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高等专科院校中国画课程思政有效途径探究

2023-08-04 13:29:31唐华
大学教育 2023年7期
关键词:民族地区课程思政

[摘 要]文章阐述了民族地区高等专科院校中国画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意义,并从对学生加强基础教学、充分挖掘民族地区中国画课程思政资源、改进教学方法、搭建大学生创新实践平台、完善教学评价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民族地区高等专科院校中国画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民族地区;高等专科院校;中国画课程;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3)07-0130-03

教育部于2020年5月28日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1]之后,课程思政建设便在全国各级各类高等学校蓬勃开展,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为加强民族地区高等专科院校中国画课程思政建设,实现中国画课程的育人功能,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高等专科院校中国画课程教师需要在课程思政方面开展更为深入有益的探索。

本文结合民族地区高等专科院校中国画课程教学实践,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在民族地区高等专科院校中国画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的有效途径,以期为民族地区高等专科院校中国画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些许参考。

一、民族地区高等专科院校中国画课程思政的意义

在民族地区高等专科院校中国画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化认知能力、文化素养和审美情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国画课程的美育功能。

(一)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和价值,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以广西为例,广西“非遗”文化,特别是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作为世界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助力民族地区大学生提升美术素养的宝贵财富。在中国画课程教学中,教师通过挖掘广西“非遗”优秀文化艺术中的思政元素,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广西传统文化的精髓、特色和价值,理解相应民族的审美情趣、哲學思想、社会伦理和精神追求等,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增强政治认同、文化自信,自觉地传承、弘扬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感、文化素养、道德修养,厚植爱国情怀,实现中国画课程的美育功能

教育部在2019年3月29日下发的《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要求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切实改变高校美育的薄弱现状,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

高等专科院校中国画课程作为美育主课程,承担着美育主战场的攻坚任务。通过中国画教学,能让学生了解中国画所具有的独特艺术魅力和美学价值,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化素养,提高他们对于美的感知能力和鉴赏能力;通过让学生学习表现传统道德观念和传承中华民族优良品质等方面的优秀作品,可以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3];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各时期表现爱国主义情怀的作品,可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使学生坚定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

二、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中国画课程思政新路径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逐渐找到一些在中国画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的新方式,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中国画课程教学方式就是其中之一。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指将传统面对面教学和在线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4]。它通过结合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工具,使学生在不同的场景中获得更丰富、更深入的学习体验。它旨在通过“互联网+教育”的模式创新,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体验,改变传统的中国画教学模式,能很好地促进中国画课程与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方式上,采用多元化和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在教学管理上,注重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共享,以实现教学的协同和优化;在教学评价上,注重全面性和个性化的评价方法,以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个性特长。在中国画课程教学中,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课程思政逐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以下是笔者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中国画课程思政的一些具体实践。

(一)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学生基础教学

对学生加强基础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国画素养,能够为课程思政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这方面,重点是加强学生对中国画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对绘画技巧的文化内涵感悟。教师可将对中国画的绘画技巧、笔墨表达等基础知识的讲解录制成微课传到线上教学平台上,要求学生先于课堂在线上学习,从中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内涵和价值观,并在课堂上进行表述,而后教师进行评价。同时,对学生的艺术创作提出体现中国人民的审美情趣、哲学思想、社会伦理和精神追求等方面内涵的要求。通过线上线下、师生互动的中国画课程绘画技巧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特色,进而对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认识和体会。例如在白描人物章节的教学中,通过对坐姿、神情(安定)、自然用笔、线条手法等的讲解,巧妙地体现中国画天人合一、崇尚自然的文化内涵,还可通过用笔手法的“稳、准”来阐述“宝剑锋从磨砺出”的艺术探索的成功路径。又如让学生在线观看宋代画家范宽的山水作品《溪山行旅图》的教学视频,通过讲解“散点透视”的基础理论知识,分析中国画作品的观察方式不像西方绘画那样单一聚焦一个点,而是整体观察后全面地表达画家理解的山的全貌的艺术特征,这样使学生掌握中国画艺术发展的规律和特征,更好地理解中国画作品所具有的高度和内涵,锤炼高尚的品德,提升对中国画艺术的审美境界,成为具有中国画特长的艺术工作者、具有较高文化修养的中国画艺术追求者。

(二)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民族地区中国画课程思政资源挖掘

1.将花山岩画纳入中国画课程教学内容

花山岩画是广西凭祥、龙州、崇左、大新、天等等壮族聚居区的左江流域发现的古老岩画,据考证绘制于2000多年前的东汉时期[5]。其作画条件之艰辛、画面之雄壮,都属国内外罕见,因此在世界美术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2016年7月15日,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广西首个世界遗产。

花山岩画称颂了当时的农耕文化和对日月的崇拜,岩画分布广且风格统一,具有很高的美术和教育研究价值。花山岩画真实地表现了壮族先民从渔猎经济过渡到农耕经济的历史画面,花山文化集中体现了壮族从巫术文化向铜鼓文化、歌墟文化、山水文化的发展过程,是体现壮族先民勤劳、勇敢和智慧的艺术杰作。

在岩彩画教学章节中,教师可将花山岩画的视频及图片介绍上传至线上教学平台,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在课堂上回答以下问题:(1)花山岩画的颜料由来是什么?(2)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何时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3)花山岩画反映了壮族先民怎样的一种精神?

在课堂上,待学生回答完上述问题后,教师再根据其回答情况进行评价,回答正确的给予奖励,回答不正确的予以纠正。

在完成线上线下教学的基础上,教师可组织学生到花山岩画所在地进行采风实践。在学生观赏悬崖峭壁上的岩画时,教师适时启发学生,让学生从中了解悬崖上的绘画凸显了壮族先民的智慧和勇敢,体现了壮族先民锲而不舍的坚韧品质,激发学生爱人民、爱家乡的家国情怀,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2.将壮族铜鼓文化纳入中国画课程教学内容

壮族铜鼓是壮族先民融冶金、铸造技术、美术雕刻、音乐文化于一体精心铸造的一种礼乐器,是壮族历史的“活化石”。2006年,壮族铜鼓习俗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壮族铜鼓是广西最有代表性的文化遗物之一,反映了不同时期民族文化的精神特征[6]。铜鼓上不同的纹路也表达出不同的思想内涵。渔人打鱼、众人跳舞的生活场景纹,记录了古代人们的生活状况;铭文则用来表达人们心中的美好祈愿。在课程教学中融入壮族铜鼓文化,可让学生了解到铜鼓文化凝聚了壮族先民巨大的心血和智慧,进一步激发其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作优秀作品的热情。

在写意水墨画的教学中,可以将壮族铜鼓的青蛙纹样介绍上传至线上教学平台,让学生课前预习图腾纹样的知识,然后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进行评价。在完成线上线下教学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民族博物馆对铜鼓实物进行参观,并在实地对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启发,让学生从理论到实践对壮族铜鼓文化有更深刻、更准确的理解。

(三)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思政元素融入

1.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多元化和互动式的教学方式

中国画本身具有多样化的表现方式和形式特点,如在笔墨、色彩、构图等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和特点。在中国画造型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微课视频、在线讨论、教师示范等多种方式,分析中国画的造型特点与西方艺术造型特点的不同,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体验和机会。教师在线上讨论中可引入中国画的造型观对西方现代艺术家的影响,如毕加索、莫奈、雷诺阿等西方艺术家受到东方造型艺术影响创作的作品《梦境》《睡莲》等,通过分析作品,让学生在掌握中西方绘画表现方式和形式特点的同时,更深入地感受和理解中国画的艺术魅力,提高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和文化自信,潜移默化地达到课程思政效果。

2.学生自主参悟思政元素的教学方式

例如在学习某幅中国画作品时,教师可要求学生课前思考:(1)该作品的作者姓名。(2)该作品的创作背景。(3)该作品的艺术特色。(4)该作品的思想内涵。(5)我们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受到何种教育)。

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利用线上教学平台的有关资源进行预习。在课堂上,教师再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讨论之后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在课堂上表达本组的观点,最后教师再进行点评。教师在授课时,既要讲作品的技法、特色,也要挖掘作品中的思政元素,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四)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学生创新实践平台搭建

在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资源与学校网络教学平台构建“教、学、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建立大学生文创基地。通过该基地,为学生提供创作与展示文创作品的平台,同时通过该基地组织学生赴实地对花山岩画、壮族铜鼓等进行观摩,让学生亲身体验本土文化的艺术魅力,领悟作品所体现的少数民族人民的智慧及勤劳勇敢的品质,汲取民间艺术的营养,开拓创新思维,增强政治认同、文化自信,达到立德树人的效果。

(五)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评价机制完善

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中国画课程可以通过网络交流和在线讨论的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教学评价[7]。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互动和交流,分享学习体验和心得体会,从而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中国画课程教学考核评价的完善可从课程思政元素引入方式、实施效果、学生满意度等方面着手,构建“课程设计—教师互评—学生评价—学生社会实践效果”多维度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并将教师授课过程考核与学生学习结果考核有機融合,建立并完善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评价机制。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对学生加强基础教育、充分挖掘民族地区中国画课程思政资源、在专业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搭建大学生创新实践平台、完善融合课程思政的教学评价机制,是民族地区高等专科院校中国画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有效途径。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中国画课程与思政元素有机融合,尤其是与民族地区本土传统优秀文化思政元素融合,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使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

[ 参 考 文 献 ]

[1]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20-06-05)[2023-01-05].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eqid=97bb09e300111a29000000056426eb6f.

[2] 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EB/OL].(2019-04-11)[2023-01-05].http://www.moe.gov.cn/srcsite/A17/moe_794/moe_624/201904/t20190411_377523.html.

[3] 叶春荣.高等师范院校中国画教学新思路[J].艺海,2020(4):126-127.

[4] 杜世纯,傅泽田.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及其实证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12):129-133.

[5] 吴安丽.当代语境下高等师范院校美术学中国画创作教学模式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6] 徐志勇.高等美术师范专业中国画教学“师范性”研究[J].大众文艺,2020(11):237-238.

[7] 唐华.浅析“互联网+”混合式工作坊乡村小学美术研修模式探索与实践[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7(5):188-190.

[责任编辑:周侯辰]

猜你喜欢
民族地区课程思政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科技视界(2017年23期)2017-12-09 10:55:55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科技视界(2017年21期)2017-11-21 09:06:22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云南省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现状调查研究
体育时空(2016年9期)2016-11-10 21:56:26
用新发展理念引领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
民族地区城镇规划现状浅析
旅游产业助推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的策略研究
如何提高民族地区“一类模式”小学汉语文教学质量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7:28:09
美术毕业作品展对民族地区高校就业率提升的策略研究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9:3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