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承江
2022年9月,第五届世界制造业大会如期在安徽合肥举办。大会共组织参展企业645家,展出产品五千余件,促成合作项目567个,总投资3794亿元。其中,中外合作项目31个,总投资324亿元;线下累计接待观众5.9万人次,线上展会各类业务访问量达1008万人次。此外, 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新家电等领域,一大批“黑科技”在大会上亮相,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安徽制造业历经多年发展,产能巨大。现在每分钟,有70台笔记本电脑、21台彩色电视机、1.8辆汽车、0.5辆新能源汽车在安徽被生产出来。新能源汽车产量位居中国第五,中部省份第一。
以合肥、芜湖、滁州三大家电产业集群为主力,安徽相继创立了美菱、荣事达等本土知名家电品牌,又吸引了海尔、美的、格力、博西华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品牌落户,家电从业人员50多万人,科技研发人才两万余人。
如今,产自安徽的智能家电为人们构建了一幕幕智慧化生活场景,并将影响我们的现实生活。
回家之前,在手机app上简单操作即可提前开启卧室空调;安上了“眼睛”的空调会随时观察,自动调高温度;不会做饭的厨房小白有机器人大厨一键解决;冷冻室里的肉类可设置似冻非冻状态,用户可以即拿即切,不用等待……
除了智能家电,其他一些领域的传统制造业也迎来了转型升级。
玻璃,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普通材料。经过蚌埠市中国玻璃新材料科技产业园的高科技加工,一片玻璃有了新的功能和形态:可以做得比纸还薄,可以随意弯曲折叠,不仅可以用作建筑墙体的外立面,还能用来发光发电。
电脑,人们再熟悉不过,但你见过会“变形”的电脑吗?联宝(合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电脑伴随着屏幕开合折叠,可以合拢成一个黑色的“笔记本”,也可以充分展开为平板电脑样态。当与内置的小型键盘搭配,它又变成了一台小巧的笔记本电脑。折叠屏的运用让笔记本电脑重量减轻,折叠后尺寸变小,给人们带来更加轻松便捷的使用体验。
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在芜湖市埃夫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应用于不同行业的机器人正在施展“十八般武艺”:智能喷涂机器人可以根据家具形状调整喷涂轨迹;柔性焊接机器人能灵活移动,精准抵达焊缝。
区域创新“吸睛”无数
创新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灵魂,安徽区域创新能力已连续十年位居中国第一方阵。
值得称道的是,北京冬奥会上到处闪现着“安徽制造”的身影。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当运动员将主火炬“飞扬”插进巨型“雪花”中心,那一刻,中国式浪漫惊艳世界。“飞扬”宛如丝带飘舞,美轮美奂,正是安徽哈特三维3D打印出来的。合肥京东方生产的上百块LED双面屏组成巨型的“雪花”,在开幕式上大放异彩;合肥全色光显与中科大研发的全色激光投影机,在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上投射画质清晰的“雪屏幕”;科大讯飞提供的便携式、穿戴式翻译设备,让交流无障碍……“安徽制造”闪亮冬奥的背后,是科技实力的支撑。
安徽的省会合肥是全国四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之一,拥有首批国家实验室,科学装置数量居全国前列,全超导托卡马克、稳态强磁场、量子科技……创造多项世界纪录,孕育前沿科技成果。在量子通信、动态存储芯片、陶铝新材料、超薄玻璃等领域,安徽实现领跑。
在新型显示领域,安徽建成全球首条10.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汇聚上下游企业上百家。在集成电路领域,安徽诞生中国首个5G毫米波滤波芯片、全球首款可穿戴人工智能芯片等创新成果。在智能语音领域,科大讯飞是安徽一张响亮的“名片”,现在已发展成为亚太地区最大的智能语音和人工智能上市公司,其在智能语音领域的技术一直保持着国际领先的地位。科大讯飞研发的翻译机支持中文与英、俄、日、韩等多国语言的离线即时翻译,即使没有网络也能实现交互式畅聊无阻。2022年世界制造业大会上,这种技术与AI结合,被应用到更多的方面包括日常的生活,提供了更多语言服务和便利。
中外合作成果丰硕
2022年世界制造业大会上,来自美国、德国、英国、法国、俄罗斯等11个国家的53家企业和机构共85位客商参会。其中,世界500强企业及跨国公司21家,包括大陆集团、康宁公司、渣打银行等公司在华高层,以及日立、联合利华、法液空等其他世界500强企业及跨国公司。
大会期间,重要活动之一的“皖德企业对接会”顺利举行。大众、博世、西门子、宝马等多家德国知名企业受邀与80多家中企一对一对接洽谈。
2022年1月至8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97万辆和386万辆,同比增长1.2倍和1.1倍。“全球新能源电池供应链主要集中在中国及其周边国家,中国已不仅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还是创新的伙伴。”对接会上,德国工商大会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马铭博说。
德国制造业发达、创新能力全球领先,与安徽在科技创新、经贸交流、高端制造方面有诸多契合点。2021年,安徽省对德国进出口额达34.62亿美元,相比去年增长了39.8%。德国在安徽省新设企业十家,实际利用外资751万美元,同比增长297.4%。目前,安徽省已经有六个中德(安徽)合作产业园区,世界500强德国大陆集团也在合肥独资设立了首个轮胎生产基地。
2017年12月22日,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由大众汽车集团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资组建。这是中国首家新能源汽车合资企业,也是德国大众与中国车企展开的第三次深入合作。在短短18個月内,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在其全球领先的MEB工厂中实现了设备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占地14万平方米的车身车间配备了约900台机器人,是大众汽车在中国工厂中自动化率最高的车间。2022年12月,已成功下线首台预量产车型的大众安徽,正全力以赴推进其首款新能源车型2023年底的投产工作。
在安徽省宁国市的安徽中德(宁国)国际合作智能制造产业园展厅内,一波接一波的客商来寻求合作。宁国市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已有40余年发展历史,正奋力打造的安徽中德(宁国)国际合作智能制造产业园,将形成集汽车底盘系统及减震降噪零部件的研发、制造、产品试验、整车路试、物流和贸易的综合体,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作为代表,中德合作彰显了安徽制造业市场巨大的吸引力。数据显示,前四届大会各参会方累计签约中外合资项目2454个,总投资达到2.16万亿元。一个风采卓然的“制造强省”将带来持续不断的惊喜与震撼。
五千多年前,安徽凌家滩的一枚钻头,以难以想象的精度、硬度,展现出安徽先民的聪明智慧,彰显了安徽古代制造非凡的工艺水平。2500年前,安徽卓越的青铜铸造技术,是对世界制造的杰出贡献。穿越时空、传承千年,现在,精湛的安徽制造和卓越的工匠精神依然熠熠生辉。