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路径

2023-08-05 12:24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青璜中学刘亚萍
天津教育 2023年17期
关键词:新课标生活化数学知识

■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青璜中学 刘亚萍

基于新课标理念,初中数学教师在开展实际的初中数学教学活动时,应关注具体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实践之间的联系,注重对学生生活实践能力、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等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基于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理论知识完成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有机融合,从而突出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性,为学生呈现具有应用性、可操作性以及能力性的数学课堂,丰富学生的数学思维,落实深度数学思考,最终全方位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一、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应用意义

(一)降低数学学习难度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有利于帮助学生降低数学学习难度。

首先,针对教师的“教”,突出数学教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帮助教师丰富自身的教学思路,尝试通过学生生活的视角优化整体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例如,根据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不等式与不等式组”中的导言,教师可以设计生活情境,通过货比三家等生活购物语言或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从生活走入实际的数学不等式学习中,降低知识传递的复杂性。另外,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充分利用情感教育的积极因素优化学生的认知,如针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一次函数”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从学生的日常生活闲聊中发掘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如科幻、宇宙、行星等概念,引导学生分析“行星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这句话中隐藏的数学概念,全面优化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体系,降低实际的数学学习难度和学习门槛,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情感体验。

其次,针对学生的“学”,突出数学教学与生活的联系,从而引导学生尝试运用熟悉的生活视角学习具体的数学知识,拉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与初中数学知识的距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初中数学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习效率,降低学习难度,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具体而言,针对具有抽象性的数学知识,部分学生可能因为“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便认为该知识很难,因此在心里无形地铸成了一个枷锁,导致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影响了初中数学知识的传递。促进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将帮助学生充分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生活材料或资源等落实熟悉的生活化学习,逐步消除学生的心理枷锁或畏难情绪,增强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的深层认知与深度理解。

针对整体的生活化教学模式而开展具体的初中数学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自身的知识内化与表达,有效强化学生的数学学习自信与兴趣,帮助学生基于兴趣引领,在学习自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生活经验展开科学化或生活化的描述,促使初中数学知识更直观,优化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化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化,使学生通过一定质量与数量的数学学习培养数学思维。基于生活化教学模式开展初中数学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根据生活的经验事实尝试建构相契合的数学模型,借此有效落实抽象数学知识的具象化概括。比如,针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一次函数”的教学内容,教师通过生活中的现象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存在的数学问题,如常见的水中涟漪现象,当一颗小水滴落入平静的水面,将泛起圆形的涟漪,随着涟漪一步步扩大,其呈现的圆形面积也逐渐变大,此时便可以观察到圆形的面积是随着圆形的半径的变化而变化的,借此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生活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借助常见的生活现象与经验理解变量与函数的数学概念,以及一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思想,发展学生的数学建模思维,有效锻炼学生的信息文本处理能力和形数互换的知识迁移能力,促使学生顺利完成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化与过渡。突出数学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将在突出数学应用性的基础上落实数学教学生活化,促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运用数学视角观察并分析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运用数学思维思考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从而提升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三)突出数学学科的实践性

基于生活化教学模式,开展初中数学教学有利于突出数学学科的实践性。突出数学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将有助于学生运用熟悉的生活化视角展开具体的数学学习和数学操作。比如,针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平行四边形”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引导学生开展相关的数学实践活动,如将正方形进行拼剪,或用折纸的方式折出60°角、30°角、15°角,又或者引导学生根据对黄金矩形的概念而完成黄金矩形的动手设计与操作,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远离传统的数学公式和定理等的记忆,以及对数学题目定义和解题过程等的背诵,借此彻底转变机械化的数学学习方式,利用生活化的经验完成对数学公式和定理等的应用,丰富学生的思维学习过程,促使学生达到手脑并用的效果。

二、新课标下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优化路径

(一)深入观察生活,寻找生活材料

深入挖掘“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也终将应用于生活”这句话的实质与内涵可以发现,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与数学知识相关的内容。因此,针对数学新课标所提出的内容,为增强初中数学教学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以突出知识的生活化和应用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身边常见的生活材料或资源,科学地开展数学小实验或数学探究活动,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优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例如,根据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轴对称”的教学内容,为促进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深层次认知与多维度理解,教师可以从理论层面与实践层面同步深化学生对此概念的学习。针对理论层面,教师在呈现轴对称的概念时,可以观察教室,发现教师提前藏匿好或标记好的轴对称图形,利用“寻宝”游戏开展具体的教学,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寻找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如圆形的钟表、中国结窗花等,从而增强学生对轴对称知识概念的理解。针对实践层面,教师可以充分联系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剪纸艺术,让学生利用不同的废纸或包装封面等生活材料制作轴对称图形,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操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从而增强学生对“轴对称”的理解与应用。

(二)联系生活现象,分析数学内涵

许多数学性质或定理都是从生活中发现的。因此,针对数学新课标所提出的内容,为帮助学生充分认识日常生活中蕴含的数学元素,使学生进一步发现数学中的生活视角,教师可以联系对应的生活现象,分析其中蕴含的数学内涵,从而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化。

例如,根据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概率初步”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尝试帮助学生从生活中的概率事件出发,逐步引导学生理解较为抽象的数学语言。针对“可能性”的定义,教师可以在新课导入环节为学生展示不同可能性的生活事件,让学生利用生活经验判定其中的分类。如将以下六个事件围绕“必然会发生”“不可能发生”“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完成分类。一是小明的身高是176 米;二是太阳从西边落下;三是小明在十字路口遇到行人闯红灯;四是人缺少睡眠,可以正常生活100 天;五是小明在罚球环节未投中篮球;六是a²+b²=-10。如此,让学生完成基于生活经验的数学学习,逐步理解“可能性”的概念,进而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等概念。

(三)分析生活规律,结合理论实际

为突出表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同时针对数学新课标所提出的内容,为进一步引入生活教学法,以促进生活化与教学实际的融合,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分析生活中的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落实深度的数学思考,最终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思考方法或解题技能。例如,根据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圆和圆的位置关系”等探究学习活动内容,为增强学生对这三个概念的认知与理解,以及后续的实际应用,教师可以从理论层面与实践操作层面同步优化学生对该部分内容的深度学习。

在呈现这三种位置关系的概念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法创设生活中常见的公园自动喷灌喷头的安装位置设计情境。

首先,针对“点和圆的位置关系”,教师可以借助生活经验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创设以下情境:教师早上上班时经过公园的小径,不小心被公园中的自动喷灌喷头弄湿了裤脚,并询问学生是否有相同的经历,而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并提出关键问题:“为了行人不被公园自动喷灌喷头‘攻击’,园林设计师应如何设计呢?”

教师应当为学生明确公园自动喷灌喷头的喷洒范围,同时将学生从一个受害者的身份转变为问题解决者的角色,具体描述如下:如果喷灌喷头的喷洒半径是6 米,而学生则是安装喷灌装置的人,应该如何设计才能保障行人不被“攻击”呢?借此有效增强学生的信念感,引导学生将行人作为一个点,而喷灌喷头的喷洒范围作为一个圆来思考点和圆的位置关系,从而将数学问题具象化和生活化。

其次,针对“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教师可以在上述的应用情境中将“防止行人被淋湿”的安全目标转化为公园小径的干燥维护——“防止走在公园小径上的行人发生脚滑而摔倒”的安全目的,从而将点和圆的位置关系转化为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再次帮助学生具象化实际的数学问题。

最后,针对“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教师则可以在上述的园林设计应用情境中引导学生思考另外的问题,具体如下:为避免水资源的浪费而达到最佳的性价比喷灌,如果你们作为安装喷灌装置的人员,应当如何设计呢?借此将学生的思维从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转变为喷灌和喷灌位置的关系,即圆和圆之间的位置关系,帮助学生实现更深入的位置关系探究,提高学生的生活观察能力、问题转化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等综合实践应用能力。

(四)引入问题导学,拓展生活思维

问题导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帮助教师构建高效高质、动态双向的课堂互动模式,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与学习环境,一方面可以有效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和应用能力培养空间,另一方面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学习自信和学习表达等优质学习习惯的养成。因此,针对数学新课标所提出的内容,为促进生活化教学的优化应用,教师可以引入问题情景模式,充分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数学触觉,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根据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存款和数字类问题帮助学生掌握整个专题框架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系统性思维。首先,教师可以根据存款问题的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而设计不同求解量的数学问题,帮助学生顺利理解其中解题的关键。如一年定期存款的年利率为2.25%,假如某人存入一年的定期储蓄1000 元,到期后可以获得利息多少元?从而突出利息的求解公式——利息=本金×年利率×存款年数,借此落实专题性的总结,根据不同问题完成相应数学公式的选择,增强学生对公式的理解,而非死记硬背,从而培养学生的系统性思维,提高学生的总结能力,最终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生活规律,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其次,数学学科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特点。因此,针对数学新课标提出的内容,为进一步优化生活教学,以促进教学生活化与应用化,教师还应关注生活问题的设计,从而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例如,围绕上述的存款问题,教师可以设计具有生活情境的应用习题,小明在2 年前按照2 年定期的形式存入一笔现金,当时的年利率为3.14%,现在取款时银行支付给他21256 元,请问他当时存入的本金为多少元?针对此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发掘对应的数量关系词,如求证的是本金,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获取本息和、年利率、存款年数等已知信息,突出“利息=本金×年利率×存款年数”以及“本息和=本金+利息”两个公式,挖掘其中的联系——“利息”,从而突破解题的关键,让学生沉浸在趋于真实的生活应用情境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解题能力和数学知识应用能力。

三、结语

针对数学新课标所提出的素质培养内容或现代化教学理念,为促进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优化应用,教师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措施,如深入观察生活,寻找生活材料;联系生活现象,分析数学内涵;分析生活规律,结合理论实际;引入问题导学,拓展生活思维等,从而突出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内容,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与质量,促使学生享有全新化、素质化、科学化、现代化的初中数学学习模式体验。

猜你喜欢
新课标生活化数学知识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