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茹玉 高春兰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层出不穷,社会工作在世界性的卫生事件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我国的社区处于资源配置的末端,但当发生重大卫生事件时社区又是最主要的防控单位。面对突发的重大卫生事件,社区可能出现人员、物资短缺、群众消极情绪、社区凝聚力不足等问题。社区作为社会组织中的重要主体,在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过程中,发挥服务社区、链接资源、缓解居民情绪、促进居民邻里互助、宣传社区工作以及预防措施等功能,在初级预防层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通过对相关问题的分析,提出社区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发挥自身功能的相关实践路径。
关键词:社区;社区社会工作;重大公共卫生事件
近年来,世界各地都不同程度地暴发了重大卫生事件,自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管理全球卫生应急措施的《国际卫生条例》以来,共宣布7次公共卫生应急事件,其中有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2014年的脊髓灰质炎、2014年西非埃博拉疫情等。这为我们敲响了公共卫生的警钟。目前,我国市、区、街(镇)、社区四级组织在资源配置上呈倒金字塔形分布,社区处于资源配置的末端,但社区是对抗重大卫生事件的基础力量,人力、财力、物力的配置和支持在突然暴发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往往不能满足社区公共卫生危机治理的实际需要。社区社会工作就有了介入的必要,社会工作者在此期间能够发挥自身链接资源、进行心理辅导等优势为社区快速抵御重大卫生事件对社区正常生活带来的冲击。
一、社区社会工作与重大公共卫生事件
社区社会工作指以社区组织、社区发展、社区服务为内容的社会工作基本方法。社区工作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也是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社区
的过程。[1]
根据2005年通过的《国际卫生条例》,“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通过疾病的国际传播构成对其他国家的公共卫生风险并可能需要采取协调一致的国际应对措施的不同寻常的事件”。该定义暗示出现了以下一种局面:当前事件情况严重、突然、不寻常、意外,对公共卫生的影响很可能超出受影响区域,并且可能需要立即采取更大范围的行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特点如下:
第一,事件的突发性。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一般都是突发、不易预测的,甚至没有预兆,因而较难做出能完全避免此类事件发生的应对措施。
第二,传播的广泛性。当前我们处于交通极度便捷的时代,疾病可以通过人口大范围的快速流动实现在聚集性场域与人口密度大的地区的迅速传播。
第三,影响的多重性。重大卫生事件不仅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而且还会影响一部分人的心理健康。
第四,治理的综合性。重大卫生事件因其传播的广泛性与影响的多重性,其治理不是单一的,仅仅依靠政府的治理是不够的。
第五,预防的必要性。由于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具有一定的突发性质,并且不是经历过一次重大卫生事件后,该地域就可以不受到二次影响,所以在控制好现有的情况后,预防宣传也是极其重要的。
二、事件爆发时社区面临的问题
在面对突如其来的重大卫生事件时,社区需要动员所有的力量和资源来应对突发事件,但是在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时会遇到以下问题。
(一)社区服务人员短缺
我国社区目前有一批直接面对基层服务的人员—社区网格员,他们直接面对群众,了解民情,转达民情,解决民情,帮助政府完成社区的管理与服务。[2]但是原则上每个网格居民规模控制在300到500户。当发生重大公共事件时,因其事件的突发性,社区服务人员面对大基数的社区居民就会捉襟见肘,难以快速地整合居民信息,为其解决问题。在面对社区中的边缘人群时,更是难以为其提供足够的服务。这时,社区需要专业的人员填补工作人员不足的问题,使社区能够正常运行,快速抵抗重大卫生事件给社区带来的困境。
(二)社区资源分配不均
在发生重大公共事件时,因其突发性以及传播的广泛性,社区资源往往会发生短缺情况。如何分配现有的资源?是平均分配物资还是有倾斜地分配也是一大难题。一些居民家中物资丰富,而有些家中却所剩无几,平均分配可能会造成浪费。同时每个社区也会有老弱病残类型的边缘弱势群体,在基础的物质资源需求之外,他们往往还有药品等特殊资源的需求。所以在重大卫生事件发生时,社区的物资不足与分配问题也会给社区服务人员带来难题。这时,社区需要较为专业的人员,为社区从社会链接有效资源,排查社区内居民当前的物资情况,侧重关注社区弱势群体,选择合理的分配方式为社区居民分送物资。
(三)社区群众的消极情绪
在发生重大卫生事件时,因其影响的多重性,社区群众难免会产生消极情绪。一方面是疾病因素,由于感染疾病,很多人会出现焦虑、抑郁、躯体化的症状、失眠等精神心理问题;另一方面是认知因素引起的消极情绪,由于对卫生事件的恐慌心理,群众会对其产生严重的认知偏差,从而加重负面情绪。社区工作人员在这期间更多是关注居民的生活物资、生活状况方面的问题,对居民心理问题往往没有时间处理。这时,社区需要较为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利用专业技巧针对居民产生消极情绪的原因,为居民缓解当前的心理问题。
(四)社区凝聚力的缺失
在發生重大卫生事件时,社区的治理应是多重性的,这就需要社区工作人员与居民共同发力一起抵抗。社区凝聚力是社区各种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能从不同的侧面折射出社区各项工作之间的内在关系。它是加强社区居民联系的内在纽带,是改善社区工作的精神动力,更是社区发展的内在动力。[3]但是,目前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社区居民凝聚力存在很大的缺失。在重大卫生事件发生时,社区群众仅仅依靠社区工作人员的服务是不够的,社区服务侧重的是公平,此时更需要社区群众能够互相帮助,社区的凝聚力也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社区需要专业人士,激发居民的活力,提升居民的社区凝聚力意识,以此共同抵抗重大卫生事件。
(五)社区工作与预防宣传效率低下
在发生重大卫生事件时,社区领导人员要根据上级政策发布指示,出台相应的社区政策。这些政策是根据重大卫生事件变化情况出台的,具有即时性与变化性。社区政策的出台是保护大多数人的利益的,可能会损害一小部分人的利益,甚至可能会有人因社区政策与管理人员发生冲突。同时,因为重大卫生事件预防的必要性,宣传工作也应该是必不可少的,但目前社区往往没有此类宣传项目,这也降低了宣传预防措施的效率。此问题的危害性极大,如若社区工作宣传不到位,不仅没有及时传递政府指令,也难以维持社区秩序。所以社区要以便捷的方式,快速、准确地传递社区信息,做好基础的工作。
三、社区社会工作的功能实践
(一)协同社区工作者服务
社会工作者在社区人员紧缺时,充当志愿者角色,协同社区管理者为居民服务。[4]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社区人员整理政府文件和各方捐赠物资,并对每户进行物资分发。社会工作者与其他社区服务的专业人员要一起参与社区行动,在完成本职任务的同时,积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所有社区居民都具有获得社区服务的途径。
(二)调动社区居民参与防控
在发生重大卫生事件时,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是社区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抵抗危机成功的关键。任何流行疾病的暴发都具有典型的社会学特征,疾病传染源的产生、传播、影响以及防范等各个环节都具有很强的“社会性”[5],社区参与是控制当前流行疾病社会属性的一种有效方法。在社区的框架下流行疾病能够被甄别,其传播能够得到有效控制。社區社会工作者在调动居民积极性上有专业的引领性技巧,不仅能利用自身素养积极参与到社区层面的疾病防治与控制,而且能利用线上活动等方式激发社区居民的归属意识,从而调动社区居民一同参与社区防控,增强社区的抗逆力,激发社区活力。
(三)促进公平分配
在重大卫生事件发生时,社会工作者积极链接社会资源,发布倡议书,鼓励慈善组织、服务机构、企业以及社会热心人士展开爱心捐赠,为防控提供口罩、消毒用品、资金等资源支持;全力整合社区资源,对社区中的人力资源进行挖掘,鼓励身心健康的党员、大学生、企事业单位群体参与社区防控,组建成社区队伍,为社区居民提供物资分配、信息统计、体温测量、消毒消杀等基本服务。社会工作者通过线上沟通与线下探访等方式了解社区居民目前物资情况,并为其送去相应的必需品。同时,社会工作者要特别关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边缘弱势群体,社会弱势群体在重大卫生事件中往往遭遇歧视和污名化,在紧急情况下,这种情况会更加严重,社会工作者应保证社区每个人得到公正与公平的待遇。为他们提供必要的生活物资以及支持性社会服务。
(四)疏导群众消极心理
由于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突然性,许多居民对社区出台的政策一时不能适应,从而产生消极的情绪,这时社区社会工作者能凭借着他们的价值理念、专业素养、专业服务对他们开展劝导和教育工作。社会工作者可以使用面谈的支持性技巧:专注、倾听、同理心、鼓励等对其进行一对一辅导。在与居民沟通中与其一同分析产生消极情绪的原因,引导其改变不理性想法。鼓励居民寻找合适的娱乐方式,放松自我,释放情绪。当面对社区边缘弱势群体时,社会工作者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利用自身的实践经验在服务中投入适当的情感而展开理性的思考,从而整合社区与社会资源帮助其解决目前的问题。社工也可以在社区开设专业社工服务热线,用专业社工服务助力防控。
(五)促进邻里互助
“远亲不如近邻” 这句话在重大卫生事件发生时仍然适用,社会工作者要促进社区居民邻里互助,主要包括:邻里互助,邻居有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给予帮助;邻里互敬,邻居见面,热情招呼,礼貌待人;邻里互让,与邻居发生矛盾时,勇于自省,将心比心,软化矛盾。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紧张的氛围,促进邻里和谐关系,同时邻里鼓励能使更多公民参与社区内的集体决策,增强社区凝聚力,培养“公民性” 水平,从而转化为社区居民积极参与联合应对危机。
(六)宣传教授预防措施
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潜伏时期,大多数社区居民并未意识到危机的来临,仅有少部分群体通过传言等渠道了解到片面的消息,并在一些小群体内传播。为帮助居民树立正确危机意识,有充分的心理准备,社会工作者可以在行为方面引导居民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环境方面做好消毒灭菌以及安全就诊,政策教育方面要向居民快速、准确地传达当前政策与自身防护措施。[6]社会工作者主动对接政府资源,及时向社区居民讲解相关的政策法规及各部门文件,将其及时、准确、透明地传达给居民。同时危机过后,社区工作者可以定期举行自我防护培训宣传等活动,让自我防护意识融入生活中去,以至危机再次来临时,群众能够不忙不乱,冷静面对,合理运用学到的东西,进行自我保护。
四、结束语
社会工作在初级预防层面对重大卫生事件防控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突发公共卫生危机时,社区社会工作的功能得到了充分发挥,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自觉能够展现出非凡的紧急反应力和行动力,能够第一时间介入重大卫生事件防控中。在居民需求方面,社会工作者能够运用社会网络链接资源,通过面谈以及开展社工热线等方式及时回应满足社区居民的信息支持需求、心理支持需求、资源支持需求等。在资源链接方面,社会工作者能够及时分析本社区的资源需求,实现资源与需求及时、有效的对接和分配。社会工作者依据现有的防控体系,能够开展跨部门、跨专业合作行动,共同促进重大卫生事件的有效防控。在社区宣传方面,社工能够及时准确、透明公开地向居民提供社区工作,使其理解、信任、同意社区相关政策。
参考文献:
[1] 韦克难.《社区管理》学习指导[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5.
[2] 谢丹.“三心”有情且耕且行:记松滋市新江口镇综治办网格员杨娟[J].楚天法治,2019(13):80.
[3] 邓华丽.在社区工作中增强社区凝聚力[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26(01):70-72.
[4] 万雪芬.和谐社会视域下的社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J].理论月刊,2009(10):88-90.
[5] 刘芳,任敏,吴世友.公共卫生社会工作在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角色[J].社会建设,2020,7(03):3-14.
[6] 张停停.社会工作机构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治理研究[D].成都:西华大学,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