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洁泉,范建峰
(铜川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陕西 铜川 72703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要“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1]2021 年3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2]善用“大思政课”并非一句简单的政治口号,而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质量提升的战略选择和有效路径,它“承载着思政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教育使命,表征着思政课作为高校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存在状态与表现样式,背后有着深厚的课程哲学与课程社会学的学理支撑”[3]。“大思政”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科学谋划,做好顶层设计,协同发力。针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资源分散、碎片化现象普遍等问题,铜川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以下简称“我院”)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新方法、新途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充分开发和利用好各类资源和平台,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基于以上要求,对全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了统筹规划和整体设计,按照“沿用好办法,改进老办法,探索新办法”的思路,探索形成了具有我院特色的“135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体系,极大促进了“三全育人”工作格局的构建,进一步提高了我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由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和学生的学情特点,要求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打破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范式,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有效结合起来。“‘大思政课’不是在思政课以外另外构建一种课程育人体系,它作为思政课的新形态必然具有思政课的属性、意义和要求。”[4]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使用的教材和本科院校使用的教材都是国家统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教材的体系繁杂、内容多,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都较强。一方面对教师的知识储备和理论水平要求较高,另一方面,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基础较差,知识储备和理论水平都不高,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在讲授的时候要做好教学设计,做好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既要保证思政课的思想性、政治性和理论性,也要让学生记得住、用得上,入脑、入心,从而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解决思想之困,增强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让学生明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教师要帮助学生完整、准确地把握教材内容,不能避重就轻,既不能不联系高职学生的实际大谈理论,也不能一味迎合学生的需求,要用趣味性、故事化的讲授方式取代理论讲授。善用“大思政”课,就是为了解决和弥补课堂理论讲授的不足,思政课教师要利用好课内、课外两个课堂,线上线下两个阵地,关心关注高职学生的所思所想,及时回应学生关切,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来帮助学生解疑释惑,让思政课的政治站位更高、历史视野更宽、现实关照更强。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肩负着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使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既是青年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他们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历史使命的外在要求。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是理论讲授还承担着理想信念的塑造、价值引领和实践笃行。引导学生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明大德、严私德,立鸿鹄志做力行者,努力把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善用“大思政”课,要把“两个大局”与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联系紧密结合起来。学生的疑惑就是思政课要讲清楚的重点,思政课教师只有真正走入学生内心,了解学生真实的思想状况和思想困惑才能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为学生答疑解惑,从而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思想认同。教师要用科学的理论及时回应学生关切,从学生最关心、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和自身发展困惑入手,不断探索塑造灵魂、启迪智慧、立志成才的思想政治教育新范式。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和基本的观点。“大思政”课建设的内在要求和鲜明特质就是要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统一,思政课教学既要有理论讲授也要有实践感受。既要用好课堂小课堂也要用好社会大课堂,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定期邀请著名学者、道德模范、英雄人物等到学校开展学术报告和理论宣讲,也要带领学生走出校园了解社会,充分利用当地红色教育资源、企业、社区等开展实践教学,要用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活动来增强理论的现实阐释力,从而将学生的理论认同转化为现实的自发和自为行动。学校要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规律,加快建设一批“特色鲜明、学生受益、影响广泛”的“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壮筋骨、长见识、增才干。不断夯实理想信念之基,提高自身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的本领。
大思政课的关键在教师队伍。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队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队伍的骨干力量,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队伍的职业素质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多年来,学院党委高度重视这一队伍建设,把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水平和辅导员综合素质能力作为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坚持职业化引导、专业化建设、精细化管理,从选拔使用、培训提高等多方面采取措施,打造了一支信得过、靠得住、用得上的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队伍。一是大赛促进。学院坚持每年举办思政课教师“大练兵”活动和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紧密对接国赛、省赛标准组织实施、全员参与、全面开展、全体提高,真正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干的目的。另外,我院还积极选拔优秀思政课教师参加陕西省委教育工委组织的思政课教师“大练兵”活动和选拔优秀辅导员参加省赛,分别获得“教学骨干”“教学能手”称号,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连续四届取得优异成绩,在高职院校中名列前茅,展示了我院辅导员队伍的实力和水平。二是研讨提升。学院党委每学期召开思政课教师座谈会,着力解决思政课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与此同时,还坚持每学期举办辅导员工作研讨活动,已围绕职业能力提升、思想政治工作难点、班团会教育功能等热点话题成功举办了九期研讨交流活动,本着研讨有深度、交流有借鉴、聆听有收获的目标,每一期既是研讨又是辅导员风采的展示,研讨会对提高辅导员的职业能力,帮助辅导员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三是成果激励。学院每学期组织思政课教师参加各类实践教学活动,并制订了“思政课教师专项津贴补助办法”,坚持物质和精神奖励相结合,激发了思政课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每学年坚持开展辅导员德育论文评选、精品项目培育等工作,大力支持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专题研究,不断提高辅导员队伍的学术理论水平,近年来,我院辅导员思想政治优秀论文参加省级比赛获得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以下若干,省级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立项一个,是参评学校中获奖比例较高的学校之一,优秀成果是榜样,发挥着激励引导作用。四是评优树模。学院坚持辅导员工作量化考核,按照日检查、周通报、月评比制度,细化考核指标,充分发挥考核的激励机制,积极开展优秀辅导员评选与推荐工作,目前有四名辅导员被评为省级优秀辅导员,在工作中充分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
主题鲜明、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专题教育活动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助推器。我院坚持开展爱国成才、心理健康、遵纪守法、感恩励志、讲文明守纪律争先进五项专题教育活动,十年来从未间断。十年来,专题教育活动不断完善、不断改进,目前已打造成为我院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品牌活动。五项活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始终贯穿其中。爱国成才专项教育活动突出理想信念教育,以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国家安全、国防教育、民族团结、“中国梦”等为重点全年开展,引导广大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家国情怀,把爱国之心化为奋发成才的有志行动。心理健康专项教育活动突出人文关怀,以我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为主阵地,重点通过心理辅导、筛查干预等有效方式方法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遵纪守法专项教育活动突出法治精神教育,以弘扬宪法精神、培养学生法治思维为主要内容,通过主题班会、辩论会、警示教育实践、禁毒宣传、以案说法、消防演练等形式,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法治理念,做到学法、用法、守法,不断提升法治素养。感恩励志教育专项教育活动突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以“助学筑梦铸人”为主题,积极开展感恩书信征集、“身边的学霸”寻访、学习经验交流会等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心怀感恩、心存感激,刻苦学习、励志成才。“讲文明·守纪律 争先进”专项教育活动突出示范引领,以日常教育管理为抓手,通过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宿舍、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评选工作,大力宣传表彰各类先进典型,积极在全院营造讲文明、守纪律、争先进的良好氛围。五项专项活动形式灵活多样,连通校内外,兼顾课内外,注重线上与线下,学生参与率高、受众面广,这些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活动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实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5]我院积极为广大学生成长成才搭建文化、活动、实践三个平台,并将《铜川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作为保障与激励措施开展育人活动,努力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色鲜明、成效突出。
文化育人重在温润心灵。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工作。近年来,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同时,我院利用第二课堂开设古代诗词欣赏、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选修课程,开展传统文化通识教育让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举办“革命教育大讲堂”及“我们的节日”等活动,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实践育人主渠道作用,通过思想引领,坚定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坚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举办“我为核心价值观代言”征文、演讲比赛,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心入脑。举办“红五月艺术节”“弟子规诵读比赛”“优秀话剧展演”“读书月”“公寓文化节”“社团文化节”等精品文化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用积极向上的先进文化陶冶情操,涵养学生德行。
活动育人重在思想引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关心人、帮助人中教育引导人。我院在积极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的同时,突出抓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家校双向育人活动,通过学工人员家访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学生、身体残障学生、家庭有变故学生活动,向荣获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技能大赛学生发送喜报活动,建立家长群,召开家长会,一对一帮扶四种形式的家校双向互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师生情感融合,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接地气、更入人心,此项活动也得到了陕西省教育厅的充分肯定。
实践育人重在历练提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受教育,长才干。我院历来重视实践育人工作,坚持开展寒暑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精选实践主题、明确实践要求、确定实践人员,由辅导员带队,每学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成果评选、答辩、表彰活动,起到思想引导、经验交流、共同提升的作用。充分发挥实践基地的育人作用,我院利用照金、延安红色教育基地的资源优势,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红色文化实践活动,让广大学生充分感受红色革命文化,汲取红色营养。寒暑假组织学生到铜川市政府见习、到企事业单位锻炼、到农村和社区了解民情开展扶贫助困活动,让学生扩大视野、增长见识、增长才干。另外,我院还重点打造军事训练与学雷锋志愿活动两个社会实践育人项目,使实践活动与育人效果更加紧密结合。
新媒体技术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6]自2014 年以来,我院倾注精力打造“双微平台”,注重运用新媒体与新技术,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和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效果。学校利用官方微信和微博平台,坚持不懈弘扬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正能量推送到学生指尖,把好声音传到学生耳边。我院利用双微平台育人载体,开设多个专题栏目,通过集中采访、开展媒体互动等形式的活动,积极开展贴近学生、贴近实际的线上思想教育活动;还充分发挥双微平台的互动功能,和学生进行线上交流,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不管学生提出的问题多琐碎,反映的问题多尖锐,都一一回复,高质量的服务赢得了学生的信任。班团会教育阵地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又一有效载体。多年来,我院坚持每月开展一次主题班会和一次主题团会,一学期举办四期公开主题班会和四期公开主题团会,充分发挥班团会这一线下教育主阵地的育人功能。班团会主要围绕宣传马列主义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等内容对学生进行教育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实现了思想教育引导的全覆盖。实践证明,每一期的班团会从策划到实施,全过程促进了师生的共同成长,是促学风、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载体。
在今后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中,我院将进一步理顺工作体制,拓宽工作载体,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各类教育资源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推动作用,全方位构建“135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格局,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继续探索思想政治育人规律、高职学生的成长成才规律,不断拓展和创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载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课堂教学和协同育人过程中的师生有效互动,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努力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充分发挥好“大思政”课的协同育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