点沉降变化详见图7。

图7 纠偏沉降曲线图

5 结语

本工程通过新增锚杆静压钢管桩对基础进行托换加固,利用桩-土共同作用解决地基承载力不足;采用辐射井高压射水取土法,对住宅楼北侧实施迫降,实现了对建筑物的纠偏加固。纠偏过程中,利用互联网的动态管理信息技术实时远程监测,根据动态纠偏效果及时调整取土量及取土位置,做到信息化设计与施工,确保纠偏施工安全、可控。

猜你喜欢
住宅楼黏土钢管
某住宅楼的混凝土点状爆裂原因分析
微型钢管桩在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应用
住宅楼钢筋结算特点分析
浅探输变电钢管结构的连接方法
不一般的黏土插画
黏土多肉植物
ACS6000中压传动系统在钢管轧制中的应用
电子制作(2018年10期)2018-08-04 03:24:26
报纸“黏土”等
好孩子画报(2018年1期)2018-04-14 02:04:16
御康山庄高层住宅楼桩选型研究
江西建材(2018年1期)2018-04-04 05:25:56
一起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