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娇
摘要:体育特色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是融合体育精神、体育文化与城市文化的产物,是建立特色城市名片、打造特色城市体育文化、提升城市居民身心健康水平、实现体育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本文就体育特色城市发展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探讨,探索体育强国背景下特色城市发展策略,以期为打造体育特色城市、落实体育强国战略思想提供助力。
关键词:体育强国;体育特色城市;发展研究
体育强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十四五” 规划中的重要目标与任务,是加强国民体质健康管理、提升国民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城市建设如何更好地展现体育精神,打造特色城市名片,以体育特色城市的发展助推体育强国战略的有效践行,将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
一、体育特色城市发展的重要性
(一)带动城市经济快速发展
体育强国战略思想对于国民的体质健康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落实国民身体素质提升提出了新的思路。体育生活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城市生活中随处可见与体育相关的元素。伴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体育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这也促进了体育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有研究表明,我国城市居民的体育消费需求正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以1.5倍的速度增长。而与体育活动相关的产业经济收入也在呈倍数增长。
伴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健身行业、体育旅游行业、大型体育赛事行业快速发展,体育活动周边项目的兴起也成为城市体育事业发展的新趋势。健身行业的蓬勃崛起,让人们对于健身领域、身体素质培养与锻炼等方面有了新的认知,人们在健身方面的消费也在逐渐增多,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体育旅游行业通过建设不同类型、不同模式的城市体育旅游设施、项目等,以特色化的体育旅游活动内容吸引各地游客前来旅游消费,推动本项目及周边项目效益提升的同时也为城市旅游增添了新的特色。在各种大型体育赛事的快速发展中,城市不仅能够通过体育赛事的召开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与之相关的体育活动培训、体育保险、体育会议等服务行业都将迎来整体的发展新格局,并带动餐饮、旅游、住宿等行业实现更加快速的发展。[1]
(二)打造城市特色名片
体育强国背景下,不同城市都在挖掘自身独特的体育发展特色,强化城市体育发展促进城市文化与经济发展的作用,提升城市的知名度,打造城市的特色名片。我们以北京为例进行体育对城市知名度、影响力的影响分析。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已经具有了强大的国际影响力,在世界范围内拥有较为清晰的形象特点。北京通过2008年奥运会与2022年冬季奥运会等赛事的机会,让全世界认识了新的中国、新的北京,也让北京的新形象、新名片进入了世界人民的视线,打造出城市特色形象与文化符号。
(三)推动城市结构改革
城市体育的发展必然伴随着与之相关的产业共同发展,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相关第三产业的有效发展。例如,体育与餐饮、旅游等相结合,推动了城市特色旅游行业与房地产、餐饮、住宿等行业的同步发展。体育行业与传统生产行业的结合,则通过体育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推动了体育用品产业突飞猛进的发展。随着体育消费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须消费之一,不仅进一步推进了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同样推动了城市产业结构的不断改革,以城市体育行业为核心的产业链也随之产生。广州作为我国城市经济发展快速变革的先驱,也正是从2010年广州亚运会开始,开始了体育消费行业新产业结构的发展变革之路。
体育消费市场的巨大需求,以及其对于其他行业产生的经济推动与产业变革,也推动这些行业对于人员的需求不断增加。以体育行业与传统生产行业的整合结构为例,为满足日益增长的体育消费产品的需求,生产行业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实现产品快速生产、企业快速增效的目的,这带来了一批体育用品生产制造工人的岗位需求。而随着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专业体育训练、体育培训的需求日益增加,对于专业体育培训教育与训练人员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这也为城市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方向。体育行业产生了大量的人才缺口,也更好地缓解了城市人口就业压力。
(四)促进城市文化发展
对于城市文化的发展来说,借助体育文化、体育精神的传播,能够更好地发挥城市特色文化底蕴的作用,让人们感受到城市文化的独特魅力。体育文化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凸显出一个城市的开放度与包容度,是城市精神面貌的具体表现,更是一个城市展现自我的重要标志。体育精神是体育领域的核心价值观,是体育文化的灵魂所在。因此,通过弘扬中华体育精神,推动建设体育强国,也能够更加全面地展现出不同城市的精神面貌与历史文化底蕴,让城市文化与体育文化得到共同的发展。
(五)推动城市居民身心健康发展
根据2014年国务院颁布的“体育46号文件” 的要求,全民健康管理已经正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次,并针对全民身心健康素质的培养提出了指导方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对全民身心健康的重要性进行了具体分析,提出了落实全民身心健康培养与提升的目标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于2035年基本实现体育强国发展战略,全面提升全民身心健康素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这也更进一步体现出体育发展对于城市居民身心健康的影响与作用,以及体育强国将要面临的重要工作任务与使命目标。
体育特色城市的建设遵循各项政策内容的具体要求,以完善社会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为城市居民打造良好生活与运动锻炼基础环境、培养并提高城市居民身心健康水平为主要方式,将体育活动、体育建设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培养城市居民的运动习惯,提高城市居民的运动能力,帮助城市居民掌握科学的运动方法,并逐步帮助城市居民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二、建设体育特色城市发展策略
(一)构建“互联网+”体育产业模式
基于“互联网+” 的背景,将体育服务与智能技术相融合,构建智慧、普惠、共享的體育产业新格局,提升群众体育锻炼的获得感,拓展体育产业发展的新思路,促进体育产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多元价值的实现。
(二)构建智慧体育平台
第一,要以高质量的体育教育为基础,对体育比赛、场馆设施、健身指导、体育用品等要素,建立资源的分享和使用机制。当前体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和市场与公共服务领域之间的不协调问题,不仅影响了体育资源的利用效率,而且导致体育资源与人们需求的不匹配。第二,依托智慧体育平台,不断拓展行业的覆盖范围。整合体育服务、体育产品、群众需求、智能技术等多方面的优势,构建“一站式” 的体育产业资源共享平台,满足广大群众的健身需求,提升产业附加值,创造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例如,浙江省宁波市研发的“浙里炼” 体育公众服务系统,通过线上线下的预约、销售、支付等方式,提高了人们观看比赛的便利性,提高了体育场馆的经营效率。第三,准确掌握“互联网+体育” 的发展趋势,不断开发新的运动产品和运动项目。在人们健身热潮持续升温的背景下,云健身、体育直播等新兴体育产业形式应运而生,为体育产业链条提供了增值扩能的“增值点”。
(三)改善服务的品质和质量
为大众提供优质的资源、服务,来满足大众在各种运动场合下的消费需要,用优质的体育服务来引导全民健康的新潮流。要将网络的元素与体育产业相结合,利用为民众提供线上体育教育、在线健身培训指导等服务,促进民众的线下锻炼与在线体育学习相结合。比如,利用互联网平台打造体育服务品牌,利用各种不同的服务如体育项目的数据查询、赛事咨询以及网上消费,向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完善的体育服务,从而建立起一个常态化的、互动型的体育服务系统,并对体育行业的智能化发展进行深层次探索。
(四)做好“需求端”建设与管理
运用智能技术,及时、全面地收集群众的体育健身需求,并利用大数据平台进行需求分析,构建群众的需求数据库,从而达到对群众需求及时响应的目的。要全面激发人民群众的体育健康需求,必须构建“互联网+” 信息技术,构建智慧化、即时化的体育健康生活方式,并从体育的角度对大众的健康生活方式进行调整,为大众提供高质量的、普惠的体育产品,解决大众缺乏专业的体育健康指导和优质的体育资源的问题,让大众找到适合自己的体育健康生活方式。要把人民群众的健康需要作为中心,主动传达体育的价值,建立一个持续更新、品质优良的体育服务体系。比如,腾讯体育利用其巨大的使用者规模和完备的社会网络,为广大群众提供体育健身体验,分享运动乐趣,开辟了体育新的商业模式。
(五)加强大众体育建设
目前,我国的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发展不平衡,特别是两种运动的资源分配不平衡。大众体育与国民健康密切相关,与人民生活质量密切相关。要在保证政府财政支持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多方面筹集经费,加大对大众体育的投资力度,以改善大众运动场地设施不足、指导人员不足和组织培养不足等问题。解决体制上的不完备问题,加快民间体育协会的发展,主动开拓适合各类群体的体育运动和健身活动,并为我国的竞技运动后备力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六)营造体育人文精神和价值观
体育人文精神和体育文化价值观念是群众体育文化发展的灵魂和核心。发展当代大众体育,必须汲取地域在发展历史进程中所积累的人文体育精粹,并融入当代的社会文化。在此基础上,构建一种大众体育的人文精神,它不仅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深厚的体育传统,同时也能体现出它的时代特点。以湖南省乡村体育发展为例,多源发生、多元共存、多元统一性是农村地区群众体育活动发展的常态与规律性。
(七)拓宽大众体育经费来源
大众体育的发展离不开经济支持。大众体育运动的资金来源有上级财政拨款、地方财政拨款以及企业和个体的捐赠等多种途径。相对于世界先进水平,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存在着资金短缺的问题。尽管近年来一直在增加,但是,在政府开支中,体育运动所占比重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低于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有的地区相关经费都没有纳入到国家的公共预算,对乡村大众体育的投资更是微乎其微。单纯依赖于国家的资金支持不现实,因此,要扩大资金的来源,采取多种方式解决资金的短缺问题,比如吸收社会各界的赞助和捐赠,从而推动大众体育的发展。[2]
(八)完善大众体育管理体系
要想发展适合于当地群众的运动项目,必须要以它的影响和凝聚力为基础,才能实现“集中精力办好事”。因此,要建立一套有地域特征的全民健身系统,推动城镇体育向乡村的延伸,从而使城乡之间的体育发展水平更加接近。从点到面,从少到多,逐步扩大大众的可供选用范围,这对于促进我国基层体育工作的开源节流具有重要意义。在对特色运动项目进行深入研究的过程中,必然要对基础的体育骨干和体育指导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和评估,这将有利于他们的职业素养和工作能力的充分发挥,促进乡村大众体育新的优质项目的发展。常德市东安经常举办关于运动健康的专题培训,组织体育教师、科研人员、武术家对市民进行技术指导,为市民提供有关体育锻炼的最新资讯和图书资料。
三、结束语
体育特色城市的发展需要依托城市现有的资源,并深度挖掘、融合城市文化与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底蕴,结合城市独特的人文魅力特点,让体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融入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推动国民身心素质健康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季春美,刘东升,杜长亮.体育强国建设背景下生态体育发展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20,40(4):5.
[2] 黃志雄.探析体育强国战略背景下学校体育的功能及发展路径[J].文渊(高中版),2019,(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